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很多投資者都有這樣的經歷,剛入市時賺錢,後來操作卻開始虧損,由此認識到自己技巧的平庸,開始刻苦鑽研、廢寢忘食,當自認技能有了一定進步之後,開始忘乎所以地短線滿倉頻繁操作,怎奈還是錯多對少,這時受人點撥猛然醒悟,原來心態與理念,需長時間的磨練,並非朝夕之功。須知心態與技巧向來是相輔相成、共同進步的,當你的操作技巧真正到了境界,投資理念和心態也自然的融會貫通。而起初求成心切的心理誤區正是導致很多高手後來剛愎自用、至死不悟的根本原因。炒股,下工夫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腳踏實地,切忌急於求成,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我們在通過日常的投資實踐獲得經驗和本領的時候,通常不會意識到心態與技巧的相得益彰,如果此時用心加以重視,雙管齊下,對提高整體操作水平大有益處。實際上,很多高水平的投資者也是這麼做的。

做一個真正高手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對股市的研究無論如何都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股市知識的廣泛,從十個人就有十種操作方法就可見一斑。就股市獲利而言,方法細分下來多如牛毛。雖然可以歸納為基本的幾種方法,但由於每個人的理解不同,體驗不同,最後選擇的股票也會不同。甲買入一隻股票並賺錢的時候,乙可能不以為然或者視而不見;反過來乙開始行動的時候,甲卻認為市場沒有真正的機會。這也說明市場機會無數,而每個人只能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重合的現象,就是說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卻選擇了同一只股票,甚至在同一時間。

我想說的是每一種正確的方法都可以賺錢,它們之間沒有矛盾,雖然他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使用的技術分析,對基本分析可以說不太瞭解。但我並不會認為基本分析無用或者批判基本分析。對基本分析的文章,我只能說因為自己不瞭解,所以沒有發言權。相反,我很希望自己能深入研究掌握基本分析。就技術分析而言,我對波浪、週期及指標分析也是沒有深入研究,但這不是因為排斥它們,我不會說波浪無用,指標無用之類的話。它們的存在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最後,把一句江恩的忠告送給希望從股市賺錢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在你輸錢之前,請先細心研究市場。


關於集合競價的概念,這裡就不贅述了。大家只要知道,這個股市的“一日之計”灰常重要就是了。這也是為什麼集合競價時給出的股票更為精準的原因。個股早間開盤的盤口動態,顯示了主力或散戶經過盤後長時間的冷靜思考後,在次日早盤盤面的具體體現。

【集合競價技巧】

1.9:15----9:20

這五分鐘開放式集合競價可以委託買進和賣出的單子,你看到的匹配成交量可能是虛假的,因這5分鐘是可以撤單,很多主力在 9:30左右撤單,當你買進時,你不撤單,他可撤出,然後他賣給你,因此你一定要把撤單鍵放在手上。

2.9:20---9:25

這五分鐘開放式集合競價可以輸委託買進和賣出的單子,但不能撤單,有的投資者認為他己撤單就完事了,事實上這五分鐘撤單是無效的。這五分鐘你看到的委託是 真實的,因此要搶漲停板的,一定要看準這五分鐘,但你不知道這五分鐘哪些股票要漲停板,利用按61和63能看到。

3.9:25---9:30

這五分鐘不叫集合競價時間,電腦這五分鐘可接收買和賣委託,也可接收撤單,這五分鐘電腦不處理,如果你進的委託價格估計能成交,那麼你的撤單是排在後面來 不及的,對於高手而言,這五分鐘換股票一定要利用,比如你集合競價賣出股票後,資金在9:25就可利用,你可在9:26買進另一隻股票。

集合競價期間不同的表現有不同的含義

這是今天的重中之重,建議大家仔細閱讀噢,這裡老柯還是結合具體圖例來講,詳細說說,集合競價期間不同的表現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①9:15-9:20出現快速拉昇

如下圖所示,大家先看圖中紅色箭頭所指位置,在9:18-9:19這一分鐘裡,出現了快速拉昇股價的情況,但很快在9:19-9:20這一分鐘裡,股價快速回調。

如果在9:20之前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主力在試盤,試盤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主力通過拉昇股價,來判斷這隻股裡跟風籌碼多不多,有沒有其他的主力,其他主力是多頭還是空頭等信息,然後再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操作。

集合競價的試盤只可能在9:20之前出現,因為9:20之後是不允許撤單的。

再來看上面這個圖,該股主力集合競價期間試盤,但開盤後也很小心,為了避免更多的跟風盤關注這隻股票,採取了低開開盤,但盤中出現了三次拉昇股價,其實已經在告訴我們,該股確實有主力坐莊,像這樣的股票我們可以多關注一下。

②觸及漲停,後又打開。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如下圖所示,該股在集合競價開始後,快速拉起股價,衝擊漲停,但主力也是不想讓更多人關注,所以在9:20之後快速撤單。

觸及漲停又被打下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空頭力量非常強,但是這隻股的開盤依然是高開,暴露了主力想拉高股價的意圖。

大家看圖中藍色箭頭所示,該股在9:30高開後,有個快速下打,但很快又被拉了上來,說明這裡的下打只是想嚇唬一下散戶,讓一些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交出籌碼,然後主力自己吸籌,提高控盤度。

像這種集合競價期間觸及漲停的個股,我覺得非常值得關注,盤中封漲停的概率會非常大,只要不是一字漲停,就有上車機會。

③一直是漲停。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這種個股,比上面所講的那種“觸及漲停,後又打開”的個股更強勢,最後出現一字漲停或者T字漲停的概率非常大。

如下圖所示,該股在集合競價一開始就直接拉高封漲停,背後一定是主力大資金在操控, 甚至在9:20之後,漲停也沒有打開,說明主力做多意願非常強烈,這樣的個股, 盤中封漲停的概率也會非常大。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個股,主力是不會給上車機會的,但如果有機會,大家要好好把握。

④9:20之後出現拉昇。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如下圖所示,該股在9:20之前股價還是快速向下走的,9:20之後快速拉了上來,直至9:30正式開盤後,股價依然繼續攀升。

9:20之後的掛單一般我們默認是比較靠譜的,因為9:20之後只能掛單,不能撤單,所以9:20之後股價的走勢對投資者來說,對預判個股當天的主力資金情況有更多的參考價值。

如果9:20之後股價才開始上漲的,可以看看這隻股票開盤後是否繼續拉昇,如果是,就說明主力做多意願是強烈的,同時視主力情況來預判股價能走多高,好的話收穫漲停是沒問題。

⑤集合競價表現平平,開盤後能在均價線支撐下多次反彈。

如下圖所示,該股在集合競價期間的表現並不是很出色,走勢幾乎是平的,但開盤後,依然是高開高走。

盤中股價多次回調,但都在均價線的支撐下走出反彈,說明這條線的支撐非常強,從買點角度看,每次回調至均價線都是個適合低吸的好位置。

該股全天上漲穩定,直至尾盤才拉漲停,說明該股的主力也不想讓跟風盤關注到,這樣的個股比較低調,一般不會吸引到很多投資者關注,但漲勢會相對平穩,在不聲不響中,偷偷地上漲。

⑥集合競價表現低調,開盤後在量能支持下快速拉昇。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如下圖所示,該股跟⑤中所展示的那隻股一樣,集合競價期間的表現都不出色,該股開盤幾乎是平開,這樣低調錶現的個股,關注者會更少,有利於主力快速拉昇股價。

大家看圖,開盤平開後,股價快速拉昇,幾分鐘內就封住了漲停,注意量能也是快速增加的,不過這種股很難被發現,上車機會不多,但很值得關注。

如果盤中打開漲停,而你又猶豫自己是否應該關注這隻股的話,可以看看打開漲停時量能表現如何,如果放量,那麼繼續漲停概率會大大增加,值得關注。

8種經典分時圖形態:

1、盤中快速拉抬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盤中:10:30-11:30和13:00-14:00。盤中快速拉抬,指股價在這個階段有整理或下跌趨勢,並被快速拉昇上漲。

2、巨量高開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巨量高開,指在跳空高開之時,所產生的第一筆交易是以巨量大單成交,這種巨量大單競價高於前一日最高價開盤成交的現象。

在集合競價時出現巨量,在波段漲幅較小的情況下,往往是主力在瘋狂掃貨。(散戶力量分散,意見不統一。)

如果個股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幾大因素組成:

重大利好消息刺激;

上市公司內部業績和經營環境的改善;

市場投資者及機追捧投資;控盤主力機構可以所為。

3、尾盤壓低收盤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主力尾盤壓低收盤的特徵:個股股價走勢原本正常,但在收盤前一兩分鐘內(有時甚至從收盤前15分鐘開始)突然出現大手筆拋單,股價隨之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

4、跳空高開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跳空高開,指股票市場中,開盤價格超過上一交易日的最高價格的現象。上午9:15-9:25時,在集合競價期間,買方力量大大強於賣方力量,此時開盤價高於前日的收盤價。

5、早盤封漲停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早盤封漲停,指股價開盤不久就出現漲停現象,並且在股價衝擊漲停過程中,成交量迅速放大;但當股價封住漲停之後,成交量卻極度萎縮,盤中的成交量十分稀少。

6、跳空低開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跳空低開,指股票交易市場,大盤(個股)當日開盤點位低於前一天最低點位,或該市場特定交易品種當日開盤價低於前一個交易日的最低價,並且二者的K線圖形成一個下行缺口的情況。

伴隨著跳空低開,大多會有一波凌厲的跌勢。

7、尾盤拉高收盤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尾盤拉高收盤,指股價在臨收市前的較短時間內,突然出現一波放量的急速拉昇,在K線圖上出現一根放量上漲的大陽線或使得該股在當日出現上漲。

莊家機構都喜歡在尾盤對持倉個股或者大盤進行控制,以達到技術上騙錢的目的,製造多頭或空頭陷阱。

8、過度低開

但凡集合競價走出這種試盤特徵,說明主力吸籌完畢開盤即直線拉昇

過度低開,指在股票價格波動的過程中,價格突然大幅低開,讓人摸不清頭腦。

集合競價的看盤技巧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1:如果股價處於K線低位,高開是好事;如果股價處於K線高位,高開則多半是為了出貨。另外,如果是高開配合著放量,那麼通常說明做多意願較強,則大盤當日收陽的概率較大。

2:如果股價處於K線低位,投資者要小心新的一波下跌;如果股價處於K線高位,低開則往往是跳水的象徵。另外,如果是低開配合著縮量,那麼通常說明做空意願較強,則大盤或個股當日收陰的概率較大。

3:如果集合競價交投踴躍,以漲停集合競價的個股數量居多,或逐步增多,預示著早盤走勢將極為強勢;如果集合競價上漲個股數量較多,也可以看出當天盤面走強的可能性很大,反之,則大盤可能呈現弱勢。

4:通常情況下,在集合競價中投資者如發現手中熱門股有5%左右的升幅,且伴隨著成交量放大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股,則應立即以低於開盤價賣出所持有的熱門股,以免掉入多頭陷阱被套牢。此時不應追漲買入熱門股。

5:重大利空刺激或是機構發瘋出貨,使得個股在集合競價時就奔向跌停,投資者對這些個股也需要儘快拋出。

6:價格優先,就是指買的時候價格越高越好,賣的時候價格越低越好,投資者在集合競價時可以去觀察,如果有人搶著買入,那麼就看漲;如果有人搶著賣出,則看跌。

7:對於個股操作而言,集合競價是必須關注的第一要點,它可以反映出該股票是否活躍,如果活躍,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比前一日高,表明買盤踴躍。如果是非活躍股或冷門股,通過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比前一日低,當日購買慾望不強。需要指出的是,若實力較強的莊家意在將股票的價格拉高,那麼為了達到減少跟風盤的目的,往往會把拉昇安排在集合競價期間。對於投資者而言,會看到集合競價的價格波動在不斷上升,甚至達到漲停的價格。滬深兩市最強悍的股票,就是開盤就漲停的股票,而且這些漲停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所以投資者如果發現市場出現了個股集合競價漲停的現象,此時就必須要予以重視並且加以研判。

集合競價是每個交易日最先買賣的時機,蘊含了大盤當天運行趨勢的大量信息,投資者應及時並正確地解讀集合競價信息,適時對自己的投資計劃作出調整。


胸懷波段,死於短線

流傳久遠的教條主義說,你要麼做短線,要麼做中長線,不能既做短線,又做中長線,那樣會錯亂,短線和中長線都做不好。

教條主義還說,短線難做,你最好做中長線。

於是大家苦苦研究中長線,創建的交易系統首先就明確定性:中長線波段交易系統。

結果,一年下來,回顧交易記錄,大家發現,沒做成幾筆中長線波段交易,全是短線交易。

悲催的是,短線交易沒學啊。

交易結果可想而知。

正所謂:胸懷波段,死於短線,望著波段的山峰衝鋒,卻犧牲在腳下的短線坑中。

短線技術比短線模式容易

怎麼辦?

學會做短線啊。

只有學會做短線,才能跨過腳下的坑,走向遠方。

會做短線和做短線,是兩個概念,要明確區分開來。

會做短線,是你必須掌握一套做短線的技術,是一項交易基本技能。

做短線,是一個交易系統的交易形態,是一種交易模式。

教條主義說的不做短線,是指不做短線模式。而它又沒把短線技能拎出來,以至於人們在無知無覺中,把短線技能也屏蔽、排斥掉了。

於是,大家普遍沒有去學習、研究、掌握短線技能。

除了無知無覺的忽視,另一個大家沒掌握短線技能的原因是,短線技術難以學會。

這中間又有一個誤區,就是人們把短線模式的難當成短線技術的難。

不少人專攻短線模式,當然包括專攻短線技術,成功率比其他模式低。這主要是短線模式的難,但容易被模糊地認為短線技術也這麼難。

事實上,短線技術的難度比短線模式的難度低。

短線技術相對單純,而短線模式除了短線技術,還有相配套的理念、資金管理、自我管理等所有模式的必備構件,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模式就有問題。

所以,難的是短線模式,

相對容易的是短線技術。

大家應該對學會短線技術有信心。

不做短線模式,必學短線技術

成功的短線模式,神話和傳說遠多於現實中看到的。

短線模式為什麼難?

時空感是人對這個世界最基本的感覺。短線模式的時空基軸多在日線級別以下,而人們日常生活的時空基軸是以日為單位的,二者不在同一個時空頻道上。

做短線模式,要求人們不斷地切換時空頻道。人的生理和心理是有慣性的,只要切換時空頻道,就會產生切換成本和誤差。頻繁切換,成本和誤差會倍增。

相對以日為基軸的同頻道交易模式,比如中長線波段模式,短線模式倍增的切換成本和誤差,會讓它的成功率更低。

我知道,肯定有高人能將短線模式練得爐火純青,切換如行雲流水。

但是,對普通的公眾交易者說,我一直認為大家應做容易的事,而不是去攻堅克難,所以也不主張大家做短線模式。

但我認為,大家必須學會短線技術。

因為,所有的交易模式,都要有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這個打開方式,就是以短線技術切入和啟動。

成功交易,始於短線

學會短線技術,是否就可以短線模式謀生了呢?

理論上問題不大,短線技術是短線模式的核心。

但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在掌握短線技術後,大多隻是把它當成一項謀生的基本技能,而不是主要,更不是全部的謀生模式。

因為以短線為生,交易維度較低,不值得託付。

就像,一個身體健壯的醫生,完全可以去做建築工人為生,但他不會去一樣。

做短線是做交易農民工(絕無看不起農民工兄弟之意),是必須要擁有的基礎生存技能,但不能停留和滿足於此,需要向上拓展、進化,打開中長線波段操作的交易維度,並在這個維度上開花結果,構築交易夢想,託付交易人生。

踩在做短線的地上,擁抱中長線的春花,收穫波段交易的秋實。

倘若,不掌握短線技術,地都沒有,無處立足,無法起步,腳腳踩空,步步下墜,何來春花秋實。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始於壘土,成功交易,始於短線,無短線,無以行交易之千里,無以建交易之高樓。

當然,不能停於足下,止於壘土,安於短線,除非你願意長久做一個交易農民工。

你願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