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印象中史铁生早期作品走的还是乡土文学的路子,后来也许因为疾病,作品里面有越来越多的沉思和玄想,最著名的《我与地坛》里面,也有不少玄想的段落。就这些沉思和玄想来说,史铁生已经写得相当不错了。只可惜由于病痛的折磨,史铁生的活动范围非常狭小,无法从外面的世界汲取新知,即便是阅读和沉思,也是频繁地被病痛打断。因此,史铁生的作品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还有一定的局限。不过也正是因为此,史铁生的作品,其纯净度是非常高的,完全没有活在俗世中作家们惯有的浮躁与浅薄,值得阅读和学习的。


小僧释广德


我个人很喜欢史铁生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里面有一种魔力。

史铁生自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完全感受到一个人内心的坚韧和强大。


在病隙碎笔里,史铁生这样写道: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明白,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个“更”字。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是真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个高贵的灵魂和一具坚韧的生命体在做着伟大的抗争。


因为自身的残疾,而关于残疾的体验,史铁生在不同的作品里都有过一样的表达,尤其以在《我与地坛》里讲的最为深刻。

而在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里,史铁生尽力追求缺憾美,曲折残缺的人生,甚至是病态的感性,在史铁生给我们营造的适宜的氛围里,我们体验到纤细充实的灵魂的一种在更深层次上的坚强和自由,他的所有痛苦都在证明着他作为人的存在的深刻性,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在作品中,史铁生试图赋予那些美丽少女一种更为神圣的使命,来平抚青春的躁动,构筑温柔的心灵之所,让受伤的男孩怡然入梦,用虚幻来对抗真实。

让我们看的潸然泪下。


肖凡赟


我还读过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作品。但我认为,史铁生最拿人的作品依然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建议今天爱好阅读的人,先认真读一读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再来谈文学,再来谈人生,再来淡生活。

文学终究是人学!这一点,凡是热爱文学的人都会认同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的破老汉,既是生活智慧的化身,又是生活强者的化身。他一个光棍老汉,带着一个孙女,能在那样一种极为困难的环境中乐观生活,就是一本生活哲学史!

破老汉是一个唱着来唱着去的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始终在歌声中生活,始终在诗情画意中生活。人一生,难得的就是一路歌声一路诗,一路人生一路风!

孔子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智慧大师,他有破老汉这样的境界吗?




沙漠雨


史铁生的作品,我看过《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遥远的清平湾》是小说,反映北京知情在陕北插队的趣事,语言平实然而有哲理,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与地坛》是散文,反映作者对人生的态度,特别是作者对生死的理解,很有深度。他写到,一个人出生了,这是上帝交给他的事实,上帝交给他事实的同时,也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因此死亡是人生必然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富含哲理的句子很多。我认为,《我与地坛》称得上当代最伟大的散文之一。


高老庄6577


你真的看懂了《我与地坛》吗?

我是从这里看懂的。我觉得《我与地坛》比我以前想的要深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c0NjcyNA==&mid=2247483967&idx=1&sn=0f4e876b972f46805adfdec2a0d85fa1&chksm=fbc110b4ccb699a2997bf367db992a1f680401bdc09f853311bd6bda280ed6013daccf751794&token=1769171035&lang=zh_CN&scene=21#wechat_redirect


资深影评人悟空


我只看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没有看过他的其他作品。有知道的师友推荐一下吧。


雪松winter


喜欢。史铁生的东西非常恬淡。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喜欢,尤其是最后的《我与地坛》,写出人生的一种境界!



史铁生是一个真正没有功利目的的作家,始终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的哲学修养令人钦佩。


赵隽民


喜欢他的作品,语言朴实。


老包169078218


喜欢 平实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