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上的三代“開路”接力人

中新社西寧5月1日電 題:青藏線上的三代“開路”接力人

作者 孫睿 惠海珍

“上世紀70年代,我們從西寧到唐古拉山要走半個多月,路上吃的是自帶的雜糧餛鍋饃饃。時間越長饃饃越硬,後來他們就用石頭砸開,一小塊一小塊放進嘴裡。”今年80歲的羅生芳向記者回憶著當年參加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時的情景。

青藏公路始建於1950年,1954年12月1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車。

“雖然路修通了,但工程並沒有結束。由於當時修築的青藏公路算不上有等級的沙礫路面,為此,1974年,我作為一名基建工程兵就跟著萬名指戰員駕著馬車從西寧來到了唐古拉山,對青藏公路進行整治改造,鋪設瀝青路面。”羅生芳說,1984年,人類築路史上第一條穿越高原凍土區的二級公路打通了。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最真實的寫照。而羅生芳所修的路段恰好是青藏公路跨越“生命禁區”唐古拉山脈最高峰的路段,也是青藏線上自然條件最惡劣的路段。

“那時候,我們修路基本沒有專業器具,人手也不夠。修路材料只能靠大家喊著號子、肩挑人扛地運上山。”羅生芳說,唐古拉山的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一半,別說幹活,就是在上面走動也會出現頭昏、胸悶、氣喘。

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線黑色路面鋪築工程竣工,大大提升了西藏交通運輸能力,也為藏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2001年6月,為提升藏區群眾的生活質量,發展地區經濟,通往拉薩的青藏鐵路開始修建。

2002年春節後,羅生芳的兒子羅正廷接過父親的“接力棒”,來到青藏線上,成為了一名修築鐵路的勞務工。當時的醫療及施工條件比起父親羅生芳修青藏公路時已好了很多。

“進入21世紀,鐵路沿線都配有製氧站,專業的醫療隊伍會強制要求我們這些修路職工每天吸氧一個小時左右。”羅正廷說。

雖然硬件設施有所改善,但自然環境卻沒能改變。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鐵路安多縣雁石坪段,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5攝氏度,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

“高原凍土區的路面會隨著季節溫度的改變而發生凍脹和融沉。”羅正廷因此更明白父親當年修路的艱難。

即便如此艱苦,羅正廷的兒子羅昌強也還是跟著來到青藏線。他十九歲參軍入伍,並主動請纓來到武警青海總隊執勤支隊崑崙山中隊守衛崑崙山隧道,繼續守護“天路”。

“90後”的羅昌強說,“初到崑崙山,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艱苦。開水的沸點只有78.2度;青菜需提前用開水煮,才可入菜;所有的肉類,都必須用高壓鍋壓過才能煮熟……”

就在記者來的前一個星期,因為突降大雪,封了山,崑崙山中隊成了“與世隔絕之地”。負責後勤的羅昌強只能給戰士們吃點粉條、麵條之類的“乾貨”,生活用水都是把雪舀進水桶,燒化了用。

羅昌強說,雖然工作環境確實惡劣,但經過父輩們的奮鬥,現在守護“天路”的工作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他們曾經受過的苦,我們現在沒有受到過,因此應該繼續在他們所奮鬥過的地方,接力幹下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