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等待終“封后”,冠軍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手扶記分牌、弓下腰、身體與腿幾乎成垂直狀態,把臉埋進右臂片刻後,她將頭緩緩抬起,紅著的眼眶裡,分明已經有了淚水。與拿下賽點時扔掉球拍、高舉雙手、激情怒吼的釋放相比,此刻的劉詩雯看似安靜,可內心的百感交集與五味雜陳,仍舊能從“小棗”撿起球拍之後、抿著嘴唇、皺著眉頭、在擦汗毛巾的遮掩下縱情哭泣的肢體語言裡,看得一清二楚,讓電視機前的你我動容不已。

十二年等待終“封后”,冠軍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如果沒有這次世乒賽“封后”,提起28歲的劉詩雯,你會想到什麼?是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團體賽,出任第一單打的她連丟2分,致使國乒女隊與九連冠記錄僅一步之遙的刻骨銘心;還是2016年因“態度問題”被時任國乒女隊主帥孔令輝“開除、禁賽”的“平地起驚雷”?亦或是那個從未染指過世乒賽女單桂冠、徒有虛名的世界第一?

十二年等待終“封后”,冠軍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與28歲時已世界盃、世乒賽、奧運會三冠加身、滿貫在手,選擇放下球拍、急流勇退、歸隱山林的張怡寧、李曉霞不同,28歲還在賽場上“奮勇拼殺”的老將劉詩雯,才剛剛拿到第一塊世乒賽女單金牌。也許,那些看似能“殺人誅心”的質疑聲,恰恰是“小棗”能夠“新王加冕”背後的強大助力。劉詩雯應該感謝那些看似“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沒有它們的時時提醒,也不會有如今圓夢一刻的如釋重負。成功過後,回看那些挫折,與過去的自己“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她,終於遇到了那個寵辱不驚的自己。

十二年等待終“封后”,冠軍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十二年的時光裡、六次參加世乒賽、回回殺入四強、三進決賽的劉詩雯,即使此番不能奪魁,也足以堪稱傳奇。冠軍加身的無上榮光,為她職業生涯,添上濃墨重彩一筆的同時,也是老天爺對其“不拋棄、不放棄”、百折不撓、堅持到底的最大褒獎。正所謂:冠軍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世乒賽單打桂冠之後,會是夢寐以求的2020東京奧運會女單金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