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偏文科的女生而言,高考3+1+2,“2”选哪些科目更有优势?

Sweet-Maiden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新高考不同传统的高考的政策调整主要是在小科目(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六科目进行考生选考测试,采用新高考模式“3+1+2”模式的省份,历史、物理采用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其它四科化学、生物、地理、政治采取进行赋分制度。那么对选考科目,如何能够达到最大化呢?对偏科的文科生如何选择赋分考试的科目呢?

新高考选考模式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选考科目对专业的选择,二是确保自己能够成绩最大化。而在两个关键的问题之中主要的是分数如何能够达到最大化,就是确保自己一定先考上的原则。偏向于文科类型的考生,新高考模式“1”只能避开物理科目,选择以历史作为选考主科目。那么如何搭配才能够达到分数的最大值呢?
注:新高考“3+1+2”组合模式

各个省份采取新高考“3+1+2”省份的考生,刚开始进行选考科目的确定,官网并未公布具体的选考情况。但是根据从网上或者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来看,生物、地理两个科目成为大家选择的热门科目。而化学将可能面临选考科目弃考最严重的科目现象。



注:山东省官网公布“3+3”组合选考比例

作为偏向于文科的考生,高考个人建议选择比较好的“3+1+2”组合考试科目为历史、地理、生物三门考试科目,可能会达到分数的最大化。如果你擅长政治的话,也可以考虑政治作为其中的一个科目。关于选择偏文科的组合,专业的话就不用过多的考虑,应该考虑如何能够使自己分数最高。为什么推荐地理、生物两门科目呢?

首先地理、生物两个科目选考的人数比例所占较大,对高考成绩的赋分是相对来说具有优势的。其次关于地理、生物的两个科目的难度相比化学、思想政治来说更容易得分。地理、生物两个科目不完全成为文或者理的中性科目,对普通成绩的考生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根据山东省公布的选考比例来看,历史、地理、生物组合比例所占最高。因此如果高考确定选择历史作为主选择考试科目,那么历史、地理、生物应该是相对来说较好的选择。当然考生还要根据自己的擅长科目做适当的权衡。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对于偏文的女生来说,“1”选择历史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两科选什么呢?你有这么3种选择。

一、政史地组合

这是传统的“老文科”组合,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组合。在山东省2017年选课数据中,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有89067人,占比16.70%,在所有组合中排名第一。

选择这个组合的优势主要是好学,学习难度不大;弊端有:专业选择受限,只能选择文史专业或者护理专业;再就是难考,得分容易,得高分难。

二、政史生组合

地理和生物哪个难?这个因人而异!总体而言,地理更接近理科,而生物却更接近文科。地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学生的识图能力;生物则属于“背背就能得分”的学科,学好生物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把课本背熟。

所以,对于擅长记忆的学生来说,用生物取代地理也是不错的选择。从总体上而已,地理和生物难度差不多,在山东省第一批选课数据中,选择地理的学生最多,生物的学生第二,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选择这个组合,在专业选择上,适当的拓展了一些,比如可以选择医学类对专业要求不高的技术类专业,比如康复医学。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侧重文史类专业的。

三、史地生组合

这个组合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组合,在山东第一批选课数据中,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有59944问,占比11.24,在所有组合中排名第3。这个组合可以说是比较好学也比较好得分的组合,地理和生物,比物理和化学简单,比政治好得分。另外,在专业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生物学和地理学交叉的专业。

相对来说,这三个组合都是不错的组合,具体选哪个,还有看孩子适合哪个。如果孩子思维比较好,建议选择史地生组合;如果记忆比较好,建议选择政史地或者政史生组合。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对新高考有较多研究,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全国多个省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家长满头雾水,摸不着头脑。2019年4月23日,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同时公布,采用3+1+2的高考模式。3+1+2模式为:语数外+“12种组合”中的一种。


对于偏文的女生,也就是理科不好的学生,就采用历史+“2”的组合模式了。题主说的“2”选哪些科目更占优势,其实很简单,主要根据学生的 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来定夺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上就很投入,学习效果就好。因此可以选择他(她)喜欢的科目。

学习能力是指:在每次考试中,哪些科目在全班、全校、全县、全市名次靠前的科目,也就是打败最多其他学生的科目,学习能力就最强。

个人认为,既然理科偏弱,就选择“2”为:“政地”、“生地”、“生政”中的一种。

祝你选科成功!


平淡是真oymlq


选择比努力重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扬长避短,方能在高考录取中占得优势,圆自己大学梦。对于偏向文科的女生选择,那么“1”应当指向历史,在剩下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

如何选择,我们先了解一下大学对于各门选科的要求,还有自己高一年级学习情况,再参照各门学科特点,然后作出选择。

1.目前,我国高校共有13个专业门类,专业数量达到506个。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可填报大学专业门类的占比。(如下图)

2.选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可选报大学门类、专业:

(1)化学:

(2)生物:

(3)地理:

(4)政治:

考生和家长可以对照所选学科与高校专业,找出自己喜欢和善长的学科,然后进行选择。

3.“四选二”的依据:

(1)综合高一整个学年历次考试情况,而不能根据某一次考试情况作出判断。把几次考试的四科成绩综合起来看,进行比较,客观地评估自己学习能力,尤其要排除老师的因素。比如有的同学是因为某科老师强势成绩才高的,看分数重要,更要看自己学习兴趣。

(2)提供一些判断依据。(我是江苏老师,只能以江苏作为样本)从历年小高考测试来看,化学、政治得B(也就是合格)等级较难,生物、地理过关较容易。从学科老师反映来看,生物、地理学生学起来也较为轻松。

(3)基于以上组合,推荐:语数外+历史+生物+地理。

这个组合是文科中偏向理科,一者大学录取概率更高,二者文理结合,学习时间也易于分配和安排。这是一个较为保险的组合。

(4)剑走偏锋组合:语数外+历史+化学+政治。这是一个非常罕有的组合,如果这两门学科成绩还可以,“人弃我取”,走个冷门;但是还须要慎重,因为毕竟这两门学科都比较难。

选择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谋定而后动,选科时要综合考量,切忌左右摇摆,人云亦云,一定要“以我为主,别人为辅”。选好如虎添翼,选不好,有可能前功尽弃。祝大家好运。


乱语三千


最理想的选择,史地政。

政治是人文科学的理论基础,历史是文化,文科必须了解文化,地理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最实用的一门学科,可以使人拥有社会经济学意识。

就是政治不好得高分,如果政治好,历史地理也好学好的分。

而最容易得分的是史地生,但是对将来好处少。


剑胆香魂


如果孩子没有特别突出的兴趣特长,偏文学生的高考选科还是推荐史地政传统组合。

虽然文理分科多年,也遭受不少诟病,但从学校的师资储备和教学条件来看,适应新高考模式,无论学校还是师生,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吧。

教育改革创新总有受益者,也有受害者。收益者一般是有优势学科特长的学生,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不变胜于改变。

新高考改革的适应期也许三年五年,也许十年八年,但对于每一位高中生来说只有三年时间。如果我的孩子正赶上教育改革,我宁可选择保守,不会拿自己孩子做改革的试验品!


果壳中的宇宙118


其实不管学任何的学科,最后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实力。当然如果对某门学科感兴趣,那么选择它相对而言的话,学习会更有动力。其实政治学科的话,虽然说不好不好拿满分,但是现在是负分值,只要你在选政治的人当中,排名靠前,那么如果说是全省的前1%。根据赋分制的原则,那么你就是100分。同样的道理,4科再选科目他都要用赋分值来进行比较的,那么单门只要你是全省的前1%,不管你的卷面原始分多少,那么你最终的赋分都是100分。


笑疯了69258580


这里先来说一下3,当然指的是语、数、英。这里的1,指的是物理、历史中的某一科。这里的2,指的是化学、政治、地理、生物中的某两科。

对于这里的2,作为女生,我觉得选择政治、地理比较好些,再不然就是选择政治、生物。

适合的,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在此,多点果断,不必过于顾虑。认准的,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促成教育


看了上面几个文章笑了,地理偏理科生物偏文科是那个老师教的,可以这么说物理化学是最基本也是最不会变动否定的知识,如果强制分离今后的基础不会牢固,一分劳动一分收获越难考的越有含金量,


手机用深喉


思想政治和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