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丁伟、孔捷对授少将衔抵触吗?原因是什么?

江南皮革厂—CEO黄鹤


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三人对自己的军衔都不满意,认为肩上多一颗豆才对得起自己的军衔。因此,当南京军事学院叫学员穿上55式军服参加彩排时,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均穿的50式军服以示抵制。



1955年军衔的授予主要根据《军官服役条例》、《军衔指示》、《编制军衔》作为评定军衔的标准。1955年少将军衔的评定幅度主要在正军级到正师级之间,因此,1955年总干部部授予少将军衔798人,其中副兵团级1人,准兵团级3人,正军级107人,副军级216人,准军级344人,正师级125人,无军队级别2人。


1955年授予的798名少将中,军级(正军、副军、准军)少将占少将总人数的83.6%。由于干部定级是1952年,而授衔是1955年,三年之内许多正师级干部的职务有所提升,其级别最低都是准军级,所以首批授予少将军衔的干部都是军级干部。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红军时期都是团长,抗战时期也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丁伟首先当上纵队司令(军长),李云龙和孔捷稍晚,但最终都是正军级,三人的资历都差不多,给他们授予少将军衔是合理的。


历史军魂


晋西北铁三角对授衔结果都很抵触,不完全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军衔授低了,而是他们认为评衔不公平。如果所有的军长、副军长统一都授少将,所有的师长都授大校,铁三角肯定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

其实仔细看电视剧就可以发现,李云龙一开始只是心里不痛快,但并没有公开表达对授衔的不满意。最早咋咋呼呼,对授衔结果不满意的是丁伟。


丁伟认为四野的纵队司令除了他,至少都是中将,陈大麻子和他一起提的纵队司令,这次也是个中将,却单给他授一个少将,这让他上哪儿说理去?

言外之意,如果四野的军长都是少将,他肯定没意见。但是跟他同资历、同级别的老战友都是中将,就单单他是少将,他的脸上很没有面子。

李云龙听丁伟在倒苦水,还是没理他。只是没好气地说:你瞎吵个什么?你以为你该授个啥啊?是不是该授你个元帅呀?做你的白日梦去吧。

丁伟被老李这么一激,他就反激李云龙:心里不痛快是不是?一颗星嫌少?要我说,你老兄该知足啦,没授你个大校就不错啦,犯了这么多错误,才和我扯了个平,这么多年了,咱小媳妇似的,处处管着自己,大错没犯过,现在可好,你现在是少将,老子也是少将,你还有啥不知足的?


李云龙被丁伟这么一激,他才真的是脾气上来了,他立即反呛道:你刚当红军那会,老子都是副班长了,和老子比,你就是新兵蛋子,只配背老套筒。你凭啥肩上也挂一颗星,跟老子平起平坐?

言外之意,李云龙真正恼火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资历老,像丁伟这种当年在他眼里是个新兵蛋子的人,现在也跟他平起平坐,让他们心里觉得很不爽。



孔捷不满意的原因,跟丁伟正好相反。丁伟是因为跟他平级的人都授中将,他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而孔捷是因为比他级别低的人也授了少将,他心里不痛快。

也就是说,三个人对少将这个军衔本身没有什么意见。他们真正恼火的原因,是认为评衔不公平。

孔捷恼火下级的师长与他平级,丁伟恼火平级的军长比他多一颗星,李云龙恼火丁伟和孔捷这两个新兵蛋子与他平级。

简而言之,人比人,气死人。如果所有的军长都授少将,所有的师长都授大校,铁三角也就不会闹那么大的意见了。

那么,晋西北铁三角的军衔到底低不低呢?

平心而论,李云龙和孔捷都不低。尤其是李云龙,少将是他能授予的最高军衔了。丁伟确实是低了,他有发牢骚的资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云龙在授衔之前的级别不高,他只是副军长兼代理军长。

天湖山训练结束后,李云龙被任命为副军长,由于军长彭志患了肝炎长期住院治疗,李云龙成了代理军长,主持军里的工作。——《亮剑》



众所周知,1955年的评衔是根据1952年解放军评级的结果为依据而进行的评衔。李云龙因为在战争中经常犯错误,所以职务经常在降,导致最后只是个副军长(副军级)。

按照他的副军级进行评衔,他最后被授一个少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副军级的最高军衔是少将)

相比来说,身为军长(正军级)的孔捷和丁伟都有一点吃亏。不过授他们少将,也说的过去。

首先是孔捷,他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在铁三角中,他的党性是最强的。但是,孔捷的能力不够。

根据孔捷的履历来看,首先他是红军时代的老兵,参加过长征,打过八年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他率新二团出关,三年的解放战争,他的部队参加了所有的重大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从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岛。从北打到南,可谓是功勋满满。

但是,尽管他有这么多的战功,并且他还没有犯过错误,结果才只是个军长,这侧面表现了一个问题:孔捷能力不够。

这也就是说,李云龙当副军长是因为“能力足够,但是因为犯了错误只能当副军长”,而孔捷没犯错误,却只是军长,那就是“没犯错误,能力只够当军长”。

换言之,李云龙授少将,是因为他经常性的犯错误,导致他级别不够,只能授少将。孔捷授少将,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只能授少将。



再说丁伟,相比孔捷,丁伟的能力足够,但是他跟李云龙一样——喜欢犯错。

用孔捷调侃他的说话:在东北时,你们二师偷着开烧锅酿酒,自己喝着还卖着,一边打仗一边做买卖,你丁伟是能够委屈自己的主儿?部队一到休整,你小子就把部队扔给政委管,自己跑到哈尔滨下饭馆、跳舞,上次我亲眼看见你小子搂个娘们儿跳舞,那脸都快贴上啦,也就是林总老护着你。

另外,剧中丁伟说“四野的军长全是中将,就单单他一个是少将”。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深意的。

1955年授衔,四野有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4人,中将43人,少将298人,合计360名将帅,居四大野战军之首。

但众所周知,1955年授衔名单,是考虑到政治平衡的结果。不能因为哪个野战军的战功多,就把所有军衔都给那个野战军。就拿丁伟所在的纵队司令一级来说,一二三四加上华野,一共有50多个纵队,正、副司令、政委、参谋长,加起来有200多个。但中将的名额就175个,不可能每个达到标准人都授予中将,因此只好牺牲掉一部分同志。



丁伟犯过错,并且他的提拔速度太快(三年时间,从团长提拔到军长)。从多维度的角度来考虑,委屈他一下,只授少将,也不是说不通的结果。


Mer86


1955年人民军队授衔时,曾经担任过一线部队长不很满意的,主要就是二野的王近山将军和四野的钟伟将军,而《亮剑》李云龙的人物原型,偏偏就包含或浓缩着这两位将军的历史故事,所以李云龙、丁伟和孔捷的举动并非空穴来风,也是在侧面反映一段真实的历史。



王近山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到解放战争期间与陈赓、陈再道、陈锡联、杨勇等将军一起,都成为中原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司令员,就战功而言确实不分伯仲;中原野战军1949年初整编为第二野战军及三个兵团时,陈赓、杨勇和陈锡联成为兵团司令,王近山为三兵团副司令员。

授衔的结果是陈赓为大将,杨勇和陈锡联为上将,这三位兵团司令也就罢了,原二纵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也是上将,而只有王近山被授中将,“王疯子”当然不干,这不是追求什么“高官厚禄”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军人的荣誉问题。《亮剑》剧中丁伟曾经特地提到同样是纵队司令的“陈大麻子”,并且严重表示不服。



之前我一直试图在第四野战军里寻找这个历史原型,如今看来,确实应该是二野的陈再道将军,不仅因为陈再道历史上确实有“陈大麻子”的绰号,更重要的是,王近山不太平衡的主要因素,很可能就出在同是副兵团级的陈再道将军身上。客观的说,从战功来说,两位将军确实难分高下,陈再道也是第386旅(副旅长)出身,“再道之勇”名冠三军,抗战期间两个人都兼任二级军区司令员。

细微的区别在于资历,陈再道1926年参加革命,最关键的是参加了1927年11月的“黄麻起义”,这是红四方面军建军的里程碑事件,遗憾的是王近山履历中没有这一条。评衔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太多,王近山的不理解,我们应该可以理解。



钟伟将军则是东北野战军最后一个组建的主力纵队第12纵队司令员,1949年3月东野整编为第四野战军时改称第49军军长,我查了一下,其它所有的11位纵队司令员最低授衔中将,李天佑、韩先楚、黄永胜等则授衔上将,而只有钟伟获授少将,这事换谁谁也不干,从白山黑水到纵横中南,钟伟将军的确战功赫赫,是四野名将的后起之秀。

问题还是出在“后起之秀”上,钟伟原来曾经是东野二纵第5师师长,直到1948年成立第12纵队时才被总部酝酿出任纵队副司令员,确实与其它主力纵队司令在职务资历上有些差距。钟伟则以“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魄力,最终让林彪改变态度,直接擢升为12纵司令员,有点“火箭提拔”的味道。而钟伟将军也是1929年入伍的老红军,资历不弱,既然跻身纵队司令员行列,惟独自己成为少将,自然心中难平。



实际上,关于钟伟的评衔略低,军委也是清楚的,后面一直按照中将甚至上将的标准使用的,1957年出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就是主席亲自提名,这是很明显的“低衔高配”。第三野战军也有一位参加过“黄麻起义”的兵团副司令员王必成中将,也是1955年授衔时比较委屈的三野纵队司令员之一,与王近山情况类似。

《亮剑》中李云龙、丁伟和孔捷都是浓缩和虚构的人物,讨论他们的合理军衔是没有意义的,剧中这一桥段是通过他们的故事,来描述了一段真实的人民军队历史,所以这三位在剧中获授什么军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确实有几位开国将军在军衔评定时不太合理,这事本来就很复杂,不可能尽善尽美,也难怪主席戏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度度狼gg


抵触是必然的,这一点在原著和剧中都多有交代!

在原著里面,李云龙拿到新礼服后原本挺高兴的,穿上之后还显了显神气,毕竟这种军礼服都是仿苏军样式,面料和样式都特别好看。

有抵触是发生在看了授衔名单后,跟李云龙一样资历的基本都授予中将衔,除了李云龙有抵触外,孔捷和丁伟也都有抵触,丁伟是抵触最大的。

李云龙抵触的出发点是,老子资历最老,从长征时候就是团级了,到现在给弄个少将,太丢人。

其实,要是以《亮剑》中的李云龙的资历和功劳来说,混个上将都有一定的理由,授予中将应该是合情合理的,然而以其多次犯纪律的情况来说,授予一个少将都很不容易了,尤其是解放战争中后期基本没有表现。

丁伟的出发点显然要比李云龙现实一点,丁伟不但资历和李云龙差不多,后期表现则比李云龙强太多,李云龙在解放战争时期受伤,没有参加三大战役,妥妥被甩在了后面,而丁伟就不一样了,丁伟是在解放战争最重要的东北战场上的纵队司令,是林老总的爱将。

丁伟说,我们四野的纵队司令除了我,剩下都是中将,就连和他一起提纵队司令的王大牙也评中将,唯独拉了丁伟,隔谁谁都有抵触啊!

孔捷虽然挤兑李云龙和丁伟,但是孔捷显然也并不满意这样的授衔,很明显自己最起码也要混个中将,才够本。

其实能参加在当时南京高级智慧系学习的,都是军师一级的长官,军一级的大部分是中将,师一级的大部分是少将,他们三个就有点不伦不类,也就是没当上鸡头,事事都争先的这三个人,哪里受得了这个气。

这种思想相信大多人都深有体会,跟你一起入职公司的,明明表现不怎样,后来升迁却比你快,年终奖的时候比你多,工作评先进的时候也大多都是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反正老子当年就是一怒之下离职的。

因此,第二天出操时,满操场只有他们三个没有穿新军礼服。特意在操场上出洋相,闹得最后刘老总出来主持大局,可以说他们三个人就是三个钉子户。

以李云龙、丁伟、孔捷在战争中的表现,授衔的时候,完全都可以授中将,以在八路军建制的时候,原本的16个团长,参加授衔的有13个,其中6个授予上将,7个授予中将,再来看看他们这三个红军时期的团长。

授衔如此之低,很可能是作者都梁想要刻意表现的,那就是这三个人都是红四方面军的团长,张国焘叛变的时候,很多指战员都受到了牵连,这应该也是授衔时候的重要考量之一。


史论纵横




中国人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李云龙、丁伟和孔捷对授予少将军衔有抵触,就是跟别人对比的结果,心中实在难以平衡。

比如丁伟说陈大麻子跟他一起提的纵队司令,陈大麻子就是中将。孔捷在朝鲜战场上指挥的那个军,下边有两个师长这次也是少将。军长是少将,师长也是少将,这不公平。

李云龙也一肚子火,他说,孔捷当兵的时候,自己已经是副班长了。红军时期就已经是团长了,和他资历相同的,很多人都是中将。

当然孔捷也指出了李云龙从红军时期就犯错太多,授大校军衔也不应该叫屈。丁伟在四野期间,偷着开烧锅酿酒,一边自己喝,一边卖。不是四野首长护着他,早就被降级了。



刘伯承元帅当时兼任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就把他们三个人叫过来训话。李云龙、丁伟和孔捷抗战期间都是129师的团长,刘伯承作为129师的老师长自然是有资格教训他们的。

刘伯承语重心长的讲,如果董振堂、左权、刘志丹、寻淮州等同志没有牺牲的话,他们应该授什么衔呢?作为斗争几十年的老同志,能活下来都应该感到庆幸。


他接着说,就你们的指挥能力,给你们一个师去和国民党的74师正面对抗,能打胜吗?对现代化军团作战,你们又了解多少呢?朝鲜战场充分证明我军在现代化战争方面需要做很大调整,不认真学习,整天在这个地方会职务高低闹意见,有意思吗?

最后刘伯承强调,李云龙和丁伟就怕被老战友耻笑,所以才来在中将军衔上争一争。孔捷是为了讲义气,来帮老朋友说话。跟那些倒下的战友们比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三个人彻底被老师长教训的服服帖帖,再也不在这件事上闹了。



1955年授衔的时候,按照授衔小组的决议,原计划要授予毛泽东为大元帅,被他拒绝了。他还建议在地方任职的同志不要参加军衔评比,陈毅元帅例外。

粟裕同志表示以大局为重,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做过的贡献不算什么。他坚决要求连大将军衔也不要,但没有得到批准。


许光达将军回到自己的家中,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中,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要求把自己降一级军衔。

罗荣桓和叶剑英都认为自己应该降一级军衔,李先念更是认为自己能够担任上将就可以了,大将军衔可以让给其他同志。



当时像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样的人不少,比如王近山,参加革命时间比较久,功劳也不小,但他进城以后犯了错误。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讽刺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当时打仗的时候连命都不要了,现在却为了这一颗星非要争一争,有什么意思呢?

憨厚正直的朱德元帅说:都是革命老同志,肩膀比别人少了一颗心,脸上就没有光。回去后对老婆和战友都会有点不好意思,有情绪其实也正常嘛。

授衔工作从1952年到1955年才宣告结束,其中也考虑把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革命的资历问题,解放军中各大山头之间的平衡问题,战争期间的军功问题。



绝对做到公平是不可能的,有一些人受一点委屈也是正常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管授予什么军衔,他们曾经离过的赫赫战功,永远不可能被抹杀,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军衔!


新知传习阁


1.军人的这种情感应该是比较复杂的,应该不只是对少将衔不满足或者不满意这么简单。

2.客观来说,授少将衔略低了,三人的履历和当时的军职,也就是介于少将与中将之间。但当时军中将领数百上千,也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如愿以偿,“皮有功、少晋中”也只一例而已。

3.个人觉得亮剑三人组相对不满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很多自己昔年的部下,或者是觉得不如自己的将领,被评上了比自己高的军衔,这点应该是让他们最难以接受的地方,中国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帮百战之中杀出的军人的荣誉感极强,自然很难接受“我不如谁谁谁”的局面,尤其是在略微带有论功行赏性质的授衔现场……

4.另外呢,55授衔也真的没法做到绝对公平,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所以必然出现了红军时期的班长排长只能当个少将,自己带出来的兵却当了中将上将的例子。而军中历来注重资历和出身,尤其是像李云龙这种“谁谁谁打枪,还是我教的”,据说55授衔现场,经常可见上将给中将少将敬礼的场面,有些也传为佳话,比如公认的敦厚中将詹才芳,红军时期军长,解放时期也是军长,最终授衔中将,也算是绝无仅有,他昔年的部下中,包括了陈锡联、许世友、洪学智、王近山等开国猛将,就詹中将最经典的一次是过草地时发现一个大个子兵掉队,看他是个扛机枪的料子,安排警卫员说“给他一条马尾巴牵着走,没准能活下去”,后来这个大个子专门找詹中将拜谢救命之恩,原来就是尤太中,开国少将!而詹中将后来某次去北京登陈锡联的门做客,陈夫人赶紧吩咐警卫员“快去喊首长,就说首长的首长来了”。

5.当然这跟詹中将的个人性格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许世友谁都不服,但凡开会,必寻找詹中将为邻。但是我们不能以詹将军来要求其他所有的人,百战猛将,多是粗人,觉得不公,掩饰不住,也是情有可原了。尤其是在未见得觉得自己低了,公平这种事情也确实是难,有的时候有可能需要平衡。

6.比如钟伟少将,跟李云龙、丁伟和孔捷其实资历和军职相似……发发牢骚、叫两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文人写书,都梁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是刻意如此处理,这样才更有矛盾的爆发力不是……

7.当年不是有句话吗: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而那个大时代背景下,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又何止这晋西北铁三角呢……除了主动放弃授衔的拟授元帅周恩来邓小平,拟授大将李先念谭震林之外,四野的兵团司令程子华未授衔(资历至少大将),还有耿飚等转战外交战线的将领,以及少将段苏权,他也是对绶少将衔反应最激烈的将领,以至于临终时他是穿中山装而非军装入殓。也许其中别有隐情,但军人的血性,老将军还是有的。

8.所以说,尽管亮剑只是一部小说,但其中折射出的问题,还是值得聊一聊的……


搬不动的小强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李云龙、丁伟、孔捷对授少将衔当然非常抵触。

话说晋西北铁三角真是命运相连,不但最后的职务大同小异(都是军级首长),连军衔都出奇的保持一致。三人对这个结果满意吗?满意才怪,就像老李说的“772团的陈瞎子和咱老李一起提的纵队司令,凭啥他就能康两颗星”,连最稳重的孔捷也一反常态,公然抵制新军装,还不是因为军衔太低心里憋屈。那么话说回来,为何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都仅仅被授少将衔呢?其实原因有二。

其一:三人都有自己的缺点。

老李的缺点大家都知道,能打仗,同时也能惹祸,连老总都说李云龙犯的错和立的功一样多,丁伟也是个不安分的主,解放战争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丁伟居然敢酿酒自卖,厉害了人家打仗你来做生意,这要是搁在十年动乱,早就判你一个资本主义罪了。至于孔捷,循规蹈矩但是作战能力不高,是以少将军衔也挺适合他。

其二,山头主义。

李云龙于1910年12月14日出生,汉族人,男性,籍贯为中国湖北省大别山地区。曾在家乡当过篾匠。1927年,李云龙参加黄麻起义,后一直在红四方面军。作为老李的战友,孔捷和丁伟也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但是有一个问题,红四方面军的优秀将领实在太多,为了平衡各个山头,授衔时是做了妥协的,这也就是三人被授予少将的最大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从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已有军衔制的实践,北方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陈毅和林彪等被授予中将军衔,南方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授予中将军衔,授衔的将领主要是基于与国民党合作便于职权和军衔对等便于指挥军队,后来国民党中央没有继续提供军饷和武器弹药支持造成我军严重困难军衔工作暂停。后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便于和平谈判中我军代表处与国民党对等授予了驻武汉和上海、南京、重庆代表临时军衔。



建国以后,百废待兴,我军成立了总管干部处负责军队编制和训练工作,总管干部处部长罗荣桓开始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筹备军衔授予制度工作,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表示希望尽快看到我们的干部装上军衔制服投入职权分明工作中以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苏联的军衔制度体系:元帅(国家元帅,军种元帅),将军(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下士)。苏联的体制很明显没有顾及到东方的含蓄,准将让人瞎想属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况且名不正言不顺,为了让大家顺气大校是一种比较合适安排。



1955年经过中央军委拿出了各级军衔评选标准后拟出初步名单,名单下发到各大单位讨论确认资格审查后报军事委员会总军干部部审核讨论,最后在下发各大单位复核由中央军委批准公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已经转入地方工作的党和军队领导人不参与评军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领导党和军队做出卓越贡献的十个领导人评为元帅。军衔的平定工作是建国以后人民军队步入正规化的关键阶段为各级军队干部明确职权和军衔订立了标准,避免了跨军种兵团作战时互相推诿权职不清的问题发生,军衔制的实施也是国家对军队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元帅和大将的授勋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各大单位的将校由各大军区元帅负责授衔授勋,其中南京军区由刘伯承主持,《亮剑》中各大单位选取的优秀指挥员到南京军政大学学习期间授衔授勋,李云龙和孔杰及丁伟都是军一级的首长被授予少将军衔觉得委屈,他们的理由是某些人入伍晚没有打过什么打仗却比自己多一颗星觉得不甘心,铁三角一直都是争强好胜,在战争时期为了抢主攻任务干预与首长理论动手甚至不惜违抗命令,这种血气和精神一定程度激励了士气,可是进入了和平时期需要戒骄戒躁和谦虚谨慎,这是西柏坡会议上确立以后工作原则和政治指引,刘伯承担任校长的南京军事学院也承担教育军队高级干部提升军事素养和政治理论修养的重任。李云龙的原型融合了多个人物的履历,其中王近山的一生轨迹与其基本重叠,被粟裕誉为华野的朱可夫,一个军事天才的成就源于时代造就的条件和个人的才智完美融合,只是人需要不断进化和完善才能永葆进步。


唐俊龙55398571


八路军团长也有几说。第一种是刚开始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时的团长,在建国后55授衔时可能会被授予上将军衔。但八路早期由于受制于国民政府对番号指标限制,原红军指战员都是降级任命,原来师长级别最多是个团长,林彪这样的红军军团长和徐向前这样的方面军总指挥也才是师长。李云龙在红军改编换装时就是一个营长级。抗战后期这些师长都是在自己根据地(解放区)独当一面的诸侯(山头),解放战争对应基本都是野战军首长。首次授衔时八路军师长级基本都是元帅,最初的旅级干部基本都是大将。 第二,抗战中期的团级干部,相持阶段开始后,八路军深入敌后进入了快速扩张期,在原各师编制外又成立了很多地方性的部队,以及所谓独立团,新编团等。这些在国民政府编制之外的团级干部,很多也就是红军时期的团长,营长甚至是连长。严格意义上讲李云龙,丁伟和孔捷都是中期开始后的团级干部,这一级干部一般轨迹在解放战争开始后都坐到了师长级别,解放战争后期基本都因功升迁到了军级(纵队),所以,授衔时候少将和中将是主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抗战后期,进一步补充扩编的团级干部,这一级干部都是在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那些经历红军时期能在战争幸存下来的班排长基本上抗战后期最多也就是团级干部,这一种团长解放战争中基本也就是评级变动,当然有部分会升级到旅级甚至个别最高到师级干部,所以授衔时最多上校,一般基本都是少校和中校。


己已未央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亮剑》中李云龙、丁伟、孔二楞子在军校时,正赶上授衔,三人都是开国少将,丁伟这样比较有内涵,有修养的同志都立刻七个不服,八个不爽,跟别说老李、老孔那哥俩了。

这一段剧情,还是可以如实反映五五年,第一批开国元勋授衔时的真实情况的。这件事上,高层有许多情况和因素需要考虑、平衡,一碗水完全端平不太可能,确实有许多老革命受了委屈这是真的,也确实有受了委屈的老同志为这事闹意见,不过这不是闹个人待遇,是争个面子,好多一起革命多少年,一直别着苗头拼战功炫战绩的老战友突然高了自己一阶,那不是钦定比自己成绩好、战功高吗?!



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这人还做不做了?书里是孔杰授衔时,是他长征时的兵给他授衔的,他说怪话:现在都战士给班长授衔了。人家给他敬礼:老班长永远是我的老班长。电视里没有这一段,是在授衔前,三个人就被校长刘帅一顿狠剋剋服气了,没敢犯刺。历史上,第一次授衔时,还有许多自己申请降衔,自己让衔的老同志,由显高风亮节,感觉委屈的老同志,组织上也都差不多统一口径,让他们们回忆革命征途上,已经牺牲的战友,跟老李他们铁三角受的教训也差不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