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康美药业货币资金299亿的会计差错?

财会小童


关键词:“300亿资产”、“年报”

康美药业4月29日披露,2017年公司财务报表中,年末货币资金多计入299.44亿元,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多计入102.99亿元。而多记货币资金的同时,少记存货超过195亿元,少记在建工程、应收账款近13亿元。

300亿什么概念?相当于该公司流动资产542亿元总额的51%,总资产742亿的40%,市值475亿的70%。说没就没,说有就有。

年报,大家清楚是要经过第三方严格审计的报告之一,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交出的客观、合规、公正的业绩答卷。是非常严肃的法规性文件,是供投资者决策的信息依据。一声道歉,一个“差错”声明,就可划上句号了?

这个“差错”较难解释过去

1.通常会计差错是指在某一项目金额中影响率小于5%,在容忍度上可以被理解。300亿在资产项目中影响率达百分之几十!这“差错”也太大,太荒唐了吧。

2.该差错是在2019年4月29日的2018年度报告时披露出来的。而差错是2017年度的账务,也就是说“差错”横跨2年度,并且都是经历年度审计。如此巨大的金额,到底谁在说谎?用会计差错能解释得通吗?!

3.从其“差错”涉及到的账务来看,并非粗心大意或不认真的会计人员“随意”做出的账务。对于资深的财经工作者,很明眼就可以看出套路,这是精心设计的业务项目:

公司采购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确认业务款项时的会计处理存在错误,造成公司应收账款少计641,073,222.34元;存货少计19,546,349,940.99元;在建工程少计631,600,108.35元;由于公司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造成货币资金多计29,944,309,821.45元。

4.2017年康美药业的年报共有22个重大项目进行了更正,这能用“会计差错”可解释得过去?



这个“差错”带来的伤害有点大

1.4月30日,由于这突然消失的300亿现金,康美药业迎来股债双杀。公司股价全天封死一字跌停,报9.54元,市值为475亿元。同时,康美药业“15康美债”跌20%后临停。

2.从2018年度投资者数量看,22万人再次被坑杀在该股。该股2018年从26元闪崩到5.8元😱,1000多亿市值被贴水……

3.该公司的市场信用己严重透支,号称白马股多年康美药业,被纳入MSCI、沪深300标的不认为是一种“黑色幽默”么?!

康美药业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的净利润11.35亿元,同期下降47.2%;2017年的净利润从41亿元调整为21.5亿元;2016年净利润由33.4亿元调整为18.4亿元,几乎均被腰斩。

4.康美药业的“300亿会计差错”,与“猪被饿死了”、“扇贝跑日本去了”……我们投资者又被接二连三的被云里雾里了!

和尚,也摸不着头脑了😱😱……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康美药业货币资金299亿的会计出差错,这只是A股上市公司的冰山一角,这涉及上司公司的财务造假。我觉得还是A股机制上的不完善。

财务造价这是有预谋的,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做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因为财务上补不了第一次财务上的空缺,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假。

康美药业被誉为A股上市公司的第一中药概念股,属于白马,去年还被选入明晟指数,如今暴雷。说明上市公司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骗中国人,连外国人都骗。

上市公司业绩造价在A股市场一直以来是老生常谈,A股机制本身还有待完善。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相对维持公司股价和外表虚荣成本小,50万起。如果是美股,可能就是倾家荡产了。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长春药业的育苗造假事件,受伤最严重的还是散户大众。

因此,康美药业货币资金299亿的会计出差错的这类事件。总得来说还是A股机制上的不完善,还有待规范。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留言、关注。

圣金财经


康美药业货币资金299亿元的会计差错,明显是假帐被曝光。做假帐问题在A股上市公司中很常见,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康美药业的假帐如此大,直接颠覆了投资者的观念。康美药业是A股中的大白马股,连这样的股票都存在着如此大的问题,可见哪些绩差股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了。再往深里说,A股市场上问题股无数。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真不知道如何选股了。对这件事,我的具体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康美药业假帐事件,直接打了会计审核的脸。很明显,康美药业这299亿元的会计差错不是一年造成的,而是经过多年的沉积,造成了如此大的差错。监管层每年要按排人员对上市公司的帐目进行审核,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审核出问题?说明审核也是走过程,审核结果根本不可信。由于审核走过程,才造成上市公司有如此大的差错。这样的审核不要也罢。

第二,康美药业假帐事件,打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脸。我以为,类似康美药业这种假帐事件,绝对不在少数。具体会有多少,无法猜测。但这说明A股上市公司质量太差,业绩不做假,又很好的上市公司占少数。按理说,企业上市了,融到了钱,应该把企业做的很好才对。现实是,大部分虽然融到了钱,但也并没有把业绩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应该真正把企业经营好,对得起自己上市公司的称号。

第三,康美药业假帐事件,打了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的脸。中国股市设立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此,每年不惜好几百个公司上市。钱是融到了,对公司的帮助又有几何?不少公司上市圈到了钱,也并没有真正用到企业经营上。为了能在股市上生存下去,哪么多企业做假帐,粉饰太平。最后,实在做不下去了,才被曝光,被ST,直至退市。所以,支持企业融资的说法应该改变了,设立股市的目的应该改为为投资者提供理财场,让好公司到市场上来。

第四,康美药业假帐事件,打了机构的脸。散户没能力看公司的帐目,无法对公司有清醒的认识,机构有这个能力。机构的调研人员,应该是专家,应该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然而,康美药业多年存在的问题,机构调研人员竟没有发现,导致不少机构都重仓了这只股。而且,机构的发布的研报极力推荐这只股。估计有不少投资者会因为信了机构的研报,才会持有这只股。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机构的研报也并不怎么让人一味相信,投资者应该有自己的独立选股思路。

第五,康美药业假帐事件,打了价值投资的脸。如果康美药业不曝出299亿元的会计差错事件,很多人会以为这绝对是一只好股,值得长久拿着。这件事一出,让我们认识到,价值投资在美股行,但在A股真就挺危险的。谁知道哪只股将来会出问题呢?一旦拿了这样的股,损失就惨了。所以,还是根据趋势做做高抛低吸,让人放心些。

总之,白马股财务出现问题不只康美药业这一只,以前还有很多。康美药业所以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是因为数额太大。这只股被ST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将来能不能退市。由此得出两个结论:一是A股上市公司中存在问题的公司太多,康美药业财务做假这件事,估计都传到国际上了,太丢人。进行价值投资的时候,要当心了。二是退市制度应该更加宽畅些。对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做假帐的上市公司及时退市,净化市场环境。

以上是小不点的感悟,欢迎朋友们评论!


小不点333


逻辑上说,一个几百亿的市值的上市公司,每年的利润也就几十个亿,怎么可能一下子爆出299亿元的差错?管理层,董事,甚至财务都是傻子吗?明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知道这样的情况!

记住,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这样的差错也不是几天,甚至1-2年就能够累计出现的,必定是小洞不补,窟窿越来越大,然后实在援不下去了才会爆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所以对于康美药业来说,股价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康美药业在去年的时候还被纳入了MSCI指数体系的234只个股之一,真的是被严重打脸啊!出现这样重大“披(zao)露(jia)”的上市公司,居然代表的是A股市场的“脸面”进入MSCI,实在是无法忍受!!

不过也从侧面提醒了广大投资者,一定要懂得风险控制,记住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道理!买绩优股并不是无条件的去买,熊市的时候,绩优股照样下跌.因此,投资者应该顺势而为,低价时买进好股票长抱不放,而不是高价时大肆采购!

无论是康美药业,康得新,还是长生生物,乐视网,这类的已经出现重大风险的个股,都是处于一个历史高位,和短期出现历史高位下跌之后才会爆出的危机和风险,所以其中的猫腻已经非常明显了!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是损失最惨的,甚至还有多处的机构,私募,踩雷!所以在股市里,一定要懂得风险控制第一位,盈利第二位的准则,见到了出现新高,涨幅巨大的个股,无论大白马,大蓝筹,还是绩优股,一定要逢高减仓,控制仓位!不要相信只涨不跌的神话,你也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来,“双康”刷屏!一举突破康得新百亿造假纪录,康美药业300亿不见了?刷新股市三观,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琅琊榜首张大仙


20年前,本人从审计署特派办直属事务所辞掉审计一部部门经理出来后,曾在审计该公司的事务所干了几个月后跳到另一超大事务所,感觉审计该公司的事务所刚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比注会更牛。

会计差错什么都可以有,但货币资金出现差错,而且金额还是299元的亿倍,无语了。

众所周知,货币资金是一个很特殊的科目,即使是出现1分钱的差错,其背后也都有可能是隐藏着巨大到无法让人接受的大问题,往往为了找到这1分钱的问题,整个单位都会劳师动众去核查,哪怕是核查几个月也都务必要弄个水落石出。这点,以前的银行机构人员特别有感触……现差错是299亿哦。。。

不过,另一角度,也能看出,考过证的人多了,有大学文凭的人也多了,但人的水平、素质、能力并不因此就必然是提高了。找借口,也应该找一个高一点水平的借口啊,你可以肆意欺负弱小股民,但不应该侮辱他们的智商。


中大学子1


我曾经说过中国股市的本质在于保护上市公司的利益,而并非是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这是上市公司为了圈钱无为所欲为,而很少受到相应的惩罚,长此以往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

康美药业这家公司一直被市场质疑,那就是存贷双高问题,你自己账上趴着几百亿的钱为什么还要去借那么多的贷款?而康美药业曾经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公司账上留的现金是为了以后备用,如此多的货币现金留着备用,反而要花很大的资金成本去借钱,这样奇葩的逻辑可能也只有出现在A股市场了吧。

这次终于发现,原来康美药业的账户上没有那么多的现金,这下子市场发现,果然不是备用,而是根本就没有钱。自从康美药业上市以来就有很多的市场人士质疑,其实就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只要是稍微有一些财务报表知识都能发现康美药业的异常,这么多年来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小于净利润,但是账面上却拥有大量的货币资金!!而且还频繁的举债!!!奇葩啊!

那么有没有人曾经向监管层和媒体举报过康美药业的问题呢?有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自然人刘志清对康美药业的举报到现在也已经4年多了,没听说有什么进展呀!

而现在康美药业你告诉我是算错了账,这种借口就像海里的扇贝跑了一样,谁信谁是傻逼。至于监管诚信不信我就不知道了。

我看到媒体的报道这次有原IP o发审委员牵扯其中,看看这次的事件最终是怎么处理的吧以及被欺骗的投资者能否有正当的诉讼权利的伸张。


金融分析局


应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提高处罚等级,让造假者付出高昂的代价(包括并不限于高额罚金,刑事处罚等等),并制定完善的索赔制度,让造假者不敢轻易涉险。



眼镜书生张永平


看康美药业走势大平顶,赶上大盘下跌属于技术性调整macd顶背离了,就是没问题也得要出现大幅下跌走势,中国股市特色8成股票跟大盘走势,不管好坏个股杀跌也非常猛烈,被错杀股好多,但错杀好股看反弹力度也非常强,错杀股一般不破60线提前大盘见底再次飞起,是真牛回头。。



再战jh158


康美走向何方?答案基本确定。

一,调查属于违规,罚款完事,股票高升开始,二调查违法,严重造假,多少跌停无法预料,三,调查没事,年报季报数据还OK,不要想了六个板以上,四,调查没事,财报完全不及预期,三个板以上,五,调查出事,财报不达预期,面临退市危险,这个就难料了


Kapuya


本来上市公司调整财报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但是,康美这会计也太不走心了,数额也太大了!这种调整也是太荒唐了!剧情从悬疑又改称荒诞喜剧!会不会再改成警匪?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