一碗粥下肚,86歲老人遭致命”鎖喉”7小時!只因這個小東西

棗子清甜好吃,可是”囫圇吞棗”也可能讓人喪命!最近,宿遷泗陽縣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老人,醫生從老人的食管中取出了一枚,兩頭尖銳長近3釐米的棗核!

一碗粥下肚,86岁老人遭致命”锁喉”7小时!只因这个小东西

前兩天,86歲的泗陽市民湯老太在家喝紅棗粥時,不小心將棗核和米粥一起吞下,老人頓感喉嚨有點卡 。

起初,湯老太以為就是暫時”噎住了”,她趕忙又吃了塊麵餅想”壓”下去,卻發現這招不管用。幾個小時後,湯老太感到胸口疼痛難忍,家人趕緊將老人送至醫院就醫。

急症CT可以顯示,老人的食道中段有一個堅硬的異物,兩頭很鋒利,長度大概有三公分,就卡在主動脈弓這個地方,而且這頭已經刺入了食道肌層。

一碗粥下肚,86岁老人遭致命”锁喉”7小时!只因这个小东西

醫生檢查發現,由於卡的時間過長,棗核已經將湯老太的食道內壁穿破 ,如果不及時取出,湯老太隨時會出現生命危險。

醫生當晚就對湯老太進行手術,僅僅用了十分鐘,就將卡在湯老太食道中長達七個小時的棗核取了出來 。術後湯老太身體恢復良好,目前已經順利出院。

醫生提醒:

在吃魚肉、雞肉或者帶有核的食物時一定要小心,細嚼慢嚥。

如果誤服堅硬的東西,一定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不能隨便用土方法。

延伸閱讀:

女子吃完一口飯,突然胸痛!以為是心臟病,到醫院竟已是命懸一線

因吃飯時誤吞一條魚刺,這名30歲來自順德的姑娘霍女士(化名)日前經歷了一場死裡逃生。這根魚刺穿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時偏離即將滑落到胃的路線,中途橫加一腳插入主動脈,離心臟非常接近。被異物侵入的主動脈,一旦引發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

因胸痛發熱近一週,霍女士拍攝胸片時終於發現了這根魚刺的存在。

因魚刺位置太兇險,這名女子經當地醫院轉診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經過開胸手術,上人工心肺機輔助,醫生終於順利完成主動脈分離,找到那根魚刺,平穩將其取出。在ICU觀察兩日後,霍女士順利轉到了普通病房,今日病房中,霍女士父親守候在女兒身邊,看著女兒已無大礙,父女倆均感嘆,“沒想到這一切居然是誤吞一根魚刺帶來的”。

醫生提醒,魚刺雖小,造成的破壞性可以很大,一旦有魚刺持續卡喉或者造成其他身體器官不適的情況,勿擅自吞飯糰強嚥,應儘早到醫院由醫生用專業器械將其取出。

事件回放:

一條鯪魚骨 穿過食管插入主動脈

4月8日,霍女士在家中與家人一起晚飯,在吞嚥一塊魚肉後,霍女士感覺到有點不適,卻說不出所然,因沒有咽喉部刺痛,她沒有意識到誤吞了魚刺。 再進食一口飯時,霍女士感到非常明顯的胸痛,“我當時以為是自己心臟突然出現問題了。”

直到兩天後,胸痛越來越明顯,並且牽扯到後背痛,並且出現反覆發熱的症狀,霍女士以為自己突然心臟問題,非常緊張,隨機輾轉多家醫院求診。

4月14日,在當地醫院做胸部CT檢查,這才發現霍女士食管上段有一根魚刺穿透食管,刺入主動脈。由於魚刺已經進入一週,主動脈水腫明顯,腫脹嚴重,加上這個部位非常兇險,如不及時處理將引起主動脈周圍化膿及大出血危及生命,後果不堪設想 ,霍女士隨即被轉診至南部戰區總醫院。

該院心臟外科張衛達主任獲悉情況下,考慮到患者魚刺已扎破主動脈一週,並出現了發熱和主動脈局部血腫,立即安排儘快手術。當天晚上心臟外科聯繫了消化內科、介入科專家進行聯合會診,由於魚刺穿透主動脈致局部血腫且已經存在感染跡象,介入治療容易引發感染,因此選擇手術治療可能更加合理,可以清除異物,縫閉主動脈和食道破口,清除感染病灶,局部開放引流預防感染加重。如果用食道鏡取魚刺,可能會發生大出血、食管穿孔、縱膈感染等不良後果。

手術過程:

上人工心肺“保駕護航”

安排妥當後,霍女士在全身麻醉下行開胸手術,張衛達主任主刀。因為魚刺從食道側壁刺入主動脈後壁,必須將主動脈分離,才能找到破口和魚刺。由於魚刺刺破食道已經一週了,局部有血腫和炎症改變,手術一碰就出血,當分離接近魚刺部位時,就有血液噴出,情況非常棘手。

為了一旦取出魚刺引發大出血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醫療團隊在手術過程中同步啟動了人工心肺機輔助,一旦發生大出血危及心臟,人工心肺可以即時實現血液循環。手術持續了四個多小時,張衛達順利找到出血部位縫合止血,取出魚刺,清潔創面,修補食道表面破口。當這根潛伏了一週的魚刺被取出時,尺子度量約長2.5cm,一頭非常尖銳,像一把鋒利的刀。

在ICU躺了兩天順利度過觀察期後,霍女士隨即被轉到普通病房。今日在病房中,霍女士告訴記者,事後回憶,這根魚刺很可能是來自鯪魚魚頭部位的魚骨,她萬萬沒想到,導致自己胸口痛一週,緣是魚刺所致,“吃飯時完全沒意識到是吞了魚刺了,我還以為自己的心臟出現問題了。”

醫生:

魚刺雖小 處理不好可危及生命

“魚刺刺入主動脈的案例非常少見,也非常兇險,一年出現幾例中,死亡率高達50%。”來自該院心臟外科副主任王曉武表示,該類型的手術非常棘手,也非常兇險,主要在於兩點:一是魚刺刺入主動脈後,該部位壓力非常大,取出那刻,壓力釋放出來,容易導致主動脈血液噴湧而出,危及生命,所以當時上了人工心肺機器進行“保駕護航”;二是該主動脈水腫後發生粘連,很容易出現感染等併發症,主動脈位置離心臟非常近,這也是致死因素之一。

王曉武介紹,一般誤吞魚刺常發生在咽喉等表淺部位,醫生用喉鏡可取出,如果魚刺進入了食道或是滑落到胃,也可以用食道鏡、胃鏡等工具取出,如果魚刺突然改變路線,橫衝直撞,由於食道離氣管、主動脈部位比較近,所以這兩個部位最容易“中招”。

負責這次手術的主刀醫生張衛達提醒,魚肉營養豐富,在沿海地區吃魚是人們的生活習慣,但誤吞魚刺被卡的現象常常發生,魚刺卡喉,人們習慣用米飯或菜吞嚥將魚刺帶入消化道,或喝醋希望軟化魚刺,採用這樣的辦法,是非常危險的。 在臨床上有不少報道關於誤食魚刺造成的食道氣管瘻,穿破血管感染後置換人工血管或腔內支架再感染,食道穿孔胸腔感染甚至胃腸道穿孔等等,花費了大量金錢身體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所以,當被魚刺卡入咽喉或食道時,千萬不要用食物反覆吞嚥 ,應該到有相應設備的醫院用咽喉鏡或食道鏡取出魚刺。當然,重要的是預防為主,在吃魚時候儘量不說話,不打電話,不看電視,應該細嚼慢嚥。切記小魚刺有時會讓人付出巨大的金錢甚至生命的代價。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江蘇新聞 廣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