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碧江村,始建於南宋初年,古稱“迫崗”,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其古建築金樓、泥樓、龍門、公祠、磚雕大照壁極具嶺南古建特色。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宋代以來,碧江村至少誕生了145名舉人、26名進士。且商貿發達,形成了“順德祠堂南海廟”之說。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碧江金樓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金樓建築群中得到完美體現。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在形式上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收藏了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等,在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當年慈禧乾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了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而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至此,金屋藏嬌典故成為史實。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二層,為金樓最精華最經典的地方,是會客之地。其屏門、門枋、簷板、廳壁、天花藻井的木製雕飾均以真金塗髹和鑲貼,真正的金碧輝煌。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碧江金樓不只有金樓,還有泥樓、職方第大宅、後花園、亦漁遺塾以及圍牆外的慕堂蘇公祠、三興大宅等。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建築功能涵蓋了街巷、祠堂、宅第、庭院、私塾、書齋;建築風格上保留了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牆等特色。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金樓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特別的講究,從佛肚竹到黃金間綠,從100年的龍眼到200年的紫薇、青思,無不見證著時間車輪的痕跡。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劉羅鍋),“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從古至今,傳承歷史的主線都是富人、文人、官員士大夫,普通百姓托起了他們並頌揚、讚美他們。

碧江金樓,金屋藏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