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種糧大戶“毀約棄耕”行為,你怎麼看?

KK夜枚廝


現在我們這就有,許多種糧大戶走了的,我想許多種糧大戶之所以毀約,不單單是賠了錢,我認為是多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銀行貸款

種糧大戶一般都是靠地,去銀行抵押貸款種地,前幾年水稻,玉米等糧食都價格高,產量也不差,種糧大戶都掙了錢,還銀行貸款的速度也快,基本年年不差。

這兩年糧食價格下降,年景也不好,種糧大戶管理好的勉強夠本,管理不善的都賠錢,欠銀行的貸款也是瀝瀝拉拉的還,幾次催要不給,信貸員來年就不想在給大戶貸款了,這沒了銀行的貸款,種糧大戶也沒有別的方法弄到錢,只能毀約棄耕了。


第二方面,得不到補貼

種糧大戶雖然種著地,但是地的補貼還在地主的手裡,這樣種糧大戶比別人就投入大很多,同樣的價格,種糧大戶掙的就少,在加上年頭不好,還老是不掙錢,自然就毀約棄耕了。

如果種糧大戶能得到補貼,在加上能申請一些福利,就不至於毀約棄耕,能過的下去,誰願意背信棄義哪!

第三方面,找不到好的品種

種糧大戶在本地根本找不到,好的品種,像我家東北白城這邊就是白稻八,其餘的品種都很少,種地大戶要想種點特殊的品種,一定要自己找銷路,否則就賣不動,再好的品種賣不動也是白搭。

地區同質化嚴重,又沒有一個可以叫出名氣的糧食品種,大戶種幾樣也不掙錢,也不知道種什麼能掙錢,所以乾脆不種了。

第四方面,攤子太大,置辦太多

現在都是超前消費,未來需要什麼現在就得買,也不知道未來能不能還上,感覺自己大概能還上,就下手買,像農用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育苗機,大戶基本都是一次買齊,也不管將來糧食掉價,這東西還值不值錢,只要需要就備齊,後期糧食掉價,有很大一部分種糧大戶就是因為置辦工具太多而跑路的。

以上就是種糧大戶毀約棄耕的4點原因,如果
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請在下面留言,喜歡請關注田俊超白哦!


田俊超白


1.成本:

a.土地租金:600元*50畝地=3萬元;

b.肥料:按照3畝地使用一袋化肥的使用量,50畝地約使用17袋化肥,單價按照150元計算,總價是850元;

c.加上水費,收穫時候請的人工費,機器費用等,50畝租來的土地成本在5萬元左右;

2.收成:

按照一畝地收穫小麥玉米等主要的糧食產量900斤來算,糧食的價格都是在1元以上一斤,收成的價格是1800元左右,50畝地是9萬元的收入,不要說看到的好多,你可以從另一個方向考慮一下,拋去成本後,到手的只有4萬元左右。最重要的是要看天吃飯,那一天麥子全倒了,或者是玉米地被淹了,那就虧了一年,而現在出去打工賺錢,堂哥每天可以做到日工資150元以上,這在我們這裡是中等水平,一年加上休息和過節,上300天的班,也可以拿到4萬左右的收入,兩者一比較就看出來了。

綜上所述,其實“種植大戶”也是有區別的,50畝以下的抗風險的能力還是很弱的,所以很容易就“毀約棄耕”,這就導致了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現象,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都是為了賺錢,沒有誰對誰錯。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種植小麥玉米的小知識:我們河北邢臺這裡是一年兩熟作物,就是小麥熟一季玉米熟一季(以前我和別人介紹我的家鄉的時候總是說我們這裡是三年兩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僅供大家做出參考,喜歡就趕緊關注我吧,每天都會分享不同的三農種植冷門知識,不信?點我(鄭重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農村種植楊二妮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各種分析各種計算,其實都沒說到點子上,本人認為,正常情況下種糧大戶吃了虧嚐到鹹淡後退租本來就是應該發生的事情,不發生就不正常了!這裡面最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地租!農戶自己耕種時一畝地有多少利潤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不過了,地往外出租時的要價基本都不會低於自己耕種時的利潤,只會高絕不會低!而且國家給的補貼還得歸農戶所有,即使表面上歸租地者暗地裡也得從地租裡找回來。這樣一來留給大戶的利潤空間就沒多少了,雖然大戶農機用的多,農資進貨量大價格稍微便宜一點,相對農戶種地成本低一點,但是土地的產出受天氣影響,農戶要走的地租絕對是風調雨順年景時最高的利潤,大戶租地後風調雨順還能有點規模效益的收益,天氣不好的時候100%虧本,雖然他們能拿到國家給的種糧大戶補貼,天氣不好時那點補貼全賠進去都不夠!所以說,租地成本是制約大戶發展的令人難以承受的大山,地主們就像一個個吸血鬼一樣把種地大戶吸的血肉不剩!這才是大戶退租棄耕潮的根本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政府從中均衡大戶和地主之間的利益,保住了大戶的利益才能穩定這個國家的農業生產。對於地主的要價政府應該出臺措施進行必要的限制,本身這個就有法律依據,土地承包法明文規定,土地承包者拋荒土地兩年以上可由發包方收回其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是這個規定基本上就沒有執行過,村幹部都是本村的鄉親,沒人願意去為這個得罪人,所以,從政府層面應該加強執法力度,那些拋荒土地的承包者既然拋荒土地那就說明他已經不需要土地帶給他的收益了,即使政府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也不會給他造成什麼影響,政府可以給他們兩條出路,第一,交回土地。第二,取消他們的種地補貼,早就不種地了憑什麼白拿國家的種地補貼?土地必須按照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轉指導價限期將土地出租復耕。如此方可保護種地大戶有一定的收益 ,維護國家糧食的安全生產。否則 ,未來將出現大批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所謂農民,一方面國家的糧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大量的地主佔據著寶貴的耕地資源任其拋荒,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末期不都是這樣一種場景嗎?地主掌握大量土地無人耕種,佃農拖家帶口外出逃荒,最終天下大亂王朝覆滅,然後是下一個輪迴。難道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還要重蹈歷史上的覆轍嗎?


末等市民


生意不行轉櫃檯,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離家出走自謀生路是自然的選擇!種糧大戶起初之所以選擇種田,自然是為了收益,可經營一段時間之後沒有收益,甚至虧得血本無歸!如果這些大戶還死守在此,豈不是缺心眼?前幾年由於國家的倡導,使得不少人信心滿滿地投身於農業,可是地方政府尤其是鄉村兩級政府不僅不切實為他們的種植經營提供幫助和支持,反而多方面的有意無意地設置障礙,再加上糧食價格的持續低迷,農資、農藥和化肥的不斷上漲,使得大面積承包耕種的農戶虧空嚴重,規模越大的農戶虧的越嚴重,為了不至於虧死在此,人家肯定要逃離這樣的處境。這就給了地方政府的一個警示,振興鄉村必須要有切實的行動和舉措,不僅要讓投身於鄉村的人來得了,更重要的是要讓來的人留得住!不留住已來的人,怎可能再讓別人來?!


白髮漁樵52


土地流轉,大戶承包出現毀約棄種的情況是必然會出現的。

一是有些人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種田而承包,是為了套取國家政策補貼而投機。二是有的人承包後的確沒有盈利,經營不下去了,就像企業虧損破產一樣。

農業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菜籃子安全,是不可以一包而就的。

糧食穩國家穩,農業的發展應該是國家戰略的,有了糧食戰略儲備,才有國家其他戰略安全。

農業不僅僅只是種地那麼簡單。農業需要興修水利,才能早澇保收;農業需要機械化才能降低成本;而這些投入都不是承包大戶能夠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農業要想做好,必須要有長遠規劃,不能眼前利益。農業種植的規劃,需要全國統籌,省計劃,縣計劃,鄉鎮計劃。糧食和菜藍子的安全,需要國家計劃補貼才能實現穩定,因為糧食安全,國家才能安全,農產品的價格穩定,關係到其他商品價格的整體穩定,關係到物價穩定,只有國家才能控制和實現。

興修水利需要縣一級統籌才能合理,機械投入需要鎮一級規模統籌,跨地域應用協調,才能效益最大化。

所有這些都標誌著,農業只能恢復集體所有制,才能做好。商業性承包,只能是短期行為,影響農業發展,影響國計民生。

農業,我們已經落後了幾十年,不能再落後下去了,需要國家下決心徹底調整解決了。





靜遠


針對現時的耕田糧田,棄糧改作,大局面看是不行,但小局面情況,針對農民現實:,從經濟,物價,收入,及農民開支,出入,要幫糧農全面考慮,算一元五一斤稻穀算,雙畝產一千一百斤一畝,按雙季二千二佰斤算,才3千3百元左右,(如一70後在外打工,按4千5一月,不用說你都知道),人工不算,除掉成本開支,剩多少?如套養其它經濟實惠型,我想這是很多糧農所需的,針對國家現時局勢,在外進口糧食,那麼在十年後,如不改變糧農局勢,連農民都要吃進口糧食,這點必然要引起國家重視,把五穀糧食提價上來,讓農民無憂慮,古語一句,民以食為天,兵馬末動,糧草先囤


平安是福180476990


關於農村種糧大戶毀約棄耕拋荒的事情是再平常不過了。可是最終吃虧的還是老實的農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能在農村搞到家庭農場和農村專業合作社資格證書的多數是村組幹部或者與鄉村幹部有勾結的那些人。他們之所以這麼搞主要是盯上了國家的惠農補貼和扶持貸款。當他們將國家補貼和免費扶持的大型農機及扶持貸款搞到手後,自然也就毀約拋荒了,因為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安心種地的人。另外,即使有個別真心種地的種糧大戶,由於人工、農資等價格過高,而糧食價格較低,從而無力支撐,不得不棄耕拋荒。

至於種糧的支出和收入的賬,在這裡就不一一算給大家聽了,況且從事農業生產又是風險比較大的一種行業。

所以,那些種糧大戶紛紛棄耕拋荒在所難免。


碧雲天244021590


【近兩年來,各地不斷湧現出種糧大戶、農業公司將流轉到的土地提前退換原承包戶;有的甚至直接拒付租金並讓耕地拋荒!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毀約棄耕”行為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全國各地出現的土地大量流轉,湧現很多的農業公司、種糧大戶的情況正是在國家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這兩個因素下共同作用的結果。

農村勞動力價格上漲,目前基本上超過日工資200元,也就意味著,一個人勞動一天不用投入一點就可以相當於產了150斤左右的原糧,一個人一年只要務工200天就可以產30000斤原糧!實際種田雙季稻滿打滿算,每畝一年產2000斤,這個人得種15畝,實際上成本還得用一季的糧食作抵,就得相當於種30畝!實際上,一個農村勞動力不可能種下30畝地,也沒有那麼多承包地給他種!這就是大量勞動力農民離開土地外出務工的直接原因!



國家為了刺激農業規模化生產,保證糧食自給能力,就實行大力農業補貼!於是,一些規模種糧大戶、農業公司流轉到一定面積的耕地後,發揮出了規模效應。國家補貼基本能抵上土地租金,有的租金便宜的還能作為部分投入,如果保證一定產量,在國家保護價的支持下,他們的比較效益就出來了!

可是,近兩年糧食供應出現了過剩的跡象,國家儲備庫存壓力增加,調低了糧食保護價,有的地方甚至有價無市!進一步打壓糧食市場價格,目前局部地方百斤稻穀低至百元附近!同時國家的補貼政策似乎也更嚴苛了。這個時候,糧食低價滯銷讓種糧大戶、農業公司出現較大虧損,而且這個趨勢隨時間推移並沒緩解!

在生產資料、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撐得下去的可能,只能“毀約棄耕”!



而要解決這樣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種植結構,探討那些高效益的品類;一方面國家需要維持、加大對農業產業的扶持補貼力度,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量耕地一片茅草!


原生態鄉村


首先要理解什麼叫種糧大戶。我們的時代,是全面脫貧奔小康的時代,在黨的政策指導下,一個又一個種糧大戶,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這些種糧大戶,一般上百畝以上,它們有政府本本,有政府補貼。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2017年的時候,我們都不懂,什麼叫種糧大戶,什麼叫農機合作社,什麼叫養殖大戶,等等。2017年10月,相關電視媒體對我們進行農機扶貧,我們還不懂。2018年9月,我們再次要求農機扶貧,在有關人士的話中,才得知新時代小康路上的所謂能人。此時此刻,我什麼也不想多說,我是農村人,只要政府有補貼,這些種糧大戶,等大戶是不會輕易毀約棄耕的,畢竟那是一筆不費力的收入。願這些能人,在黨的春風政策下,步入小康!


蔡哥2571


對很多種糧大戶“毀約棄耕”行為,你怎麼看?

說實話按照現在的糧食價格,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糧食,如果種植面積小種植糧食基本上是虧錢的。很多種植大戶主要靠補貼,沒有補貼大部分都是虧本。

1、種植的利潤低。

以種植水稻來說,畝產1100斤,一畝毛收入1320元,種植兩季水稻2640元。兩季水稻,機械耕種和機械收割費用總共400元/畝,土地租金600元/年,種子、農藥、化肥成本700元,人工成本700元,種植兩季水稻(早稻和晚稻),淨利潤240元/畝/年,這是豐收年的利潤。如果惡劣天氣或者嚴重的病蟲害,出現大幅減產,是一定會虧損的。種地辛苦,卻利潤極低,遇到不好的年景或者農產品價格下跌,就會虧錢。

2、個別種植戶缺少契約精神。

農村在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有很多不規範的情況。有些種植大戶簽訂流轉合同時是隻付一部分租金,甚至先欠著租金到年底結清,合同上也未寫明毀約的賠償。很多農民簽訂合同時不懂得這些貓膩,有個別種植戶,中途毀約棄耕。

3、個別種植戶就是為了騙補貼,沒有補貼就毀約棄耕。

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如果靠種糧食真的是很難賺錢,大部分種植戶是靠著補貼維持。有些種植戶,有人脈能弄到補貼,他們一般種植一兩年,到了第三第四年基本上都是荒廢。一般是第一年第二年給種糧大戶補貼力度強,有些人就直接棄耕但不會毀約,就靠著補貼生活,有些就直接拿了補貼跑了,土地流轉租金也不給,土地也不種植,直接跑了。

結語:按照目前的糧食價格是比較難賺錢,還非常辛苦勞累。賺不到錢,有些人就毀約棄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