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前段時間,巴黎聖母院發生了火災,網友們在“唇槍舌戰”的時候,故宮正在召開“消防安全緊急工作會議”,萬無一失,一失無萬的態度,我覺得應該給故宮點個贊,居安思危才是面對他人危險時自己該做的事情。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近幾年來,故宮在文化傳播方面深入人心,形式上不再拘泥於傳統,而是而是選擇更加得年輕化和接地氣的路線。有網友戲言:“這還是我認識的故宮嗎?老不正經了。”

故宮開始“不正經” 文化傳播形式多樣化

那就要說到2014年那則讓它“一炮走紅”的官方推文——“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 動態化的《雍正行樂圖》和幽默的文案讓歷史故事變得生動有趣,讓文化走進了年輕人的心裡。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頂級文物修復過程進入大眾的視野,三集短片播放超百萬,就連鐘錶修復傳承人王津都成了“網紅”。2017年《國家寶藏》欄目的播出,故宮國寶級的文物登場一經登場就震撼年輕人的眼球,第一季就有2000餘萬的播放量。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之後,故宮推出口紅、剃鬚刀、元宵慶典...越來越會玩,在傳播文化的“不正經”道路上越走越遠,卻越來越走進年輕人的心裡。

故宮跨界“玩”遊戲 文化傳承活了起來

故宮真的很會玩跨界,當人們再提起故宮的時候,目光不再只是停留在建築本身上,更多的是文化傳播。遊戲是當下年輕人最愛的休閒娛樂方式,這麼懂年輕人的故宮,自然是不能放過遊戲了。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2014年,故宮推出了兒童遊戲《皇帝的一天》,通過遊戲可以讓人瞭解皇帝一天的衣食起居、辦公學習和休閒娛樂。這次文化與遊戲的結合取得成功,之後故宮陸續推出了多款互動型科普遊戲,更是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今年元旦,故宮聯合網易推出了古風手遊《繪真·妙筆千山》,面向全球200多國家和地區共同發行,並獲得了多個國家和地區App Store遊戲首頁推薦,在受到海外玩家廣泛好評的同時,其實已經潛移默化的完成了文化輸出的過程。遊戲美術風格是參考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經過3D渲染更具藝術氣息,遊戲劇情取於《山海經》、《鏡花緣》等神話傳說,可以沉浸在美學中提升文學修養。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近日,故宮又和《魔域》合作推出了紀錄片《熱血鑄銅獅》,並且在遊戲內將同步復刻太和殿場景,還原了“失蠟法制銅獅”,玩家可以通過遊戲去了解這千年傳統技藝,去感受中華古代技藝的博大精深、傳承華夏千年家國文化。

年輕人是文化傳承的主力軍,在選用年輕人喜愛的文化載體上,故宮博物院可以說不遺餘力。青少年可以將遊戲作為了解傳統文化的觸點,喚起對歷史文化的興趣;普通遊戲玩家可以利用熟悉的歷史知識完成遊戲中的一個個任務,享受樂趣;而國際玩家可以領略不同於歐美魔幻文化為主的遊戲風格,這也是對中國加深瞭解的一個入口。

傳承文化新動向 遊戲成為最佳載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戲加入了國風元素,大都得到了玩家積極的反饋。去年,《王者榮耀》與敦煌文化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敦煌飛天系列皮膚,該系列的首款皮膚上線後,銷售量成功擠入該遊戲皮膚銷售榜前三。

故宮跨界“超會玩” 瞄準年輕人群體實現創收和文化傳承兩開花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遊戲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是一個大方向。在這個大環境下,一個不可忽視的話題是,市場似乎遠遠不能滿足這個需求,當今的文化娛樂市場當中,高質量的中國傳統文化產品依舊十分匱乏。對傳統文化IP過度消費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讓大眾出現了審美疲勞。但當優秀的國風遊戲出現,又快速吸引很多玩家。足以證明大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和興趣並沒有減退,市場需求的,更多的是對國風進行優秀的表達和呈現。

中國傳統文化的需求正在重新崛起,遊戲可以成為中國文化傳輸的最佳載體,遊戲能用其頗具想象力與創意的藝術表現形式助力文化傳承,重現華夏瑰寶,而且更為容易對年輕用戶進行文化的傳輸。遊戲作為當今年輕人喜愛的文化傳播陣地,文化與遊戲的結合無疑將成為傳承文化新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