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衡水中学把学生变成了读书机器、考试机器,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

山区小惆怅


应该说,衡水中学是应试教育下打造的必然产物。总体上,我不喜欢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但是很多人喜欢,下面谈谈我身边去衡水读书的人和事。

在孩子上高中时,我想过让孩子去衡水中学读书,转念一想,不就是上学嘛,何苦让孩子受罪,每天早起跑步,很多学生怕迟到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吃饭都有时间限制,别说是否能考上好大学,仅凭不科学着一点,有一点头脑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去。成绩再好,是用健康换来的,成绩有意义吗?

我不舍得孩子去衡水中学,不想让孩子忍受离家之苦,不想让孩子忍受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更不想让本来就遭受应试教育之下摧残得孩子身心俱疲,于是我让孩子在当地中学读书,可能我的眼光短浅,但是这三年,我接触并学习了家庭教育,研究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学习状态等,最后不仅收获了比较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关系特别亲密。

我有一个女同事,她的女儿与我孩子在同一年级,她选择了去衡水中学,最后高考连二本都没考上,觉得没面子,又让孩子去衡水中学复读一年, 考上了北师大珠海分校(二本)。从考试结果看,孩子是否考上好大学,主要看考生是否努力,与学校也有关系,但是不是决定性的。

从付出成本上看,去衡水中学的孩子家庭三年要花费几十万,我同事去衡水中学,一次性十几万好处费,家长经常请假去衡水陪孩子。我另一位同事,经常请假去衡水耽误工作,因为衡水一个月放一天假,利用这一天假期,很多家长不远万里去陪孩子,每次看我同事订票、请假、又串课怕耽误工作,又担心孩子又担心自己工作,感觉那位同事活得很纠结,不快乐,孩子在衡水中学压力也很大,经常心情郁闷,所以同事有空就去陪孩子做心理疏导。

我身边去衡中读书的孩子也有考得好的,有一个同事孩子考上了天津大学。

对于家长我想说,孩子的成长是全面的,不要过分追求成绩,更不要因为追求成绩伤害到孩子,否则得不偿失,这种失,会在若干年后带给孩子,甚至给整个家庭带来危害。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具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不要着急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开花结果,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不要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因为你的孩子可能不是花,而是一棵大树!


中考政治刘老师


我的女儿现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媒体艺术学院一名新生,同时她也是刚刚从衡水中学毕业。我的儿子是衡水二中初中部二年级学生。儿子以前在没有考取衡水二中之前的学习成绩很一般,初一阶段孩子成绩也一般,但是孩子现在的成绩很好,关键是学习能力提高了。

我的女儿是衡水普通文科班学生,孩子的成长我是有许多的感悟。说实话,能够以优异成绩【河北第四名】考上北航,我是真的非常感谢衡中。我也多次问孩子衡中怎么样,孩子的回答没有一次说过衡中不好。我问有没有感觉管理得太严格,孩子说也没有。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衡水中学的教育风格。儿子的目标也是高中要上衡中。

作为父母,实话实说,衡水中学能做到的事情,全国别的学校做不到,衡水中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衡水二中超越卓越。在这种氛围和自强不息的努力中,孩子们才有了比较高的成绩。绝不是谣传的高分低能,考试机器。

所以,我要说,如果你的孩子足够优秀,为了不耽误孩子,能上衡中,一定要上。你绝不会后悔!





酒虫鉴酒


衡水教学模式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首要条件是,生源必须是最顶尖的,是学生成就了衡水,不是衡水成就了学生。在那个节目上,那个衡水校长目凶一切地说,3000人就有100多人考到北大清华。当时我就很愕然,我一直以为衡水3000人只有100多人考不到北大清华的,这成功率也太低了吧?

我们是看着这些民办学校成长的,这些年来,从刘万友宣传的文武学校到衡水等大量的民办学校看到,所有的这些学校都是奉行一个模式,就是培养考试机器,而衡水是最极端的,早上五点多晨操拿着书本背书这招都想得出来。要证明他们真的是不是那么厉害其实很简单的:

一、只能让他们收片区的学生,不能掐尖收生,好生优生必须招,不得收外地生;

二、不得收高价,只能办公办学校;

三、可以给他片区中较优秀的老师,但不得以高价招揽老师,其实不是老师优秀真值50万年薪,而是他们用这个噱头证明自己师资是顶尖的以吸收更多优质生涯;

四、我们也可以尝试把他们现有的全体教师与另一间较出名的公办或民办学校的全体教师调换,考出来的成绩都是八九不离十相差不远,这是可以保证的。

这三点都做到了他们还是那么优秀,好,全国推行。其实现在全国真没第二间这样的学校,是因为别人都知道,这样不行。其它的民校都知道拼命让学生背书就会有效果,拼命做题就会有效果,但都没有人走他们那个极端,是因为他们这种方式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接受。所以,他们根本就牛不起来。吃不到葡萄?你们慢慢吃吧,我们可不稀罕这种以损伤老师和学生身体健康为基础的学习方式。


教你孩子学英语


我个人对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都非常赞佩。为此还做过视频来宣传,还给毛坦厂中学李副校长写过信,虽然没回我,但我还是赞佩有加。如果我们全国学校的领导与老师,都像这样办学,做教育,我们的民族就会无往而不胜。相比之下,我知道广东的一所学校,职业高中,整个学校开始的是时候,部分老师上不成课,后来全校都上不了课,孩子人人玩手机。

学习需要精神,需要态度,需要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学习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少。在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孩子人人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需要的精神,也是最缺乏的精神。因此,这两所学校一旦掠过我的眼睛,我大脑立即就响起抗战时的西南联大。

做教育,不能靠喊口号,不能靠耍花架子,要靠实干。当然,干,不能蛮干,要讲科学。

当我们赞美这两所学校的时候,是不是说,这两所学校就没有问题?不可能。但我非常相信,他们在不断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也会主动听外界的声音。

对于攻击、否定这两所学校的人,我们应该理解。我非常不愿意辩论。因为,没有时间。为了支持流浪小夜曲,才写此文的。


家和子贵教育


衡水中学、毛坦中学式的教育就是在”扼杀人性”(没有尊重人性)、”违备教育规律”(应试教育下的死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的情况下,把应试教育做得极致(像牲畜一样严管、死管;像机器一样机械的教、机械般地学)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客观上让一部份人上了大学,达到了所谓的”改变命运”;而事实上,泯灭了这部份人的灵性;把一部份原本智商更好的人挤在大学的门外(国家各大学每年招收的人数是既定的,如果衡水、毛坦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考不上的话,同样会有非衡水模式教育下的学生入大学的,是衡水教育模式换了一批学生入大学就读而也),而让”衡水模式”下的人进大学了,这些衡水”人才”于是会投身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按“衡水式的思维”去工作,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举个例子

比如国家每年计划招收三百万应届大学生,只要这个计划名额一确定,不管每年考生的成绩考得好与不好,同样会按分数、按既定的招生原则招收三百万人入大学。问题就来了:

原本”非衡水模式“下,张三更应读大学,却被换成了”衡水教育模式”下的李四替代了。

假如这些”衡水式的李四人才”进了政府,大家想一下,会以什么思维来进行工作?

假如这些衡水式的李四人才进了科学院,有多少创造力?

假如这些衡水模式的李四人才当了医生,会怎样的治病救人?

假如这些衡水式的李四人才当了老师,会理解“素质教育”吗?

太多的假如,请大家去联想吧。

[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梵泥山人


这个问题,我勉强有资格回答。我不是衡水中学的老师,但我们学校是衡中的忠实粉丝,每年去衡中学习交流,也喜欢把衡中的老师请过来。

衡水中学的教育方式,我们称之为衡中模式,准军事化的管理,每天利用到极致的学习时间,学生对学习的心无旁骛乃至走火入魔。这样的模式,我们其实都不喜欢,但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又必须得感谢衡中模式,因为它让更多肯吃苦肯努力的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我们学校就是衡中模式。就是靠着衡中模式,我们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中学从默默无闻发展为省内一流的高中,每年给北大清华输送三十多位人才,985院校学生超过五百位,一本上线人数接近三千。

靠着衡中模式,我们县从毫无特色发展为教育强县。在我们学校,超过70%的学生是农村出身,如果没有衡中模式,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将拿到一个高中毕业证,选择北上南下为那几个超级大都市增加一个劳动输入名额,从出卖自己的力气开始,去为自己的未来打拼。而靠着衡中模式,他们多了一种选择,他们可以凭借高中三年的努力为自己进入社会增添一份筹码,让自己的起点更高一点,视野更开阔一些。

至于读书机器,考试机器,如果不是靠衡中模式,他们的未来可能是种植机器,打工机器,情况难道更好?

而且,在我看来,所谓读书机器,考试机器,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内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为什么就成了“机器”?

大家可以看下面一段话: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她把一切分心的事都免去,不参加朋友聚会,不与别人接触闲谈,她甚至不愿意花费一点时间学习作牛肉汤。在她看来,物质生活毫不重要,她宁愿把学习烹调的时间用在读物理学书籍或是在实验室里作一个有趣的分析。她的饮食极其简单,没钱进饭馆,又不肯花半小时去做肉片,所以一连几个星期,她只喝茶,吃抹黄油的面包,至多有时去买两个鸡蛋、一块巧克力或几个水果。”

这段话中描述的这个学生,放在现在,会不会也被人们称之为“读书机器”?会不会被人们批评为了学习连身体都不顾了,这样的人学好了人也废了!

但实际上,人们很少去喷这个学生,因为这位学生叫玛丽·居里!世界上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名人们的全身心投入是好事,为什么学生对学习的全身心投入就成了“读书机器”?

当然,我们周围县有不少人对我们学校怨念颇深,因为我们一所学校的崛起,占据了太多一流高校的录取名额,无形中让其他学生读好学校的几率下降了。而且,不得不说,最近几年,附近县市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转户籍跑到我们县读书,我们一个县教育的辉煌,让周围几个县的教育比以前更差了。

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但也很公平,大家都一无所有,都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都只能靠自己,谁努力了,就可能得到更多。

我们每年有这么多人受益于衡中模式,作为受益者,我没办法指责衡中。

如果要指责,我觉得不该指责“读书机器”“考试机器”这一点,而应该把目标指向衡中的违规招生,有野蛮掠夺的嫌疑。


金牌小书童


我不是衡水中学的,但是高中和衡水模式有类似之处。

早上六点四十到晚上十点半,每周放假一晚上,每月放假一天半。

有人说高中的所有艰辛考上北大就一笔勾销了,我就考上了北大,但是还是觉得有一种后遗症——时间上的“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这个词是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大概意思是说穷人由于财务紧张,常常需要在省钱上过度花费精力,消费时过分重视性价比,从而忽略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让自己难以摆脱贫困。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是不折不扣的时间上的“穷人”。每个周六晚上,我都需要精确计算如何利用这来之不易的闲暇时光。

我不敢去花两个小时看电影或读完一整本书,也不敢在家里那台配置一般的电脑上安装一个可能会很好玩但是安装过程很久的游戏。

我的休息时间太宝贵了,如果没有妥善利用那就得再等一周了。

久而久之,我变得非常没有耐心,干什么事都必须得有即时反馈,很多需要长时间投入才能体会到乐趣的活动我慢慢地都放弃了。

即使上了大学,时间突然变得充裕了,这种行为模式也伴随了我很长时间。

我没有一个稳定的兴趣,甚至很多时候不敢开始一项稳定的兴趣。

无他,“穷怕了”。

因为高中时期过于严苛的时间限制,我也没有很多机会来自己安排时间,时间管理能力相对北京、上海的同龄学生锻炼机会少了很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甚至无法handle一个需要历时三个月以上的项目,比如背完一本GRE红宝书。当然,这些缺陷并非无法弥补,但是改变行为模式总是得花些时间和功夫的。

如果中学哪怕能稍微宽松一点点,我的症状就可能会减轻很多,毕业后也不必那么痛苦地跟自己作斗争改变之前的那些缺陷。从这个角度看,衡水模式的中学是有着很严重的弊病,即使考上清华北大也没法一笔勾销。



烤土豆在加拿大


我在河北,身边同事孩子十几个都去衡水就读高中或复读,今年有一个高三女生文科考了630分,仍然选择了去衡水复读,目标是北师大。

衡水中学的存在引起了大家广泛议论,不乏各类专家的讨伐攻击。但我发现,越是有人攻击,越是各地限制衡水招生(2018年河北多地下文限制或取消衡水在当地招生资格),衡水的名气越大,吸引着省内各地学子奔向衡水,甚至影响到周边省市。

一方面是专家攻讦,一方面是家长主动送孩子上衡水,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取得入场券。

我个人看法:

第一,河北是高考大省,竞争惨烈,2018年参考人数48万多,排名全国第三。而省内没有985,只有一个211河北工业大学还是异地办学在天津,且不是知名211。高考是要看分数的,哪所学校能让学生得高分,学生就选择哪里,无可厚非,学生的选择就是在为衡水打分。

第二,关于读书机器、考试机器,放眼全国,那个重点中学不是在训练学生成为读书机器、考试机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五十步笑百步。

第三,衡水中学在河北省的影响力太大了,掐了各地的尖,对其他中学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教育管理部门在管理中是不是缺位。

第四,衡水中学好还是不好,不能只道听途说,还是要听一听衡中孩子们的认识,家长的想法。

参考以下视频

面对专家质疑,衡中校长这样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6caf0002e26370f8f3f7\

河北领航高考志愿填报


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震惊全国,令人思考。老夫觉得,这是中国教育金钱化、功利化的又一失败佐证,除此以外的其它说辞,都是借口,都是不敢触及问题本质的托辞.

什么叫文化?什么叫有文化?什么叫人才?我觉得自从教育金钱化、生意化、产业化后,有人把这些基本的概念和观念,刻意搞混乱了、搞糊涂了。我们的教育,越搞越问题百出了。

这些人为何要这么做,因为教育每多出一个问题,就会多出一门于此有关的生意甚至产业。放眼看看,难道不是吗?所以,当今教育生意化、市场化、金钱化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把教育当纯粹的生意和产业,做得更大,做得更赚钱。这和教育本身的目的背道而驰。

文化,本是道和术的结合体,不可分离不可偏离。道,就是三观就是品德;术,就是技艺技巧(包括上学和考大学的各种解题技能技巧)。有道无术,可能沦为满腹经纶夸夸其谈之辈;有术无道,可能沦为奇技淫巧甚至是十恶不赦之徒,吴某就是后者。

现在的上学读书,在功利和名利驱使下,轻道重术。投射到中国当今的教育层面,就是只重学生考分不重学生修为,只让老师和学校教书、不让老师和学校育人,只让学校教学生如何解题考学的本领、不让学校教孩子如何立身处世的道理,因此才有很多如吴谢宇这样的社会怪胎。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整个社会功利化的大背景下,重术,可以获得看得见的各种经济效益;而授道,则是短期内各方都难见效益的费力不讨好的苦活儿。

因此,就以上这个层面说,吴谢宇虽然是北大的所谓高材生,但是就文化层面来说,他只是一个只有术而无道的文盲,谈不上什么人才。说到底,十恶不赦的吴,自身也是当今教育金钱化、功利化的殉葬品。

一个国家的教育,唯有“道”“术”并重、品学兼修,才能培育出有文化有品德有知识的真正的人才。古人云,传道、授业、解惑,这里的业,就是我说的术。教育如果搞成纯粹的生意,只重术不重道,不管考分多高、上的什么名牌大学,这样的功利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是直接或间接祸国殃民的鸡鸣狗盗之徒。很多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大坏蛋,大部分都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所谓高材生,难道不是吗?仅举一例,比如那些研制地沟油祸害百姓的坏蛋和这几年抓的很多的大老虎,有几个不是上过名牌大学的术很优秀道很糟糕的混蛋?

中国教育金钱化、生意化、产业化、功利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和品德标准的多元化和混乱化,必然导致我们的教育重术轻道,这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总病源,是当今中国教育之殇!

金钱化、生意化、功利化的中国教育,如果不做彻底的革新,我相信像吴谢宇这样的社会怪胎和猪狗不如的畜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吴谢宇这种畜生,杀母手段之残忍,人神共愤,天地不容,是北大的耻辱和中国名校功利化后堕落的标志,必须依法严惩,否则会产生极坏社会示范效应,难以维护基本的公序良俗。网络上有一些混球,是非不分,假慈悲,为其开脱罪孽甚至美化,这不是别有用心,也如同其作恶帮手,官方部门应该管控这样的混账舆论。如果吴谢宇杀母如此残忍都能轻饶,这就会给更多娇纵的青少年极坏的社会诱导和杀人犯罪的心里暗示,这比吴杀母本身更可怕。

应试教育,是教育金钱化功利化的产物,这种教育出来的人,持术而骄,自私、冷血、麻木,必须彻底革新,否则,它只会培育出更多像吴谢宇这类天地难容的孽畜。

实践证明,市场化生意化不是万能药膏,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国把教育把医疗市场化、金钱化、生意化,看似欣欣向荣,实则金玉其表败絮其里、问题多多、积重难返。

心理学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是社会功能的子系统,都必须从社会属性社会大背景大环境去探究。在不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大背景下,单纯的心里疏导和家庭教育不是徒劳无功,也是适得其反。我相信中国当今一万学生家长都面临我说的这种窘境。所以,不要将吴某残忍杀母的原因单纯归咎为家庭、心理、挫折、压抑等等之类的子原因,这是再为其残忍狠毒变相开脱罪责。

教育生意化、金钱化、功利化后后,中国的的所谓名校、包括一些从事教育的人,也变得越加庸俗,有的甚至已经堕落。非常可怕。

吴谢宇,是中国教育市场化、金钱化、生意化、功利化的又一殉葬品和悲剧,如要这类悲剧彻底独绝,必须正视我们的教育病态和问题根本,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革新。


麻辣无盐


也说说衡水中学教学模式。

很多人认为衡水中学教学模式就是学习培养机器,我不完全认同。很多时候,都是以讹传讹,不了解、不知晓导致认识偏差。

衡水中学以应试教育为基础,重点培养其如何读书、如何考试、如何提分的,是在当前以应试教育为背景的考试模式下诞生的应试教育典型和代表。

教育方式在培养孩子读书、作业的习惯上面还是值得提倡的。好的学习习惯。晨读、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好的运动习惯,每天都有固定的运动时间;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固定时间,集中休息;等等。

一个熟人的孩子就读于衡中,有一次他晒出了孩子的英语作业,跟印刷体一般,真是厉害!

您觉得呢?欢迎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