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格律詩為何並沒有取代古體詩?

尹鶴翔


近體格律詩為什麼要取代古體詩。古體詩與近體詩稱只是相對而言的,僅僅是詩歌的一種分類而已。依據表現題材的不同,還可分為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等等,也可依據時期劃分為先秦詩經、漢魏樂府、六朝民歌麼。誰又能取代誰呢!

之所以有所謂的近體詩(格律詩),是因為在齊梁時期,發現了漢語的四聲規律,並加以運用到詩歌創作之中。經過二三百年的發展,到唐朝時期詩歌格律基本定型。為了有別於唐以前的詩歌,就稱為近體詩或者格律詩了。

近體詩形成之時乃至今日,都有寫作古體詩歌的。近體詩與格律詩兩者關係並非你死我活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就象我們的一日三餐,不能因為說只吃豬肉,而不食牛羊果蔬吧。

正因為此,才有唐詩宋詞元曲之盛。


農夫934813


問題:近體格律詩為何並沒有取代古體詩?


前言

近體詩的雛形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在這以前的詩都被歸為古體詩,在這以後,則是古體詩和近體詩並存。

一、近體詩的發展

近體詩在齊梁時期的永明體,漸漸完備了對仗、平仄的規則,在唐朝初期又規範了黏連的要求。在唐高宗時期,近體詩並被納入了科舉考試中,為了中第作官,所以讀書人不得不把近體詩作為必學課程。

加上唐朝出現了一大批的 優秀詩人,沈宋、文章詩友,李杜、王孟、韓柳、元白.........於是這種詩體在唐朝達到了頂峰。

古代讀書人必學作詩,作詩必學近體,學詩成了傳統教育的固定科目。從此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近體詩都是啟蒙的教育內容之一。

我們今天知道的白話文作家們如胡適、魯迅、聞一多、朱自清等人個個都是舊體詩詩人,只不過很多人的舊體詩並沒有他們的其他著作有名罷了。

七律《書 懷》聞一多

天高地迥勢巍峨,斗室誰甘坐婆娑?勝景貪看隨日好,餘年不計去時多。
聞雞志壯猶起舞,引吭情豪欲放歌,四海翻騰風雨驟,思投碧浪化微波。

【沁園春·春遊】胡適

寂寞春三,雨雨風風,過了清明。有香車寶馬,風鬟霧鬢,拈花笑語,道是新晴。十里垂楊,四郊麥秀,斜日微風閒聽鶯。驀回首,看綠陰曲徑,中有人行。青青綠上孤塋。又杜宇枝頭三兩聲。念鬥雞走馬,個人如畫,斷墳三尺,雲滿春塍。風景依然,韶華不再,莫教尋春負此生。歸去也,且及時行樂,說甚飄零。

二、關於古體詩

古體詩就是指不講究格律的舊體詩,在平仄四聲之前自然不存在什麼格律,齊梁時期的永明體詩人們開始研究四聲,漸漸形成了新的詩體:近體詩。

但是詩人們並沒有放棄舊體詩,在唐朝,詩人們既作近體詩,也坐古體詩,例如李白的蜀道難、靜夜思、將進酒.....杜甫的望嶽、麗人行......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

結束語

近體詩的出現,只是增加了一種詩體而已,並不是完全替代了以前的古體詩。相對於近體詩的拘束,有很多人更細化作古體詩,例如李白、李賀等人,他們的古體詩成就遠遠高於其近體詩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近體詩和古體詩是中國古詩的兩大組成部分。

初唐詩人制定格律後產生了近體格律詩,因為格律詩相對於千變萬化的古體詩更加適合入門和科舉考試,得到了官方的支持,所以風頭一時無兩。

近體格律詩在古體詩的基礎上增加了平仄、押韻、對仗等要求,讓詩更加精美,音律更加清朗,不會出現各種無規範的音病,這是一種進步。

但是是有選擇性、非強制的進步。

也就是說近體詩只是在詩歌中形成一種更加細緻、格式化的體式,以此區分於古體詩。從詩以言志、詩以言情的內容表現上來說,並沒有比古體詩高出多少,甚至由於格式的限制,變得沒有古體詩那麼靈活。

民間大量詩人在創作的時候,並不在乎平仄格律的嚴謹。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認同格律,而是將抒發感情和合律作詩區分得比較清楚。後來詞牌興起之後,所謂“詞牌別是一家”也是如此。文人對詩的大情懷書寫和詞的小情調抒發,心裡和下筆是區分很清楚的。直到蘇軾和辛棄疾等人才打破詩詞的概念,促成了詩詞風格的合流。

嚴格來講,那種自由的古體詩還是沒落了的。它的沒落是在於它本身的古拙意境隨著人類社會的精細、精緻化而無法迴歸。唐以後的古風,其實有兩個走向,一個就是律古,就算不守平仄格式,不一韻到底,但是文字句式整飭,不再有雜言、長短句。

另外一個就演變成了“詩餘”,從樂府歌行體直接生出了“宋詞”這另一個輝煌的格律體。宋詞除了押韻比近體詩寬鬆之外,平仄字數可是死死地,對音樂的附著也是很緊密的,只是音樂經過隋唐大融合,胡樂不斷入侵漢化,近現代全球音樂文化大融合,產生宋詞、元曲、現代詩、歌詞這些長短、隨性的新文體是歷史必然。

這個就好像咱們打麻將吧,從民間興起,流行,然後現在有人整理出一整套競技規範,將這個作為一種運動規則,促進世界麻將運動的發展。有很多競技高手,但是會不會替代民間以打麻將為娛樂的各種各樣的地方式打法呢?肯定不會。在老百姓手裡,肯定是怎麼好玩怎麼來,但是不會和競技麻將發生衝突,偶爾也會產生競技麻將高手去衝擊比賽也不一定。而競技麻將中好的規則也會下行對大眾娛樂麻將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是競技麻將永遠取代不了民間麻將。大家都是打麻將,各打各的就是了。

近體詩和古體詩大概也是如此,你玩你的平仄格律高大上,我寫我的自由浪漫意無邊,並沒有衝突。作為格式定型的近體詩,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身侷限性,無法取代自由表達的古體詩作品,但是也可以堅守自己的道路,古體詩也無法取代。

至於現代人寫的所謂“古風”(古體詩),大都是想寫古詩,又不願意鑽研格律,寫出一些似古非古的東西,堆砌一些辭藻,自己圖一樂而已。

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願意鑽研格律的寫近體詩,不願意的就寫古體詩,別寫了古風自己卻標個“七絕”、“七律”就好。雖然近體詩沒有取代古體詩,也不代表可以隨意混淆這其中的界限。說不定發展到某一天,平仄格律徹底消亡,就隨便大家怎麼搞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不過我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他出現的理由,只要能寫出彩,都能耀古揚今!


李白善古風,成了詩仙,杜甫善律,成了詩聖!這裡面應該是有一個【度】,不按格律寫出的不一定是古風,有可能是打油,因為沒有深度,膚淺!死套格律,硬湊典故也不一定是妙律絕詩,有可能是天書鬼譜,因為沒人能看得懂,更別提心領神會,怡心怡情!

詩卻一定要講意韻,有韻為詩,意韻雙佳為上,無之則順口溜,數來寶而已!個人淺見,請多指教!🙏🙏🙏


隨春且看歸何處


三論平仄

詩的平仄安排,貌似使詩讀起床有聲音的高高低低的抑或揚的規律性變化,但這種讀音的高低變化並不好聽,毫無增加詩的聲美效果,它跟音樂是兩回事 ,根本沒有配上美妙音樂時的好聽作用,只是聲音強度的有 規則變化,沒有樂的效果,說是有規則變化,實是反覆重複的聲音強度的循環變化,使人聽得枯燥無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那聲情並茂的詩朗誦,使人完全沉浸在詩的美妙意境中,這種效果,是靠播音員的詩朗誦水平,與詩的平仄安排沒有關係。所以,詩的平仄安排,沒有起到使詩朗誦的聲美作用,它只起壞作用,那就是妨礙寫詩時自由選擇字、字組的作用,從而妨礙詩的意境美髮揮。所以,寫詩要平仄,完全是無厘頭的庸人自擾!毫無有益作用!是古人的錯誤設計。


萬里雲220500985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弄明白什麼叫古體詩,什麼叫近體詩。

古體詩應該是指包括古詩(一般指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等。而近體詩一般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它與現代詩不同。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字數。古體詩一般沒有固定的字數,如詩經,楚辭、樂府等等。而格律詩卻有嚴格的字數。如五言絕名每句五個字,七言律詩每句七個字。

2.句數。古體詩的句數沒有固定的要求。而格律詩卻有嚴格固定的句數,如絕句必須是四句,律詩必須是八句。

3.平仄。古體詩的平仄並沒有嚴格要求。格律詩卻要求很嚴格,平仄必須按照要求來。

4.用韻。古體詩用韻相對比較寬,格律詩的押韻位置卻是固定的。

5.對仗。古體詩基本沒有要求,律詩卻有明確要求。如律詩除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外,頷聯和頸聯是一定要對仗的。

正因為律詩格律極嚴,它要求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字有定聲,聯有定對等,所以寫起來難度更大,有時常常因為一個字的押韻問題,影響全篇,甚至影響了全詩的意思。

有人稱寫格律詩為“帶著鐐銬跳舞”,可見那份不自由和艱難。這大概就是格律詩無法取代古體詩的原因。




木簡有聲



土木tutututuabc123


我被你的問題給弄糊塗了,近體格律詩與古體詩本就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概念,沒有誰能取代誰的道理,只是寫作者之興趣所至而已。

近體(格律)詩原本就是在古體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前人在總結古體詩創作時,覺得對詩詞加以一定的規範,以及統一使用相應的韻調,並營造出那種如同音樂般抑揚頓挫的美音感覺,所以就有了平仄對仗等律條對詩詞加以約束。

寫古體詩與寫近體詩相對而言就容易多了,只要你掌握了韻部,寫作時有一定的意境,詩的字句長短以及平仄音調不受制約,可任意發揮。而近體詩則相對難得多了,要想學會寫近體詩沒下一番苦功是很難辦到的,所以現在有些人在發牢騷,認為寫格律詩相當於人給自身戴上了鐐銬,舉步維艱。但當自己有了一定的詩詞寫作水準時,你會感覺到近體詩的諸多美感,其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的音律協調會讓人百讀而不厭,如身臨其中之感覺!


手機用戶62277769735


這個問題我覺得真的挺有深度,有關於古體詩由於我不甚了了,所以真的不太敢發言!那麼既然受邀回答了我也就暫且妄言一二吧!

問題大概是這樣提的,為什麼近體詩沒有取代古體詩?

首先,我個人覺得近體詩對於格律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而古體詩相對要求鬆散一些。由於古體詩的字數多變,形式也多變化!那麼它就有先天的一種優勢存在,既方便吟哦易於入音律!所以極易在大眾間傳播。大家都知道其實我們古代的詩詞很多都是類似於當下歌詞一般的存在的。這種現象至宋元時期到達巔峰。

那麼說完了古體詩的優勢,相對應的則必然是近體詩的劣勢了。昨天我回答了有關格律的一個問題中就說過,近體詩既格律詩的題材形式是相對很單一的。僅限五七言,五七律而已。雖然歷朝的大家高手,在格律詩的創作中均力求變化,使之樂感不斷的增強,以求變新。但是終究也難以完全替代古體詩,到了宋元以後更是在民間基本為詞曲而基本代之。但是無論古體詩還是宋詞元曲也均無法完全替代格律詩,我認為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因為格律詩是科舉中的必須選項!

正因為雙方均無發取代彼此,也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無比絢爛璀璨的詩詞歌賦,無比絢爛璀璨的中華古典文化!

以上僅為一家之陋言,以期拋磚引玉而!


津門不周山下


外行問題。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有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藝術,審美觀點,和價值觀念。詩歌也不例外。

古體詩詞創造過輝煌成就。但古體詩絕對不是詩歌的終點。古體詩詞適應那個時代,但不能包羅未來。一種體裁,一種表現方法,一種審美方式怎麼可能固定而不求發展?現代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語彙環境,知識結構等等都和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怎麼可以削足適履?

有些人總抱著舊罈子不放,妄自菲薄。否定現代,都不是真懂詩歌。

葉公好龍,徒增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