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江山怎么从太宗一脉回到太祖一脉的?中间有什么曲折故事吗?

歪腻50


相对于其它朝代的皇位更替,宋朝的皇位更替显得很是特别,宋太宗在宋太祖离奇去世后匪夷所思的继承了皇位,至此皇位由宋太祖一脉传至宋太宗一脉,这一传就是一百多年,直到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由于高宗遭受兵变惊吓失去生育能力,所以皇位再次回归宋太祖一脉,直至宋朝灭亡。



一、太祖传位之谜:

关于宋太祖的突然死亡,一千多年来始终饱受争议,根据宋朝史料记载,宋太祖直到去世之前身体各方面状况都是非常不错的,并未出现任何疾病的征兆,并且宋太祖去世时,他的几个儿子都已经成年,作为弟弟的宋太宗似乎没有理由继承皇位,这倒不是说宋太宗作为皇弟无法继承皇位,而是因为皇位的继承制首先是父死子继,然后才是兄终弟及。从宋太宗即位后的表现来看,他的即位似乎也是疑点重重,首先宋太宗为了平息非议,抛出了一条所谓的“金匮之盟”,这个所谓的金匮之盟非但没有起到平息舆论和谣言的作用,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非议。试想,若所谓的金匮之盟真的存在,为何在杜太后以及宋太祖生前没有将其公布于众,而非要等到宋太宗登基后才公布,这显然有欲盖弥彰的嫌疑。另外,从宋太祖的几个儿子日后非死即疯的遭遇来看,宋太宗的继位也颇受争议。


二、高宗传位之谜:

自宋太宗即位后,皇位就由太祖一脉传至太宗一脉,太宗之后经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七代,直至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灭亡后,皇室唯一的漏网之鱼康王赵构在应天称帝,宣布重建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宋,赵构也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南宋建立后,金兵大举南下攻宋,赵构如惊弓之鸟般仓皇出逃,这位南宋皇帝甚至一度被金人撵到海上,由于长期的漂泊不定,加强后来突发的苗刘兵变,致使宋高宗赵构受到惊吓,所以不能生育,而他唯一的儿子也已夭折,赵构的绝嗣基本注定,宋高宗为保大宋基业千秋万代,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赵昚作为自己的养子,赵昚是赵匡胤一脉的后人,这是经过一百多年后,皇位重新回到赵匡胤一脉。关于赵构传位太祖后人的原因,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据说南宋使臣出使金朝时,惊奇的发现金国皇帝金太宗竟和宋太祖长得一模一样,从此便有了一种说法,说是宋太祖转世回来要抢回自己的皇位,只至于宋高宗都信以为真,将皇位传给太祖后人。因为赵光义一脉在靖康之变中,基本上被抓完了。所以直到南宋灭亡,皇位也一直是在赵匡胤一脉的子弟中传承,再未回到宋太宗一脉。




历史课课代表


生活在古代皇室,或者说类似司马懿那样老想着密谋篡位的家伙,不单单要把生死置之度外,还得要有影帝般的演技,否则,一旦露出马脚,就将前功尽弃。

北宋赵光义,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演技爆棚,前期哥哥打天下的时候,一边跑龙套一边仗着自己的身份,跟导演、编剧搞好关系,最后自导自演了一幕“斧声烛影”的大戏,从而摇身一变,轻轻松松的坐上了皇位。

之后终北宋一朝,及至南宋开国皇帝赵构,都是这个风流到把“临幸小周后”搬上荧幕的君王的后代,然而赵构半道中,将皇位禅让给太祖一脉,其中又有多离奇曲折的故事呢?

根据坊间传言,说是赵构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没有了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但一般出现此类情况,都是从兄弟辈或者侄子辈当中找一个(后者居多),毕竟从血缘关系上看,比较亲近。

例如篡唐建周的武则天,不想让自己儿子当皇帝,曾有意向找自己的侄子武三通;

北宋仁宗同样没有子嗣,关键是他父亲也没有兄弟,就顺着亲戚链爬到爷爷辈,在顺藤摸瓜找了个侄子辈的当作养子。

赵构看起来比宋仁宗好得多,他光是兄弟就有31人,活到成年的也有25人,这么庞大的家族,矮个子里找高个,总会有!

更何况,赵构的兄弟,有好几个挺有作为,比如他的三哥赵楷,深得父亲真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要觉得他就差到哪儿去了,可能这些只是他的兴趣爱好,就跟当下的高智商人群一样,不仅学习比你好,游戏还玩得比你溜,更可气的是人家还有好几门特长。赵楷就是这样一个学霸人设,他曾经偷摸参加科举,一路过关斩将,入殿试高中状元,不过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只得把状元改成探花郎。

赵构的十八弟赵榛,也是个自带牛逼光环的人物,他被俘后,果断逃亡,一路招兵买马,组织义军抗金,在敌后血战一年,其英勇事迹,绝对可排成电视剧!

兄弟多,侄子自然也会多。他们又都是皇族,不愁吃穿,真要一起生,有继承权的亲王、王子,加起来少说也有百余人。

但是,他娘的金国不是人,攻下汴京后,靖康之耻发生,北宋皇室被一股脑打包北上。

唯独赵构,他血气方刚的年纪里,天不怕地不怕,就算到了金营,照样该吃吃该喝喝,史载: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

所以金国大军来了之后,赵构跑出去喊了一帮子兄弟,抄起家伙勤王,谁知道半路上得噩耗(他5个女儿皆被金兵掳走,最大4岁,最小2岁,路上死了3个),国不可一日无君,赵构手中有兵马,就顺势称帝。

称帝后不到一个月,他的儿子出生了,这可是天大喜事,仿佛上天都在昭示,赵构当皇帝,是为天意。

当即,赵构立刚出生的儿子赵旉为太子。

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此时的赵构,失去了从前的果敢,变得懦弱起来,见到金兵就摇尾乞怜,可这样下去不是法子,赵构就想着,自己的处境跟刘邦差不多,那么只要生个刘彻那样的后代,报仇就有指望了!

因此,一个儿子绝对不够,谁知道会不会中途出差错?

于是赵构找到了人生目标。

好死不死,金兵就在赵构“运动”期间来了,吓得赵构拔出去就跑,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软”了!赵构叹了口气,看着独子,全都指望他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建炎南渡期间,宋朝大将苗傅、刘正彦联手发动兵变,把赵构赶下台,扶持他2岁的儿子赵旉当了皇帝,只不过短短一月,各地勤王军队平息了叛乱,但赵旉却得了疟疾,治病时,一个宫女不小心绊倒了炉子,哐当一声巨响,本就惊吓过度的赵旉,竟然被活活吓死!

然后,传言四起!

宋真宗赵佶31个儿子,基本成了金兵俘虏,唯一逃出生天的赵构,也膝下无嗣,都说是宋太祖赵匡胤转世报仇来了!

朝野上下也都支持太祖一脉重回龙椅,赵构不得不在层层压力下说出这样一番话:“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

算是给太祖一脉正了名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