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情绪波动大、语言能力差会是自闭症吗?

解强强


我们说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它是一种社会性发展障碍,通常在2-3岁的幼儿时期被发现,其典型特征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并因此而严重影响孩子智力、情感、社会交往和生活学习,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发育停滞甚至倒退。

许多人对孤独症的认识存在误区,其实孤独症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发展障碍。他并不像某些先天缺陷那样,在孩子出生之时就能表现出来。许多人容易将自闭、孤独与自闭症、孤独症混淆。虽然二者之间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那么日常中,我们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孤独症倾向呢?

首先,孩子是否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眼睛不看人,听力正常但呼之不应,不听指令,不懂炫耀。其次,有语言交流障碍,两岁还基本不会说话,三岁只有少量的语言,但是没有主动性、有意义语言,也不能用眼神、手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最后,孩子的兴趣狭隘,有重复刻板行为,重复玩相同的游戏,如开门、开关等。

有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有些表现像孤独症,有些表现不像孤独的那么孩子,到底是不是呢?



我们说,每一个孤独症孩子表现都不一样,有些表现孩子很聪明,动作很灵活,有些表现没有语言,而另外一些人说话滔滔不绝,很多孩子智力落后,但也有少数很聪明,甚至在某些方面胜过普通儿童。

有些孩子非常喜欢音乐,但是有些孩子特别惧怕大的声音,有一些特别喜欢画画水平还很高,但是有一些手脚笨拙一个字都写不好,如果我们接触更多的孤独症孩子,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无论有没有语言,他们都存在社会交往的障碍,无论有什么样的兴趣,这些兴趣都会显得有些狭隘。



很多人对于孤独症的认识,觉得这些孩子都是生活不能自理,其实并非如此。学术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提出了新的解释,包括不典型孤独、阿斯伯格综合症、高功能孤独症等等一系列,都被列入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范围。这也是孤独症近些年来发病率增高的主要的原因。

我们说,正常儿童的发展有其一般规律,当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或异常,出现一些典型的特征,那么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很多早期的症状,在孩子不满一岁的时候就能够被发现,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而言,还是要等到到达一定年龄,才能明显的表现出其特征。



一般来说,在3岁以后就能够进行比较可靠的诊断,这个主要和评测量表和评估工具,以及医生的个人经验有关系,我们知道发育障碍疾病有很多类型包括脑瘫、智障,那么早期诊断就可以早期治疗。

儿童的神经系统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进行修复,建议的孤独症的早期的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如果可以在孩子两岁或一岁左右进行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那么孩子改善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早期的诊断,如何进行家庭干预,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欢迎留言咨询,教您进行家庭训练的方法。

关注大赛爸爸说,让更多的父母在育儿的的路上不焦虑!


大赛爸爸说


根据个人经验,觉得最容易判断孩子是否自闭的表现是成人与孩子沟通时,她的眼睛不会注视对方,有时闪躲,有时会盯着某一个电器,注意这种现象经常出现才怀疑,如果只是个别时候不能作为判定的条件。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孩子不愿意表达,不喜欢与人接触,这些都可以作为家长平时评定孩子是否自闭的基本标准,如果怀疑,最好去专业机构测试。

如果只是内向,胆小,不太喜欢说话不能判定为自闭,只能说是她的个性特点和气质特点而已。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多和她说,多带她与人接触,多鼓励,多表扬,多练习,会有帮助。但家长还是得尊重她的个性,不能人她觉得你认为她这样不好,个性和气质没有好坏。


爱幻想qm


千万不要随便定义自己的孩子,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您的孩子还小,暂时出现的性格缺陷是可以弥补的。不要轻信百度上的性格学说,实在不行就去看心理医生吧。

以我所知,内向的人情绪波动都很大,这很正常。他们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只能憋在心里,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比如暴躁易怒或愁眉苦脸,突然哭泣等等。至于语言能力差就是长时间不表达的后果。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责备他,或者强迫他表达,最好能耐心地加以引导,比如他哭泣时问“你为什么难过,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一定要对他有信心,他不是自闭,不是不会表达,只是暂时不懂,需要你去教他,就像他小时候你教他用筷子吃饭一样。


丛玉小哥哥


你所描述的症状无法判断是不是自闭症,这个需要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和测试数据来综合判断,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影响孩子一生。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自闭症,我详细讲一下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共同特征:

一种极端的自闭,在生命初期不能通过正常方式与他人和周围环境建立联系,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不理会、忽略或阻隔外界的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缺失被认为是自闭症最核心的症状。具体来说,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三个方面。除此之外,认知缺陷及感知觉障碍也经常被提及。当然,并非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存在上述所有问题,在具备核心症状的同时,不同的自闭症儿童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我把上述症状进行具体分析。

一、社会交往障碍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不能进行社会交往 自闭症儿童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对熟人或者陌生人往往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当其他人似乎根本不存在。从幼儿时期起,自闭症儿童便可能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不容易和亲人建立亲情关系等症状。招呼他们时,他们不过来;跟他们说话,他们不会作出反应;抚摸他们,他们会挣脱开;拥抱他们,他们不会伸出双臂来拥抱你。如果他们想要够不着的东西,他们会抓着你的手背或者胳膊,牵着你的手去够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去为他们执行一个动作,一旦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会再理睬你了。自闭症儿童非常被动。他们能够接受社交性的亲近,但是他们不会主动开始这种社会互动。他们不会主动与他人进行视线的接触,但如果提醒他们看着对方的眼睛,他们也可能会迎接他人的目光。 有少部分自闭症儿童也会采取主动的行动,但表现得很怪异。他们会去接近别人,通常接近的是一些负责照料他们的人,而不是他们的同龄人。不过他们在接近他人的时候,会以一种奇特的、单方面的形式提出要求,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谈到他们自己所关心的事情。他们对与之交谈的那些人的感情与需要一点也不会注意。他们对同龄的孩子,可能不予理睬,或者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不能建立伙伴关系

正常的孩子在满周岁前,会对其他孩子产生明显的兴趣。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对同龄人没有任何兴趣,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在集体游戏中,或者在幼儿园里,自闭症儿童对他们的同伴都漠不关心。他们缺少一般儿童的模仿学习能力,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很少有自己的朋友。等他们成年以后,这种状况会持续,甚至会变得更糟。但如果他们想要什么东西,他们会走近掌管这个东西的人,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他们仍然能准确无误地识别出那个“管事”的人。

(三)缺乏依恋关系

正常儿童到了6个月之后会逐渐建立起对父母和其他亲人的依恋感,例如会黏着父母,喜欢父母的拥抱,喜欢听到父母的声音,喜欢看父母的眼睛,在害怕或受委屈时会寻求亲人的安慰。但自闭症儿童缺乏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依恋感。父母叫他们,他们往往充耳不闻;父母看着他们,他们却不与父母目光接触;父母抱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抗拒;当感到害怕或难受时,他们宁愿独处而不愿寻求大人的安慰和帮助。但与此同时,自闭症儿童却往往发展出对某些物品的依恋,例如某个玩具或者一些奇怪的东西。

(四)感情和社会互动困难

自闭症儿童对感情互动表现出极大的困难,他们不容易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不会“察言观色”,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他人疼痛或者苦恼的时候,他们不会表现出任何兴趣或同情,似乎完全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专心致志于他们自己的、毫无目的的活动。这些特征反映了自闭症儿童解读他人心理的能力有严重的缺陷,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与别人是不同的。这种障碍就是所谓的心理理论缺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缺损不是一般的心理迟滞,而是涉及对心理状态进行归因时特定的缺陷。在理解包含某种心理状态的社会情景时,需要考虑某人知道什么和有什么预期,这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二、语言交流障碍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各不相同,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也常表现出鹦鹉学舌、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的特征。他们中大多数人有语言缺损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发展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大概有1/4~1/5的自闭症儿童从来没有言语能力,一辈子都不会说话。能够发展言语能力的孩子在时间上也会比正常的孩子晚很多,并且其言语能力也非常有限。 在会话中,自闭症儿童所使用的词汇很少,不能有效使用学过的词汇;使用人称代词经常出现错位现象,如把“你”说成“我”等;从一个话题向另一个话题转变时,很难改变自己的注意焦点;同两个以上的人交流时,很难保持同一个交流话题;会话时抓不住交谈的重点,喜欢拘泥于某些细节;与交谈者很难保持视线接触;会话中,会对某一话题作无数次的重复;常一个人独占话题,随意打断或改变对方的话题。

(二)重复性语言

重复性语言是指持续反复地说着所听到的他人的部分语言。在所有呀呀学语的婴儿身上几乎都可以见到这种现象。但正常儿童3岁左右就不会再有这种现象,而在自闭症儿童身上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终生。 能够发展起言语能力的自闭症儿童,他们往往从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开始,尤其是重复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词,或者最后几个词。可能只是原样模仿其语音和音调。这种词语的重复对自闭症儿童而言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这种空洞的、鹦鹉学舌式的随声附和,叫做“模仿言语”。重复性语言既有即时性的,也有延迟性的。即时性的重复语言是重复刚听到的;延迟性的重复语言包含了自闭症儿童重复以前某个时间所听到的言语。 有时一个自闭症儿童可能总是使用同一短语或句子,因为这正是他们第一次在这个情景中听到的。短语与该情景的联系可能完全是任意的。例如:有个男孩,每当他看到任何看上去像带盖长柄锅的东西时,总是说“彼得,吃的人(Peter,eater)”。因为他的母亲在锅偶尔掉到地上时,曾反复吟诵“彼得,彼得,吃南瓜的人(Peter,Peter,pumpkin eater)”。虽然做父母的通常能够明白孩子重复该短语的原因,但对陌生人来说,听上去就非常古怪。 有一些自闭症儿童能够与他人进行交谈,但他们的言语内容是重复的,而非交谈式的。他们可能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尽管已经有了答案;或者不顾听众的反应,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独白。一些成年自闭症患者了解到这种重复的谈论在社会上是不被接受的,他们试图不这样做,但是,只要稍不注意,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自己喜爱的话题上来。

(三)语言的语调、重音、速度及节律等方面的异常

自闭症儿童说话时的语调、速度等往往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各异。最为常见的是说话时表现出的语调单一,有的用高尖的声音说话,有的在说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间隙而显得很快;有的在说话时不能控制音量,音量太高或太低等。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语调古怪,可能是独白式的,或者在抑扬顿挫方面不恰当。他们的声音可能带有一种古怪的、机械的、机器人式的特性。这些异常在自发言语方面要比在模仿言语方面更加明显。

(四)非言语沟通方面的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除了言语沟通外,还有许多非言语沟通。伴随着言语,人们会使用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躯体动作来进行沟通。自闭症儿童在理解和使用这些非言语符号方面存在障碍。很多自闭症儿童在表达需要时,是通过用手抓住某个人,拉着他们的手放在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上来表达的。可能要过好多年,他们才会开始指东西。但是,他们不会使用一个手指,而是用整只手来指东西。 自闭症儿童也会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如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是或不是,但是极少运用复杂的姿势。有时他们在说话时也会运用大量的肢体语言,但这些动作常常与说话内容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孩子这样都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还认为是孩子病了,首先就要考虑自家孩子培养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才可以考虑是否有一些疾病的可能性。


健康管理那点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