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在戰場上如何保持火力持續?

柳雙龍


這個情況有必要分成兩部分來講解,一部分是現代戰爭,另一部分就是一戰二戰期間。一戰期間除了馬克沁,其他機槍的火力持續性本身就不怎麼好,所以我們以馬克沁為例講解一下。機槍如何能發揮最大的殺傷力在一戰也算是種學問,水冷式馬克沁機槍在戰前就被德國看上了,這種機槍採用帆布彈鏈供彈,一般250發剛好裝滿一彈藥箱,除較大機械故障外,只要有水它幾乎可以不停的開火。除了購買,德國還在它的基礎上自行仿製了MG08式機槍(德國版馬克沁),到一戰前夕德國部隊已經大量裝備這種重機槍,該槍一直持續使用到二戰結束。

剛被挖土黨出爐的德國原產MG08機槍,製造商為德意志武器彈藥公司。

MG08的散熱管內可以裝3公斤水,每分鐘理論射速達到450發,也就是說一分鐘剛好可以打光兩輪供彈。不管哪種機槍,一般射手們都不會按著扳機不鬆手持續射擊,除了對方大規模衝鋒實行火力壓制外,通常情況都是以點射為主,相信這在機槍使用教程中都會寫到。那麼接下來就要解決機槍陣地設立的問題了,一戰前美國就已經做了實驗,他們發現將兩挺機槍放在陣地兩側,讓這兩題機槍形成交叉火力彈幕,其殺傷覆蓋率大大高於安裝在陣地正面,這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絞肉操作“火力交叉”。

不明白的親們看看下面示意圖就明白何為火力交叉了。

所以從理論上講,要保持火力持續性就不能單打獨鬥,如果是一個機槍陣地,那隻能求自己了,人少的時候用點射,人多就開啟火力壓制,兩挺機槍交替射擊最佳,能保持持續的火力輸出,一直控制戰場。到了二戰實際機槍手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尤其是野戰,突突不了多久人家的迫擊炮、榴彈炮、擲彈筒、槍榴彈就招呼過來了。如果工事堅固還好說,要不然連人帶槍都得飛天上去報銷,而且機槍手還是二戰新生“兵器”狙擊手重點照顧客戶,長點心吧,還不等著爽腦袋都對穿了。不過好歹二戰也算是陣地戰、運動戰各一半,機槍陣地有存在的必要。

二戰機槍不得不講一下撕布機MG42,射速極快經常打的盟軍抬不起頭,雖然是風冷機槍,但是換槍管的速度一點不比上子彈慢,這也就是MG42持續射擊的秘密。

MG42的誕生完全是被《凡爾賽條約》逼出來的,英法自己作的也不怪別人。那麼剛才說了二戰期間真正生存率較高的機槍陣地也就類似在“大西洋壁壘”的防線內,那裡的工事甚至可以防大部分艦炮直射。到了現代戰爭首先要考慮陸軍的“出場率”,像類似“外科手術刀式”打擊幾乎沒有陸軍什麼事,拒敵門外的是靠海空力量,如果失去海空優勢,陸戰繼續打也就沒多大意思了。

以現在美軍的標準步兵班來看,每個班配兩挺M249機槍,這些機槍都極為輕便靈活,目的就是為了方便移動,而現在幾乎沒有了機槍陣地,任何一個人在同一地點待的時間長了都有可能送命。所以兩挺機槍在一定環境下可以為其他隊友提供火力掩護,至於火力是不是持續射擊根本就不太重要了,需要的幾率已經很小。當然幹機槍手的一定是力氣活,不過有那空槍榴彈也打了好幾輪了。

聽說前面有火力點?來讓我看看。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您的觀點與交流,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軍武奇兵


大家知道,槍械連續射擊,槍管很容易發熱,槍管一發熱,輕則影響射擊精度,重則槍管燒燬甚至造成人員傷亡。所以,戰鬥中如何保持火力的持續,又不讓槍管過度發熱影響戰鬥,一直是各車軍隊研究的問題。

(美軍的M249輕機槍機連續射擊後槍管發熱情形)

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外乎就三種方法。一是強化槍管,延緩槍管發熱保證壽命。二是用外部冷卻方法阻止槍管發熱。三是不斷更換槍管,輪換射擊。因為第一方法對槍管的材質要求很高,製造成本也很高,雖然有現代許多槍管是高強度的,但始終是沒有永遠不發熱的材料的。所以,第二第三種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槍管套一個裝水的冷卻筒,就可以冷卻槍管,保持連續射擊了)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重機馬克沁重機槍,就是一種用外部冷卻方法,用水冷的方式阻止槍管發熱保持長時間連續射擊的水冷式機槍。據說,有時候戰鬥正酣,一時找不到水源注入槍管冷卻筒冷卻槍管,士兵們就用尿液代替,呵呵,不知是真是假。一二戰時,很多重機槍都是用這種方式冷卻槍管以保持持續射擊的。但這種方法讓槍械變得過於笨重,影響作戰機動性。

(中國抗日期戰場上的經典名槍--捷克式輕機槍,就是一種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機槍)

後來,人們又發明了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機槍,現代槍械,特別是輕機槍基本都是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比較著名的就是在我國抗日戰場上顯赫一時的捷克式輕機槍了,這種機槍備有兩套槍管,戰鬥中可以快速更換輪流使用,這樣可以避免一枝槍管連續射擊發熱的情況了。

(美軍士兵在訓練更換機槍槍管)

當然,還有一種降低槍管發熱的方法,就是採用長短點射結合的射擊方法。這是機槍手必練的射擊方法,即短連發與長連發射擊輪換使用、打打停停,儘量延長槍管發熱時間。


50後男人


論戰場上最引人注目的角色,除了威懾力太強的狙擊手,莫過於主攻輸出的機槍手了,當然,倒黴的機槍手們也是頭一個被敵方迫擊炮、狙擊手幹掉的,所以戰時機槍手的存活率都很低,所以機槍射手的存活率是機槍保持持續火力的第一要務,通常情況下,步兵連長會親自選擇機槍陣地,機槍陣地既要便於發揚火力,也就是良好的射界,又要具有隱蔽性,這裡就不再展開了,因為這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二戰時讓盟軍蘇軍都聞風喪膽的MG42通用機槍,因其極具特色的槍聲而被美國大兵稱為“希特勒電鋸”,這種機槍理論最高射速達到1500發/分,實戰中也能達到1000發/分,不過在戰場上哪裡會這麼用,要是每個機槍手都這麼突突,那德軍後勤啥都不用幹了,只送子彈就得累到死,合格的機槍射手都是培養出來的,只有經過訓練才能把射速控制在500發/分,才能操作一挺MG42機槍。有經驗的射手都是三五發點射,能用100或200發子彈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保證了火力持續,步兵班排才能發揮出戰鬥力,抗戰時期,國軍輕機槍大都是20發彈夾,就更經不起持續不斷的啪啪啪了,於是國軍將領這樣教育士兵,日本鬼子的機槍手開戰之初,通常都是三發點射打過來,名曰:怕不怕?我們要採取兩發點射回擊,名曰:不怕!這樣對面的鬼子就知道碰上硬茬了……



王者榮耀WJG


機槍在戰場上是隨行火力,無論是進攻的戰鬥還是防守的戰鬥,機槍都是重要火力配置,所以,如何使用機槍併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得根據機槍的特點給予配置。總的來說,機槍分為三種射擊方式:一是非瞄準射擊,是近距離射擊,射擊距離為0——50米,不用瞄準,機槍對準人形目標射擊,這種非瞄準射擊準確率高於瞄準射擊,因為近距離射擊講究的是槍口移動的速度快於人移動的速度,才可擊中目標。二是瞄準射擊,距離50——400米,該距離內的敵人目標是進攻狀態,以點射打擊目標,每次點射兩發。其三是攔阻性射擊,對敵400——1500米的集團目標進行攔阻射擊,隔斷某一時空區域。如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美軍封鎖我陣地與後方聯繫的值班機槍,我軍後來到了極其艱難的境地,送上一個蘋果可立二等功。


指縫陽光63326531


關於機槍保持火力的持續性是一個很有技巧性的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機槍的種類,在這裡我簡單的根據作戰情況把它們分成班用機槍,通用機槍和固定防禦機槍,載具上的機槍我就不算在內了。一般班用機槍是隨班組運動的班組支柱火力,用於對付輕步兵等軟目標,重量較輕。固定防禦機槍一般是大口徑機槍,用於對付輕型裝甲車輛,防止裝甲車輛衝擊營地哨卡等固定區域,有時也承擔對低空目標的防禦任務,重量較大。而通用機槍則是介於兩者之間,可以隨班組前行,也可以裝上三腳架當做固定防禦機槍使用,不過口徑較小,只能打擊軟目標。

下邊就進入正題了,班組機槍什麼時候開火,怎麼組織班組火力呢,首先要明白班用機槍在班組種承擔的作戰任務。班用機槍在步兵班組中屬於支柱火力,承擔中近距離壓制和殺傷敵方地面軟目標,利用短點,長點等射擊技巧對敵軍進行壓制和殺傷,必要時也可以用掃射。保持火力持續性的關鍵就是保持對敵軍壓制的同時注意保持彈藥量,儘量多使用短點射,進行精準射擊,保持遲滯敵軍,進而掩護我方士兵進行攻擊或者防禦。在換彈藥的時候呼叫友軍機槍或者步槍進行火力掩護射擊,這樣可以保證火力不間斷,從而保證了火力的持續性。

通用機槍則一般配屬到連或排,作戰任務和班用機槍一樣,不過由於它使用的是全威力彈所以也可以對一般非永備工事內的目標進行壓制和殺傷,射擊方式和班用機槍一致,不過由於彈藥口徑相比班用機槍大,所以單人攜彈量會相應減少一些,不過通用機槍一般是三人一組,由組長指示火力方向,射手射擊,副射手準備彈藥,射手陣亡則由副射手接替,組長準備彈藥。

固定防禦機槍相對通用機槍來說口徑更大,多是12.7mm口徑和蘇制14.5mm口徑的,這類機槍因為彈藥口徑大,槍管長所以彈道平直,射程一般都在1.2公里以上,配合光學瞄具可以遠距離打擊敵方輕型裝甲目標承擔低空的防控任務,當然因為自重大,槍管長彈道平直等原因,配合光學瞄具也可以做精準射擊中遠距離的人形目標。這種機槍的火力持續性基本上不用做太多考慮,因為這玩意大多都是架設在掩體內的,只要保證裝甲車輛不衝過你的防線,基本上你就不需要操心,因為其他目標有班用機槍和通用機槍呢。


易飛霹靂吧啦說了一通


平時維護好,戰時少故障。平時多訓練,戰時不忙亂。


邊緣慢漫遊


一個是短點射,二是幾個機槍組輪流射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