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放生,本市明起將集中開展整治!

從市水務局獲悉,為全面深化河長制湖長制,切實加強中心城區河湖管理,杜絕各類損害水生態環境的行為,

市有關部門和市內六區將在4月30日至5月9日期間,對海河、子牙河、北運河、新開河等河道重要點位進行聯合執法,開展違規船隻清理、沿河及橋樑販魚攤販清理、非法放生(增殖放流)活動清理及河道清理等行動,嚴厲打擊各類危害河道水環境的行為。

天津市海河管理處處長孟祥和介紹,“近一個時期,海河等市區重點河道的大悲院、劉莊浮橋、西站西大橋附近頻繁出現非法放生(增殖放流)的行為,並由此引起違法捕撈、設置阻水網障等問題,給河道生態環境和行洪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非法放生等行為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一是引發外來物種入侵危險。由於非法放生(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未經過漁政管理部門檢疫,造成一些非本地物種進入我市水域,河道保潔工作中已先後發現蜥蜴、巴西龜、鱷龜、牛蛙等多個外來物種,這些物種一旦大量繁殖將嚴重破壞河流生態平衡,給本地生物帶來滅種風險。

二是導致水生態環境惡化。一些非法放生(增殖放流)的魚類、龜類由於不能適應海河生態環境,放流後出現大面積死亡,死亡後又成為汙染源汙染河道水體,加劇水質惡化,同時給河道保潔工作帶來巨大負擔。據統計,河道管理部門高峰期一天打撈死魚達7000餘斤,嚴重影響河道生態環境。

三是引發管理秩序混亂。由於非法放生(增殖放流)行為的頻繁出現,助長了先捕後賣、先買後放等非法捕撈、販賣行為,形成非法利益鏈條。部分船主見有利可圖,新造多艘大型船舶從事捕撈和放流作業,並在河道中人為設置大量網障,影響河道過流和正常行船,同時非法捕撈、販賣還造成沿岸垃圾量增多,擾亂河道沿線正常管理秩序,影響河道環境衛生。

在這次集中整治非法放生(增殖放流)活動中,由市交通運輸委和市農業農村委牽頭,市水務局、公安局及沿河各區政府將對海河等重點河道橋樑、碼頭等地區進行重點清理,清除長期聚集或藏匿的各類違規船隻,恢復河道正常通行秩序,斬斷非法放生(增殖放流)的利益鏈。由市城市管理委牽頭,沿河各區政府將對重點河道沿線擺攤販魚行為進行集中清理,杜絕因販魚造成的環境汙染,恢復河道沿線正常管理秩序。在清理攤販的同時,我們還將對沿河抄網捕魚、設置掛網地籠等器械捕魚的行為進行管理,消除各類違法捕撈行為。市有關部門和沿河各區政府將在重點河道重點河段開展整頓非法放生(增殖放流)行為的社會宣傳,對非法放生(增殖放流)行為人進行勸阻和教育,宣傳正常增殖放流活動的程序和相關要求,營造聲勢、擴大影響,提高市民愛護河道、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市水務部門將加強對海河等中心城區一、二級河道的保潔作業,及時清理腐爛水草、死魚及垃圾漂浮物,確保河道環境整潔。市水務部門還將加大對中心城區河道生態補水和循環力度,進一步改善河道水質,為廣大市民出行創造優美的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