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中國的旅遊資源一向豐富,幾乎每個省都有其特色的景觀。歷史,地理,文化的差異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強吸引力的旅遊聖地。江西省地處中國中東部,因四周環山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導致近代經濟發展緩慢。然而卻也因禍得福,名山秀水數不勝數。廬山,三清山,井岡山,武功山座座風景宜人,名動天下。大名鼎鼎的鄱陽湖,仙女湖,廬山西海各個皆是清秀明亮,令人陶醉。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提到江西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龍虎山。在這個擁有如此之多出名山峰的省份,還能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可見其過人之處。去過2次龍虎山,每次來的感受都不一樣,或仙氣十足或秀外慧中,晴雨不同特色各異。龍虎山聲名在外不光得利於它的自然風光,更因為其無與倫比的文化宗教色彩。眾所周知龍虎山是道教祖庭,2000年前正一教開山祖師張道陵總結了前人學說,第一次讓道學以宗教團體的形式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張道陵因其功勳被道教尊稱為張天師,其後代承襲著這一稱號一直到現在,已歷64任。張道陵所創的道教正一教,畫符唸咒、驅鬼降妖、祈神福禳災,並崇信鬼神。我們小時候電視看到的驅魔道長都是正一教的。作為正一教的祖庭和主要發源地,龍虎山自然也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龍虎山,山高林密懸崖絕壁到處都是,溪流穿山而過。這些險峻之地中,有一處景點格外妖嬈-仙水巖。仙水巖下沿著溪水,乘一葉扁舟悠然向西漂著,兩岸巖奇峰突,四野美景撲面而來,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就在這美輪美奐的景色中卻藏著一處千年謎團。坐於小船上,抬眼望向兩岸懸崖絕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懸崖上大大小小的巖洞裂縫之中影影綽綽彷彿佈滿了木箱子之類的東西。沒錯成百上千個所謂的木箱子就是棺材,並且都是遠古時代的。遠遠望去數以百計,高低錯落的鑲嵌在懸崖之上。仙水巖之處的山崖一向陡峭光滑,四周皆沒可著落的地方。星羅密佈在懸崖上的棺材,最低的離水面近30米,高的盡然達到了300多米。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棺”一直是大眾熱衷討論的事情。每一個出現懸棺的地方,迅速就會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中國各處出現過不少懸棺,但是沒有哪一齣像龍虎山這樣壯觀古老同時又謎團眾多。

龍虎山懸棺特點之一:數量眾多

一般懸棺群幾十已經算是大群了,但是龍虎山仙水巖的群棺數以百計這還不算全部。龍虎山其他地方的也有零星懸棺群。這種規模的懸棺在全國也是十分罕見的。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龍虎山懸棺特點之一:古老

在1978年的考古發現中,龍虎山的懸棺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等220餘件。這些文物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專家鑑定這些文物是屬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曆史,有少數棺木年歲甚至還要老很多。對研究夏商周斷代史有很高的價值。

龍虎山懸棺特點之一:所在地地形險峻

龍虎山仙水巖高聳而光滑,因為長期風化水蝕,崖壁幾乎呈90度。上下左右皆沒有可借力的地方。而且懸崖高度十分驚人,有的地方可達幾百米高,蔚為壯觀。懸棺就坐落在這些飛鳥不落的絕地之上。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龍虎山懸棺特點之一:棺木結構和材質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很多結構複雜的木製建築了。古人會用鉚釘或者巧妙的構築結構完成複雜的建築搭建。但是龍虎山懸棺基本上都是整顆樹掏空做成的,並且不少棺木用上了珍惜的楠木。這種木材可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用得起的。

經過考古學家門幾十年的整理分析,初步考證這一片神秘的懸棺可能是出自“古越族”之手。這是一群生活在長江下游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古老部族。古籍《太上混元聖紀》記載:一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號稱天皇氏,以木德王,從寅年開始統治天下。天皇氏,這位古越族的統治者的出現比傳統意義上華夏民族的祖先三皇五帝還要早很多。很多古書記載天皇氏可能是三皇五帝的先祖。

懸賞30萬,道教聖地的“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考古學家一直想探究懸棺是如何架設到幾百米的懸崖的。人們先後提出了垂降說,棧道說,堆土說,腳手架說,漲水說,地理環境變遷說。但是每種說法都有其不完備的地方。江西龍虎山旅遊管理局懸賞30萬元,期望可以集眾人智慧找出合理的懸棺安葬方法。但是至今為止也沒有尋得合理的解釋。感興趣的人,在遊覽龍虎山的時候可以前去一探究竟,思考一下原理,說不定獎金就是你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