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領銜臺灣和香港樂壇的是誰?你如何評價?

名廢江河流


80-90年代的港臺樂壇,人才輩出,好歌層出不窮。

說到領軍人物,臺灣當屬羅大佑,香港當屬譚詠麟,他們都是引領一個時代潮流的開創者。

羅大佑:很多人對羅大佑的認知只停留在《東方之珠》和《童年》,羅大佑是創作型歌手,他不僅寫世間百態,也寫兒女情長;寫家國情懷,也寫民族氣概;寫江湖豪情,也寫俠骨柔腸。他對整個流行音樂的創作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為自他開創“言之有物”、長句子寫詞及三段式寫歌的先河之後,華語流行樂壇邁入了一個全新紀元。

譚詠麟:香港八十年代與張國榮一起稱霸香港歌壇,是將粵語歌曲真正推廣華語歌壇的代表性人物。1984年至1987年連續四屆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6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獎金針獎。在香港,譚詠麟有“譚校長”的外號,這個外號意味著他在樂壇的地位。大家熟知的後來的“四大天王”都是他冊封的。

當然,那個時代有很多傑出的歌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但他們不屬於那種教父級人物。


音樂心語


這還用說嗎,先說臺灣的如下

1巫啟賢

2伍思凱

3 馬兆駿

4 張信哲

5 費翔

6 黃品源

7 黃舒駿

8 黃仲昆

9 吳大為

10 李宗盛

11 李壽全

12 姜育恆

13 高明駿

14高凌風

15林強

16 張鎬哲

17 費玉清

18 劉文正

19 童安格

20 周治平

香港的歌手有如下

1、陳百強

2、陳慧嫻

3、鳳飛飛

4、林子祥

5、譚詠麟

6、張國榮

7、梅豔芳

8、倫永亮

9、黃凱芹

10、周慧敏

11、徐小鳳

12、葉倩文

13、beyond

還有很多,這裡就列舉這些都夠你聽了,不夠再私信我。



準準星座


我看小編寫上週杰倫,90年代周杰倫還沒出道呢。

臺灣90年代最火的當然是縱貫線和齊秦。

而香港90年代則是四大天王。

80年代香港樂壇領軍人物三王一後,就為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梅豔芳。但數張國榮、譚詠麟最為火爆。

而當時的臺灣地區是縱貫線與鄧麗君組成的四王一後。

而當時進入90年後末期,王傑、任賢齊等歌手進入大家視野。

但並沒影響到四大天王、叢貫線稱王的局面。

而到了2000年後,事情有所不同了,許多音樂人開始發展起來,當時火爆的周傳雄、周杰倫、王力宏,以及很多新加坡的歌手,比如梁靜茹、林俊杰等人。

但四大天王已經轉型商業、影壇,所以這些歌手的突然殺出對四大天王沒大影響。但對叢貫線有很大的影響。

而後一直到現在都對叢貫線有影響,周傳雄、周杰倫、任賢齊等人都是臺灣歌手。而且周杰倫的原創能力很強,對叢貫線的打擊很大。

好了,回到標題,80年代,最火的張國榮、譚詠麟、鄧麗君。

90年代,四大天王、叢貫線、王傑、任賢齊。

00年代,周杰倫、林俊杰、四大天王、王力宏等。

10年代更多了,什麼流量生大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了。


小C侃娛樂


簡單的說一下香港歌壇那個年代的情況,原來香港的娛樂圈以北方人為主,電影主要是國語片,粵語片主要是戲曲,流行曲不是國語就是英語,許冠傑原來唱英語歌,後來他第一個改變這個情況,開始唱粵語歌,粵語曲一下子冒出來,但是有知名度粵語歌手跟不上,於是電視劇的粵語主題曲大受歡迎,其中羅文、鄭少秋比較出名,之後是關正傑,他從電視歌手轉成流行歌手,接著是林子祥才是不靠電視劇冒尖的。譚張爭霸是這之後了,再後來就是四大天王。

臺灣樂壇的情況不用說,鄧麗君一騎絕塵,受全世界華人喜愛,她前後雖然也有鳳飛飛、姚蘇蓉、青山等知名歌手,還是不能和她比,之後臺灣校園民歌冒起,劉文正、齊豫、蔡琴就在這一波里,隨著就是香港歌手在臺灣發片,百花盛放。


萍蹤拾零


八九十年代是華語樂壇的第一個巔峰時期。兩岸教父,三王一後,四大天王,人才輩出。


80年代的樂壇,隨著以許冠傑為首的眾多老將退居二線之後。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四人迅速地開始成為了樂壇上最耀眼的巨星,人稱三王一後。同時還有兩岸音樂教父羅大佑,李宗盛等,好曲不斷。在樂壇他們基本上壟斷了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新人想出頭很難。但是隨著歌迷的群體越來越大和歌迷對自家偶像的崇拜,自此拉開了譚張爭霸的序幕。

在各家媒體大肆報道歌迷的爭鬥後,最終以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宣佈退出而結束。另一位天王陳百強身故,這段時間的香港樂壇男歌手出現了一段空窗期,以王傑,齊秦,周華健,任賢齊等為首的臺灣歌手迅速崛起,殺入樂壇。



香港這邊也及時挑選了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和黎明四人組成了後來的四大天王來應對。同時還有beyond樂隊組合的一聲咆哮,撕裂長空。可謂是百花齊放,百花爭鳴,這時的華語樂壇達到了巔峰十年。
華語樂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在音樂人才上已經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短時間內是很難再達到當年的巔峰,因為現在除了沙漠駱駝就只剩學喵叫了。哈哈哈哈


華年不二


在這裡,臺灣方面我選擇羅大佑,而香港地區我選擇譚詠麟。

在我的印象裡,羅大佑的音樂在八九十年代,對兩岸三地的華語樂壇影響是深遠的,他雖然沒有經歷過系統的音樂學習,也沒有進入過專業的音樂院校進行深造,但是憑著對音樂的痴迷和熱愛,他對他的選擇無怨無悔。

有著醫生世家出生的羅大佑,從小就被父母定位在醫生這個領域裡。他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師高考及格之後,在臺北的一家醫院從事放射科的醫師工作。但是對於音樂狂熱的熱愛,使他只能二者只能選其一,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放棄,從而失去了醫師的職業而成為了一名職業的音樂人。

一路走來,羅大佑的音樂之路是坎坷不平的,因為他自身存在著先天的不足:聲音沙啞,吐字還有一點大舌頭,所以在他當時的音樂之路上是非常艱難的。據說有一次他的巡迴演唱會在整個團隊因為發不出薪水,演員、歌手以及樂隊成員全部都走完了的情況下,現場只有他一個人坐在鋼琴前自彈自唱,據他後來自己爆料:那個時候差一點飯都吃不上了,好像,也正是在泰國站迎來了他事業的逆轉。

而他從醫生世家的傳承人的身份和父母親決裂,選擇做流行音樂的音樂人本來就是存在著冒險,因為當時的流行音樂是看不到出路的。他在1982年發行第1張專輯《知乎者也》後就帶領檯灣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隨後推出《未來的主人翁》專輯,針對民族、傳統、社會進行前所未有的批判,1985年創作歌曲《明天會更好》,後離開臺灣前往香港發展。

1990年在香港成立“音樂工廠”為電影《衣錦還鄉》擔任配樂,與黃沾合作的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電影主題曲獎”。

在華語樂壇羅大佑的創作總是那麼的有深意,而且深入人心,《明天會更好》,影響了內地無數的音樂人。

羅大佑的第1張專輯,是臺灣百佳唱片的第1名,豆瓣音樂對他的這張專輯評分高達9.5分。

網絡上曾經有這樣一個視頻:

一個非洲的小夥子和他的母親,在20年前得到了一盤磁帶,其中有一首中文歌是她母親的最愛,後來他的母親去世了,小夥子問了許多人,都沒有人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

20年後小夥子開車載了一對臺灣情侶,忽然在廣播中聽見熟悉的旋律,小夥子問:

“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

“《戀曲1990》,羅大佑的。”那對情侶回答。

小夥子跟著廣播裡的音樂哼唱著,眼淚不由自主的溼潤了眼眶。

羅大佑讓李志迷戀了40年,讓高曉松等人一見面就感到特別幸福,被李宗盛崇拜了一生,他的代表作數不勝數,《明天會更好》、《戀曲1990》、《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東方之珠》、《童年》、《愛人同志》。而他在1991年創作的《皇后大道東》在香港發行,囊括了香港三大排行榜冠軍,四首歌曲進榜。1990年代初,內地歌迷對羅大佑的熱愛達到了狂熱的程度。

羅大佑的不為強權還表現在2004年為抗議美國要求臺灣出兵伊拉克,羅大佑公然在臺灣新竹的演唱會現場剪斷美國的護照,放棄了美國國籍。

而在香港我選擇譚張爭霸的時代。

其實在譚詠麟和張國榮爭霸戰時代,譚詠麟一直是處於主導地位的。他們兩人的歌迷勢成水火,互罵甚至互毆的衝突時常出現。最惡劣的事情是,譚詠麟的歌迷劃傷了張國榮的愛車,並在上面留下了“張國榮死於艾滋病”的惡毒的咒罵語。如此過分的做法,兩人不堪重負,譚詠麟在1988年頒出的1987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宣佈不再領獎。他的歌迷為自己實在太過火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即使他們一再痛心的哭著說:“唔好……”也無濟於事。之後張國榮輕鬆取得88、89年兩屆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沒有了競爭對手的他感覺索然無味,因而宣告退出演藝圈。


在這期間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火熱的時代,譚詠麟和張國榮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壓抑著其他歌手的出頭機會,但有實力的歌手仍然不斷的加入進來進行競爭和角逐,香港華語樂壇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譚詠麟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4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個人便不可思議地佔有十首,並在年終席捲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的確立了他歌壇第1人的地位。

譚詠麟1984年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是後者,是香港樂壇20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等多首歌曲風行天下。

之後的近十年中,他推出的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當中的名曲《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頒獎典禮之後,仍推出《半夢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這樣的經典名作。在八九十年代譚詠麟推出的可作為經典的歌曲,應該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數量最多,質量也是很好的,他是後輩歌手難以逾越的高山。

從此之後它可以在小得多的壓力下,繼續自己心愛的事業,不失為一個妙計。

而譚校長的稱呼也不是浪得虛名。


而張國榮,在1987年露出趕上並超過譚詠麟的跡象,他的《Summer Romance》擊敗譚詠麟的兩張專輯《牆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成為當年的最佳大碟,其中的主打歌《無心睡眠》終於幾百譚詠麟的《Don't Say Good Bye》,當選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1989年舉行了全球巡迴演唱會,後宣佈退出,但不久之後他無法扔下自己熱愛的事業變復出拍戲了,1993更是付出歌壇。


無悔的愛4690


上世紀80~90年代是香港電影電視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樂壇黃金時代,由電影電視而生產的影視歌曲也比比皆是,香港方面黃霑與顧家輝組合繁榮了整個香港電影電視市場,影視金曲多不勝數,比如金庸武俠作品電影電視系列音樂作品,後來因為歌曲明天會更好事件羅大佑與國民黨鬧翻被迫也來到香港,劉德華的天若有情電影音樂就是羅大佑製作的,另外王福玲的弟子陳勳奇,泰迪•羅賓,盧冠廷,也都是香港樂壇著名作曲人。歌壇代表許冠傑,羅文,徐小鳳,葉麗儀,林子祥,譚詠麟,張國榮,黃家駒,葉倩文,林憶蓮,梅豔芳,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陳百強等等。

臺灣方面主要成就是樂壇,代表:羅大佑,劉文正,費翔,李宗盛,周華健,林志穎,小虎隊,鄭智化,王傑,費玉清,齊秦,童安格,張艾嘉,蘇芮,劉若英,巫啟賢,陳淑樺,趙傳,張宇,任賢齊等等。

可惜繁榮過後,再無往日風光!


神秘人TPL


1巫啟賢

2伍思凱

3 馬兆駿

4 張信哲

5 費翔

6 黃品源

7 黃舒駿

8 黃仲昆

9 吳大為

10 李宗盛

11 李壽全

12 姜育恆

13 高明駿

14高凌風

15林強

16 張鎬哲

17 費玉清

18 劉文正

19 童安格

20 周治平

香港的歌手有如下

1、陳百強

2、陳慧嫻

3、鳳飛飛

4、林子祥

5、譚詠麟

6、張國榮

7、梅豔芳

8、倫永亮

9、黃凱芹

10、周慧敏

11、徐小鳳

12、葉倩文

13、beyond

基本和上面說的一樣


A為明天更好A


八九十年代臺灣樂壇百花齊放,有羅大佑、李宗盛、齊秦、王傑、童安格、潘美辰等,每個都是才子才女,非常全能,詞曲唱三合一,並且都是頂級的存在。香港歌壇,歌手詞曲能力弱了不少,徐小鳳、曾妮、羅文、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等歌手引領,詞曲由黃沾、顧嘉輝、劉振強等人原創。兩相比較臺灣樂壇對整個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大很多。


天香傾城


具有影響力和里程碑似的人物。臺灣,鄧麗君 鳳飛飛 ,劉文正、羅大佑、費玉清、齊秦、童安格、王傑、姜育恆、張雨生、庾澄慶、張信哲、任賢齊 。香港,許冠傑、譚詠麟,陳百強 張國榮、梅豔芳(譚,張,梅是香港著名三王一後)、黃家駒、張學友、劉德華、王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