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攝影不得不讀大師作品,走進“區域曝光法”創立者安塞爾亞當斯

安塞爾·亞當斯曾說: ”當我看到一張好的照片,常常會聽到照片的音樂,這不是我故弄玄虛,自作多情,而是一種結構上的感覺,是音樂自發地從照片中產生出來的。”

安塞爾·亞當斯,一代風光攝影大師,世界攝影著名流派f64小組重要成員,攝影“區域曝光法”創立者。

學攝影不得不讀大師作品,走進“區域曝光法”創立者安塞爾亞當斯

安塞爾·亞當斯(1902-1984),生於美國舊金山,周圍大自然的奇特景觀,深深地影響了亞當斯童年的內心世界。

他從12歲起學習鋼琴,鋼琴的嚴格訓練使他養成了極其敏感而又精神入微的藝術感受力。

14歲那年,他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用一臺簡陋的“方盒鏡”相機拍攝風景照片,並不斷學習攝影和洗印技術。早年的暗房訓練為亞當斯以後創立精確曝光的“區域曝光法”奠定了基礎。

1930年對亞當斯攝影生涯影響重要的事發生了,即與攝影大師保羅·斯特蘭德不期而遇。亞當斯對這位大師的精湛作品深深感到震撼,他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微妙的光線,如此完美的構圖,那麼驚豔,那麼單純,那麼有力。

學攝影不得不讀大師作品,走進“區域曝光法”創立者安塞爾亞當斯

亞當斯說:“這次會見對我的攝影具有重大意義”。在斯特蘭德的影響下,他最終做出徹底放棄音樂,終生從事攝影的決定。

亞當斯風景攝影的黃金時期是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到40年代。他曾說:“我接觸攝影師是基於對環繞在我周圍的壯麗以及細微景觀的信仰。”

他的攝影作品不僅受到人們的廣泛讚譽,而且對攝影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亞當斯的作品具有超大的景深,豐富的黑白層次和非常精確的曝光控制,他的風光作品是自然本身的精緻呈現。相比其他“f64小組”成員來說,他更直接更純正的表現自然。

“區域曝光法”是亞當斯對攝影藝術性和科學性所做的完美詮釋。亞當斯的“區域曝光法”中的區域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範圍。他把一幅包含所有灰色級譜的照片上的影調分為10個區,即從區域0到區域Ⅸ。每區相當於被攝體亮度和底片曝光中1檔光圈之差。拍攝時用曝光表測的5級區域亮度,可得標準曝光參數。如果拍攝者欲使暗部細節豐富,或亮部細節不受損失,可相應開大和縮小一級光圈。

“區域曝光法”與音樂理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每個區域如同不同的音節,對影調的把握有似對和絃的把握,這也是與亞當斯精通音樂,會彈得一手鋼琴息息相通的。

“區域曝光法”正是能滿足攝影家在不同表現目的和應用方法的基礎上,能自由地調整和控制影調的一種靈活而科學的顯影曝光法。

學攝影不得不讀大師作品,走進“區域曝光法”創立者安塞爾亞當斯

1941年10月31日,亞當斯在新墨西哥赫爾南德茲小鎮拍攝的這幅《月升》,是亞當斯經典風光作品,也是最膾炙人口的一幅作品。

亞當斯曾說:“這張照片與我拍攝的其他任何照片相比,無疑引起了更多的評論,表明內容和效果非同一般。”

畫面進入一種永恆的境界之中,畫面中深暗的天空與無際的雲腳形成對比,映襯著地面上的房屋與遠山的輪廓。一輪半明半暗的圓月孤懸在蒼穹之上,西斜的陽光在教堂廣場十字架上閃爍著白色的光芒。

在拍攝時,亞當斯精確地控制了曝光,使落日、月亮、遠山近景同時清晰地表現在同一畫面上,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

學攝影不得不讀大師作品,走進“區域曝光法”創立者安塞爾亞當斯

1960年亞當斯拍攝《月亮和哈夫·多梅山》,山體畫面具有豐富的紋理和影調,一輪圓月孤懸於空中給畫面增添了一種“自然的氛圍”。通常拍攝有月亮的夜景,一方面要用較長時間的曝光,另一方面曝光時間又不能太長,以免把月亮拍成了長條形狀,當然相機要裝在穩固的三腳架上。

趙許生藝術簡介:

學攝影不得不讀大師作品,走進“區域曝光法”創立者安塞爾亞當斯

趙許生,河南遂平縣人,八十年代畢業於河南大學文學系,攝影家、作家、航空攝影專家(直升飛機航拍)、資深媒體人、中央級媒體副總編輯、主任記者、中國百家媒體記者聯盟發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