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近日,天氣寒冷,家住武漢的52歲趙女士為躲避霧霾每天躲在家中緊閉門窗,並打開了客廳和臥室的加溼器。12月2日,趙女士開始咳嗽、胸悶,接著又發燒、咽喉腫痛。次日上午,她趕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檢查確診為“真菌性肺炎”。頓時加溼器和真菌性肺炎上了熱搜...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經醫生詳細詢問,原來趙女士的加溼器已使用6年,且從未清洗,已散發出黴味兒。

無獨有偶,此前也有一位50多歲的男患者在就診時說,自己平時給加溼器裡裝的是自來水,水用完以後才添加。使用一段時間後,他出現了咳嗽、胸悶等症狀,後來又出現了發熱、咽喉腫痛的情況。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軍團菌肺炎。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小小加溼器,竟然如此險惡!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呢?我們請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朱柏給告訴解答。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大夫,冬天室內溼度達到多少才合適啊?

冬季最適宜的空氣溼度是30%~60%。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醫生

人體一般在相對溼度50%左右的環境中會感覺舒適,當空氣溼度低於40%時,乾燥溫暖的室內就成了感冒病毒和能引發感染的革蘭氏陽性菌繁殖的“溫床”。在這種環境下人的免疫力和呼吸系統抵抗力會降低,從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一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慢性病還可能在這個時候復發。但長期使用加溼器來改善空氣,溼度過大會導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滋生細菌引發感染。

如果空氣溼度低於30%,人體水分流失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可致血液黏度增高,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空氣乾燥常會導致口鼻乾裂,還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促使皮膚形成皺紋。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大夫,那是30%還是50%啊?

  • 當室內溫度18℃~20℃時,溼度應當在30%~40%;
  • 溫度在23℃~25℃時,溼度應當控制在40%~50%;

否則就會感覺身體不適。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醫生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加溼器到底多久換一次水啊?

加溼器每天都要換水!如果家裡有老人或者嬰幼兒,最好使用涼開水或者純淨水。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醫生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那麼多久清洗一次呢?

為了防止細菌滋生,每週都要清洗一次加溼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醫生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給加溼器里加點醋消毒殺菌可以不?

不要在加溼器裡放任何物質。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醫生

比如醋、消毒劑、精油之類的,看起來可以淨化或美化環境,但鼻黏膜、呼吸道等對異味的刺激比較敏感,尤其是小孩子,過早或長時間接觸這些化學物質,極有可能造成過敏性鼻炎甚至哮喘等變態反應性疾病。

另外,加溼器應該放在距離插座、家電較遠的地方。關節炎、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加溼器。使用加溼器時,每兩個小時應停一段時間,並讓室內空氣流通。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冬天在室內染上真菌性肺炎,竟然是因為家裡這件最不起眼的電器!

醫生

除了加溼器,家庭保溼試試這些方法

暖氣片上放盆水:

由於暖氣片一般都安裝在牆邊,上部的空間較小,市民谷先生通常是用家裡洗菜的小盆或是大碗裝滿水放在暖氣片上。這樣水分揮發快,而且早晚換一次就可以保證家裡的適宜溼度。

電磁爐煮水燻蒸法:

市民孫女士說,她主要採用電磁爐慢慢煮水來給房間加溼。每天睡覺前她都會用盆接兩升水,然後放在臥室的電磁爐上,用慢火加定時的方法來控制加溼。

灑水拖地加溼法:

“每天早晚在暖氣周圍灑點水,再用拖把拖一次地,既清潔了地面,又起到了加溼的作用。”市民葉先生說,地面灑水後水分蒸發得很快,室內加溼效果明顯。

暖氣片下放盆水:

每天上班前或是睡覺前在暖氣片下放一盆水,然後找一條長毛巾,溼透後一頭放在水裡,另一頭搭在暖氣片上。“一晚上最少可以蒸發兩升水。”龔女士說,這個方法效果顯著,而且比用加溼器便宜多了。

植物保溼法:

市民牛先生每年冬天都會往家買幾盆能增加溼度、釋放氧氣的綠色植物。仙人掌、吊蘭、富貴竹等都是他每年的必選。牛先生表示,仙人掌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氣,吊蘭等綠色植物可以從葉子中釋放出很多水分,增加室內溼度。

臥室養魚法:

市民張先生喜歡養魚,在享受魚趣的同時也增加了室內的溼度。養魚的器皿通常開口大,有利於水分蒸發,這樣在無形中就增加室內溼度,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