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类似于和珅之类的令统治者特别喜欢的奸臣?

sunshine573597528515


我是文史轶事,欢迎关注我观看更多历史逸闻趣事。

一个男人喜欢另一个男人,排除掉某种特殊爱好,只有两种可能:

  1. 和这个男人相处,令他心情愉悦;

  2. 这个男人对他有用。

很不幸,以和珅为代表的大多数奸臣,这两样都占全了。所以历史上有那么多受宠的奸臣,就不足为奇了。

和奸臣相处,令皇帝身心愉悦

作为一个奸臣,首先想的不应该是国计民生,而是荣华富贵。在古代,恩出于上,最为便捷的途径便是讨好皇帝了。

乾隆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和珅就全天候三百六十度环绕无死角地拍他马屁。嘉靖皇帝爱修道,堂堂首辅严嵩大人,则练成了一手写青词(道教斋醮时的祭祀文)的好本领,“给脸不要脸”的忠臣却抬着棺材大骂昏君。

奸臣以帝心为心,帝焉能不喜?

皇帝也是人。如果你是皇帝,你是喜欢处处顺着你、处处逢迎你的人,还是喜欢梗着脖子整天骂你喷你一脸唾沫的人?

然而,只会讨好皇帝,让皇帝觉得心情愉悦,充其量是个弄臣,可替换性太强。

想讨好皇帝的多了去了,如何在一众奸佞中脱颖而出?

奸臣要有特长,要有技术含量

有的奸臣能给皇帝钱,和珅善于理财,一个“钱袋子”的用途自不待言。给乾隆钱还不算,还给他儿子钱——乾隆死后,嘉庆通过抄家大赚一笔。

有的奸臣能帮皇帝干脏活。忠臣往往有爱惜羽毛的毛病,而奸臣往往善于揣测上意,又没节操,干这种活,顺风顺水。李隆基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又不好意思下手,最后还是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帮忙搞定的。换做忠臣,哪个肯干?

又如武则天时的周兴、来俊臣等酷吏,罗织罪名,帮武则天把李唐宗室几乎杀了个干净。这种脏活,狄仁杰这种忠臣明显指望不上,不帮倒忙就不错了。秦桧帮宋高宗赵构杀想迎回二帝的岳飞,又替他背了黑锅,也是这个道理。

奸臣即使只会拍马屁,从能力上看是草包一个,也不要紧。因为有听话的天然属性,奸臣也往往被皇帝推出来玩平衡。

杨国忠是草包一个,但是在李林甫一家独大的情况下,还是被唐玄宗推出来跟李林甫打擂台——虽然在李林甫活着的时候就没打赢过人家。

是否是奸臣,其实取决于皇帝自己

因此,皇帝宠信奸臣,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被其蒙蔽。皇帝往往心里清楚,这个家伙人品不好,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当条狗养着啊,闲着时候可以逗弄开心,需要的时候就放出去咬人。

然而,奸臣的产生是天生的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裴矩,也就是被黄易的《大唐双龙传》中邪王石之轩的原型,在隋炀帝手下奸佞谄媚,在李世民手下据理直谏。人没有变化,然而在前朝是奸臣,在后朝是忠臣。

为何?

司马光的评论简明扼要:

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所以是忠臣还是奸臣,根子上还是看皇帝自己。皇帝喜欢忠臣风格的,那么奸臣也可变成忠臣(其实也是逢迎上意的一种);反之,为了自保,那么不排除忠臣变成奸佞的可能。

因此,历史上这么多宠信奸臣亡国的君主,可以说一点都不冤枉了。

身子不正,影子自然歪,喜欢奸臣,奸臣自然就来了。


文史轶事


奸臣历朝历代都有,而且都受到当时帝王的欣赏和重用,而且在权势、财富上实现双赢,但其们最终的结果也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这也算是一种社会现象,当然这些贪官污吏们对历史向前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影视剧中的和珅


1.他们是帝王得到自我满足的需要。虽然对外面声称自己欢迎大臣们直言不讳,有一说一,如果自己在执政中出现错误希望可以指出,一般的规律是帝王刚刚继位的初级阶段能够很好的坚持这样的公开纳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帝王也是人,总听到别的大臣批评自己或者对自己的决策指手划脚,心中必然会产生抗拒心理,而一旦出现什么都拥护自己,一切都顺着自己说话的人,帝王当然喜欢,就如和珅一样,乾隆说什么是什么,乾隆想什么他就做什么,怎能不讨乾隆的喜欢。相比纪晓岚、刘墉的谏言,还是和珅顺自己的心。

影视剧中的秦桧


2.他们是帝王朝代衰弱的必然产物。朝代发展前期,帝王都能够励精图治,因为他们知道开创朝代的不易,所以他们兢兢业业做好守业工作,但当一个朝代发展到中后期后,继承帝位的皇帝由于出生于和平年代,以及自身素养的不同,对先祖创业之艰没有太多的认同感,所以在治国理政中慢慢懈怠,导致国家整个架构体系、组织机构涣散,而随之带来的一个恶果就是贪污腐败,尤其是中央政权中必然会产生大的贪官,并且是位高权重,他们为非作歹,但依旧受到皇帝的重用。

影视剧中的郭开



3.他们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一个要素。能人对于历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类似于大贪官污吏对历史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正是他们这种对历史发展的阻碍作用,导致王朝的逐渐衰弱和势微,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尤其是社会矛盾进一步被彻底激化,导致民不聊生,起义四处爆发,最终王朝被推翻,新的顺应历史发展的新朝代出现。如战国时期赵国的郭开,在秦军攻打赵国的时候,他先后陷害廉颇和李牧,导致秦军大胜,赵国被灭。

所以说,奸臣是封建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不怪奸臣当道,只怨封建当权者的无能。



严格意义上说,和珅是贪官的代表而不是奸臣的代表。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身边都有很多和珅这样的近臣,和珅善于察言观色,办事能力强,无论说话做事都能让统治者非常满意,统治者有什么愿望他们都能很快很好地完成,可以说是统治者最喜欢的下属类型,也是统治者离不开的下属类型。

和珅对乾隆皇帝还是非常忠心的,乾隆皇帝也离不开聪明乖巧的和珅,两人可谓情同父子,因此和珅才有恃无恐贪赃纳贿,成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贪官,如果乾隆帝一直不死,和珅就不可能倒台,可惜乾隆帝虽然活了8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但仍然有离开人世的一天。

太上皇乾隆帝一死,早就对和珅富可敌国的家财虎视眈眈的嘉庆帝立即对和珅动手,而和珅并没有曹操司马懿秦桧等奸雄那样权倾天下的势力,只能束手就擒,富可敌国家财万贯转眼变成浮云,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最终成为遗臭万年的大贪官的代表。


厚德载物49847


我们就举例看看为什么和珅会令乾隆帝喜欢,而统治者为什么都喜欢这一类人。

1. 乾隆帝在位后期,非常自大,自以“十全武功”而得意自满,又非常的沉溺于个人的奢侈享受。

2. 和珅在整顿财政,积蓄财力方面堪称天才。把偌大一个清帝国财政打理的井井有条,还不仅如此,其创办的“议罪银”制度,直接把从贪官污吏的钱搞到乾隆皇帝私人小金库里。

3. 和珅博学多才,通晓汉,满,蒙,藏等多门语言,在当时的八旗子弟中绝对的一流全才。

4. 和珅身兼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内阁大学士,爵封一等公,还是三部一院的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职。

可以来总结一下为什么了。非常有才能,能给皇帝分忧,可以给黄帝搞钱,还会揣摩帝王心思,能让皇帝开心快乐。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都是让皇帝觉得可以掌控,未必是忠于国,但是一定忠于君。


滚滚历史如长河


这样的人生活在这种制度下他没得选择,如果生活在民主制度下说不定还可能是治国奇才,这种制度必然会淘汰他会埋没人才,也必将被人们唾弃,把老百姓逼上生活艰苦的环境,让广大人民背井离乡,孩子却不能在父母身边,更何况在这种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都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回归自然163764950


皇帝也是人,人就有人性

尽管也许知道他是奸臣,但良药毕竟苦口,忠言毕竟逆耳,谁不喜欢和自己跪在一起哭的“知己”之人呢?


sunshine573597528515


和坤贪,却是忠臣


lauchert


封建帝王权衡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