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我們都知道網絡時代的到來,產生了大量的網紅群體。但網紅並不是只有現在存在。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就有一位詩人深諳“炒作”之道,他抓住了時機,僅憑一己之力,就成了京城裡的名人。

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一日,三次名落孫山的陳子昂,在街頭帶著童書悠哉地閒逛時,被一圍觀場面吸引住了。

裡三層外三層的交頭接耳,對象竟是一把胡琴。

當然這可不是一般的胡琴,這把琴是當年蔡文姬的父親,搏命從一把大火中救出來的,以梧桐木精心製作而成。

價錢非常的昂貴貴。有多貴?百萬錢。家裡沒錢的想都不要想,只有看一眼的緣分。

看到這把琴,作為富二代的陳子昂,內心是五味雜陳。因為自己文采逼人,本應封官加爵指點江山,卻沒有一把琴這麼受歡迎。

抱怨之際,陳子昂靈光一現,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於是,他在“萬眾矚目”下一步當先,豪邁地說,這琴,我買了。

頓時,人們議論紛紛,什麼“這小子是錢多得沒處花吧”,什麼“看那酸窮樣一看就是來搗亂的”。

陳子昂看時機已到,潤了潤嗓子說,本人對胡琴頗有研究,所以明天想在酒樓開個演唱會,期望各位鄉親父老如期前來賞光,多謝多謝。

那時,人們口耳相傳,絲毫不必現在的手機傳播的慢,一下子就霸佔了熱搜。

果然,第二天,京城裡好多人都跑去看演唱會了,把酒樓圍了個水洩不通。

此時陳子昂在萬眾矚目中登場,面前放著那把豪琴,只見他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子,在眾人的注目下,抬起了手,把那把琴砸了。

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眾人驚呆了。陳子昂趁著大家還沒緩過神的時候說:

“我是四川的陳子昂,就這把破胡琴,你們如此喜歡,卻不知這世上還有比它更美的東西,我沒啥大才,但是這些年也積攢了些詩,大家可看一看。”此時早已準備好的僕人,手裡拿著印著陳子昂詩的小冊子,開始分發起來。

至此,陳子昂的炒作計劃完成了一半。雖然是借古琴才得以將自己的詩傳播出去,但陳子昂也是有真本事的,這些詩寫的字字珠璣,精美絕倫,大家看過之後紛紛稱讚不已。

當時的京兆司功王適,讀後驚為天人,“此人必為海內文宗矣!”

詩人陳子昂,也許遠不如李白杜甫有名,也不如孟浩然白居易高產,但他的名篇《登幽州臺歌》卻是膾炙人口、千古流芳: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短短四句,便道盡世事滄桑。

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然而,出生在初唐盛世的陳子昂,一開始並不是常人眼中的“好學生”。

陳子昂生在遠離長安的四川梓州射洪縣。從小出生在富裕家庭,這時候的他整日與狐朋狗友混日子,唯一的夢想就是仗劍走天涯,對讀聖賢書沒有什麼興趣。

轉折發生在一次打架事件中,陳子昂因玩耍刀劍,無意中打傷了人,並鬧進了官府。

父親覺得陳子昂如果再這樣惹是生非下去,毀的是他自己的一輩子。於是他沒收了陳子昂的寶劍,並把兒子強行送入私塾。

陳子昂本來不服從父親的安排,但他一入書海,卻發現自己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彷彿進入了另一個迷人的世界。

從此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兩三年就把十幾年的功課給補上了,寫起文章來,才華如井噴式爆發。

武的性情,文的涵養,把陳子昂溫養成一塊真正的“伯玉”。而這次蛻變,從此中華大地少了位莽夫,多了個傳世詩人。

人總是會變的,視野擴大後,陳子昂不再甘於縮在一方小天地。他開始嚮往更廣闊的世界,內心裝滿了要為國奉獻的無私精神。由此,他作出一個決定,開始“北漂”生活。

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初入京城的陳子昂,拿著自己的詩文到處敲門,處處碰壁,帶著好詩好酒卻怎麼都敲不開老爺們的大門。

三次落榜更是讓他痛苦不堪,本來是塊金子,卻總是發不了光。這種境遇直到他摔琴事蹟傳遍京城。

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果然,自從摔琴後,沒多久他就獲得了入仕的資格。這段故事,也成為了“大唐第一包裝網紅”傳奇的出處。

這樣“前衛”的詩人自然少不了粉絲,陳子昂的頭號粉絲正是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

寶應元年(762年,陳子昂已去世了62年),剛被從長安趕出來的杜甫來到梓州,忽然想到這裡是長安那位傳奇網紅的故鄉,決定前往陳家舊居,憑弔先輩。

這位才是如假包換的“網紅鼻祖”

時,杜甫同樣陷入了當年陳子昂懷才不遇的處境,便感傷的抒情一首。

陳拾遺故宅

唐·杜甫

拾遺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揚荒山日,慘澹故園煙。

位下曷足傷,所貴者聖賢。

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

同遊英俊人,多秉輔佐權。

彥昭超玉價,郭振起通泉。

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

盛事會一時,此堂豈千年。

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編。

所以生不逢時又怎樣呢?假如杜甫和陳子昂能知道他們的詩作,即使穿越千年,依然在發光發熱,讓後人傳唱,也會很寬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