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来了,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近日过山车似的天气变化,让人不知所措。湖北、安徽、河北有些地方一天内降温超过20度,甚至北方很多城市都下起了大雪。再加上大风,让本来穿上短袖准备迎夏的人们深深的体会了一回什么叫做“倒春寒”。气温的忽高忽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并不是那么好过。特别是每年的3~4月份前后,冷暖空气交替,气温的骤降会导致人体血管的收缩,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怎样才能平稳度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呢?

“倒春寒”来了,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学会春捂秋冻:从小就听大人们说春捂秋冻,明明春暖花开,气温已经开始回升,可还是被大人们要求穿着厚厚的衣服。这样真的会少生病嘛?冬天天气寒冷,我们的体表属于收缩的状态,当天气慢慢变暖,人体也随着气候变化,体表也开始活跃,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冷暖温差较大,外界的冷空气就很容易进入我们的身体,会引发感冒等不适症状。但春捂并不是像冬天那样从头到脚捂遍全身,穿着的衣服不要超过身体的耐热承受度,如果感受到了燥热,就可以减少些衣服。人体中,下半身血液的循环并没有上半身好,所以下半身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所以捂住腰、腿、脚腕、脚很重要。现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赶潮流,经常穿着一些露脚踝的衣服,脚踝是支持人体重要的一个关节,而且脚踝部分的脂肪很少,所以脚踝的自身保暖性就很差,如果受到长时间的寒冷侵袭会导致关节炎、甚至风湿疾病,女性露脚踝还会引起宫寒,加重痛经等。

“倒春寒”来了,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学会运动养生:天气好的时候可以选择外出做些体育活动,能使身体气血通畅,增强抵抗力。但要注意春季并不适宜太早进行户外活动,因清晨气温一般偏低,身体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会导致血压升高,最好选择太阳出来以后,气温开始上升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心脑血管的人群也不宜做运动量过大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但又可以促使全身血液循环的运动。

“倒春寒”来了,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学会健康饮食:心脑血管疾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吃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控制盐的摄入量,选择低脂、高纤维素的食物。早起和睡觉前可以选择服用一杯温水,便于稀释血液,保持血管通畅。

“倒春寒”来了,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学会控制情绪: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保持平和心态很重要,保持心情的舒畅,一定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精神紧张,尽量不要做刺激情绪的事情。

学会自查:如出现胸闷、头痛、头晕、血压突然升高、乏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