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圖文/倚天劍)昨天是“五一”勞動節,由大荔縣文化和旅遊局精心組織策劃的文體活動進景區系列活動在同州湖景區閃亮登場。同朝皮影戲首場的精彩演出,讓廣大的市民和遊客大飽眼福,過足了戲癮,獲得了廣泛好評。

【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眾所周知,同朝皮影作為2009年就被定為“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和同州梆子、大荔面花、朝邑剪紙一起被譽為“同州四絕”。

【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皮影藝術源於秦漢,盛行於唐,相傳從皇家傳出。大荔同朝皮影戲在清乾隆年間,就已經形成了獨特完整的藝術風格。


【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現在的沙底村就是當年的大荔同朝皮影戲的主要流傳演出所在地之一,段家班家庭皮影社形成於十八世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大荔同朝皮影戲班社的主要代表。

【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段家班家庭皮影社以段滿甕為班首,從演出到工藝雕刻傳承了大荔同朝皮影戲的真諦。皮影製作工藝流程多樣,手工精細,染色別緻,表演藝術形象生動感人。全家五人分別擔任前首、扦手、後槽、上檔、下檔。從唱唸做打,到吹拉彈唱,分工明確,唱腔高昂細膩蜿轉,舞臺氣氛高湖迭起,深受群眾喜愛。

【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段家班家庭皮影社五代傳承,繼承了先祖的演藝風格,是大荔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老班社。長期為群眾及外賓演出,並參加省市縣展演,1999年應邀到德國巡迴演出,受到高度評價。2009年被定為“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為大荔同朝皮影戲的傳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火了火了】非遺助推大荔旅遊,同朝皮影唱響同州湖畔


2019年5月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同朝皮影首次登陸大荔同洲湖景區同州里小劇場,唱響同州湖。自此,同朝皮影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家!衷心祝願這朵藝術奇葩越唱越響、越走越遠!在助推大荔旅遊大發展的道路上老樹發新枝,煥發無窮的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