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專項整治酒類市場;五糧液交出史上最好的一季報

汾陽專項整治酒類市場;五糧液交出史上最好的一季報

文 | 雲酒團隊

汾陽市發文專項整治酒類市場,為期1個月

日前,汾陽市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印發汾陽市酒類市場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規範酒類生產經營行為,提升酒類產品質量安全,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從4月22日至5月底,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個月的酒類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據瞭解,此次整治工作的重點,囊括生產、經營以及商標廣告等內容,其中

生產環節方面,將重點查處非法使用酒精勾兌酒類產品的違法行為,加大對酒類企業生產環節原輔料、添加劑、接觸材料的檢查力度,檢查企業生產衛生管理等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情況、產品出廠檢驗情況、酒類產品標籤標識是否合規,並開展白酒小作坊專項整治“回頭看”。

經營環節方面,將檢查經營者銷售假冒偽劣包裝酒類產品、產品標籤不符合規範等行為;檢查銷售來源不明的散裝酒類、假冒偽劣酒類產品及不加貼酒類標籤標識的違法行為;檢查無證無照製售酒類產品的違法行為;檢查餐飲單位採購酒類產品進貨渠道是否正規、進貨驗收制度是否執行、是否存在假冒偽劣添加藥品等行為。

商標廣告方面,將嚴查生產銷售酒類產品包裝上含“國宴”“國賓”“內供”“特供”“專供”等違法廣告內容的違法行為;嚴查酒類廣告上使用或變相使用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名義或形象,含誘導、慫恿飲酒等違法廣告內容的行為;嚴查生產銷售侵犯汾酒集團、汾陽王等名優企業註冊商標專用權產品的行為;嚴查生產、銷售酒類產品上使用與汾酒集團、汾陽王等名優企業產品相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嚴查各酒類經營戶未經授權擅自將汾酒集團公司名稱、司徽、汾酒、杏花村、竹葉青等標識作為門頭牌匾、室內裝潢使用;嚴查在生產銷售的酒類產品上偽造或冒用認證標誌、名優標誌等質量標誌,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五糧液2019一季度營收175.9億,淨利增幅超30%

4月28曰晚間,五糧液發佈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1-3月,五糧液實現營收175.90億元,同比增長26.57%,利潤總額90.73億元,同比增長31.4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4.75億元,同比增長30.26%,公司實現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開門紅,向投資者交出了歷史上成績最好的一季報。今年以來,五糧液在高端白酒上市公司中漲幅最高,是資本市場表現最為搶眼的白酒股之一。

華致酒行一季度營收11.26億,淨利增長45.16%

4月28日,華致酒行發佈2019年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1.26億元,同比增長41.14%;實現淨利8868.06萬元,同比增長45.16%。公告指出,報告期內公司加強了精細化營銷,華致酒行、華致酒庫以及終端網點的單店銷售額大幅提升;春節旺季備貨計劃得當,公司暢銷產品茅臺、五糧液等因存貨充足,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公司毛利率較高的主銷產品如飛天茅臺、貴州茅臺酒(金)、荷花酒等,隨著銷售收入的增長,其利潤貢獻也大幅增長。

全國3000城文化IP醬酒項目啟動

4月28日,貴州眾鏈眾享平臺在貴州省國際國內公關協會、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與“醬酒智造”等單位支持下,發起“醬香中國·千城醬造”的醬酒共享工程,並舉辦“醬香中國、千城醬造”全國3000個城市文化IP醬酒項目啟動大會。

據悉,該項目將以渠道下沉至縣城的長尾新消費市場為聚焦,力邀全國三千個縣城的品牌IP強勢合夥人,與茅臺鎮眾多優質酒企一起,通過全流程、全功能智慧運營平臺和供給側個性化定製銷售系統,合力打造一個將“千城品牌IP長尾市場。助力黔貨出山,助力貴州打造“世界十大烈酒白酒產區”,助力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的新動能的融合發展,助力打造共享數字新經濟。

啟動大會現場,“醬香中國、千城醬造”全國3000個城市文化IP醬酒項目成功牽手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完成與IP合夥人的簽約,併成功對河南、廣東、廣西、福建四省進行戰略佈局,簽訂IP醬酒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西部創業2018年葡萄酒業務虧損521.16萬

4月28日,西部創業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7.61億元,同比增長15.36%;實現淨利1.47億元,同比增長69.39%。其中普天就業務實現營收341.91萬元,淨利潤虧損521.16萬元。

酒類市場整治再出重拳,還有哪些市場亂象值得關注?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