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教主,張無忌和陽頂天的差距,不止在武功

《倚天屠龍記》的第一視角是張無忌,隨著張無忌不斷成長,,他學會了九陽神功,學會了乾坤大挪移,最終張無忌成為了明教教主,他是被眾人抬上了這個位置。很多人以為是張無忌當選,只是因為武功高強,為人赤誠。倘若金庸老爺子這麼容易看透,他的著作也不會成為百年經典。

張無忌在整部劇中,幾乎是開掛式的人物,他從來沒有奢望成為教主,打著打著,範遙、楊逍一群人就開始喊話:你當我們教主吧!仔細相信,也挺可笑,陽頂天去世這麼多年,人人盯著教主位置,卻把教主之位讓給一個沒權利慾望的人。

同樣是教主,張無忌和陽頂天的差距,不止在武功

你以為明教是“純武力崇拜者”?可是楊逍、範遙都是機智聰明的。明教人才濟濟,兩大使者,四大法王,人人都有好身手,但是做教主,不是會打架就行。眾人選舉張無忌,並不是頭腦發熱,看到張無忌頭頂出現光環。

張無忌做教主,和陽頂天的第一個差距:張三丰的徒孫,也就是說張無忌和武當山是一體的,把張無忌推上教主之位,武當對於明教相當於後盾,就算不會出手幫助明教,那也是能留幾分薄面的。

從張三丰對張無忌的態度看,張無忌得到了老人家的歡心,給張無忌傳授高階武功,所以張無忌在武當有話語權。假如張無忌只是一個小道長,下山逃跑都沒人知道,那明教還要張無忌何用?

同樣是教主,張無忌和陽頂天的差距,不止在武功

張無忌做教主,和陽頂天的第二個差距:陽頂天沉迷練功,對於乾坤大挪移有很深刻的痴迷。為了神功大成,陽頂天不惜忽略明教,忽略妻子,所以才給了成昆可乘之機,可以說陽頂天個人的痴迷,影響了整個武林。張無忌就不一樣了,他對姐姐妹妹最上心,所以才讓趙敏芳心暗許,而趙敏背後的勢力,就是她們蒙古的宗室王親。雖然一開始,趙敏是想率領六大高手,滅明教。但是郡主始終是女人家為了張無忌,她連大事都不管了。

而小昭是明教總壇的聖女,也傾心於張無忌,對於明教有很好的印象。

同樣是教主,張無忌和陽頂天的差距,不止在武功

明教看見張無忌的魅力這麼大,不需要費一兵一卒,不過是和趙敏不小心被關在密室一下子,就把敵方給收買了,還和明教總壇的聖女關係密切,這樣的教主實在是有點本事。總比明教之前靠打架爭地盤,好多了。就算趙敏那邊的人,日後不幫明教,有趙敏也可以當做人質。

張無忌做教主,和陽頂天的第三個差距:張無忌和白眉鷹王、楊逍都沾親帶故的。和天鷹教的關係,張無忌可是白眉鷹王的外孫,母親殷素素還是教主,白眉鷹王推崇外孫,跟自己當這個教主是一樣的。你還別說,殷老頭的算盤也是打得很響亮。

和楊逍的女兒,楊不悔,兩個人可是認識很久的,張無忌對楊不悔是多番照顧,感情深厚。因為對紀曉芙心懷內疚,楊逍一直很寵愛楊不悔,而且楊逍淡漠名利,其實他也不想當教主,但是他也不服誰,剛好女兒支持張無忌,這小子也有點本事,那就推舉他好了。

同樣是教主,張無忌和陽頂天的差距,不止在武功

張無忌做教主,和陽頂天的第四個差距:也就是最大的差距,陽頂天很在意得失,對於手下人,說是信任,並不全部託付。他是個非常集權的領導作風,張無忌就不一樣了,他後臺很多,自己武功很高,能保護明教,卻有著大局觀。他的眼睛裡,不止有明教,還有周芷若的峨眉派,張三丰的武當山,他希望他在乎的人都不會煩惱,能不能一統江湖倒是其次。

陽頂天沒有情誼,戾氣太重,張無忌寬厚,心胸寬大。也正是和陽頂天的這種差距,讓張無忌反而團結了武林,張無忌結束當時武林四分五裂的局面,團結一致對付韃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