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级业江湖:风云再起

在当下中国企业家群体里,“92派”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84派”不同的是,92派的企业家们大多出身体制内,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他们是真正的精英。

他们没有“84派”那种被逼下海甚至养家糊口的窘迫。实际上,他们是主动下海,而下海创业当然有对财富的追求,也有一份家国情怀。

24岁就成为副处级研究员的毛振华就是92派的杰出代表。1992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处级研究员毛振华,终于决定下海了。但是能干什么,他一开始还是没想清楚。

在看到穆迪调整中国的主权评级引起了国务院发言人的回应后,他看到了一片巨大的市场空白,终于,他成立了中国第一家资本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这一年,有和毛振华一样聪明的人。航空工业部的刘继忠下海创立了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上海财经大学的青年老师朱荣恩,创立了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日后恩怨如麻的中国评级业三雄在同一年成立,几乎可以将1992年定义为中国评级业元年

彼时中国债券市场尚未发展,更不用说评级公司了。而对于评级业务如何开展,大家也是两眼一摸黑。

而放眼世界,三大评级巨头,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则是他们的最好榜样。而中国评级业三雄,也开始了与世界三大评级巨头的恩恩怨怨。

1993年,刘继忠到美国相继访问了标准普尔和穆迪,在美国,他们不仅仅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更是带回了大公国际未来的舵手—关建中。

这一年,标普与惠誉也分别和中诚信接触,希望在业务甚至股权方面有所合作,但是未能成行。

国际巨头们在进入中国市场这个问题上,显然很有耐心。因为他们知道,对于这样巨大的市场和强势的政府,着急是没有用的,只需要撕开一条裂缝,然后慢慢的通过技术、业务来相互信任,最后水到渠成。1994年建行与大摩合资成立的中金公司就是成功的先例。

1999年,已经成立多年的评级公司们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业务突破点。而这一时间发生的远东资信福禧事件,则为中国评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时,关建中和毛振华都通过个人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控制权,但是,他们还在黑暗中。

早年在华尔街闯荡的关建中,知道评级公司在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当中的份量,所以,他决定与穆迪开展评级合作。关建中付费60万美金将穆迪的评级专家邀请到大公学习评级标准和研究方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尚福林亲自出席了合作仪式。在此过程中,穆迪一度要求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大公,被关建中回绝。

那一代的企业家,都有一股特殊的傲气和民族情怀,他们几乎是用生命创立的企业,不会太轻易让他人染指,更何况是外资。

这一点在毛振华和朱荣恩身上也有体现。早年毛振华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交情颇深,在国际金融公司协调下,惠誉入股中诚信,就是今天的中诚信国际,但是毛振华严格的将外资在中诚信国际中的股权份额控制在49%。

而一直准备与朱荣恩沟通的标普,只是签署了技术服务协议,甚至都没有入股的机会。

此时的中国,入世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在中美谈判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业的开放。

也就是说,外资金融机构可以不需要通过参股或者控股的方式参与中国市场,而是有可能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一点,让很多与中国合资的外资金融巨头兴奋异常。

因为合资,对于双方来说,都太痛苦了。

中方说外方或者流程繁琐或者官僚化(是的,有些外资的官僚化比中国还严重),对中国业务水土不服;外资则嫌弃中方不注重业务的合规性和对规则的漠视,总之,双方在公司理念、文化上很难融合。

2003年,证监会草拟《资信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有消息称,可能会允许外资评级机构独立在华开展业务。

考虑到与中诚信国际的合作协议中有排他性条款,最终,惠誉做出决定,退出中诚信国际,三年后穆迪接盘。惠誉最后还是被闪到了腰,迟迟等不到评级开放,最终选择了联合资信的进行合作。

而穆迪与中诚信的结合,也是一言难尽,这其实是在监管压力下的指腹为婚。用毛振华的话说,就是同床异梦,“他们要独资,我希望做民族品牌”。

在协议中,只要中国政府同意,穆迪将继续增持。也就是我们最近看到的未经证实的消息,穆迪可能将持股比例提高到超过50%,完成对中诚信控股。

这些,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评级业格局,我们称为评级业的“三轨制”。

第一类是评级标准严格的机构:

如刚刚拿到中国市场门票的标普等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如主管机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旗下的评级公司—中债资信。中债资信评级标准虽说是买方付费更加严格,但是他的存在等于在中国建立两个内资的评级标准,让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们痛不欲生。

第二类是具体中国特色,或者说接中国地气的评级公司们:

如大公、中诚信、联合资信、东方金诚、新世纪、中证鹏元等评级公司。尽管中诚信、联合资信等评级评级公司两条腿走路,有内资和合资两块牌子。中诚信有中诚信国际和中诚信证评,联合则是联合信用评级和联合资信。但他们有评级标准基本一致,也是目前适合国情的评级标准。而今天,我们看到穆迪可能即将完成对中诚信国际的控股,不知道中诚信国际的标准会不会外资化。

第三类,则是第三方估值公司给出的评级:

如中债、中证、上清、瑞霆狗(YY评级)等。这里面最权威、市场认可度最高的,是中债隐含评级。中债隐含评级,其实是一个根据一级发行利率和二级交易利率产生的市场评级,也就是说,是投资者们用买卖价格投出来的评级。

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争论是,到底是中债估值产生了二级交易利率,还是二级交易利率催生了中债估值?

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债估值是一个结果,是二级市场博弈的结果。我们从中债估值月度说明可以看到,中债估值在评定隐含评级的时候,会同时说明市场成交的价格,从而判断该主体在哪个评级曲线上。

所以,中债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估计值”。比如某一主体,真实资质在AA和AA+之间,中债给予AA隐含评级,那么这个债的性价比,就相较于其他主体更高。

而YY评级等评级机构,则完全是第三方独立评级,是由市场资深的评级人士组建的买方评级机构。但是这类独立评级机构,是否需要相应牌照,以及如何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相信市场需要YY评级这类的独立评级机构,为广大的信评同行提供不同的信用分析视角。

当下的评级市场,纯外资、中债资信和其他评级公司,奉行的是几乎各不相同的评级标准,对于同一个发行主体,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评级结果,这对于已经很痛苦的债券投资人,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想参考的外部评级,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标准。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尽管被协会处罚,但是关建中们坚持评级业的民族品牌还是值得肯定。

随着鹏元股份制改造为中证鹏元,大公被国新收购,如果算上中债资信、联合资信和东方金诚,

评级公司的国进民退方向进一步明确。

国外评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到底是鲶鱼,还是猛兽,目前还不好说。

实际上,如果仅仅看外资独资的金融机构,目前仍然没有看到在中国市场很成功的先例,也许只有友邦保险一个例外。因为中国市场,有太多太多市场经济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还在规则之外,所以,要进入中国市场,得先克服水土不服的毛病。

而国外资级公司,考虑到标普给中国政策性金融债评级只有A+,如果对国内的普通城投债评级,估计大部只能给到BB甚至更低,这让目下那些个AA才能发出债的城投们,可怎么活啊。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外企、国企和民企角逐的过程,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有上牌桌的机会,谁都有笑到最后的机会。

这真是最好的时代。

中国的评级业江湖,起风了。


中国评级业江湖:风云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