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高敬毅 冀晖 )四月商州,风光正好。4月23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采访报道组来到商州区龙山光伏产业扶贫基地实地采访,昔日闲置的空地,如今已有成片的“蓝板”平地而起;以往人烟稀少的荒坡头,现在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一组组光伏板组成一片片“铁杆庄稼”,变身“阳光银行”,这项建在荒地上的“致富源”,面向阳光,借“光”生金,助百姓脱贫。

正如商州区大荆镇龙山村贫困户周立行所言:“现在党的政策可好了,没想到我们快70岁的人了能在家门口干活,到年底还能整沓沓地领钱!”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贫困户:

打工还分红 年收入过万元

4月23日,三秦都市报记者在商州区龙山村光伏发电站基地偶遇贫困户周立行。他老伴和儿子身体都不好,儿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患有腰椎疾病,不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看病还需要花钱,导致家庭贫困。如今67岁的他倒成了家里的“顶梁柱”,2017年他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开始在光伏基地干活养家。

“现在有事做,有活干,还能挣钱,我觉得全身的劲都用不完!我现在在这里还算是个领头的!”周立行非常知足,他是这个光伏电站的见证者、参与建设者和受益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我在这里已经干了3年多了,今年还跟我签了合同,成了‘正式工’,以后的生活更有保障了!”周立行说,在电站开始动工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山,地里也不怎么长庄稼,后来就跟电站将地进行了流转,家里4亩多地每年流转收益1700元,在这里干活每年还能挣一万多,到了年底入股的分红还能分到3000多。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周立行的话音还未落,他的两名工友王印娃和周立刚从山上走了下来。64岁的王印娃家人口比较多,是龙山村典型的贫困家庭,光伏电站开建时,就在这里打零工,每天100块钱。“现在每个月给我发2400元的工资,活也不重。过去种地要交钱,现在还给补贴,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

站在一旁的周立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说,他们现在是沾了电站的光,“由于家里穷,当时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到这干活,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病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谈收益:

光伏产业变身“阳光银行”

记者远眺龙山村光伏发电站,看到架上搭建光伏,架下栽种香菇,闲余空间还套种了油菜、辣椒、木耳等农作物,不仅是带动贫困户致富的产业园,还是农业旅游观光园。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龙山光伏电站是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到国家光伏扶贫政策,以‘光伏+’为发展模式,以带动脱贫为根本目标,着力打造目前陕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覆盖受益贫困户最多的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商州区城投公司派驻发电站负责人王喻超说,龙山光伏电站占地面积700亩,总装机容量35.5兆瓦,总投资3.6亿元,配建110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汇集站,项目总体布局为光伏+棚栽食用菌片区、光伏+花卉苗木片区、光伏+朝天椒种植片区、光伏+地栽木耳片区、光伏+中药材种植片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通过‘光伏+农业’,真正将龙山光伏电站建成布局科学、功能齐全、一产二产深度融合的新能源示范区和脱贫产业基地。”王喻超表示,龙山光伏电站年发电量3550万度、收益3000万元,可带动全商州区1.18万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光伏下农业产业可带动187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近3000元。

除龙山光伏电站集中式发电站外,在63个村庄村委会或农户的房顶上,也有装机容量较小的发电光伏,能够实现电能就近上网,让贫困户获取收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聊利益:

让贫困户得到最大“红利”

商州区腰市镇有一家菌类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脱贫种植基地,不仅带动贫困户就业,还解决临近两镇富余农村劳动力。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去年厂子建成后,我就被安排在这里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正在大棚内采摘香菇的双戏楼村贫困户薛美莉说,她如今在家门口打工还能挣钱,到了年底还能分红,已经很满足了。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我们基地交通便利,几分钟就到高速路口了,距市区20公里,是商州区目前食用菌产业规模最大带动贫困户最多的一个产业扶贫基地。”基地负责人东根运说,他们基地规划为3大功能区,真姬菇瓶栽工厂区、菌包厂区和食用菌大棚区,每年产真姬菇2400万瓶、袋菌包600万,还有现代化大棚200个,年总产值约1.2亿元。带动348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贫困户就业岗位400多个。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东根运趁机也给种植基地项目做起了宣传,他们采用全自动化数控生产流水线,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同时采取“借袋还菇”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务工、贷款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获得受益,带动9个镇办、51个村、3480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企业每年净利润可达2000万元,实现贫困户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虽然食用菌脱贫产业基地投入运营时间不长,但是年底分红的时候仍然会履行对贫困户的承诺。”东根运表示,作为扶贫产业主导力量,企业在刨去生产和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将利润作为分红全数发放给当地贫困户,为助力贫困户脱贫、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会责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话未来:

商州今年将实现脱贫摘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脱贫攻坚又一年。过去的2018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

一组数字见证着一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奋力脱贫攻坚的喜人成绩。创新推行“4+X”产业扶贫体系,建成光伏电站64个64.3兆瓦,发展食用菌扶贫种植基地7个3500万袋,种植菊芋1万亩,3.3万贫困户喜获产业分红2600万元。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一批经验得到省市领导批示和肯定,在全省或全市总结推广。商州区通过“3+1”融资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光伏和食用菌产业的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批示。吴庄村“三转三变加三干”工作经验得到商洛市委书记陈俊批示在全市推广,并在省级交流。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无论是光伏产业扶贫,还是食用菌种植基地,商州区脱贫工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亏谁都不能亏贫困户,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州昔日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借“光”生金

2019年是商州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商州区将按照既定部署,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排除万难、背水一战,全力以赴确保年度1.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6个贫困村顺利退出,全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奋力夺取脱贫摘帽的最后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