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1935年,我出生在古城閬中縣。1950年夏,15歲時離開故鄉到重慶求學續讀高中。2019年,離開故鄉已70年了。

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從2018年開始,我經常閱讀《閬中民俗薈》上刊出的一些介紹有關故鄉民俗、往事等方面的文章。閱讀這些文章令人倍感親切,它們常常把我帶回到在故鄉15年時光裡度過的童年、少年時期的一些美好生活的回憶中。人到老年閒暇時常愛回憶往事。對古城的鄉愁,就十分自然的回憶起居住的老宅環境、讀書的校園生活、在醋房的店員經歷、日機轟炸和美空軍地勤入駐、故鄉的風味小吃、節日的民俗活動、文化娛樂及街頭宣傳等等。

童年、少年在故鄉親歷的見聞和一些難忘情景,就像在回放影視一樣,仍然很清晰的呈現在腦海中。回味記述這些陳年往事也是一種樂趣,真是“歲月如歌”啊!

寫出此文以懷念在故鄉度過的難忘的童年、少年歲月,並與親朋好友和故鄉朋友們在閒暇之餘交流,共享


01

居住的老宅環境

我們家居住的老宅,是閬中縣城南離嘉陵江邊不遠的萬壽宮街1號(這是前門門牌號、另一門則為管星街14號),老宅坐北朝南,是一座有兩個院壩(天井)三排房屋的小院。進入前門後,就是前院,有一處長形的院壩,靠近這個院壩中間往北有一門廳,東西兩側共有六間房屋。跨過門廳的中院有一方形院壩,東西兩側共有四間廂房和一間灶屋(廚房)。往北則是一間正廳堂屋和四間正房。我們家住在中院的四間廂房和前院靠東的一間大房,其中有三間臥室,一間書房和一間吃飯兼會客的房間。前院的房屋和靠北的房屋則分別出租給王姓、楊姓兩戶人家居住。(這些出租的房屋的產權屬於蕭氏家族,不是我們小家的房產)。

老宅的院子雖不太大,可兩處院壩裡卻栽種了不少的樹木花草,環境幽靜。前院的長形院壩內,靠著萬壽宮街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樹上結出約豌豆大小的梧桐小果子,它們長在似網狀的湯勺形枝葉周邊,小果長熟後與湯勺枝葉一塊飄落地上,小孩們撿著可以咬開剝殼生吃,也可由大人炒熟了吃。前院還栽有一棵桃樹,每到春天它盛開著粉白色的桃花,但結出的桃子不太多。臨街的院牆中間,還有一個用不同顏色和大小的碎瓷碗片鑲制的、約有5~6尺大小的一個方形“福”字(在成都“杜甫草堂”進門處的牆上,就有用碎瓷碗片鑲出的“草堂”兩個大字)。“福”字下面砌有一長方形的花臺,上面栽了一些月季花、指甲花、雞冠花等粗生的花草。在這個長形的院壩裡,我們同院住的小夥伴還經常踢小皮球玩耍。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中院的方形院壩裡栽種了更多的樹木花草。西面靠南有一棵柚子樹,靠北搭有一個金銀花架,下面還有一棵梔子花樹。東面搭有一個較高的葡萄架,靠南還有一棵枇杷樹穿過葡萄架向上生長。院壩中間有一個用青磚砌成帶空洞的方形花臺,磚臺四周擺放了一些盆栽的茉莉花、黃角蘭(白蘭花)、米蘭花等較嬌嫩的花種。花臺裡面擺放了一個陶瓷的大魚缸,缸裡放有石頭砌成的假山,石頭假山縫隙處還長出一些青草,缸中養了不少的紅色、黑色、白色眼睛鼓泡的小金魚,當我們給它們餵食時,小金魚們紛紛從水草中浮出水面爭搶魚食。在夏季酷熱的夜晚,住戶們的大人小孩就一同坐在門廳處各自搭建的床板上擺龍門陣,各人都手搖竹扇納涼和驅蚊。院中綻放的茉莉花、白蘭花、米蘭花 、金銀花、梔子花等的清香味,隨風陣陣飄向人們。

父母和我們三姐弟長期居住在老宅。1941年父親病逝時我才6歲多,在我的記憶中,姐姐和哥哥後來相繼離開閬中到重慶等地工作。1940年代中後期,只有媽媽和我在老宅居住。1950年夏,我去重慶求學後,就剩下媽媽一人住在老宅了。1951年秋,姐姐把孤身一人在閬中的媽媽接到重慶同住,我同媽媽、兄姐兩家在重慶又團聚了。聽家人後來說,由於蕭氏家人很多都不在閬中,約在1952年,此一老宅的前院和前廳被改成了縣製鞋廠,其它房間做了職工宿舍。

2006年10月,在我離開閬中57年後首次與老伴及家人返回故鄉時,率家人專程去看了老宅。中院部份房屋雖然還在,但記憶中優雅的老宅已面目全非,破爛不堪。我對一同返回故鄉、已經58歲的外甥女說,中院西側的這兩間房,靠南的一間是書房,靠北的一間是臥室,1948年你媽媽在仁濟醫院分娩後回家,姐姐帶你就住在這間房子裡,這是你的出生地啊。我彷彿看到了慈愛的媽媽,友愛、呵護我的姐姐,哥哥,幽靜整潔的老宅,童年、少年時在老宅居住的生活情景。此情此景,令人浮想聯翩,感慨萬分。我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與親友們交談時, 忍不住熱淚盈眶。

雖然老宅的面貌不能再現了,但在我的心中仍然留下我對老宅美好的回憶!當我帶領後輩去到位於財神樓街和白果樹街交匯處、祖父祖母居住的約有二、三十間房屋、更多果樹花草的蕭家大院時,聽人說該處房屋很多年前即被拆掉,我們只看見了在原地修建的公寓式的住房。令人更惋惜不止。


02

讀書的校園生活

1、白果樹街幼稚園

我在故鄉生活了15年的時間, 先後上了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深深懷念和感謝故鄉人民對我的培養、教育。

我記得是在白果樹街上的幼稚園(現稱幼兒園)接受的幼兒教育。它離萬壽宮街的老宅不太遠,每天早上由家人領著去幼稚園。在幼稚園,小朋友們都要穿上胸前繡著各自名字和花草的白色圍兜。大家都圍著小方桌坐在小方凳上,上課時老師彈著風琴一句句的教我們唱一些兒歌。在室外的院壩裡帶領我們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等活動。週末下午放學時,幼稚園老師還發給一小包糖果或餅乾點心,讓我們帶回家。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幼稚園

2006年我首次返回故鄉時,我與外甥女經過白果樹街時,見到一處大門外掛著幼兒園牌子的建築物。我猛然間一下子認出了是小時候曾上過的幼稚園,令我異常興奮。不巧當天是週末,鐵柵欄門關閉著,但看見門房裡坐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師傅在值班。我外甥女指著我對他說,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解放前曾在這裡上過幼兒園,可否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這位師傅很客氣的開了大門,特意讓我們進去參觀。我看見了那些教室、房屋保存的仍很完好,這些建築都經過了裝修,十分整潔美觀。室外仍是供幼兒們遊玩的設備和場地。在鎖著的教室外,隔著玻璃窗朝室內仔細觀望時,腦海中再現了當年上幼稚園的一些情景和童年回憶。


2、太平寺街小學

1941年,大約6歲多我進入太平寺街小學上學,在那裡讀完了6年小學。我記得走進校門後右側不遠處就是老師們的辦公室,室外牆上掛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課程臨時安排及通告。再往前是一天井,其東西兩側和北面兩側均是教室。在北面兩側教室的中間建有一個高出地面約三尺高的講臺,兩側砌有便於上下的磚梯。這個講臺下面是一個較大的操場,供同學們下午進行體育鍛煉。

男生們多喜歡踢小皮球,滾鐵環,女生們則喜愛踢毽子,跳繩時男女生排成一隊共同參與。每逢週一早晨,全體學生按年級排隊站在這個操場裡,校長或教導主任站在這個講臺上,帶領學生高唱國歌,齊誦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總理遺囑》。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一般都要參加童子軍。統一穿上軍綠色的童子軍服,胸前佩帶著民國時期的國旗和執政黨黨旗上的青天白日的藍白兩色的領巾,左胸前佩帶布制胸章,上面寫有中隊小隊班級等的編號及本人姓名,左肩上佩有飄帶,標名擔任的職務。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童子軍

隊伍操練時每人右肩上還槓著一根木質的童子軍軍棍。校長和相關老師站在這個講臺上,觀看童子軍的隊列和行進。有時慶祝“雙十”國慶節全縣學生遊行時,我們小學高年級學生都身著統一的童子軍服,肩槓童子軍軍棍,興奮的參加在縣城主要街道上的遊行。後來因學校擴建,在操場靠北的一側場地上,又修建了一排教室。太平寺小學的左側,是一座當年縣城唯一的戲院,平時在晚上演出川戲,但有時加演日場,川戲的鑼鼓聲常常傳播到學校新建的教室裡,下午有課外活動時,聽到唱戲時的鑼鼓聲音就更大了。

有一件事令我難忘。1946年初夏,我小學畢業。同學們列隊在操場上舉行畢業典禮,校長和班級老師在講上臺講話。當宣佈本期畢業考試前幾名的學生姓名時,令我未想到的是,我還考了第一名。我和前幾名同學走上講臺,領了幾支鉛筆和幾個練習本的獎品。

畢業典禮散會後, 我和同學們走出校門時, 有一兩個調皮搗蛋的同班男同學,在地上撿了一個小石頭,說要打第一名。就向我扔過來,真打到我的左眼上方的眉骨處,當時就流了血 。有幾個知道我家地址的同學 ,馬上跑到我家,告訴了正在家中的我媽媽和姐姐。

姐姐急忙坐人力車(這是當時縣城裡唯一的交通工具)趕到出事地點,立即把我送到位於學校西側、由縣城知名西醫生孫幼臣先生開的藥房兼診所。經孫醫生清洗傷口後, 縫了幾針,所幸未傷著眼球。姐姐又坐人力車抱著我回到家, 媽媽知道我的傷情和治療後才放了心。我左眼眉骨處至今還留有縫合的痕跡。這件事,當時很多同學都看到或聽說了!家人和親友們都說,好危險啊!幸好只傷了皮肉, 否則後果會更嚴重的。扔石頭的學生後來受到學校的處分。


3、皋颺中學(初中)

1946年秋,我考進閬中縣私立皋颺中學讀初中。當時不太瞭解校名的由來和陳皋颺先生創辦該校的情況。只聽說該校對學習要求較嚴格。學校位於城西,學校附近就是供有孔夫子塑像的文廟。學校只設立了初中部。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閬中文廟舊照

可能是受到周圍民宅的限制,校內除教室外,室外的操場不大,課外的體育活動較少。課程中有初級中學的國文、歷史、地理、數學(代數、幾何、三角)、物理、化學、英語、生物、公民等主課內容。每週還有一節音樂課和美術課。老師都在上午上課,下午大多僅有一節課,剩下的時間因操場較小,同學們一般都在教室內複習功課和完成作業。老師教的課本上,均附有練習題目。

我當時對數理化課程興趣較大,也喜歡多做老師佈置的練習題目,往往都在下午就可做完。其它未做完的作業,放學回家再做。當時縣城沒有電燈,晚上就點著洋油(煤油)燈或桐油燈完成作業。對教我們美術和音樂的老師,除聽他們的教的課外,這兩位老師還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教我們美術的是張克仁老師,他創作的油畫在縣城很有名氣,他兼任了其它中學的美術教學。他是一名具有進步思想的老師。據傳說學校負責人和一位姓馬的訓導主任(學校訓導主任都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縣黨部委派或同意任命的人),要他在學校教室外操場上靠街的一面圍牆上畫一幅民國政府的領袖蔣委員長(當時的稱呼)的肖像。他不願意畫蔣一人的頭像,但又不能公開拒絕。他可能與中共地下組織研究後,堂而皇之的提出一項建議說:鑑於這堵牆面很寬,只畫一位人的頭像,兩側空白麵積太大,視覺效果不佳。

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不久,若把四大同盟國的領袖都並排畫上,視覺效果會更好(此事是聽人們傳說的,不知確切否?但牆上四個人頭的巨幅畫像,是我們親眼看見過的 。)。有關當局接受了他的建議,後來就把牆面粉刷成白色,用黑色油漆畫了英、美、中、蘇四國的領袖邱吉爾、羅斯福、蔣中正(這是當時國民對蔣名字的稱呼,解放後才稱他為蔣介石)、史達林(這也是當時報刊上的譯名,解放後譯名為斯大林)的頭像。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宣傳畫

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和執政的國民黨是親美英而反蘇的,他畫出史達林的頭像、宣傳蘇聯估計也是精心考慮過的。他採用的是油畫的繪畫技巧,在較遠處觀看很像畫報上四人的圖像。畫出的每個頭像有成年人高,可能有一米七八大小。由於是用的油漆顏料畫成,故可經受一段時間日曬雨淋的侵蝕,隔一年多還要修補一下,我們看到過有人來修補的情景。

張老師與我的姐姐和哥哥都相識,他曾將一幅寫生的彩色油畫送給我們,畫的是塔子山上的白塔和周圍樹木風景,白塔斜上空正飛過一架飛機,他還在畫上寫了“克仁畫”字跡。家人把這幅油畫裝在玻璃框中,多年都掛在牆上。解放後,聽說他公開了中共黨員的身份。教我們音樂課的是一位叫陳在華的女老師。

她也兼任了其它中學的音樂教學。上音樂課時,教室裡放著一架風琴,陳老師先教我們認識簡譜,然後教我們唱歌。在教唱新歌時,她先完整的彈奏一兩遍要學的歌曲,並講解應注意把持的樂曲重點。然後照著油印的歌單上的歌詞教我們練唱。

我無法分清小學和中學階段學唱的歌曲,但小學音樂老師和中學陳在華老師教我們唱的歌,都是具有進步內容的歌曲或名歌民曲,記得有《滿江紅》、《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河邊對唱”等》、《松花江上》、《游擊隊歌》、《在太行山上》、《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你這個壞東西》、《康定情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和當時一些電影中的插曲,如《義勇軍進行曲》(影片《八千里路雲和月》插曲)、《四季歌》(影片《馬路天使》插曲)、《春季裡來百花香》(影片《十字街頭》插曲)、《畢業歌》(影片《桃李劫》插曲)等歌曲。

雖然當時閬中縣還沒有電影院,大家都未看過這些影片,但兩位音樂老師教過的這些抗戰愛國、激昂奮進的歌曲、優美動聽的抒情民歌等,幾十年後,它們優美、感人、動聽、難忘的旋律,至今仍深深的留存在我的腦海中。據說,解放後陳在華老師和她的丈夫張中會老師兩人都公開了中共黨員的身份。兩人要下鄉參加土改、清匪等工作,組織上還配發了手槍。張中會老師在家中擦拭手槍時走火,不幸擊中了妻子,陳在華老師英年身亡。真是太不幸了啊!


4、省立閬中中學(高一)

1949年夏,在讀完初中三年級上學期後,班上有幾位同學私下一起議論說,我們下學期不再讀初三下,提前半年跳級去報考省立閬中中學(當時簡稱“省中”)的高中一年級試試。我向媽媽說後,她說你想去試一下也好,如果考不上就繼續讀初三下吧。參加省中高一入學考試後,在發榜的當天,我們幾個同學約好,提前去到省中的校門口,等待看學校張貼發榜的錄取公告。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1949年閬中縣中學生畢業照

當時來看榜的考生可能有好幾十人,大家都焦急的等待著。突然有考生大聲說,已看見有幾位教職工拿著寫好的錄取榜,抬了梯子,提著漿糊桶從校內向校門走來。考生們都想擠到前面,好看清榜上有否自己的名字。學校教職工來到校門口,有人先站在梯子上,用掃帚把校門外右側牆面上的灰塵掃掉,然後貼出錄取考生的公告。公告榜是用毛筆大字豎直寫在幾張毛邊紙上,列出錄取的高中一年級約有30多名新生的姓名。當我擠到張貼發榜公告的近處時,看見榜上有我的名字後十分興奮,焦急期盼的心終於放下了。一位姓韓的同學與我同時被錄取。

省立閬中中學的前身是國立四中。據資料介紹,國立中學是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為救助流亡青少年學生而開辦的中等學校,始建於1938年,終結於1946年。國立四中是1938年在陝西省安康縣成立的。主要接收當時的察哈爾省、綏遠省、山西省戰區的流亡學生,同時接收一部分在西安登記的其它省市的流亡學生。學校成立半年後,因生源激增,出現了教學設備不足、生活供應不能保證等一系列問題,無法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

1939年夏天,安康又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蝗災。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將學校遷往四川省閬中縣。國立四中全體師生跋山涉水,於1939年10月抵達遠離戰火的川北重鎮閬中。最初在相距很遠的兩個地方設立了兩所分校,1941年2月,兩所分校合併,在縣城東北郊土馬路的東園建立了新校舍(即現在的東風中學,位於張飛大道中段鄰近的書院街上)。

當時的國立四中,聚集了國內許多優秀教師,多數是抗戰前各省、市中學資深的教育工作者,是一支愛國敬業的師資隊伍。他們品格高尚,知識淵博,思想進步,教學出色,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他們嘔心瀝血,言傳身教,以滿腔熱忱,投身於教書育人的課堂,形成了戰時艱苦奮鬥的作風,使教學水平在惡劣的環境中得到超常發揮,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流亡到國立四中的學生來自國內眾多省份,口音各異,整個校園內到處是南腔北調。這些不同省份的學生,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刻苦學習,取得了優異的學業成績。在當時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學生們心繫國家安危,磨練意志,砥礪品格,追求新知,探索真理。學生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課餘時間自動組建了文學社、歌詠隊、戲劇社等,他們高唱抗戰歌曲,排演進步話劇,辦牆報,使校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抗戰的勝利。1946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所有的國立中學都在當年秋季以前復員。據此,1946年4月國立四中正式撤消,校址、校產移交給四川省立閬中中學,除四川省未畢業的學生外,原淪陷區的師生大都各自返回原藉,結束了在閬中的辦學歷程。雖然國立四中在閬中僅有短短五年的辦學歷史,但它顯著的辦學業績和優良校風,給閬中人民和教育界留下難忘的印象及可傳承借鑑的教學經驗。

雖然國立四中撤消了建制,但當時有一部分教職員工留在了閬中,他們在新址的省立閬中中學繼續任教。(該校在縣城簡稱“省中”,以示與已有的簡稱“縣中”的閬中中學區分。)省中繼承、學習了國立四中的優良辦學傳統,師資力量較強,教學水平較高,學生成績較優良,在縣城傳為佳話。胞兄忠孝、堂兄忠實、忠言等蕭家子弟均先後就讀於國立四中和省立閬中中學,並取得優秀的學業成績。兄長們的學業成績,為我樹立了榜樣,是我跳級報考省中的重要原因。

1949年秋,我進入省中讀高一,一切都很感新鮮,與上初中的感覺有明顯的不同。校舍面積很大,老師講課新穎,社團活動頗多,要在學校住宿,還要上軍訓課等等。

記憶中的省中主建築樓,是一座很大的四方形圈樓,中間是一塊大院壩,各年級的上課教室和學生宿舍都分佈在這座方形圈樓四周不同區域的房間裡。省中的佔地面積要比皋颺中學要大很多倍。老師講課的內容豐富、教學方式新穎。我在兩年半的初中階段,僅僅是初步學習了初級數學(代數、幾何、三角)、物理、化學等課程的基礎知識。高一時數學老師們在教授範式大代數、三S平面幾何等課程時,多啟發同學們的解題思路,分析不同的解題方法可解析同一題目的途徑 ,並比較其繁簡程度,以啟迪和幫助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講授物理、化學課程時,老師在講臺上會演示一些簡單的實驗課程項目,如自由落體、力學、氧化、還原、酸鹼中和反應等實驗,使學生較好的瞭解了這些知識,直觀教學效果良好。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原國立四中圖書館

省中繼承、學習了國立四中由學生自由創辦多種形式的社團活動的做法,學生們組建有文學社、歌詠隊、戲劇隊、牆報組等等。我是剛入學的新生,又因是跳級考上高中,尚未學完初三下學期的課程,所以一心只想上好課。上課認真聽講,課餘時間努力完成各門功課的練習作業,故未參加這些社團活動。

但每天上學放學及下午課餘活動時間經過牆報欄時,總看見牆上貼出牆報的地方擠滿了看牆報的同學,有時我也常常擠進去觀看。牆報上既有重要的時政消息,也有批評社會現狀的短文、詩歌,及幽默諷刺的漫畫等等。印象較深的一次,是在當年的 “雙十節”、辛亥革命38週年紀念日出的專刊上,有簡介武昌辛亥起義的短文,有畫在雙十字下面英勇犧牲的烈士,還有隱約介紹政府軍隊不斷潰敗,北平(北京)已成立了新中國的消息等等。真是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吸引學生們駐足觀看,看後既增加了歷史知識,也大致知曉了時局的發展。

剛進省中時,學校要求新生要住校,各人拿著被子、枕頭和墊褥到分配的宿舍,同學們都睡上下鋪的床。晚自習後,同班同學走向宿舍,在一間可住約二十人宿舍內,大家還要閒聊一會,熄燈號一響,同學們才吹熄了蠟燭,上床睡覺。這是我第一次住集體宿舍。對我們從小在家住慣了的少年來說,頗感新鮮。上小學高年級時,加入童子軍後曾進行過操練。在讀初中時,因場地較小隊列操練不多。進入省中後,每週有軍訓課程,上軍訓課時要求學生身著統一制服,頭帶學生帽,腰間要圍上皮帶,小腿要打上綁腿,進行縱橫隊列操練。放學回家吃飯時,這樣的穿著,走在街上,同學們都感到自己長大了,十分自豪。

1949年冬,在省中上了三個多月的高一課後,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勢如破竹。繼11月底重慶解放後,12月下旬又解放了成都。國民黨的一些殘餘部隊敗退到閬中,街上可見這幫潰兵隨處流竄,城內秩序較亂。學校考慮到學生們的安全,先讓學生不再住校,後再全校停課放假,離期末還有近四周的時間,就結束了高一上學期學業。在省中就讀高一,雖僅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卻對我以後的繼續升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包括在初中兩年半的學習)。在校的生活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006年返回故鄉時,太平寺街原小學的建築物已拆、建了新房。文廟旁的皋颺中學據說早已拆建。據資料介紹,1950年代省中與縣中合併為閬中中學,後更名為四川省閬中中學。1950年代中期,在原省中校址建為完全中學,1960年代更名為閬中東風中學。聽親友說,原省中的一兩處老校舍仍保留,可惜未能重返舊地看看,甚感遺憾。


6、上學時期的一些節日和暑假活動

1940年代,在閬中讀小學和中學時期,記憶中度過的幾個有關節日,在學校裡的黑板報和牆報(當時俗稱壁報)上都要編出紀念專刊或參加一些紀念活動,所以印象較深。我估計除同齡人知道外,恐怕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不會知曉的。

“三八國際婦女節”和“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分別從歐洲和美國傳入我國的。“三月十二日植樹節”。解放後一直在紀念這幾個節日。在我上學期間,還經歷過以下節日:

“三月十二日植樹節”。當時宣傳的主旨是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逝世,在老師帶領下,學生們參加植樹活動。

“四月四日兒童節”。兒童們都放假,快活的玩耍一天。據資料介紹,1931年,當時的“中華慈幼協濟會” 為響應國際倡議,提議將每年4月4日定為兒童節。這一提議被採納後,“四四”兒童節逐漸成為全國性的節日。現在香港和臺灣等地區仍沿襲了4月4日過兒童節的習慣。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參加了會議。會議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在捷克的利迪策村製造的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決定將每年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我國與一些國家就將“六一”定為了兒童節。

五月四日是紀念1919年在北京爆發的“五四學生運動”。當時尚不是青年節。解放後才知道,1939年在陝甘寧邊區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五月四日為青年節。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當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五四學生青年節”這一規定。

五月五日不知道當時是教師們的什麼節日?但清楚的記得縣城各學校的老師還成立了“五五”籃球隊,記得在東門旁邊有一個公共場所(是否叫“民眾文化館”?記不太準)的球場上,老師們身穿印有“五五”球衣參加比賽,我們學生還去加油助興。

“六月三日禁菸節” 。紀念兩廣總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焚燒英國鴉片煙事件。

“八月二十七日教師節”。紀念孔子的誕辰。

“十月十日雙十節”。紀念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皇朝,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帝王統治,成立了中華民國。學校都開會紀念,晚上各校學生還舉著火矩和提著各式燈籠,參加在主要街道上的慶祝遊行。很多家長和市民都在街道兩旁觀看,很是熱鬧。

在故鄉的15年,有9年時光是在小學和中學中度過的,在我的人生中是一段難忘又美好的記憶。

記得暑假中,在祖母居住的蕭家大院的書房裡,聘請過縣城較知名的馬先榘先生為蕭家學生補習、講解過古詩詞和《古文觀止》等,我去聽了課。在白果樹街西側(靠近太平寺街)的一處有教室和一小操場的院子裡,馬先榘先生也講過課,我也去聽過。獲益匪淺。

在讀完初中二年級的暑假中,有幾位在成都的四川大學讀書的閬中藉男女大學生回故鄉探親休假。他們在城西的閬中中學舉辦了暑期講習班(大意,記不太準),我與同學去參加過一些活動。這些大學生,先對我們介紹了大學的學習生活,又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講解了當時比較進步、表面較中立的《大公報》、《文匯報》、《觀察》等報刊雜誌上的一些文章,對當時的時局做過一些分析。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的大學生

除講習外,還教我們唱一些從未聽過的歌曲,並吹著口琴來伴奏。既有國統區的歌曲,還有解放區的歌曲,有《古怪歌》、《月兒彎彎照九州》、《沙裡洪吧》、《團結就是力量》、《兄妹開荒》、《山那邊有好地方》等。有的大學生在操場上還邊跳邊教同學們扭秧歌,大家戲稱這種秧歌舞蹈就像是“走兩步退一步”,很感新奇。在閬中真是從未見過這種稀奇的舞蹈。這個由四川大學的閬中藉大學生在家鄉舉辦的暑期講習班,大約辦了約兩三個星期,就因故停辦了。後來聽說,縣政府有關當局認為這個講習班所宣傳的和教唱歌舞的內容,違反了政府有關條例而被停辦。


03

在醋房的店員經歷


1、在蕭家醋房學當店員

如前所述,臨近解放,時局較亂,在省中只上了約三個多月的高一,學校就停課了。由於當時物價飛漲,父親早逝,家庭衰敗。到臨近解放的1949年年底和剛解放後的1950年年初,因家中經濟更加困難,無錢繼續供我讀書而失學近半年時間。

在這近半年失學期間,為幫助家中有一些收入補貼,遵照媽媽的安排,讓我到閬中下新街蕭家醋房工作。這個醋房是家族的財產,我們家算是租賃經營,從盈利中分一些收入貼補家用。在醋房主要學當記賬員,也學習當售貨員。不久又到距離閬中約60華里的南部縣蕭家醋房去工作,為家庭增加了一些收入補貼家用。

20世紀初、中期,我們的祖父蕭澤根先生在閬中開設過幾家工商企業。我父親蕭伯惠(蕭厚重)、二叔蕭仲喬(蕭鄭重)和堂二叔蕭時齋(蕭炳重)等長輩擔負著協助祖父經營管理工作。祖父開設經營的醋房所釀製的“保寧崇新長三鼎牌醋”(醋名“三鼎牌”,估計是意為保寧醋、鎮江醋、山西陳醋並駕齊驅。) ,曾榮獲在美國舊山舉行的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的事,在閬中縣是眾所周知的(該博覽會是因當年美國為紀念巴拿馬運河開通而冠名)。《閬中縣誌》和《名城閬中》、《古城閬中》、《閬苑紀考》等專著中對此獲獎事均有明確的記述。

1934年祖父病逝後,這一重擔就落在了祖父的長子、我的父親和二叔、堂二叔等長輩來承擔。童年時我們經常到下新街上的醋房、中藥鋪和雜貨鋪與員工玩耍,和這些員工都較熟習。他們都十分尊敬我逝去的父親,後來對我們家境日趨困難亦深表同情,對我也較疼愛和關懷。

在近半年學當記賬員和售貨員的期間,我親見了擔負醋房釀醋的一位我們都尊稱他為“盧把式”(這位師傅姓盧, 他的工作崗位現稱之為技師)的操作:從制曲、煮頭、拌糟、淋醋、熬醋、包裝等生產工藝的全過程,也瞭解到蕭家醋房生產這種名醋的辛勤勞作。由於有近半年在醋房的工作經歷,所以我對祖父開創的、父親等協助經營管理的醋房有特別的感情和感受。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這也是我堅持不懈的要寫出有關材料來維護祖父蕭澤根的重要緣故。以求還原這一歷史真相,盡到蕭氏家族一個孫輩的責任和孝心。寫至此,筆者要再次衷心感謝《閬中民俗薈》在2018年7月7日刊出的筆者所寫的《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金獎的保寧醋出自“崇新長”醋莊》一文(刊出時,網站平臺將原文題名改為《揭秘:民國時,閬中42家醋坊,究竟是哪家釀製的保寧醋獲得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閬中民俗薈》客觀、公正的刊出該文,再次證實了“保寧崇新長三鼎牌醋”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不爭事實,還原了歷史真相。從而揭穿了有人編造說是田福順醋房的“保寧乾醋”獲得此獎的謊言。


2、蕭家醋房的真實舊址

2006年離開故鄉57年後首次回鄉祭祖和探親訪友,專程到靠近嘉陵江的下新街街南的“崇新長醋房”原址去舊地探訪。發現原來的醋房和中藥房的鋪面已分別成了經營故鄉人說的“機器面”(用機器壓製出的麵條)商店和茶葉專銷店。因醋房和中藥房的鋪面處的門牌已看不清了,但從所拍照片上可清晰看出原醋房鋪面其左鄰的門牌號現為下新街3號, 故醋房和中藥房的鋪面處門牌號現應為5號和7號。經我們說明來意,房主人同意我們進去參觀一下。

我走進後,對外甥女一一介紹了原來醋房的售貨、釀製、儲存、庫房、廚房、吃飯、天井、魚缸、乃至茅房(廁所)等處。令現在的住戶十分驚奇,問我對該店鋪怎麼這樣熟悉?外甥女指著我對住戶說,這裡原是蕭家開的醋房和中藥鋪,我這位舅舅是蕭家的後代,曾經在這裡工作過,對此記憶猶新。住戶熱情的陪同我們到每個房間參觀。令人回憶起1950年初在醋房學當店員那段難忘的生活。

在此順便澄清一下有關蕭家醋房舊址的不實傳說。原醋房鋪面的街對面下新街12號(街北處),是蕭家原經營的日用雜貨鋪。已被一位回族劉姓人氏買去了,經過改建裝飾一新,成了旅店和餐館。店鋪門口正上方掛了“三鼎源”橫匾(我估計店主是想援引閬中蕭家“崇新長醋坊三鼎牌保寧醋” 中的“三鼎” 兩字),在右側下方掛了“回族餐館”的招牌。進入該店的廳堂,陳設著仿古的木質傢俱,古色古香,很有當年殷實人家的擺設風貌。店內掛的介紹,說該店是當年的蕭家醋房所在地。其根據是因蕭家後人肖善生所口述的一篇文章。

果然看見牆上掛著該店主人與一位戴著墨鏡、手持柺杖的老人的大幅合影照片,細看照片下面的說明(該說明有些破損),才知道這位戴著墨鏡的失明老人是蕭善生。他是我三叔蕭子澤(蕭端重)的長子,原名蕭忠良,我稱他五哥。牆上還掛著有一幅很大的手書《崇新長醋莊記》陳列件,是由書法家撰寫的,字體十分漂亮。

我仔細的看完了它,並拍下了該文。該文結尾處寫明是甲申年(查詢應為2004年---筆者注)由肖善生識(估計為口述---筆者注)。該篇《崇新長醋莊記》雖然提及“保寧崇新長三鼎牌醋”曾獲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的事,但是沒有一個字寫出我們祖父蕭澤根先生的名字及艱辛創業的事蹟。文末處卻寫了該店現主人劉某某的名字。看後令人十分不解及憤慨。從我記事起,蕭家崇新長醋房就在下新街路南靠近嘉陵江一側,絶非是街北面的蕭家雜貨鋪。

這是年齡較大的閬中人都知曉的事。據我所知,忠良五哥很早就離開了閬中,解放前後長時期隨三叔任職住在古藺,納溪、雅安、成都、重慶和南充等地。他可能是在1960年代才回到閬中的,以後因病雙眼失明。他口述上述內容所提到的蕭家醋房的地址,是完全錯誤的。

2010年末,筆者應表妹柯樺(原名柯健華)女士相邀,讓我在她所寫的《嘉陵江畔傳奇》一文中補充寫一些內容和相關的照片附於正文之後。於是我寫了一篇《“尊崇祖父偉業 懷念父輩叔姑 ”讀柯樺《嘉陵江畔傳奇》一文的感想與聯想》附於正文之後(2011年春,《嘉陵江畔傳奇》在閬中市《名城研究》雜誌以增刊形式出版,劉先澄先生為該增刊的執行編輯。)。筆者在該文中對於忠良五哥所做《崇新長醋莊記》的口述,嚴肅的指出了其不當和錯誤。下新街5號的鋪面(街南),才是蕭家“保寧崇新長醋房” 的原址。有關的誤傳應予澄清。


04

日機轟炸和美空軍地勤入駐

1、日機轟炸閬中

閬中縣是遠離抗戰前線、地處較偏遠後方的小縣城。然而萬惡的日寇也未放過她。1941年7-8月,日本飛機連續四次對沒有防空設施的閬中縣進行了狂轟亂炸。當年我僅6歲,父親因病去逝不久,印象中家中只有媽媽、一位楊嫂和我三個人。當首次聽到空襲警報聲響過不久,日本飛機就飛臨縣城上空。在此事之前,縣城進行過拉響防空警報的演習。

親友們告訴過家人,在家中聽到警報聲時,要立即躲藏在家中結實的桌子或床下。當時媽媽和楊嫂趕緊先讓我躲在方桌下,然後她們抱著幾床事先準備好的棉被蓋在桌子上,我們三人就蹲在桌下。只聽到遠處有強大的爆炸聲和感到強烈的地面震動,嚇的我們三人全身發抖。媽媽讓我們輕聲祈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保佑我們……。

當日機飛走了,聽到解除空襲警報的信號後,我們才從桌下爬出來。據《名城閬中》一書記載,7月27日中午,縣城上空首次飛來27架日本轟炸機,只丟下9枚炸彈就飛走了。轟炸目標集中在南門河壩,由於人們開始還不知道飛機扔下炸彈的殺傷力,所以都缺乏防空知識。在露天的人們未及時躲避,慘遭日機殺害。當天共炸死16人,炸傷35人,炸毀河邊多條木船,炸毀房屋45間。我們住在萬壽宮街,離南門河壩不遠,所以才感受到巨大的爆炸聲和強烈的地面震動。真是萬幸,躲過了這一劫難。

膽子較大的鄰居,當天下午到南門河壩看後回來對我們說,被炸死的人已用草蓆蓋住,屍體旁邊有很多血肉,正值盛夏,河壩裡散發著難聞血腥味。慘不忍睹。《名城閬中》記載,8月中下旬,日機又飛來60多架,投下了幾百枚炸彈,僅29日就投下300多枚。這三次轟炸,共炸死117人,炸傷320人,炸毀房屋1132間。(另據百度資料介紹,這四次轟炸閬中,共飛來日機94架次,投彈419枚,炸死217人,重傷111人,輕傷209人,炸毀房屋1132間。)日寇對閬中人民的瘋狂屠殺,狂轟濫炸,機槍掃射,充分暴露了日本鬼子的殘暴。我們要牢記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在遭受日機首次轟炸過了幾天後,為了躲避日機的再次空襲,祖母和媽媽商量後,記憶中大約在8月上旬,她們分別帶上八叔和我等家人(是否還有健華表妹,記不太清了),一同坐木船過江在馬哮溪登岸,去往七里壩附近的鄉村熟人處借住了一段時間,躲過了日機後兩次的轟炸。這是我第一次住到鄉下,每天上午我們幾個男孩就到屋後的小山坡,爬上很矮的桐子樹,坐在較粗的樹幹上玩耍,對鄉下的生活環境很感新奇。

我們從鄉村回到城裡後,日機又來過一次。這次只飛來幾架,但飛的特別低,機聲震耳欲聾,幾乎就像從頭上飛過。我們站在屋簷下,通過天井可以清晰的看見從頭頂上飛過的日機機翼下塗的紅色膏藥旗。據後來友人說,這次日機未扔下炸彈,只對北郊飛機場上偽裝的飛機掃射了一陣機槍就飛走了。

當時預報日機要來空襲的消息,在拉響防空警報的同時,還在嘉陵江南面錦屏山上豎立了一根很高的木杆,頂部配置了可用繩索上下拉動的一個橫杆,上面可按日機距離縣城遠近,由防空人員分別懸掛上1-3個紅色大燈籠。居民在縣城裡可以看見錦屏山上這個報警的大燈籠。

掛一個紅燈籠告知日機已向縣城飛來,但距離較遠,要居民作好預防準備,示意為“預先警報信號”(簡稱“預防警報”)。掛兩個紅燈籠則告知日機馬上就要到了,要居民立即躲進防空洞內或躲進室內,絕對不能在室外停留,示意為“空襲警報信號”(簡稱“警急警報”)。”掛三個紅燈籠告知日機已經離去,表示“解除警報信號”(簡稱“解除警報”)。躲藏的居民可以出來了。與之相應的還同時鳴放不同長短的警報氣笛聲。

後來聽親友們傳說,日寇還派有漢奸潛入閬中。在日機飛臨縣城上空時,他手裡拿著一面小鏡對著陽光晃動反射信息,向日機飛行員指示投彈目標。然後他迅速跑開。據傳說他被居民發現,待日機飛離後,憤怒的人們在河壩裡把他團團圍住,用河壩裡大鵝卵石把這個漢奸砸死了。顯示出居民們對漢奸走狗的痛恨。

少年時,曾在故鄉看到過一本《日寇暴行實錄》,這是一本很厚的圖文並茂的畫報。文字說明有些照片是日軍為誇耀戰功自拍的,有些是在華外國記者或外國人士抓拍的。畫報裡面刊出了日寇侵華戰爭對我國人民燒、殺、奸、淫犯下的滔天大罪,對國父孫中山先生銅像的侮辱,中國軍隊的艱苦抗戰,全國人民對抗戰的支持,以及同盟國對中國人民抗日戰場的支援等珍貴的歷史資料。這本畫報中的不少日寇侵華暴行的殘忍照片,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記憶。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筆者分析認為,日機對閬中轟炸了四次後就停止了,很可能是當年稍後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引發了太平洋戰爭,遭到美國強大的反擊,減弱了對華的兵力有關。


2、美國空軍地勤人員入駐

抗日戰爭後期,美國空軍在閬中建立了一個地勤站。工作地點設在北街上一處民宅裡(記憶的印象,或在鄰近北街的街道處)。該處離北郊飛機場較近。地勤站建立後,不時有美國軍機飛來閬中。

縣城事先通知居民這是同盟國美國的軍機,大家不要害怕。所以居民們在美機飛來時都在室外往天空觀看。美機外形比日機大,飛機降落時在縣城上空盤旋,比日機飛的更低,聲音非常巨大,像大雷聲一樣,有震耳欲聾之感。有時好像貼著房屋上空掠過一樣。美機與日機的銀灰色不同,它全身是黑色的,機徽是藍底白色五角星。更稀奇的是,它有兩個並排的機身。

人們都傳說這種型號的美國軍機外號叫“黑寡婦”。至於為什麼要取這個代號,大家都不清楚。有時可以看見這幾位美國空軍地勤人員在大街上閒逛。聽說有中學生到地勤站去參觀過。為了好奇,我們幾個上小學高年級的同學,相約也到了北街上的這個地方去看看。該處門口並無守衛,我們很隨意的就走進了美軍空軍地勤人員工作的房間。屋裡有兩三個身穿軍服、個頭很高的美國軍人,坐在靠背的椅子上,操作桌上的儀表開關。

這幾位美軍對我們小學生的到來,微笑著並擺擺手勢打招呼。屋裡靠牆的桌子上放置了一些儀器儀表設備和很多軍綠色大小不等的鐵箱及收發報機。屋外並有小型柴油發電機(當時縣城無發電廠),屋內有電燈亮著。相鄰的房間裡也擺著類似的物件,室外豎立著高高的鐵架(雷達天線)。當時屋裡已站著幾位中學生在那裡(估計是高年級的),他們用英語偶爾和美軍人員交談幾句,我們也聽不懂。參觀了一會我們就離開了。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抗日時期在四川的美國空軍

臨走時我們也微笑著向美軍人員擺擺手。當時還聽說飛機降落的一件趣聞,因北郊飛機場的跑道不是水泥(縣城俗稱洋灰)鋪設的,這種“黑寡婦”飛機噸位大,起降對跑道衝壓的很厲害。有一次下大雨把原來碾壓得很結實的硬泥土浸泡疏鬆了,又得知近期會有飛機降落,為安全起見,相關人員把鄉村用來圍糧倉的竹子編織的長條形的竹蔑,鋪了幾層在飛機降落處的跑道上,又組織勞力壓緊,順利保證了飛機的安全降落。

好像在抗戰快結束前,這個美軍空軍地勤站就撤離了閬中。美軍在閬中建立地勤站,以及這種“黑寡婦”飛機飛臨縣城的事,是作為二戰中同盟國的美國對中國抗日戰爭支援中的一項小小的工作。現在八十多歲的閬中老人,都是親眼所見過的事。至於美軍為何要在閬中建立地勤站,擔負著什麼任務,完成了哪些工作等內容,不知因為何種原因,在縣城出版的史書上均未述及,在網絡上也未查詢到。但網絡上確有介紹二戰時期美國研製生產這種雙機身、外號“黑寡婦”飛機的資料。


05

故鄉的風味小吃

在閬中度過的少年時光裡,故鄉多種多樣的風味小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按自己的喜好,回味、簡憶如下。


1、閬中特有的牛肉涼麵

故鄉的風味小吃,在我的印象裡應首推閬中特有的牛肉涼麵。此處的“涼”字,大家都這樣習慣的叫著,實際這味美食是熱的。童年就吃過街上館子買的牛肉涼麵,甚覺好吃。

在郎家拐街,一家名叫“唐涼麵”的館子做的牛肉涼麵特別好吃。大人曾帶我去吃過。這種涼麵是在碗底先放上一些熟的黃豆芽、韭菜、芹菜,然後放進煮熟後用香油拌好的涼麵,涼麵上再淋上熬好的以牛肉為主、用澱粉勾芡的熱臊子,最後再加上一些鹽須(香菜)、醬油、醋、辣椒、蒜泥等調料,拌勻後即食用。這種牛肉涼麵真是熱而不燙,溫而不涼,麻辣鮮香,食後餘味悠長,四季適宜,老少喜愛。據資料介紹,體現閬中牛肉熱涼麵特色的是臊子。它是將鮮牛肉切成子拇指大的小塊,拌入豆瓣、醬、山奈(沙姜)、八角、花椒等香料先煨,然後加上水用溼豆粉(澱粉)攪成糊狀,再用特製的紅糖上色,加熱待用。

我考入省中後,雖然是住校,但仍回家吃飯。每當經過郎家拐街時,“唐涼麵”館子裡的牛肉涼麵濃濃的香味,隨風撲鼻而來,真是誘人。尤其是當餓著肚子要回家吃飯時,其香味更引起強烈的誘人食慾。同時“唐涼麵”館子做的鍋盔夾滷牛肉,也是非常味美的小吃。

我媽媽的烹調手藝,在蕭氏家族中受到長輩和同輩弟妹妯娌們的一致稱讚。一年中,媽媽也要給家人做幾次牛肉涼麵。所不同的是,麵條是她親自擀的,在熬燉牛肉臊子時,還加入了適當的白蘿蔔小片、冬筍片等。媽媽做成的牛肉涼麵也十分好吃。媽媽做牛肉涼麵的手藝,在她到重慶和姐姐住在一起時,就教會姐姐了。真是一代教會下一代,姐姐又教會了我愛人和她的女婿。現在我的孩子也學會了,我過生日時,他們還專門給我做這種具有濃厚家鄉風味的牛肉涼麵,而且兒孫也喜歡吃。


2、保寧幹牛肉

保寧幹牛肉,在我少年時就已是遠近聞名、回民風味濃厚的名特產品。我記得凡有親友去成都、重慶等川省大城市,或他們返家探親、辦事後離開閬中時,總見到親友們帶走用透氣竹筐裝滿的保寧幹牛肉,供自己家人享受或作家鄉特產贈人。這種熟幹牛肉表面有一層黑色的塗料,是為了襯托肉質紅亮。它是在製作過程中,用“百草灰”(鍋煙墨)將肉面塗黑,後再煮4-5個小時,不會汙口,也無害處。據家人講,切幹牛肉還要講究“刀法”,要看清牛肉紋絲橫向下刀,越薄越好。這樣切開的幹牛肉,入口後口感酥嫩。

保寧幹牛肉乾而不硬,潤而不軟,紅潤鮮亮,味道鮮美,回味綿長,真乃色、香、味俱佳。在距我們住家附近的管星街與馬王廟街交匯處,有一製作幹牛肉的小作坊。這家作坊的主人制作的幹牛肉、鹽葉子牛肉(滷牛肉)、煙燻的兔子肉等等風味小吃,味道奇香,很遠處都漂浮著它們的香味。每天傍晚,他們挑著擔子到東街與下新街的交匯處擺攤出售這些肉製品。有時我們還直接到他們家的作坊購買。他家制作的這幾種食品非常好吃,生意興隆,顧客很多。

關於保寧幹牛肉的特有香味、獲得不同地域人的讚譽,還有一則趣聞。1956年夏,我在部隊工作的女友趙萍(原名趙秀蓉,閬中街坊、同學,後為愛人),回閬中探親時,考慮到我有六、七年未吃到家鄉特產,專門拜託縣城兵役局的熟人買了幾斤保寧幹牛肉,原本準備航郵到京。當時我在北京鋼鐵工業學院讀完三年級,正巧暑假期間到鞍鋼進行生產實習。

故她將這一大包乾牛肉、先寄到我們學校對面的地質學院工作、她的親戚、同學和以前的戰友舒輝英處,請她收後拿幾塊送她家嚐嚐,其餘的等我返京後再去拿。由於她的這位戰友把幹牛肉放在辦公室裡的櫃子裡,因它的特色香味,吸引了辦公室的同事,趁她不在時,竟暗暗地吃了不少。待我返校後去拿時,卻是剩的不多了,她一再表示歉意。

我把幹牛肉拿到宿舍後,香味立即吸引了周圍同學,大家嚐了後都說很好吃,都詢問這是何地的特產,可見保寧幹牛肉受到不同地域人的一致讚賞。暑假期間進城到六叔家中時,談及我收到女朋友從閬中寄來的幹牛肉的經過。六叔還開玩笑地說:“我好多年也未吃過閬中的幹牛肉了,它真好吃,你要是給我帶一點來讓我下下酒該多好。”六叔肖敬若(蕭莊重),早年就離開閬中到成都讀書。1937年10月,全面抗戰剛爆發不久,他就奔赴延安參加革命,改名肖敬若。解放後六叔在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擔任要職。他在閬中住的年份雖不太久,但對故鄉、對親人有深厚的親情。

3、川北涼粉和熱涼粉

涼粉各地都有,但我仍感覺閬中涼粉更好吃一些。故鄉的涼粉加的調料較多,有蒜泥、花椒麵、保寧醋、醬油、鹽、味精、辣椒紅油等,拌勻即食。涼粉細嫩綿軟,鮮美滑爽,麻辣香口。有黃涼粉和白涼粉兩種。

更有特色的是閬中的熱涼粉。它也是用碗豆粉製作而成,製作熱涼粉不是在鐵鍋裡,而是將大瓦缸敲碎一半,在下半截瓦缸里加進碗豆粉並摻水攪勻成糊狀,同時缸底用木炭加熱,製出的涼粉熱呼呼的,舀入碗裡,加上調料,吃起來又是另一種口味。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民國時期的街頭小吃

祖母居住的蕭家大院,位於財神樓街與白果樹街的交匯處,對著財神樓街的三陳街口,長年有一位留著長鬍鬚的梁姓老人在街口挑擔賣涼粉,人們都稱他“梁鬍子”。他賣的涼粉和熱涼粉都十分好吃。我家住在萬壽宮街,上小學和中學時都必需經過“梁鬍子”的涼粉擔,有時就在路口站著吃上一碗。還有的時候,我到祖母處與八叔、健華表妹、忠凱堂弟等玩耍後,出門就在路口站著偶爾吃上一碗涼粉,十分可口。更巧的是,在涼粉擔近旁的管星街處,有一位胡姓人家(不知姓氏記對否?)開的鍋盔小店,買一個剛烤出的熱鍋盔,掰開裝進涼粉,在家鄉叫“鍋盔夾涼粉”,又是一種十分可口的特色小吃。


4、油茶饊子

出售油茶饊子的小吃店,當時在故鄉的街上較普遍。我們早晨上學時,偶爾就吃一碗。“油茶”的做法,先將白米搗成細粉,放入鍋中加清水攪成漿糊狀,然後加熱,文火慢煮,待米糊煮熟粘勺子時,加入少許紅糖水,使米糊變為深黃色即成。店主先把油茶舀進碗裡,再放上切成小顆的大頭菜、搗碎的花生米、椒鹽、蔥花、紅油等,送上炸好的饊子,由食客用手捏碎加進油茶,攪勻食用。捏碎的饊子在油茶裡仍然香脆可口,也很好吃。


5、酸菜豆花面

家鄉的酸菜豆花面,是在煮好的麵條上,加入酸菜豆花的臊子。食用時,在面裡還要放些香菜、蒜苗、椿芽、紅油等調料。十分清淡可口。酸菜豆花臊子的做法是,酸菜經淘洗,切成細絲,加菜油、生薑、胡椒粉煎炒,然後加入點豆花的水,用文火煨燉,再放進豆花,即成酸菜臊子。點豆花不用滷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非常細嫩清香。


6、故鄉特有的南瓜燙麵蒸餃

這種南瓜燙麵蒸餃,當時在街面上店鋪少見有賣的。1940年代中後期,媽媽在閬中親手做過這種南瓜燙麵蒸餃,少年時我特喜愛吃這種用芭蕉葉包著的蒸餃。但不知道它的做法。

1957年,我大學畢業後,回到重慶與媽媽及兄姐團聚。老母四年未見到我這個她十分疼愛的么兒,見面特高興。人們常說“知兒莫如娘”,媽媽知道我最喜愛吃故鄉閬中特有的南瓜燙麵蒸餃。她擔心屆時買不到臘肉,所以早在半年多前就忙著準備臘肉,慈母愛子之心可見多麼深厚。這種蒸餃的餃餡,除了老南瓜和鮮肉外,還要加一些臘肉或火腿,餃子皮用燙麵,包好的餃子在放入鍋中蒸之前,還要用芭蕉葉把一個個餃子包著,然後再放進鍋裡蒸。當這種蒸餃出籠時,其特有的香味簡直太誘人了。這種故鄉閬中特有的南瓜燙麵蒸餃,我已有近十年未吃過了,我大飽口福的盡情的享用了這頓家鄉特有的風味美食。至今記憶猶新。


7、故鄉其它的風味小吃

記憶裡,故鄉的風味小吃品種很多,還有牛羊雜碎面、火鍋紅燒牛肉、熱滷燒臘、紅油水餃、錠子鍋盔、團花鍋盔,旋旋鍋盔,白糖燒饃、碗豆麵燒饃、白糖蒸饃、油鑲、桃酥,花生酥等等。這些風味小吃,都各具特色,價廉物美。


06

節日的民俗活動

1、過年、爬山、遊名勝古蹟

在故鄉所過的節日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過年。少年時代在故鄉過年,似從未聽到說是過“春節”。那時過年很熱鬧,時間也很長。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孩子們都沉浸在過年歡樂的日子裡。

從臘月初八吃“臘八飯”,就開始了過年的活動。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要送祭灶神爺。灶房裡(廚房)牆壁貼上灶神像,兩側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帶吉祥”。點燭、敬香,還要供上一碟“灶麻糖”(用糯米做的黃金色或銀白色的糖,吃起來很粘牙,讓灶神爺吃後粘住嘴,上天少說話),一碟“灶麥生”(一種內包糖心,外沾芝麻的小餅),一支宰後拔毛洗淨但留著尾巴羽毛的大公雞。家人要跪拜灶神爺,祈禱全家來年安康。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傳說灶神爺在天上要住七天,到正月初一的子時才回到地下,家中在灶房裡還要迎接灶神爺返回。現在看起來,祭灶神爺雖說是一項封建迷信的事,但每家都供奉有灶神爺,他無時無刻都監視著人們,促使人們不敢做壞事,這也許還是一件有益社會的好事。

臘月裡,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大人頭帶草帽或頭巾,在竹杆上捆上掃帚打掃揚塵,掃除房屋裡頂棚上和牆壁上一年的積塵。洗換被子床單。給孩子準備新衣服。媽媽給我的任務是,擦拭抽屜上的銅、錫做的拉手和銅壺銅件等。當時沒有去汙粉之類的物品,而是用酒調和瓦灰,將白甘蔗斜削一截後,粘著它用勁擦拭這些物件,然後再用紗布或絨布擦淨擦光。當把這些銅、錫物件擦拭一新,嶄新淨亮,就有一種成就感,並得到媽媽的誇獎。

家中要購買較多的豬肉來灌香腸、醃臘肉,要炸饊子、方方酥、麻花、胡豆瓣(蠶豆瓣,有金黃本色和染成玫瑰色兩種),燻豆腐乾,炒紅苕幹、花生,做醪糟(米酒)、磨糯米粉準備做湯元等。還要打米酥。這種米酥的成形操作小孩們也可幫幫手,大人調和好米酥粉,把它們壓入一個長木條做的、底面刻著各種花草或動物形貌的五、六個模盒裡,壓緊並颳去模盒周邊的米酥粉,最後用力把成形的米酥倒扣出來,就是一個個具有不同畫面的米酥。把它們裝入瓷缸裡,可保存一段時間。

臨近年三十,家裡還要吃一次特殊的菜叫庖湯,它是用買回的剛宰殺的豬肉、豬肺與紅、白蘿蔔燉成的一鍋湯菜,可將這些肉菜沾著醬油、醋、蒜泥、紅油食用。那時一年只有過年才能吃到這道菜,所以特感味美可口。

臘月三十,我印象中當時也不叫“除夕”,只叫年三十,要守歲,要放“火炮”(鞭炮),最好玩。當天晚上家家都要吃年夜飯(團年飯)。雖然家中人少,兄姐常年在外地工作,過年一般不回家,但媽媽和楊嫂也要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吃飯前,先要把幾樣菜裝在碗碟裡,放上筷子和酒杯,放在書房裡父親的遺像下,敬上香、燭,一併祭奠父親和逝去的祖父、外婆等先輩。過了一會,家人才吃年夜飯。菜餚十分豐盛,有紅雜燴、燒菜、炒菜、燉湯等熱菜,還有炸的酥肉、雞脖項(夾有肉末的面卷)、肉凍,香腸、臘肉、煙燻豆腐乾、紅苕乾等冷盤。

飯後大人忙著收撿桌子,我與同院的小夥伴們一同玩耍。最開心的是放“火炮”(鞭炮)。大人先點著纏繞在長竹杆上的“火炮”,劈里扒拉炸一陣,響聲很大,我們要捂著耳朵。大人還給小孩們買一些用紙包著的炸藥較少的單個“火炮”,我們用香點著後扔出去,聽著“砰”、“砰”的炸響聲,十分開心。過年大人要給小孩“壓歲錢”,小孩們口袋裡就有點小錢了。年三十的晚上,小夥伴們圍坐在桌旁,用麻將玩一種“推十點半” 的牌局,每盤輸贏的錢很少,可能相當於現在幾毛錢,但小夥伴們玩的十分認真,興致勃勃,玩至深夜才入睡。大人要守歲,等到轉鍾後的“子時”還要迎接灶神爺返回大地後,才能休息。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春節“放火炮”

大年初一,小孩都穿上新衣新鞋,給媽媽叩頭拜年,又可得到賀歲紅包。正月初一的早飯,我們常常是吃媽媽在年三十已做好的熱涼麵。早飯後,我便與到我們家拜年的、比我年齡大的親友一同去錦屏山等處遊玩,這是媽媽考慮我的安全,特別拜託親友帶著我。夥伴們從華光樓走下河壩,經過鋪架在嘉陵江上的木板浮橋,走到對岸的南津關碼頭。這種木板浮橋,是由橋下的固定在一起的木船支承的。每天中午在固定的時間內,靠近南岸航道處,有專人把木船移開,放開一個斷口,讓上下游的船隻通行,然後再合攏。

遊人在南津關登岸後,向左(西向)開始爬錦屏山。故鄉的習俗,過年的頭幾天都要去爬山玩,所以遊人不少,都是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往上登爬。錦屏山不太高,不一會就爬到景區山門口,首先看見是一座靈官殿,近前左邊立著的一塊高大石碑,碑上有畫虎大師張善子畫的上山虎石刻和題詞。右邊一棵高大的樹上掛著一口鐵鐘,傳說是明清朝代一名武狀元飛身掛上去的。大風吹動時可聞鐵鐘裡吊錘撞擊鐘壁的響聲。走進門廳的左側就是倚山岩洞的“純陽洞”,供奉呂洞賓的塑像。這是錦屏山的中心殿宇。

再往前行就可爬上很陡的“八仙洞”,洞內有八位仙人的石刻像。因為坡陡、道窄,上下只能並排各走一人,且均要扶住護攔。小夥伴們均以能爬上此處而自感有膽量。山後還建有一武侯祠,內有諸葛亮手持鵝毛扇、身穿八卦衣的塑像。祠內較寬敞,房頂的頂棚平面上畫有《三國演義》中幾十幅著名情節的故事。我們都仰著觀看,找出一幅幅畫面是書中描寫的哪一章回的事。這是檢驗各人對《三國演義》內容熟悉程度的智力測驗,大夥都爭先搶著回答,十分有趣。

正月初一,上午人們一般都是先爬錦屏山。遊玩下山後,從南津關往左(東向)爬山,可登魁星樓,樓內有魁星站立的塑像。再向前半山腰處有一觀音廟,內有送子觀音,據說求神祭拜甚靈。遇著天氣好、夥伴們興致高,就可繼續向東走到馬哮溪。繼續攀爬塔子山,登白塔,遊大佛寺,觀狀元洞等故鄉東部著名的美景。然後下山,在馬哮溪碼頭坐木船返回縣城。如遇天氣不好或體力不支,下錦屏山後仍從浮橋上回城。單遊塔子山等景觀時,則從城東的禹王宮坐木船到江對面的馬哮溪,直接攀登塔子山及遊覽鄰近的景點。攀登塔子山也是對小夥伴們體力的一次檢驗。

過年期間,還要到城北去參觀巴巴寺,滕王閣。“巴巴”在阿拉伯語中為“祖先”、“祖師”的意思,寺內有伊斯蘭教來我國傳教的祖師的墓地。寺內林中有一水井,傳說井裡有一鴨子能產金蛋。為好奇,大家都爬在井臺旁往下窺探尋找,當然是一無所見。因學過《滕王閣序》,所以也要去參觀一下縣城的滕王閣。那時城內的張飛廟(漢恆侯詞)和貢院較冷清,遊人很少。就連我們住在管星街,好像也未聽說過天文學家落下閎和天文學家、風水大師袁天罡的事蹟。

小夥伴們還相約到華光樓下的嘉陵江邊河壩看馬戲表演。購票後進入用帆布圍成的一個圓形表演場內,觀眾站立觀看錶演,有馬術、山羊騎猴、對刀槍、登雲梯、變把戲(魔術)、丑角滑稽表演等節目。

那時,拜年收到不多的壓歲錢,大人說出去玩時可買些零食小吃,但不要亂花錢,也要注意食品的乾淨(衛生)。小夥伴荷包裡有點錢可自由支配,很是得意。常相約在街上的小攤攤買一些小吃,如炸油幹、炸豌豆乾、粉條豆芽卷(調料裡有芥末,特別沖鼻刺眼,吃到口裡很刺激)。有時夥伴們還玩一種刀劈甘蔗的遊戲。晚上偶爾參與親友們打打小麻將,還學會了算番,如:不求人、全求人、門前清、一般高、一條龍、青龍花龍、清一色、姊妹花、全帶么、斷么、十三爛、七對等等。有趣的是,輸了錢由大人支付,贏了歸自己,好高興啊!

正月十五過元宵節,吃湯元、喝蛋花醪糟泡饊子、翻饊等食品。小孩們都要提著各式花樣的燈籠到街上玩耍。街上有舞龍燈的、玩車車燈的(彩蓮船、跑旱船)、打蓮花落的,到處卦有大紅燈籠,鞭炮聲不絕於耳,刺花的火焰噴向天空……。印象很深的是舞龍者的勇敢,在寒冬日子裡,他們上身赤膊,有人向舞龍勇士們噴去冒著的火花,勇士們邊舞龍燈、邊不停的跳動,以防止火花粘在身上。觀眾不停的為舞龍勇士們鼓掌叫好,看的十分驚險,又為他們擔心。這樣的舞龍形式真是故鄉的獨有特色。鬧元宵、觀舞龍,熱鬧非凡。過完正月十五,年節就算過完了。我們就要準備春季開學了。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耍龍燈

縣城內外有許多名勝古蹟。除以上記述的以外,記得還有華光樓、閬中貢院、觀音寺、府文廟、縣文廟、城隍廟、天上宮、北巖寺、鐵塔寺、清真寺、禮拜寺、福音堂等。這些古蹟多為木質結構,用粗大的木柱,木樑建成,紅牆,紅柱,高大、雄偉、壯觀。顯示出古城悠久的歷史文化。

2006和2007年我和老伴兩次返回故鄉時,率家人重遊覽了古城的許多著名的景點。尤其以七旬之年,帶領子女沿兒時爬過的臨嘉陵江的崎嶇山路,健步爬上了塔子山、登上了白塔。站在山頂,遠望古城全景,令家人都十分高興。上山後才聽當地一位遊客說,現已新修了一條上山的大路,更安全、容易登山。


2、清明節祭祖掃墓

每年的清明節,蕭氏家族在閬中的家人,在祖母為首的長輩帶領下,多個家庭的老少恐有二十多人,一同前往縣城北郊柯家溝的蕭家墓地上墳。柯家溝墓地在縣城北郊,離縣城約有八華里多路。要出北門經過教場壩(飛機場)和一段鄉村土路到墓地。男同胞和青少們都是步行,祖母、媽媽、二嬸和幾位嬸嬸(她們多是纏過腳的小腳,不宜長距離行走)大都是坐滑竿去。

墓地有祖父、父親、二叔、四姑、六姑和大爺(祖父的大哥)家族逝去長輩的墳墓。墓地面積較大,每個墳前都立有墓碑。按逝者輩份排列。位於前面中間的幾座墓修得很講究,是祖父輩和父輩的墓,上面刻有花紋,雕飾,墓前有一塊用石板鋪成的位子,方便擺上祭品。祭祀開始時,要放鞭炮,點香蠟,敬供品,燒錢紙。前往掃墓的人都向逝去的先輩們跪地叩拜,氣氛莊嚴肅穆。大人們都懷著沉痛的心情,去懷念逝去的親人。祖母、媽媽、二嬸和有的嬸嬸都倚靠在自己逝去的丈夫墳前哭述親人,場面十分悲痛。經過家人們的勸慰、扶起、遞上熱溼毛巾和茶水,並讓她們坐在凳子上擦去淚水,平息一下思念親人的悲痛心情。這些長輩們先後去逝時,與我年齡相近的家族少年,有的還未出生,有的還是幼童,對逝去的先輩們的印象都不太深,還不能完全理解祖母、媽媽和嬸嬸們懷念親人的悲傷心情。

清明時節,外地的人們掃完墓一般就返程。故鄉的習俗則與外地清明掃墓不同,而是就地進行野餐,別有風味。

結束上述掃墓祭祀後,已近中午。家族裡各家將做好的菜,裝在一種多層搪瓷飯盒裡帶去。並帶去已包好的肉包子,借溝內鄉民的大鐵鍋和竹編的蒸籠蒸熟,在吃午飯前,先給每人食用兩個包子。各家帶去的大多為涼菜,少量的需加熱的菜也用蒸籠蒸熱。用午餐時,大人們將各種菜餚擺放在借來的鄉民曬糧食的竹蓆上,大家席地而坐,共進豐盛的野餐。

午飯後大人們忙著收撿餐具,少年們就在附近的竹林、山坡和田野玩耍。在來回的路上,多見路旁野生、散發出幽香的名叫七里香的一簇簇的小白花。居住在城裡的孩子們,來到了春天的鄉間田野,感到十分新奇。在莊稼地裡躲貓貓,捉迷藏,並調皮的蹲在地上偷摘嫩豌豆角,剝開外殼吃裡面的嫩豌豆,有時撕去豌豆裡殼的內層後連外殼也一塊吃,味覺清香。莊稼地的主人有時發現了也不便阻攔。離開時大人們會送了一些錢物給他們。大家相處友好。


3、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殉國投江的日子。這天各家都要吃粽子、吃鹹鴨蛋、給小孩們喝一點雄黃酒(據說可預防夏季生瘡)。還要在小孩胸前掛上一個用五彩絲線編織的、非常好看的小菱形飾品。午飯後,大人帶著小孩都到河壩上去觀看嘉陵江上的劃龍船、搶鴨子比賽。這也是故鄉過端午節的一大特色。

據說,在將鴨子放入江中之前,要先往鴨子嘴裡灌入一些白酒,促使牠們興奮,在水中游動時有更大的力量,不會輕易被劃龍船的人們捉住。比賽時,有一條船專門往江中扔鴨子,各支參賽的龍船,快速划著龍船去追趕,當靠近鴨子時,龍船上的人就跳入水中奮勇去抓,抓到鴨子多的龍船為優勝者。參賽者一邊划槳,一邊敲鑼打鼓,齊唱船伕號子,整齊嘹亮,起到步調一致,鼓舞士氣的作用。兩岸觀眾人群密集,吶喊助威。故鄉的端午節過的十分熱鬧。


4、驅瘟節. 古城瘟祖會

解放前,閬中每年五月都要舉行古代流傳下來的“瘟祖會”,俗稱“五月大會”。據資料介紹,它是古城周圍幾百裡最隆重的民俗節日,也是川北文教、商貿、宗教團體和各階層民眾都踴躍參加的、盛大的文化經貿活動。

傳說中的瘟祖是梓潼帝君的化身。七曲山大廟在文昌主殿側有“瘟祖殿”,瘟祖塑像右手執如意,左手形如膺爪。相傳梓潼帝君降伏五瘟後,專司“收瘟攝毒、掃蕩汙穢” 之職。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因此梓潼帝君又被尊為“瘟祖”。於是“瘟祖會”應運而生,對梓潼帝君亦即文昌帝君的尊崇,與祭祀瘟祖、很自然地結合起來,文化人領頭,宗教界乘勢,士農工商和城鄉百姓都踴躍參加古城舉辦的這一盛會。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七曲山大廟“瘟祖殿”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瘟祖會”,是農曆五月在東獄廟外的廣場上舉行。“瘟祖會”的會期有好幾天。來燒香的老人,向廟裡神像叩拜祈福。廣場上擺了很多攤鋪,商人們進行物資交流,同時出售各類商品、小吃,人們擁擠著購買、品嚐。一座露天舞臺上演出一折折的川戲,多是各路神仙道人降伏妖魔鬼怪的故事,免費觀看,熱鬧非凡。入夜,廟會也很熱鬧。

當時沒有電燈,戲臺上點著兩盞煤氣燈照明,很明亮。廣場入口處用木材搭建了一座三角形燈山。每層橫放一排竹編的圓圈,圈裡放一個用面做成的燈窩,倒入菜油,放上燈芯,入夜後點燃。遠處望去高架的塔型燈山,閃爍著點點亮光。廣場上天天都擠滿了男女老少,是古城一年中唯一的一場規模宏大的露天盛會。

在廟會結束前,還有一次規模很大的、由川戲演員為主的、在大街上的化裝遊行。時值盛夏(多為陽曆六月下半月),有的演員赤裸上身,臉上和身上塗有各色顏料,披頭散髮,裝扮成一個個十分嚇人的妖魔鬼怪,有的甚至將豬肝豬肺切成薄片粘在臉上,十分陰森恐怖,顯示他們要帶給人們各種瘟疫災難。

這些化了裝的演員,伴隨著鑼鼓聲行走在古城的主要街道上,有時有的“鬼怪”突然從行進的表演行列裡跑向街上的店鋪,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演員裝扮的,但突如其來的情景,仍往往要把觀眾很嚇上一陣。我們小孩看了後,幾天裡晚上都不敢出門,連上茅房也要拿著手電筒。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當然在表演的行列裡,也有一些演員裝扮成各路神仙和天兵天將,他們是專門來降妖捉魔的。觀眾向他們鼓掌致敬。除了成人的表演外,巡遊行列裡還有大人抬著的、把小孩裝扮成一出出戲中的人物,固定在鋼架上或坐或站的展示。小孩們扮演的都是人們熟悉的劇目,而且都裝扮的眉清目秀,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古城的瘟祖會在其它地方少有見到,這也是故鄉的一項獨特的民俗活動。


5、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要祭月亮、吃月餅。晚飯後,家人在一個大柚子上,插著一根根點燃的香,然後把這個球形、冒著點點閃亮的柚子用一根粗鐵絲吊掛在廳堂裡。供桌中央擺上一個塔形的月餅,約有一尺高,它是由大約九個下大上小的月餅摞成的,頂層的那個月餅形狀呈尖形似塔頂。這種塔形月餅外地也少見。月餅四周則擺上一些水果和乾果,有花紅、梨子、棗子,核桃、花生等,祭奠月亮。祭奠完畢,媽媽就讓我們享用月餅和果品。由於月餅數量較多,要好幾天才可吃完。


07

文化娛樂及街頭宣傳

1940年代的中後期,我已經步入少年。對縣城的文化娛樂及街頭宣傳活動,還有一定的印象。

那時縣城的文化娛樂活動還是豐富多彩的。有在戲院裡的專場演出和街坊上的民俗表演。當時太平寺街上有一座縣城唯一的戲院,離我們家很近。寒暑假中,有時大人帶領、有時讓我與小夥伴一同去戲院看看演出。當時戲院主要上演川戲,也看過京戲,話劇(當時叫文明戲),偶爾還看過無聲電影。縣城還有一些民間藝人的民俗表演,有皮影(燈影)、木偶(木腦殼)、說書等。街上還有宣傳欄等。反映了縣城當時的文化娛樂情景。

1、川戲

縣城戲院幾乎常年有川戲上演。除了在戲院大門外貼出當天晚上演的戲名和主要演員外,還有人舉著一個紙板,上面寫著當晚演出的戲名和演員名字,敲鑼打鼓在主要商業街上行走,起到預告宣傳的作用。

縣城的川戲,是由川北的一些名角來演出。每天有夜場,有時還有日場,夜場常常客滿。戲院內中間的坐椅是對號入座,前後票價不同。兩側則是坐長木凳,沒有編號,早去便可坐到好位子。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川劇女演員

記得看過的川戲有《古城會》、《白門樓》、《八陣圖》、《五臺會兄》、《活捉三郎》、《雷峰塔》、《宋江殺惜》、《馬房放奎》、《盤夫索夫》、《長生殿》、《三擊掌》、《三孃教子》、《鬧天宮》、《目蓮救母》等等。有時為了吸引觀眾,增加上座率,還演一些多本的連臺戲(有如現在的電視連續劇)。如《白蛇傳》、《西遊記》、《火燒紅蓮寺》等。因縣城無電廠,舞臺上卦有兩個煤氣燈。

為吸引觀眾的上座率,有時舞臺上還有佈景,及刺激觀眾的場面,如口中噴火,開腸破肚的血腥場景等,那時尚未見過川戲的變臉。川戲獨有的特色之一,是舞臺側面伴奏樂隊中的高腔助唱,這在其它劇種中是少見的。記得較出名的演員有,唱老生的賀國光,唱小旦的國英,扮丑角的粉蝴蝶、一位女演員扮演男小生(記不起藝名了)等人。這幾個名角租住在白果樹街東側一座大院內,白天坐在大門口的躺椅上休息聊天、曬太陽。我們中午放學、上學時常可看見他們。一般的演員就住在戲院後邊的簡易大棚房內,生活較艱苦。


2、京戲

縣城沒有專業的京戲班。抗戰時國立四中從陝西遷來閬中後,學校文娛活動開展的非常活躍,給古城帶來了京戲、話劇等藝術。當時國民政府的軍隊潘文華(師長)主持的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與其子潘清洲的巴山警備司令部都先後設在閬中。軍中的年青軍官和文藝骨幹裡也有一些人喜愛京戲、話劇。

在這樣的背景下,縣城的文化界人士,聚集了愛好京戲(和話劇),擅長拉胡琴及樂隊伴奏的人才成立了“星六晚會”,每個星期六在一起活動一次,以教習京戲為主。並由潘部出面從成都、重慶請來鼓師琴師,各行當演員、票友,幫助提高晚會的演出水平。國立四中的師生也加入了“星六晚會”,從而形成了一個能排演大劇目的陣容。

在假期為縣城民眾演出京戲,有《女起解》、《玉堂春》、《竇娥冤》、《反徐州》等劇目。閬中群眾過去只有川戲可看,京戲在縣城出現,使群眾耳目一新。而且參加演出的人員中有幾位是大家熟悉的文化名人,更增加了觀眾的興趣。如張克仁、趙蘊玉、何海東、敬可珍等畫家參演的旦角青衣,演出都獲得觀眾的喝彩。

在故鄉首次觀看了京戲,感覺唱腔和京胡都很好聽,且多是歷史故事。抗戰勝利後,又從親戚家借來留聲機聽過京戲(當時叫洋戲機)。從百代、勝利、中華等唱片公司錄製的京戲唱片裡,聽到不少京戲大師演唱的名段。唱片開始播放時都有一句話,如“百代公司請馬連良老闆演唱”《空城計》、《借東風》、《甘露寺》 ,“勝利公司請梅蘭芳老闆演唱”《洛神》、《宇宙峰》、《龍鳳呈祥》,“百代公司請程硯秋老闆演唱”《三擊掌》、《鎖麟囊》、《荒山淚》等。聽著唱段對照唱詞就慢慢越聽越好聽。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民國時期川劇女演員

以後在重慶、北京讀書期間,我也喜歡看京劇,進一步培養了對京劇的興趣。所看過的京劇,大都是忠君報國、反抗外敵、懲惡揚善、因果報應等方面的內容。退休後買了數十張京劇各行當名角演唱的CD唱片(有幾百段名段),作為一個愛好者,現在每天都要收看或收聽京劇,欣賞國粹是享受退休生活的一項內容。回顧起來,在故鄉首次觀看和聆聽京戲,是我對喜愛京戲的啟蒙。


3、話劇

話劇同京戲同時在故鄉出現,當時“星六晚會”也同樣在國立四中師生的參與下排練和演出。在縣城戲院上演過曹禺的話劇《雷雨》、《日出》。我也是第一次看《雷雨》,當時對劇情雖然是初步看懂了,但對劇中所揭露、反映的社會矛盾,體會尚不深刻。對於劇中電閃雷鳴逼真的舞臺效果,印象很深。張克仁老師對縣城引入話劇做了顯著的貢獻。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1945年7月,國立四中“衝鋒號”劇團演出《雷雨》的劇照。

4、無聲電影

當時在戲院放映的是無聲電影。在戲院後面臨時安裝了柴油發電機提供放映的電力。舞臺上卦了銀幕,在映出畫面下有中文字幕。我記憶中看的首部故事影片,是古裝武打片《荒江女俠》。影片中的男女主人翁的名字分別是嶽劍秋、方玉琴,至今仍還記得,印象很深。看過的其它影片還有《水滸傳》柴進大官人的故事、《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降妖的故事等。另外還看過歐美國家運動會的紀錄片、各種動物的影片等。


5、民俗表演

故鄉的民間藝人,夏天晚上在街道上還表演皮影戲(俗稱燈影)和木偶戲(俗稱木腦殼)。在我家附近的萬壽宮街及白果樹街上均演出過。觀眾多為小孩,也有大人。各人拿一個小板凳觀看錶演。演出節目多為小朋友較熟悉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書中的一些故事。戲中的一些動作常逗的小朋友們大笑。

在茶館裡還有民間藝人說書表演。說書人坐在一張高架的桌子旁,手裡拿一個小木塊繪聲繪色的宣講故事,講到驚險之處還要用木塊敲打桌子,引領聽眾身臨其景。觀眾是來喝茶的人,說書人講了一陣後,就有人拿著盤子到茶客桌旁來收錢,多少隨茶客自定。說書人所講的仍多為茶客們熟悉的一些小說、演義等。如《三國演義》、《封神榜》《薛仁貴徵東》、《三俠五義》等一些傳統故事,茶館裡聽眾多為中老年人,在此飲茶休閒。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還有一種說聖語的民間表演。通常也是在夏天的晚上進行。選址在較熱鬧街道的十字街口,搭一個高架擺上桌子,說聖語的藝人坐在桌旁,桌上點一盞風雨燈(有一個玻璃罩的煤油燈,可避風雨),藝人邊唸書、邊謳歌、邊講解,多是宣講忠孝節義的內容,如宣講《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臥冰求鯉)”,“老萊娛親”,“賣身葬父”,“哭竹生筍”等勸導人們要孝敬父母,多行善事,發揚美德等事蹟。聽眾多為中老年人。


6、街邊宣傳欄 .公園

記得在東門旁邊有一個公共場所(前已述及,是否叫“民眾文化館”?記不太準),在其大門外的街邊有一個較大的宣傳欄。欄的正面裝有玻璃,可從後面放上一些宣傳時政要聞的圖片。在抗戰時期及抗戰勝利後,經常貼出過不少圖片。我們放學(或路過)經過時,總看到站有不少人在觀看。我們有時也擠進去近前看一看,我印象中看到過的圖片有:日寇的暴行、抗戰前線的戰事、大後方民眾支援前線、美蘇在歐洲東西兩個戰場對德、意的戰績、美國在太平洋對日作戰的勝利、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抗戰勝利時陪都重慶群眾歡慶遊行盛況、抗戰中和勝利後美國對華的物資援助、國共內戰等新聞圖片。記得不少照片註明是由美國新聞機構提供的。從貼出的圖片內容來看,此欄應是縣政府有關文宣單位主辦的。

縣城東邊有一座公園,進園後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和露天舞臺。印象中縣城每逢盛大慶祝遊行時,各學校、單位的隊伍都先到公園廣場集合、編隊後才依次出發。慶祝“雙十節”、抗戰勝利的遊行,都是先在廣場排隊集合好再出發的。

別鄉70載:我的鄉愁,我的閬中歲月!

閬中公園舊照

在前往公園的天上宮街靠街北、臨近公園的圍牆上,刷寫了很大的標語,好像是白底藍字,每個字約有三尺大。標語寫的是“一個政府 一個領袖 一個主義 一個軍隊” 。當時年少,還無法理解這“四個一”標語的更深含義。直到解放後上政治課,學習毛主席著作後,才較深刻的理解了它的反動性。這條標語是要消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邊區政府和人民武裝力量的公開宣示。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只過了幾年,新中國就成立了,國民黨政府最終潰敗到臺灣孤島上。

公園裡花草樹木很多,竹林茂密。春天鮮花盛開,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在一處空地上,有石刻的汪精衛和陳璧君的跪像,我們經過時都向這一對狗漢奸吐口痰和用樹枝鞭打,表示了人們對賣國漢奸的痛恨和憤慨。

公園深處砌有一圈空花狀的圍牆,內有一座兩層樓的小洋房,縣城少見有這樣漂亮的建築。據說是縣城有權有勢的官員修建的。後來是國民政府駐閬中部隊軍官的住地,門口有衛兵站崗。並聽說軍官們常常把唱川戲的女演員接去陪他們打麻將,吃喝玩樂。這些官員、紳士和反動軍官將公園佔據私用,充分暴露了他們欺壓百姓、濫用權力、糜爛腐朽的生活。

解放後,公園迴歸了人民。慶祝閬中和平解放的大會就是在公園廣場上舉行的。當時我正輟學,自己也去到公園,在會場旁邊聽到解放軍和縣政府負責人用擴音器的講話。這是第一次聽到解放軍軍官的宣講,初次知曉了一些關於革命、解放意義的道理,從此步入了嶄新的生活環境。


08

尾聲

如上所述,“1950年年初,因家中經濟更加困難,無錢繼續供我讀書而失學近半年時間。” ,“在閬中縣和南部縣的蕭家醋房當過計賬員……” 。

在失學期間,我仍迫切期盼能繼續學業。1950年春,當我得知八叔蕭珍重(後改名肖冶,1957年清華大學畢業)和表兄楊百城(1957年北京航空學院畢業)兩人、離開閬中到老解放區瀋陽五叔身邊求學的消息後,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五叔王揖(蕭禮重),早年離開閬中到成都讀書。全面抗戰剛爆發不久,1937年就奔赴延安參加革命,改名王揖。1949年在瀋陽《東北日報》任總編輯、副社長。

在我向媽媽提出也想再升學的想法後,在她的允諾支持下,在重慶工作的哥哥、姐姐和姐夫的大力幫助下,1950年夏,我獨自一人離開故鄉到了重慶。雖說是從一個小縣城到了大城市,但卻較順利的考進了當時著名的重慶清華中學讀高一(該校是抗戰時由清華大學老師為主創建的。當時與南開中學等少數幾個學校齊名,被列為全市最有名的幾所學校)。這多得益於在閬中受到的良好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在省中所學的知識。因此,我深深的感謝故鄉的老師們對我們進行的良好教育培養, 使我才有了較紮實的基礎知識。

1950-1953年,在重慶清華中學讀了三年高中。畢業填報志願時,正值新中國開始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我們聽到宣傳介紹說:“鋼鐵工業是工業基礎的基礎” ,“國家的經濟和國防建設都要依靠鋼鐵工業”。故將鋼鐵冶金作為第一志願填報、考入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就讀於冶金系鍊鋼專業。

1957年秋,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鞍山鋼鐵公司,1958年秋調入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大型鋼鐵企業武漢鋼鐵公司。長期在武鋼鋼鐵研究院和公司技術部門從事鍊鋼專業的技術工作。1995年年滿60歲辦了退休手續後,公司一直返聘又繼續工作了20年。其間於2000-2015年受聘擔任了全國性科技期刊《鍊鋼》雜誌的主編工作。2015年屆80歲時離開工作崗位。在從事了近六十年的鍊鋼專業的技術工作中,為武鋼和國家的鍊鋼事業的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故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