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清朝功臣,为何吴三桂遭人唾弃,而曾国藩却被奉为完人?他们俩谁最会打仗?

魔力侠曹操


吴三桂和曾国藩都是清朝时期手握重兵的汉臣,吴三桂降清后为满人定鼎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分裂国家起兵造反遗臭万年。曾国受命于危难之际,组织湘军震压太平天国起义,对大清有再造之功。功成名就后解散大部分湘军,并没有造反,被称作完人。如果论军事才能还是吳三桂历害。

吴三桂原是明朝山海关总兵,手下数万关宁铁骑是天下一流军队。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吳三桂成了丧家之犬。他先投靠了大顺军,由于李自成集团政治错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朝。此后,吴三桂成了大清镇压农民军和南明残余势力的马前卒,官至平西亲王。

康熙皇帝削藩后,吴三桂举兵造反,1678年当上大周皇帝,几乎把满清赶回东北重新渔猎,清朝对吴三桂是恨之入骨。曾国藩是清道光皇辛时期重臣,在家守孝时奉命组织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受命于危难之际,抚大厦于将倾。当时八旗兵丧失战斗力,绿营兵也不行,。

清朝已无兵可用,曾国藩组织的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中坚力量。慈禧太后更是把江南六省的军队归曾国藩节制,这在当时冒非常大的政治风险,但是曾国藩镇压太平军以后,把大部分湘军遣散,并没有拥兵自力,清朝对曾国藩非常感激,可以说曾国藩对大清有再造之功。

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很平庸,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屡战屡败,曾因兵败要投水自杀。曾国藩打仗唯一的办法是围困,等太平军粮草断绝后再出战。吴三桂是武举出身,少年英雄,有万夫不当之勇,他率军迅速从北方打到云南,军事才能非同一般。吴三桂起兵造反后,以一省之地迅速打到湖南,整个天下震动,清朝一度惊慌失错。

后来,吴三桂在战略上犯了错误,一心想同清朝划江而治,失去最佳战机。吴三桂最不幸的是遇到一帮猪队友拖后腿,康熙皇帝才有了喘息之机,从容调兵采取各个击破战术,才平定三藩之乱。如果,吴三桂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康熙皇帝只能退回东北去钓鱼了。




关东侠客


要说吴三桂和曾国藩都是清朝的功臣,这倒也是事实,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而且在这之后还帮清朝攻城克寨;曾国藩则在晚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这对清朝来说都是大功。但是吴三桂和曾国藩这两位清朝的功臣又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也决定了后人对他俩的评价相去甚远。

吴三桂原本是明朝的将领,而且还是位会打战的将领,但是在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他并没有积极去救援,而是有意拖延,导致北京城破,明朝灭亡。当然吴三桂这么做确实也是受到当年袁崇焕下场的影响,如果从个人安危荣辱的角度来看,很多人是理解吴三桂的做法,但毕竟比起国家的存亡,个人的荣辱次要的多。明亡后,吴三桂又在李自成和多尔衮等势力中投机行事,最终还是放弃了拥立明朝太子为帝的想法,降清了。还有包括之后吴三桂帮助清朝攻打南明永历政权等,这些事都是足以让后人诟病的,毕竟他曾经是明朝的将领。再之后吴三桂虽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发动叛变,但其实是因为清朝要削藩,吴三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已才起兵的。

曾国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说把曾国藩奉为“曾子”或者“完人”是夸张了,但是不可否认曾国藩此人确实有值得推崇的地方。曾国藩为清王朝立下的战功完全是臣子为国家立功的范畴,这点和吴三桂的情况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曾国藩并不是“贰臣”。其次,曾国藩自身具备一些优良的品质,是一个严以律己又勤俭节约的人,他的个性沉稳内敛而又坚韧不拔,而且还很谨慎、明智,所以他经常受到后人的赞赏。此外,曾国藩在修身养性、教育后人、书法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造诣,有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曾国藩家书》等传世,尤其是《曾国藩家书》对后世影响颇大。应该说曾国藩作为清王朝的一个臣子,他绝对是合格的,真正做到了“为国立功”、“为己立德”、“为后人立言”,所以后人推崇曾国藩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他俩谁更会打战,期待友友们赐教了,有关历史的问题期待友们关注下,多赐教。


神是的念着倒


吴三桂的本事和曾国藩一样大。

但吴三桂是生活在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建立的异姓王体制下,多尔衮封了三个汉族异姓王:吴、耿、尚三藩王。而异姓王体制必然是互相混战,天下战乱。所以到了康熙大帝,他就要削藩,取消异姓王军阀割据政体。撤藩,逼反了云南王吴三桂,他从云南一直打到湖南,两军对峙。最后吴三桂老了,他就宣布当了皇帝,最后老病而死。清军灭了吴军和吴、耿、尚三藩王,天下太平统一。所以吴三桂造反被灭,是异姓王政体造成的必然悲剧。

曾国藩时期,虽是清朝中晚期,但清朝实行的是非满族不能封王的帝制(爱新觉罗的外戚蒙古铁木真后代即蒙古黄金家族王爷除外),曾国藩最高只是封侯,一品太傅,大学士,两江总督(驻江宁即南京),直隶总督(驻保定),就是和现在南京司令许世友一级的(许司令兼政治局委员,副国级)。

曾国藩之所以剿灭了洪秀全太平天国,是因为洪秀全搞的是异姓王政体,他封了一千多个异姓王,各王都想当万岁,就自相残杀,即天京事件。最后太平天国被内外敌人消灭了。这就成就了曾国藩的盖世之功。其实,太平军不是被湘军攻灭的,是太平军各异姓王自相残杀,自己打败自己的。

异姓王体制,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失败。吴三桂和洪秀全的太平军,都是采用异姓王政体,所以他们注定最后失败。

曾国藩所在的大清国,国体是独裁帝制,政体则是文武分治的真主政体,所以大清统治了267年。

一,国体优劣如下:

国体指建立什么类型的国家。

1,民主选举国家领导人的共和制和联邦制国体(如现在美法中俄等国),比君主立宪制国体(如英日泰和欧洲许多君主立宪国)先进。

2,君主立宪国比实君帝制国(如汉晋唐宋元明清等)先进。

3,子弟分封藩王帝制国(如夏商周汉晋唐宋辽金元明清)比子弟不分封帝制国(如秦新三国南北朝隋)先进。

4,最落后的是异姓王混世魔制(如项羽、张角、黄巢、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三藩王、洪秀全等)。

凡是先进国体,能灭掉落后国体的国家。

二,政体优劣:

政体指怎样组建政府和军队。政体和国体是两个东西,政治观念糊涂的人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码事。

1,文武分治真主政体,能使天下太平统一。

凡人类太平的朝代,都是统治者有意无意地采用了文武分治真主政体。

2,文武兼职军阀政体,则会天下军阀混战,无人能平定统一天下。

凡人类战乱不止的朝代,都是因其统治者无意中、阴错阳差地采用了文武兼职混世魔王军阀政体。


作家谢金敏


首先两人不在一个维度。

曾国藩是立德立言之人,标准儒教徒,并且身践体行儒主义的人。

吴三桂一介武夫而已。军事投机分子,失败的军阀。

具体到战斗能力。

曾国藩的战争能力体现在他可以整合所有力量保证最后的胜利。一句话做的到败仗之后可以再战,政治家级別的军事家。

吴三桂?至多司令员到顶了。拿手的只有冲锋陷阵打仗了。


张李化


吴三桂曾国藩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都是为满清王朝为虎作伥血腥屠杀汉族同胞的走狗,只不过吴三桂杀害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彻底灭亡了自己的祖国明朝,而曾国藩勾结西方侵略者,灭亡了汉族同胞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

吴三桂的名声不如曾国藩,主要是吴三桂反叛满清的战争没有成功,如果吴三桂能像朱元璋那样北伐成功,推翻满清王朝,成为吴周王朝的开国皇帝,肯定也会被很多人顶礼膜拜。而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以后,不敢造反满清王朝,而且留下了修身养性的曾国藩家书,因此被一些人崇拜。


厚德载物49847


一,吴三桂

1没有曾国藩那样的奴性,

2投降满人是被迫下的无耐,

3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

所以,吴三桂降清被汉人咒骂不忠于朱明,反清又成为了朝庭的反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恨这样的人,

二,曾国藩

1曾国藩完则全是一个满清的忠仆,

2曾国藩是为满人屠杀汉人,

3曾国藩家书完全是效忠于朝庭,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曾国藩这样即圆滑,又有能力的奴才,但是,曾国藩也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只可惜他生在了满人统治时期,但是,如果他生在汉人的统治下也未必能得到历史留名的机会,


1534037


自古忠奸二臣不两立,曾国藩是平定邪教灭太平国的文臣统帅,功高盖世,对大清有再造之功,力挽狂澜是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他道德品质高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雅士。吴三桂是叛将降臣二臣传的代表人物,罪恶滔天祸国殃民岂可留芳万世,青史留名。岂有年六十余而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论二人武功吴三桂有万夫不挡之勇,曾文正为文人雅士,手无缚机之力,善于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统军作战多靠其弟九帅曾国菳及众将领,胡林翼,彭玉龄,鲍超,李续宾等将领。自古至今犯奸作科必自毙。


94310417小云


曾国藩所谓完人不过还是少数无耻文痞的吹捧而已,看看他在南京大屠杀的所做所为,看看他为了自保而悍然解散追随他多年出生入死的湘军弟兄们!残忍狠毒自私卑鄙!对比同时代日本的西乡隆盛大将——为推翻幕府立下大功,之后为了保证追随自己推翻幕府的武士们受到公正对待而不惜辞去陆军大将之职甚至最后举兵反抗明治政府及至兵败自杀


万岁1148858845


吴三桂判明降清,后又判清立周而败亡,最后连个汉奸的资格也没捞到。曾国藩则不同,其屠城杀俘虽也令人不齿,但其做汉奸一贯之,为腐败的满清干了一生,名气胜过吴三桂。另外吴没著作留世,曾有家训传承,如此而已。


午夜梦醒18


曾国藩在现代就是公务员,他忠于职守,敢于担挡,维护国家秩序,廉洁奉公,教育家人子孙为万世楷模,与时俱进,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力主派优秀青少年出国留学,民国初年多少俊才都是第一批留学生。吴三桂是个小人,汉族们人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