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猛進的吉利汽車,在未來命運又將如何呢?

夢醒時分-月兒moon


吉利汽車應是乘用車企發展潛力較大、實力也很強的自主品牌,未來的角色應會成為德國的大眾或者日本的豐田——並不指高端。

首先說明吉利汽車的基礎非常牢靠,至於原因不解釋。重點看一看企業發展的狀態,以及目前的存在的問題。

吉利汽車與長城、長安、比亞迪等品牌不同,在SUV的熱潮下吉利反其道行之在國產車最薄弱的轎車領域發展,內部沒有競爭對手而起步時競品只有合資品牌。吉利差異化定位以帝豪EC7作為起點開始爆發了,天時地利人和三點齊聚從開始就決定了吉利能夠成為國產一線,這點與哈弗H6的成功如出一轍。

在經歷了多年的熱銷後吉利的商業版圖也在逐漸擴大,收購DSI、沃爾沃轎車公司、成立海外研發部、英倫汽車在倫敦建廠,這些動作動作顯示了吉利的野心,這個品牌並不甘於僅在國產車內競爭和國內發力,其目標是全球市場。在轎車成功之後推出的博越起跑線就很高,自然而然也成為了熱銷車型,後期的領克與繽越系列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市場反饋還算說得過去。

2018年對於吉利而言幾乎是黑暗的一年,網絡輿論對於吉利汽車可謂傾全力而攻之,至於背後的根源已經過去也無須再提。然而在這種負面輿論的影響下吉利汽車還是國產汽車品牌的銷冠,這也足以說明了真實市場的銷售推廣能力之強。量產車需要品質是絕對的,但是有品質的車也需要有能力的團隊來推廣,吉利量產車的品質即使在下滑但有如此強大的團隊也能有絕對穩定的“控場能力”。

下面就要聊一聊吉利的問題了

  1. 在油電轉換的過渡期內妄圖引領三缸熱潮是不可能的,內燃機已經在倒計時這是不得不承認的趨勢,在這一階段內車企應該把品質最高的內燃機提供給消費者,只有這樣做才能獲得良好的口碑,然而吉利似乎是認準的了三缸動力。

  2. 其次過於依賴沃爾沃的發動機技術也限制了自主研發,沃爾沃的穩定性海外機構的評測真的是非常一般,優點和缺點一起學來總會出問題。

  3. 再次吉利轉型新能源起步過晚技術已經落後,雖然投入了動力電池研發、獨立出新能源品牌,但面對強大的對手短期內是沒有競爭力的。

這三點決定了吉利應不會是研發型車企,但不論量產總成品質高低,其穩定性能夠做到如早期大眾和豐田的水平。

在國內市場吉利汽車後期會是價格低廉、品質合格的國民車,在海外也許能依靠寶騰、路斯特、smart、英倫等品牌打開市場,潛力很大但評價也可能會是好壞參半,但不論好與壞總不會消失;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大概給現在國內生產銷售的品牌產品力做個排位

一線合資品牌>一線自主品牌≈二線合資品牌>三線合資品牌>二線自主品牌>混吃等死的合資品牌>混吃等死的自主品牌


現在的吉利大概在市場上屬於二流中上,摸到一流門檻的水平

那麼未來呢?

其實目前國內市場還是在群魔亂舞的階段(不過是到了末期),隨著市場逐步完善,在售的品牌在最近兩年會急劇減少(君不見已經有國產和外國品牌開始退出了)

中國市場這個體量,有10個左右的常見品牌(包含國內和國際品牌)已經很多了,才配稱得上是成熟市場

刨去德國佔四個席位(奔馳寶馬奧迪大眾,寶沃你給我滾出克),日系兩個半席位(本田豐田再加上半個日產,美系再留一兩個席位,留給國產的位置也就一兩個名額

這樣看來,國內有實力競爭這兩個席位的有不少呢,面對上汽廣汽這樣的對手,吉利想要活下去,還是要繼續努力


老車主說車


吉利如果不正視消費者權益。還靠虛假宣傳什麼最牛最美,套上沃爾沃的光環,不注重產品質量,生產垃圾車就沒有前途。表面上吉利一路凱歌,各種宣傳滿天飛,實際危機重重,時間會證明一切,老百姓的口碑比你的廣告有用。所以升級為名族品牌需要切合實際,謙虛點認真做好每臺車成為老百姓的放心車省心車才是硬道理。


李洋港


跳得越高,摔得越疼,不妨走著瞧,不管你收購了誰,核心的東西不屬於你的,只不過合夥造車騙國人消費而已,聯想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路上YotaPhon


吉利集團最後可能是個大的金融投資集團,持有奔馳,寶馬,特斯拉,博世,zf等製造企業和新興出行服務類公司的股份,


用戶8104281398432


沒有政府支持,結果可以預料


卡諾奇徐永水


因人成事,往往會因人廢事。不是產品的問題,亦不是公司的經營問題。


用戶8663205733870


這個問題是,你想讓他怎麼樣呢?


見平23


將來還是一路高歌 跟大眾豐田一樣


DHLS妖姬看車


將來會是國際品牌繼續一路高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