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縣文旅融合打造紅色產業集群片區

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的沂南縣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沂蒙精神的主要發源地,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山東黨政機關的大本營。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八路軍第115師、八路軍山東縱隊、抗大一分校、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等曾長期駐紮。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200多位將帥曾在沂南戰鬥和生活過。轄區內現已查明並登記的革命遺蹟182處。戰爭年代,沂蒙人民捨生忘我、奮勇支前,湧現出了“沂蒙紅嫂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與黨和人民軍隊共同締造了偉大的“沂蒙精神”。

近年來,沂南縣充分發揮好革命文化資源富含的歷史價值和精神價值。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鑄魂育人、興業富民”的發展思路,做實“紅色文化+”大文章,紅綠結合、文旅融合,形成以紅嫂家鄉紅色文化為核心引領,紅色旅遊、紅色影視、紅色教育、紅色研學等多產業協同推進的紅色產業集群片區,並逐漸發展成為傳承和弘揚沂蒙精神的重點示範區。

紅色+旅遊,實現文化資源價值轉化

2007年,以展現沂蒙精神、紅嫂精神為題材的大型電視劇《沂蒙》在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拍攝完成,沂南縣緊抓機遇,引入城中村南村社區集體企業“以強帶弱”建設紅嫂家鄉旅遊區。依託原真的“紅色”古村風貌和優越的“綠色”山鄉生態,緊緊把握一個核心即沂蒙精神、紅色文化,做大“紅嫂”家鄉和《沂蒙》影視的品牌,以保護性開發為原則,按照打造永久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影視基地和鄉村旅遊景區及4A級旅遊區的目標高起點規劃設計,先後投資7億元建設古山村、沂州古縣城、紅色紀念館、紅色寫生基地、影視服務中心五大功能區。逐步建成了以紅色文化、影視文化、沂蒙風情為核心內涵,集紅色教育、觀光、休閒、體驗、娛樂、度假功能於一體的紅色主題型文化生態旅遊區和綜合性旅遊目的地。形成以影視為表、旅遊為核、紅色為魂、產業為根,食宿遊購娛要素齊備的產業聚集區,可同時接待2000人食宿,最高日接待遊客達4萬人次。濃郁的紅色風情、古樸的村落景觀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慕名而來,遊客深入紅嫂家鄉旅遊區覽古村風貌、聽紅嫂故事、悟沂蒙精神、扮群眾演員、品紅嫂家宴、購沂蒙山貨,體驗風情濃郁的紅色之旅,近距離感受沂蒙精神,加快革命老區實現紅色文化到旅遊產業的價值轉化。

紅色+教育,豐富沂蒙精神傳承載體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熱愛黨、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博大愛國情懷的集中體現,是黨的群眾觀和黨群、軍民魚水情的生動表現。是激發群眾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精神源泉。2010年起,沂南縣搶救性挖掘整理沂蒙山區紅色資料、革命故事,在不大拆大建、不損壞古村古貌、不影響影視拍攝的情況下,以12處農家院落為館室講好“紅色故事”,因地就勢修建了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人民子弟兵將帥紀念館、跟著共產黨走紀念館等展館,集中展現戰爭年代,沂蒙人民在黨的領導、組織、發動下,毀家紓難、擁軍支前的壯麗詩史。在此基礎上,整理出版了《紅嫂第一人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沂蒙紅歌集》等書籍。紅嫂家鄉旅遊區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教學基地。紅嫂家鄉旅遊區把發展紅色旅遊同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整合周邊新立村、後峪子村、朱家林等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文化產業集群片區,講好紅色故事,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隨著時代發展充分彰顯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將全國勞模梁召利、新時期紅嫂於愛梅等沂蒙精神的踐行者、傳承人引入教學環節,將沂蒙精神呈現得更加豐富立體。已被中共山東省委確定為全省黨員領導幹部黨性教育基地,目前已經有全國婦聯、濟南軍區、中國人民銀行等70多家單位掛牌黨性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反腐倡廉基地等,已累計承辦各級各類紅色培訓班2000多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25日視察臨沂市時曾說:“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2018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沂南縣秉承初心、牢記使命,面向青少年群眾大力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努力把“沂蒙精神、紅嫂精神”與再現革命情景,體驗紅色文化,熔鍊團隊精神等教育內容融合在一起,引導學員沉浸式參與其中,讓紅色精神內化於心,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已獲評“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基地”。

紅色+影視,激活文化產業後發優勢

紅嫂家鄉旅遊區原始的村莊生態彰顯出的抗戰時期的根據地文化、中國北方鄉土文化以及沂蒙民俗文化,構成了不可多得的紅色影視創作基礎,這裡成為眾多抗戰題材、農村題材影視劇的理想取景地,最多時可接待7個劇組同時拍攝。目前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已先後拍攝了《沂蒙》、《沂蒙六姐妹》、《鬥牛》、《紅高粱》、《鐵道飛虎》等300餘部影視劇,製作了反映沂蒙山革命根據地鬥爭與發展的《光影·沂南》3D電影片,紅嫂家鄉旅遊區自發編排了抗戰實景劇,這裡被譽為“山村好萊塢”。隨著紅色影視藝術作品的不斷推出,沂蒙精神的傳播載體進一步豐富,紅嫂家鄉也貼上了更加鮮明的紅色文化、影視文化標籤。如今村內保留著大戲臺、地主大院、鬥牛院、《紅高粱》大酒坊、鐵道飛虎、沂州古城等諸多拍攝場景,既是珍貴的文化資源,也形成發展紅色旅遊的後發優勢。

隨著文化、旅遊、影視等多產業的發展,貧困落後的革命老區已經發展成為紅色文化濃郁、優勢產業集聚、生態環境優良、人民安居樂業的佔地2平方公里,輻射10平方公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當地群眾“土地入股當社員、景區務工當職員、穿上戲服當演員、售賣產品當店員”,實現就地轉型、就地增收,趟出了“強企帶村、產業引領、金融助推、共建共享”的“一區帶四員”紅色旅遊精準扶貧路子。2017年全國紅色旅遊扶貧培訓班在紅嫂家鄉旅遊區舉辦,紅嫂家鄉旅遊區先後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傳統古村落、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