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历史上最有才华的读书人是谁?

娱乐鑫火


古代最有才华的人,我认为是苏轼。

1.他什么都能露两手,而且都学得精通。

他文章写得好,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他是豪放派的代表,开了豪放词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画他也是好手。我最佩服的是,他不是四体不勤的人,生活上他也很厉害,从苏轼起,我们知道了东坡肉、羊蝎子很好吃,其实对于他,那都是些苦中作乐的生活情趣而已了。

2.他作诗写文,什么题材都写得好,而且速度贼快。据说他从起草文件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别人代替他为皇帝起草,一天写完,问身边人:我的水平和苏轼比怎么样?旁边的人回答:文章水平都很好,只是苏轼写得快多了。

2.与不同时期的人对比。苏轼是天才型选手,李白也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们做过比较: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从文学和诗词的角度,苏轼李白不相上下。但是从学问知识的广度与政治上的经历对比来看,苏轼更广阔一些。比如大boss宋神宗问身边的近臣,苏轼可以与哪个古人比作?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亭亭读书


读书不一定要在高等学府,也不一定是博士才读书多,才能成才。除了在校学习之外,自学也是读书,也是成才之道。靠自学成才的人也可真不少,如苏联的高尔基,我国的毛泽东等等,这里不便也不必一一累述。要说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人,有哪个能与毛泽东主席相比?要说读书多,你看,他的书房卧室里床上堆着的许多书,再看他就是在重病缠身时也还是爱书如命。也许,他就是读书最多的读书人。正因为他读书多,阅历广,又能联系实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炼出真理的金子,用其指导和检验实践,才放射出真理的光辉,取得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又像高悬天空的太阳,尽显才华横溢的光芒;成就了世界公认的第一伟人。论政治领导能力,他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还指导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世界革命人民的伟大导师。他的文才武略又有哪个能及?诗词书法一流,其作雄文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也是空前的;其军事指挥才能更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真是势如破竹,横扫千军如卷席,令敌人目瞪口呆,让世人震惊,刮目相看。你看,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有才华的读书人,除了毛主席还有谁能出其右?


发哥3720


最会读书苏东坡

卢秀辉

风流者自风流也!

风流有两种,皮相的风流,内在的风流。

皮相的风流,如柳三、唐寅之类的。柳三,写词换酒,写句赢来生前身后名,醉卧红楼,勾留柳巷;唐伯虎更是娶了十个老婆,而当年的苏州,更是风流尽在江南岸,小楼一夜留风情。然而,这只是外在风流。柳三变,词坛领袖,脂粉堆里的祖宗,一声吟唱,勾得多少女子的性命?唐解元,诗书画、道德文章,都拿得起放得下,多少少女的梦中情郎。在我眼中,只不过风流才子。

真风流者,苏东坡也。做官,至大学士,几人能到?充军,充到海南岛,衣食无着,如此大起伏,几人能有?写文章,写成了唐宋八大家,而这八个人中,一个是他爸,一个是他弟。唐宋600多年间,写文章的出了八大家,三大家其实是他一家,你说厉害不厉害?写诗,叫苏体,自成格调。写词,叫苏词,开豪放派,成了祖师爷了。写字,成宋四家,苏、黄、米、蔡,后面三个合起来到不了苏东坡。黄山谷是他正式的学生;米元章写书法,没有苏东坡的教导,成不了米芾;蔡京或蔡襄,就是苏学士的后进,不值一提。画画,首写朱竹,朱竹一出,人才醒悟,硃砂能画竹。古今、天下、中外,有如此风流人物吗?

东坡落魄,每出诗文,天下风传。神宗常问:“苏学士可有诗文?”值守太监常为摇头叹息。

苏东坡因在惠州造屋,钱钞为之花光。屋刚成,又被贬至海南岛。苏东坡到海南岛以后,曾在诗中论海南“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另还有诗中写道“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东坡无钱无物无粮,最要命的是居无所。儋州读书人听说后,众人齐聚,用芭蕉为其筑屋,如此困苦,苏东坡居然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风流不?倜傥不?

他的妻也好,妾也罢,对他好的那是一等一的,人生若此,还不风流?所以,我说,风流最是苏东坡!错吗?

苏东坡一生只做错了一件事,在政治上。不应该和王安石为敌,耽误了中国!

匆匆为文,见谅!


卢秀辉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学形式,都有自己杰出的人才。很多时代更是人才济济。很难把历代优秀的文人烩到一个锅里。

最早从传说中的仓颉始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庄:孔:孟:屈:荀等等难分高下,最被后世尊宠的是孔子!

汉代司马迁:司马相如:班固:晁错:贾谊:蔡邕:三曹等等,杰出人才比比皆是。成就最大的是司马迁!

大唐盛世,诗坛群星炫目。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龄:高适:杜牧:李商隐:韦应物:温庭筠数不胜数。评价最高的是李杜,即一仙一圣。

两宋时是词的海洋,更是高手如林。苏轼:秦观:晏氏父子:柳永:李清照等等。苏轼最受欢迎!

元明以戏曲小说话本最流行,也是群星灿烂。关汉卿:王实甫: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冯梦龙太多了,难说谁能力拔头筹。

大清及近现代,文艺形式多种多样,文学大家层出不穷。清前期受文字狱影响,有影响的大家不多。乾隆后有所改观。纪晓岚:袁枚:李渔:纳兰性德:曹雪芹:鲁迅:蔡元培:夏衍:郭沫若:沈雁冰更数不过来了!

虽然很难说谁是那个最聪明的读书人,无疑都是有大智慧大贡献的人。


沧州老夫子


南朝谢灵运很有才,也很会装。有一次谢灵运在对别人吹牛的时候说:

天底下的才华是固定的,差不多就一石(十斗)左右,自古至今曹植曹子建一个人就独占了八斗,我自己只占了一斗,然后从古至今的文人平分剩下的一斗。

这就是著名的“才高八斗”的来历,虽然谢灵运这句话主目的是吹自己,但是也体现了曹植才华之高是获得了后世文人公认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曹植的才华有多高。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南史·谢灵运传》


曹植,字子建,曹操和卞夫人的三儿子。曹植被评价为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后世评价极高。

“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上面这句评论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曹植的话语。钟嵘并且在自己的代表作《诗品》中吧把曹植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在评价从汉代至清代以来两千余年中涌现的无数文人墨客中,堪称“仙才”的唯有三个人,曹植名列“仙才”第一,后面两位仙才则是李白和苏轼。

那么曹植到底有多厉害?

很遗憾的是曹植大部分著作都已经遗失在历史中了,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区区几首作品以及各种奇闻轶事的记载中了解曹植当年的风采。

一、白马篇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年仅16岁的曹植跟随曹操北征乌桓。在看到汉朝大军摧枯拉朽一般击破匈奴鲜卑乌桓联军,年轻的曹植深受感动,胸中酝酿的情感薄然而发,写下来一首《白马篇》。



这首诗词有人认为名义上歌颂游侠儿,实际上歌颂大汉将士,也有人说是描述的是当年的霍去病指代如今的大汉雄师,还有人说描述的是年轻时候的曹丕或者干脆就是曹植自己。

不论是哪一种说法,从来没有人质疑这篇作品的文学素养。而且几百年后另一位号称诗仙的大诗人李白,在其所做的《侠客行》中都明显看出学习、致敬曹植《白马篇》的片段。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曹植

大家仔细读一下,再想想我们16岁的时候写的文章是啥样?是不是顿时和谢灵运一般了?感叹上天何其不公,赐予了曹植如此之多的才华,让他16岁就可以写出这样的千古名作。

二、洛神赋

刚刚感叹完苍天不公,其实话说回来,上天往往又是最公平的,赐予了多少响应的就会拿走多少。

特别是文人墨客,一般名留千古的文人及其作品,作者都要先受到上天的残酷对待。

曹植就是典型代表。虽然曹植才华横溢,但是他放荡不羁的个性是一位好诗人,但绝对不是一位好的继承人。特别是乱世之中的集团首领。


在立储之争中,文人曹植败给了曹丕。曹丕虽然顾忌兄弟之情,但是打压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曹操、曹丕为了维护曹氏集团的稳定,先后将曹植的好友、政治伙伴杨修、何氏兄弟斩杀,用以警告曹植不要有非分之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植的生活从随性放荡的公子哥变成了处处小心,生怕违禁被杀的“准囚犯”。曹丕还经常改封曹植的封地提防曹植在某一地暗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再次被曹丕改封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曹植在封王后返回鄄城的途中,路过洛水,曹植被积压的感情到达顶点,但是又不能直说,于是曹植借着描述对洛水女神的爱慕之情却求之不得的故事影射自己有才而不被重用的苦闷。

《洛神赋》原文很长,这里就不贴了。我们只聊聊洛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洛神赋》在古代文学史上地位极高,和其相提并论的一般是屈原的《九歌》、宋玉的《神女》这样的神作。

除了文学作品,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自己心中的《洛神赋》通过书法、绘画作品留在纸面上,成为名作,进一步扩大了《洛神赋》的影响力。

而且这种影响力一直遗留到了现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金庸先生著名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所使用的轻功:凌波微步。这四个字就是取自于《洛神赋》


至于曹植在民间非常著名的七步成诗的故事;还是为曹操新建的铜雀台做赋,结果落笔而成,让曹操惊讶的问是不是代笔的故事,都可以提现曹植的文学才华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李贺

李白

李商隐

白朴

白起

白居易

陈倩

寅恪

陈独秀



歌行陇原


史上第一,史上最有才华的读书人(当然读书人必须是读过书的)我认为非毛主席莫属,老人家文治武略,诗词歌赋,样样无敌啊,从湘江革命,遵义会议,红军长征,8年抗战,到三大战役,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的丰功伟绩震古烁今,文采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向《沁园春.雪》《长征》《长沙》等等等等诗词歌赋气势滂沱真的是无人能及啊



潇飒133


把读书所学的知识用在社会实践,并能做到推陈去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才是最有才华的读书人。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古代比现代少得多。古代最出色的有李斯,诸葛亮,王安石,祖冲之,沈括。现代人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袁隆平,钱氏三雄,朱光亚,鲁迅……数不胜数。最出色的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苦蝉5


毛主席当之无愧,没有二人可比,包括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文武双全的没有,毛主席是无人能比


用户9325463071991


是毛主席,他的许多著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试问有那位文人骚客能与他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