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已经不再值钱,赚钱难度却加大

很多时候生活比我们想象中过得还要难,劳苦大众总是在最基层无尽地折腾,就像房地产市场每一次的政策调控,都能做到精准打击真正的购房群体。北京公积金新政安迪提到无人关注刚需的艰辛,其实应该是没有人在意你的死活和现状。

同时,矛盾的情形在现实里真实地碰撞,生活消费市场似乎也没有那么低迷,大家对于该吃吃该喝喝该买买的热情丝毫不减,周末里商场中的热闹四川可见,说到的消费降级无影无踪,唯有在买房居住置换改善上确实有所收敛,诸多无奈,只能妥协和接受。

钱不值钱,却更难赚。

这是一个中小型加工厂的老板的感慨,他们是劳动密集型的底层生产链的一环,纯粹就是以拼人力、拼时间来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而这一份价值却脆弱得无法直视,不管是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预估的产能不符、误判的复杂难度、客户的附加要求、还有现在每个企业遇到的用工问题。

不仅仅是人口红利消失,不再只是工人难找,而是那些在工厂做事的人们再也不是之前的工人了,他们的位置已经变得坚不可摧,他们的心情也随时会变。正常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早就今非昔比,经过这些年的上升和改善,这一方面的变化大家也早就逐步适应,老板们早就认清了基本现实。

现在的工人早就不是那些年任意调配的辛勤小蜜蜂了,他们不仅仅只是要求满足收入,更想要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稍微年轻一些的小伙伴,他们想要自由发挥的空间,想要固定的休息,不愿意总是面临加班赶货,也不在意老板明天是否面临客户的交期,或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将要得到客户的惩罚和扣款。

他们并不在意。

怨声载道的老板们。

老板他们也不能投诉客户这些年的定价不曾改变,各类要求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给到工厂的加工费用却呈现下降趋势,工人的收入和福利逐步上升,大凡是工资少了一点下个月立马就有人不来上班,有时候连招呼也没有。

以前的随意的呵斥,到现在变成了小心谨慎;以前的爱来不来,到现在的连哄带骗;闹一点小情绪不再是任由放任,早就变成了安抚安慰讲感情。

这些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如果还有经营下去的空间,哪怕利润再低再少,那起码还是能拥有的果实,说起来依旧还是老板。这么多年的工厂经营,让他们完全习惯了工厂的节奏,也因为工厂的累积让他们改善了生活,让他们在同龄人里有着不同程度的成功和认可,真的甩手不干他们根本就放不下,再者是年龄也还没有大到安享晚年的阶段。

会把他们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蠢蠢欲动,不知最终是否会全面执行:所有的员工必须按照正规的方式缴纳社保,一个也不能少,一分也不能少。

作为正常的理解从个人的角度看,为务工的劳苦大众缴纳正规的社保是理所当然的好事,是为基础员工争取正当权益的好方式,是以后老有所依的坚实保障。

但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太多的差距,高税负下的密集型加工企业似乎没有这块利润能覆盖工人的权益,并且我们都知道即使之前有所调整削减,但可谓是九牛一毛,社保缴纳比例依旧高得吓人,很多普通劳动密集型工厂,政府如果要求全额缴纳这不仅仅是闻风丧胆,几乎等同于自寻死路。

钱已经不再值钱,赚钱难度却加大


不同城市可能会有微弱的差别,但基本是以上面表现的方式在缴纳社保,取上海税前月收入6000元来计算,公司需要缴纳的社保五险占工资的31.2%,缴费总额为1929.62元。

个人占比为10.5%,缴费总额为690元。

这里还没有说到公司与个人各自占比1%到7%的公积金。

个人所得税还有145元支出。

公司31.2%+个人10.5%=41.7%。

等同于如果公司给你的基础税前薪资是6000元,实际上公司支付的薪资为7929.62元,不含公积金,不含个人社保部分,不含个人所得税。

如此重压的社保和税赋,是真正的大山。如果强制性从明年开始税务部门接手社保缴纳,从税务机关直接收取,必然会有很多我们所说的非正规缴纳公司工厂难以为继,会选择关门大吉。

钱已经不再值钱,赚钱难度却加大


常州这家公司被追缴10年社保的新闻犹如晴天霹雳,让那些目前还在艰难维持的中小企业胆战心惊,一时间是人心惶惶传言四起,市场中弥漫着极度悲哀的气息,很多猜测是关于社保的亏空,老龄化的今天让养老保障倍感压力。

一副秋后要算账的气概一览无遗,大家心知肚明早些年的各种漏洞和默许,如果真的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去核查,市场上十有八九或至少一半以上的企业逃不掉补缴。

就像上面老板说的那样,这就是最真实的刺刀,他们只能选择远离,不再为了一点薄利去挣扎,趁早离开这价值所剩无几的所谓产业链。

要知道早些年不少的劳动务工者主动提出不需要社保,更情愿老板们能够折现这笔社保费用,即使不全给打点折扣也能接受,这些钱他们在外乡工作的那些年并不一定最终能带得回去,个人的那部分经过折腾还有机会回归原籍。

公司缴纳的那部分可就是千真万确被所在工作城市统筹,政策并没有给这31.2%社保费用自由迁徙的权限,一块一毛一分也带不走。

如此一来,那些日子老板们和员工相安无事会心一笑,只要在这个总支出的点上找到平衡,各取所需平平安安地过好了这些年。

这些年不走这些漏洞 ,不敢轻易越过雷池,总是老老实实按照政策规定给员工交社保的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外资公司,尤其是一些在国际上有着很好声誉的公司,他们在这一方面几乎全部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

另外中国税赋的占收入比例,国际上排名看我们绝对值得骄傲,我们的中小为此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的巨无霸企业更是当仁不让,全世界我们排在了前三,几乎都是在第二名徘徊。

至于福利,那当然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钱已经不再值钱,赚钱难度却加大


总理一心为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为社会各种所谓社保亏空的谣言做了辟谣,国家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大家不需要担心。

“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无论如何不能增加企业负担,影响企业和市场的预期,对于那些历史形成的社保费征缴参差不齐的问题,严谨自行集中清缴。

一锤定音!

高层为中小企业、为那些还苦苦在为实体经济做贡献的大小老板们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还有机会在市场生继续生存,在相对恶劣的环境里匍匐前行。

总体上要为企业减轻负担,要保证税赋比例降低,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用各种方式、方法去缓和严厉执行中的阵痛,让大家能够逐步接受并为之感到动力。

老板说了一句很简单很朴实也很无奈的话,这些年他们想要的利润就是有朝一日能超过每年纳税的总额,这一块强制性的支出从未有过改变,不管是他们的工厂赚钱与否,每一张增值税发票都像紧箍咒一样生生生根。

他们的利润从未超过,他们的梦想很难实现。

而这又是多少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他们作为最基层的实体服务群体,解决了绝大多数的就业人群,付出的艰辛很多比大企业多,遭受的压力也从不来不小,相比较政策扶持和贷款操作,对于他们来说无疑于难上青天。

就更不要和那些垄断性的国企、事业单位相比了,那在他们眼里是真正的大山,是永无可能的对比。

钱太难赚了,不仅仅是对于中小企业。

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也是完全一样的感觉。

相比较10年前的薪资收入,明显能看到增幅并不低,但却并没有让大家觉得富裕了,生活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消费成本也急剧上涨,那时5元钱能吃到的两荤一素,现在就只能下一碗清汤面。

想要保持当年5元的标准,现在可能需要25元或更多。

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钱也变得越来越难挣。

就更不要谈房价这些年的涨幅状态了,很多城市房价这10年远超了两荤一素的增长比例,房子可以不买可以租可以合租,可以租小一点远一点、租郊区租更远郊外,总能找到合适的居住可能。

上海政府统计的数据是每年薪资增幅在9%左右,这个不到10%的百分比让很多人为难,也是很多人的追求,想着要跑赢通胀打败CPI是想达到的目标。

别忘了上海2017年平均薪资是7132元,而如果统计属实的话上海的平均工资全国排在第二位,第一是 北京。

原本想要的标题写到后面文字会慢慢流转,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到写作的魅力和无奈,他们总会找到不同的分叉口和出路。钱不值钱在这篇文章里并没有完全体现,着重说到了中小企业赚钱的不易和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普通人现实生活里难以言喻的艰辛和不易。

钱不值钱这个主题会表现在其他篇章中,到时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