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那遥远的小山村

今天,是我们小山村整体搬迁的最后一天了。80岁的老父亲早早起了床来到了我家族的坟地,清理坟地四周的杂草、修葺了先辈们的坟头,将墓碑摖洗了一遍又一遍生怕留下一丝丝灰尘,然后给先辈深深磕了三个响头。一步三回头、黯然失神地离开。父亲离开坟地又来到了他在60年代带领村民将坡度达40度的山地修成梯田,打井引水上山种玉米、种小麦、种杂粮解决了村民吃饭问题。随后退耕还林载上了柿子树、核桃树、桃树等经济作物,看到满目葱绿的果园父亲终于露出了满足的微笑。这里曾经是父亲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地方。如今却要在落叶归根的年龄离开故土,父亲尽管有万般不舍与留恋,但做为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执行国家政策,为了子孙能有更好生活条件, 决绝地离开故土。

装满家什的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慢慢移动,看到父亲满含热泪,不停的向车外张望,他想将小山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永远地留在自己的心里。是啊我们的小山村尽管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尽管我们的小山村生活清苦;尽管我们的小山村与山外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但也留给了我艰辛、快乐、成长的童年。孩提时我们一群小伙伴结伴给家里的猪、羊割草,抓小鸟、甚至一块偷摘村里瓜果。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将偷摘的瓜果拿回家里,兴奋地让父亲吃时,遭到父亲严厉的呵斥与批评,让我将偷摘的瓜果送回果园。我依旧记得我和小伙伴每天带着几个高粱馒头往返8里地去邻村的小学上学。尽管家里贫寒、生活清苦父亲坚持让我每周往返30公里去县城读高中,最后我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位大学生。

别了、我那遥远的小山村,无论走到何方,你依旧是我心中圣地;别了、我那遥远的小山村,无论走到何方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