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5.1

用劳动追梦

●蔡晓青

向上滑动查看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也将创造未来。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世界是劳动创造的,未来也只能由劳动创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劳动更加重要。

一勤天下无难事,世上万恶懒为首。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善,除了尊重生命外,就是尽己所能为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恶,除了残害生命外,就是懒,就是拈轻怕重、混天度日、投机取巧,就是自己有能力劳动与创造,却心安理得地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我们大张旗鼓地宣扬劳模的事迹,就是要理直气壮地树立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宣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我们大张旗鼓地宣扬劳模的事迹,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弘扬劳模的精神,让“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追求!

我们大张旗鼓地宣扬劳模的事迹,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向勤奋致敬、向创造致敬,向各条战线的新老劳模致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向世人宣告:劳模就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值得人民群众共同学习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我们中华民族,都有对未来的美好梦想。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就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梦想,又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要实现个人的美好梦想,还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无疑都只能依靠劳动,依靠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

用劳动追梦,梦必成真!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人物简介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姓名:柯友胜

年龄:47岁

身份:克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

荣誉:

2015年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本报记者 郝建美 通讯员 杨玲

从事科研工作的柯友胜有个习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学习工作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要记下来。

24年的时间,笔记本已攒了厚厚一摞,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些文献、公式、数据。这些本子见证了他科研道路上走的每一步。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个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克拉玛依市劳动模范……

24年,柯友胜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他一直坚持向前,从未松懈。

他说:“干科研这一行,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还要随时捕捉生活工作中的灵感,不停地向前追赶,一刻都不能放松。”

创新不易

1995年,天津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柯友胜回到克拉玛依,开始在克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油品所工作。

柯友胜觉得自己很幸运,他没想到,在西北边陲的炼油厂,变压器油的生产能力居然能走在国内尖端之列。第二年,他就见证了被称为克石化拳头产品之一的变压器油用在了当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黄河小浪底。

科研工作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

柯友胜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他决心要接好这一棒。

2000年,油品所里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在外地调研时了解到一个信息:直流输电配套项目要实现国产化。

柯友胜知道,这意味着以往依赖进口的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变绝缘油将要国产化了。

当时,国内没有一家能生产这种高端油品的生产企业。这是个从零开始的项目,更是克石化独创的一个产品。但想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要以国际超高压换流变绝缘油的指标为标准,进行研制。

2002年,项目在股份公司立项,油品研究所承担了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变绝缘油的研制,柯友胜作为技术骨干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这让他对未来充满豪情。

“我一定要在科研创新上做出自己的成绩。”他对自己说。

但克石化环烷基原油特有的原料性质,让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变绝缘油在粘度与闪点的平衡研制上遇到了瓶颈。

“粘度降下来,闪点无法达到要求。虽然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经济效益上又难以找到它的最佳切割点。该怎么办呢?”不停实验,不停失败,不断筛选、优化、验证。三十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蒸油样,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擦油罐……技术、脑力、体力,科研创新路上的艰辛,只有科研人最清楚。

并且,除了要面对技术上带来的挑战,柯友胜和他的同事们还要承担来自时间上的压力。

柯友胜更忙了。“每个时间节点,必须要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他们向自己提出了要求。

在大家加班加点的努力下,2002年底,超高压换流变绝缘油首次工业生产实验合格;2004年,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后来,在进行资料查询时发现,他们只比另一家的科研机构提交的专利申请提早了一个星期。

成功的背后,是实验室无数个夜晚不曾熄灭的灯光。

攻坚艰难

科研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艰难险阻。2003年冬天,柯友胜又遇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多年来,-10#柴油一直是石化公司的经济增长点,生产规模达数百万吨,其中一部分销往东南沿海地区。但是,该型号柴油在冬季运输中会产生析蜡分层的问题,影响产品营销。

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公司领导成立了项目小组,任命柯友胜为组长,并要求他们:今年必须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时间紧迫,又没有方向,能按时完成任务吗?”

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小组成员心里没谱儿,说得都是些丧气话。

“想那么多干啥,一步一步来,路是人走出来的!”柯友胜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天,就忙着查找资料文献、做记录、设计实验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近百次的实验方案考察、上千个实验数据分析、近8个月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后,柯友胜和他的团队终于筛选出与公司柴油组分相适应的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并建立了低温下柴油运输储存安定性的实验室评价方法。

这一方法不仅使冬季柴油运输中析蜡分层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评选出的国产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部分替代了原先的进口产品,拓宽了该公司的挖潜效益空间。

这块“硬骨头”拿下了,柯友胜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2004年,“柴油降凝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被评为克石化公司技术进步一等奖。

直到现在,柯友胜他们评选出的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及低温下柴油运输储存安定性的实验室评价方法,一直运用于该公司-10#、-20#柴油生产上,为该公司冬季柴油生产提供着有力的技术支持。

竞争激烈

2004年,柯友胜开始担任油品研究所主任。

在他的带领下,油品研究所先后成功开发出Krp32全封闭冷冻机油、Krw35全封闭冷冻机油、新型导热油、KT-810互感器油、1号低温润滑脂等多个特色产品,不仅优化了克石化的产品结构,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克石化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变绝缘油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内一些重要变压器生产厂家长期依靠进口的市场“垄断”格局,产品精彩亮相国内市场,并成为了克石化变压器油品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柯友胜自豪,他和他的科研团队,为这一成绩做了最精彩的注脚。

市场的竞争向来残酷,科研人的脚步也不能停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拓宽产品需求对象,柯友胜和他的团队在科研探索之路上不断攀登。

2014年,克石化变压器油在生产工艺中不断优化、反复实验,首次成功生产出了符合国际新标准[IEC60296(2012)]的变压器油基础油。

可谁知,柯友胜和他们科研团队还没来得及体味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喜悦,就发现,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变压器油特色优势越来越小,同类产品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克石化要保持变压器油的市场优势,扩大这块市场‘蛋糕’,就必须要提高变压器油的年生产能力。”

带着这一目标,柯友胜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科研挑战。

后来,大家通过优化工艺,将原先进柴油的部分馏分提升转化为变压器油组分,不仅优化换流变绝缘油生产的产品结构,而且提升了经济效益。

2015年,克石化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变绝缘油年需求量快速上升。

如今,在国内最高端的变压器油的应用上,克石化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24年科研道路艰辛非常,不知多少个夜晚与实验相伴到天明,但柯友胜依旧“痴情不改”。

在他看来,这项工作有着太多的魅力。他说:“在科研工作的路上,个人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性都会一次次地被激发。每一次成功,都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

天道酬勤,24年科研生涯,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柯友胜和油品所的同事累计承担科研项目14项,其中股份公司科研项目8项;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奖2项,中国石化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公司科技进步奖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股份公司技术秘密5项,并成功开发出换流变绝缘油基础油、ASTM D3487(I)不加剂变压器油等10多个特色产品。他本人也获得了2014年克拉玛依市“劳动模范”、2015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时光荏苒,年华老去。但柯友胜说,科研这条路,他还会一直走下去。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五一劳动节

【致敬劳模】柯友胜:执着走在科研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