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心臟,乃五臟之主,是全身血液的必經之路,心臟就像是一個不能休息的“發動機”一樣,每天都需不停的向身體各個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液、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使身體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在《黃帝內經》中記載:“心為君主之官,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這就表明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對於身體的健康是多麼重要!而現代人每天都在做“傷心”的事情,尤其是以下5個習慣。

習慣一:吸菸

菸草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臟猝死。

香菸中含有尼古丁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煙霧中的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使血液攜帶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脈痙攣,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概率很大。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習慣二:熬夜

長期熬夜,會人體處於應激狀態時,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導致全身小血管、微血管痙攣收縮,使局部血液供應量減少,血管內血液流動減慢,形成血管栓塞,嚴重會導致心梗發生。

過度勞累,會使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功能失調狀態,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糖低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這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所以,日常保護心臟,一定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要“累”到!

習慣三:情緒波動大

心臟怕情緒激動,特別是在一個人受某件事影響而大喜大悲、憤怒、煩躁的時候,易導致心臟病突發,此情景在很多電視劇裡看到。

憤怒會使血壓升高,情緒激動就像開車時踩剎車一樣,使血壓急劇升高,很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嚴重會導致心臟病猝死。

習慣四:愛吃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主要是含飽和脂肪高的食品,比如常見的油炸類食物、蛋糕奶油類食物、肥肉、動物脂肪等。這些食物中常含有一種油脂”被稱作“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即反式飽和脂肪酸。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會增加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習慣五:偏愛重口味

有人飲食習慣偏愛重口味,喜歡多放些鹽,若放鹽放少了,反而會感覺沒有“味道”。但高鹽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吃鹽含量多的食物,會在30分鐘後血管擴張能力受到影響,易導致心臟受傷。

除了日常的食用鹽,其中調味料中也含有鹽分,比如味精、醬油、生抽、老抽、蠔油,還有各種瓶裝飲料也屬高鹽食品。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以上情況如果都不經常做,恭喜你,繼續保持,相信你一定會有個好的心臟。

保護好心臟補充4四類營養素,讓身體更健康!

第一:補充鎂

主要來源於粗糧(小米、紅豆等)、堅果(松子、核桃等)、綠葉蔬菜(菠菜、小油菜等)。鎂有助於降低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臟彈性,預防中風和心臟病突發,鎂攝入不足可能引起血壓上升。

研究表明,膳食中供應充足的鎂,對於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有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缺鎂,壓力也會消耗人體儲備的鎂,因而需要注意在飲食中補充。

第二:補充大蒜素

主要來源於大蒜。大蒜素有助放鬆血管和改善血流量,從而對血壓和心臟健康起到正面作用。

但食用大蒜時最好搗碎成泥,先放置10-15分鐘後再吃。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因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質,碾碎後它們會互相接觸,發生氧化反應,從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提示:煮熟的大蒜中含大蒜素含量很少。)

第三:補充番茄紅素

主要來源一些紅色食物中,比如番茄、西瓜等。番茄紅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證實有助預防癌症和心臟病。

究表明,人體脂肪組織中番茄紅素含量越高,得心梗的風險也越小。番茄紅素還能增加動脈彈性,改善血管內皮組織功能,防止動脈硬化。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第四:補充維生素C

主要來源於新鮮果蔬,比如獼猴桃、柑橘類、青椒、菠菜、鮮棗等。維生素C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研究發現,它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水平,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水平。

心臟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多數逃不過這五點,保護心臟一定要謹

飲食中維生素C攝入量高者,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風險會更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