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法師:短促人生的活法


一誠法師:短促人生的活法


短促人生的活法

佛問:“人命幾何?”弟子答曰:“數日之間。”佛曰:“子未知道。”又一弟子

答曰:“飲食之間。”佛曰:“子未知道。”又一弟子答曰:“呼吸之間。”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佛說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這樣看來,活的歲數再大也不過是地球、宇宙的“呼吸”間,實在短暫。

有些人覺得生命很漫長,日子過得苦,可是與宇宙億億年的壽命比起來就像是小芥子和大須彌的區別。當然,芥子裝須彌未嘗不可,生命雖然短暫,但對外面的探索卻能無限延續,由此可見,再短的人生也有它的意義。既然人生短促,大家更要把它活得有滋有味。

唐圓澤詩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圓澤禪師與儒生李源兩世友誼深厚,在圓寂之前告好友相約來生天竺寺外再見。時隔十三年後,李源應約來到天竺寺外,遇到牧童吟哦:“身前身後是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李源一聽,知道是好友前來赴約,忍不住熱淚盈眶。三生三世,轉眼物是人非,但友情、緣分卻一如既往。這則禪喻雖說指的是人的佛性不變,但豈只如此。

三生石上舊精魂,此身雖異性長存,也足見人生轉瞬即逝,所謂“一口氣不來,便是來生”,生命須臾間變化多端,但只要保持本心純真,爭取時間用功,無論身處何處,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好,修為一定會日益精進。我們的僧團時常出去訪問,這裡有老的、少的,有早入門的、晚入門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修為深的、有悟性淺的。無論他們何時開始修行,修行時間長短,但凡向道之心長存者便能時刻進益,獲得道業上的成就。我們做人也能這樣,好生活就不遠了。

要怎麼活才好?先是要會節約時間。有個特別討厭開會的居士常打電話過來問安,每每說到工作時,肯定會提到他又去開了什麼會議,一坐好幾個小時,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弟子在旁邊說,睡覺也不算浪費時間。和尚忍不住笑笑,此話不差,在社會上奔波的人那麼辛苦,晚上連睡覺的時間都很短,既然覺得開會度日如年,便睡一覺又如何,這叫抓緊時間休息。

時間何其寶貴,恐怕不用和尚多言,但八成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時間。和尚每日從不敢睡懶覺,早晚課要做,即使不在廟裡也要做,若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毫無進境,估計今日也就不會總有人來騷擾和尚了。這就像過日子,如果成日空想發呆,發願卻不身體力行,生活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毫無意義。


一誠法師:短促人生的活法

所謂的節約時間,最重要的是會用好時間,它跟對待“錢”的態度是一樣的。有人擁有一大筆錢,省來省去,差點把自己累死,錢也沒用到刀刃上,這不叫節約而是浪費。錢只有用了才能實現價值。把時間好好地規劃,時刻讓其實現意義,就是最好的節約。這並不是叫大家馬不停蹄地去工作,而是要勞逸結合,可動可靜、可行可止、可進可退、可有可無。如此既把日子過好,同樣也富有情趣。

其次,搞好人際關係。爭鬥心、嗔恨心,你和我鬥,我和你鬥;你恨我,我恨你——誰想過這種日子?恐怕沒有。這麼一來哪裡還有因緣,沒有因緣就沒有人緣。任何人也不想把自己獨立於大眾世界,那些孤僻的人其實也是渴望別人關懷的。

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家相輔相成,福分自然越積累越多。假如平日裡勾心鬥角,互相設陷阱,倒黴的肯定是彼此,還會不小心連累別人,這樣所有的福分就丟失了,因緣大體都被不經意間斬斷。

人際關係,不單是講跟人交朋友,對待家人、伴侶、孩子,都得盡心盡力。夫妻之間感情不和,如果是因相愛而結合,鬧離婚的原因一定是因為放不下嗔恨,如能多從對方角度設想,斷絕姻緣豈是易事。教育孩子,少一分苛責,多一份尊重,循循善誘,親緣就會越加深厚,孩子也能教育好,你自己同樣會寬心。

我們該把人分成兩半來看,一個是對內的自己,一個是對外的自己。光把自己過好了,這不叫活法,得自己順心,和周圍的人相處時彼此都順心,日子才不算白過。呼吸之間的生命看似短暫,把人我的因緣搞好,就是人的最大修為。

選自《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