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魯企:魯億通15倍增速領銜!去年總淨利破千億板上釘釘!

經濟導報記者 韓祖亦

2018年對於A股山東板塊而言,具有里程碑般的紀念意義。在這一“里程碑”上,鐫刻的字樣是——“1000億”。

截至4月28日晚間,除渤海汽車(600960)、國美通訊(600898)、魯抗醫藥(600789)、魯信創投(600783)、青島海爾(600690)等9家尚未披露2018年年報外,其他189家上市魯企已為山東板塊貢獻了高達975.78億元的淨利潤總和。加之在去年前3季度已實現61.27億元淨利潤的青島海爾的助力,山東板塊全年淨利潤達“千億級”已是板上釘釘。

“發動機”——

“十位數軍團”

與2015年全年439.25億元的淨利潤總和相比,山東板塊在這3年間的成長著實驚豔。而這其中,“十位數軍團”的快速強大,堪稱成效最為顯著的“發動機”。

2017年以111.35億元的淨利潤刷新山東板塊紀錄的萬華化學(600309),2018年再度跨過“百億”門檻。不過其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6.10億元,較2017年下降4.71%。

“報告期內,各業務板塊銷售規模均有所增長。但由於聚氨酯板塊產品市場價格下半年開始回落,全年經營業績同比略有下滑。”對此,萬華化學表示。

濰柴動力(000338)、兗州煤業(600188)緊隨其後,2018年分別實現淨利潤86.58億元、79.09億元,均超越50億大關。還未披露年報但2018年前3季度已實現61.27億元淨利潤的青島海爾,同樣大概率位列其中。

同時,青島港(601298)、魯西化工(000830)、華魯恆升(600426)、山東高速(600350)、晨鳴紙業(000488)、青農商行(002958)、太陽紙業(002078)、山東鋼鐵(600022)、東阿阿膠(0007423)、青島銀行(002948)等多達20家的上市魯企,均在“十位數軍團”中佔據一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十位數軍團”中,出現了一些“新面孔”。

其中,作為一家資源綜合利用型、經濟循環式化工企業,金能科技(603113)憑藉主要產品銷量增加及價格上漲,在2018年實現淨利潤12.70億元 ,同比增加87.14%,扣非後淨利潤亦達到11.64億元。

新能泰山(000720)則由2017年的大幅虧損,“搖身一變”在2018年躋身“十位數軍團”,可謂天上地下。

此外,與2017年相比,不少“十位數軍團”中的“老面孔”,盈利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魯西化工的淨利潤由2017年的19.50億元攀升至2018年的30.67億元。2017年實現12.22億元淨利潤的華魯恆升,2018年也創下了30.20億元的好成績。華電國際(600027)亦在2017年4.30億元淨利潤的背景下,將2018年淨利潤提升至16.95億元。

據經濟導報記者統計,萬華化學以及由上述22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魯企組成的“十位數軍團”,為山東板塊貢獻淨利潤高達670.37億元。如若加上青島海爾,這一金額或將超過730億元。其對於整個山東板塊的業績,可謂立下汗馬功勞。

此外,截至4月28日晚間,亦有中國重汽(000951)、山東黃金(600547)、歌爾股份(002241)、齊翔騰達(002408)、魯泰A(000726)、九陽股份(002242)、中航沈飛(600760)、豪邁科技(002595)、華泰股份(600308)等92家上市魯企,以“9位數”的業績向市場展現了其可觀的盈利能力。

近6成實現業績增長

在“績優生”撐起魯股脊樑的同時,“進步生”的努力同樣令市場信心倍增。截至4月28日晚間,在已披露年報的189只魯股中,共有111只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近6成。

2018年度淨利潤“增長王”的桂冠,被魯億通(300423)以1530.25%的增速奪得。

“報告期內,公司成功併購昇輝電子。通過強強聯合,公司主要業務在電氣成套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了LED照明及智慧社區業務。公司產品結構更加豐富,產品鏈條更加完善,也為公司的業務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魯億通在年報中表示。

傑瑞股份(002353)、新能泰山、仙壇股份(002746)、華電國際、中際旭創(300308)、民和股份(002234)、益生股份(002458)、華紡股份(600448)等8只魯股,亦實現了逾200%的同比增長率。

同比增速在100%至200%之間的魯股,則有賽輪輪胎(601058)、威海廣泰(002111)、ST天業(600807)、澳柯瑪(600336)、國瓷材料(300285)、希努爾(002485)、山東礦機(002526)等,多達19只。

其中,因2017年淨利潤虧損5.49億元而“披星戴帽”的新能泰山,在2018年實施了重大資產出售——將原有電力、煤炭業務及上市公司母公司相關資產和負債出售,保留盈利能力較強的產業園開發運營業務以及盈利能力穩定的電線電纜業務,全年實現業績大反轉,盈利10.73億元。

華魯恆升則憑藉147.10%的淨利潤同比增速,一舉成為盈利榜單上前十名的上市魯企。30.20億元的盈利水平,較上年同期的12.22億元有了顯著提升。

“養雞股”風頭無二。仙壇股份、民和股份、益生股份在2018年集體報喜,分別實現4.02億、3.81億、3.63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200%。

化工行業同樣亮點頻頻,瑞豐高材、華魯恆升、先達股份(603086)、國瓷材料、賽輪輪胎、陽穀華泰(300121)等,業績增幅居前。

更為可貴的是,在上市魯企淨利潤增長所倚仗的因素中,依靠持續研發、轉型升級等舉措,自身主業經營能力獲得“實打實”的提升,成為佔比可觀的決定性因素。這也詮釋了山東板塊高質量發展的真諦。

比如,澳柯瑪近年來一直深入貫徹實施“互聯網+全冷鏈”發展戰略,不斷拓展製冷產業領域,形成了涵蓋通用(家用)製冷、商用冷鏈、生物冷鏈、超低溫設備和裝備、冷鏈物流設備等的全冷鏈產業體系,使得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6990.09萬元,同比增長113.83%。

計提致多隻魯股報虧

體會破“千億”帶來的欣喜的同時,問題亦不可忽視。

截至4月28日晚間,聯創互聯(300343)、ST東海洋(002086)、麗鵬股份(002374)、華東數控(002248)、凱瑞德(002072)、軟控股份(002073)、寶莫股份(002476)等14家上市魯企的年報顯示,其在去年出現虧損。

其中,2017年、2018年均報虧的*ST金泰(600385),已在2018年年報披露後“披星戴帽”。而2017年同樣報虧的凱瑞德,因2018年再度虧損4.70億元,“披星戴帽”僅是時間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現虧損的上市魯企中,多家均因“計提”導致。

2018年淨利潤虧損2.64億元的寶莫股份,因2018年度新疆寶莫關於對中石化勝利油田新春採油廠春風油田含油汙水資源化處理BOO項目運營效益不達預期,對該資產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9420.26萬元。並因考慮油氣開採的投資強度、開採風險和開採難度,公司終止了新疆布爾津區塊勘查項目,產生預計負債1.21億元。

此外,精準信息(300099)、聯誠精密(002921)、龍大肉食(002726)、金城醫藥(300233)、冰輪環境(000811)、南山鋁業(600219)、漢纜股份(002498)、中孚信息(300659)、山東海化(000822)等78家上市魯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淨利潤同比降幅。

慷慨分紅送現金“紅包”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盈利水平不俗的上市魯企對投資者頗為大方,現金“紅包”送個不停。其中,最為慷慨的非“盈利王”萬華化學莫屬。

萬華化學在年報中表示,擬以2019年2月公司完成吸收合併煙臺萬華化工有限公司涉及的新增股份登記及煙臺萬華化工有限公司持股註銷後總股本為基數,用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20元現金紅利(含稅),共計分配利潤總額高達62.79億元。

步長製藥(603858)同樣延續了“大手筆”傳統,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金紅利16.14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4.05億元(含稅)。

同時,東阿阿膠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0元(含稅),九陽股份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分別較上年的9元、7元有所提升。

此外,東港股份(002117)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元(含稅),陽穀華泰(300121)、魯陽節能(002088)10派6.5元,正海生物(300653)、海容冷鏈(603187)、渤海輪渡(603167)、石大勝華(603026)、張裕A(000869)10派6元,均頗為搶眼。

據經濟導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8日晚間,擬10派1元以上的魯股達到82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