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他是原軍委空軍政治部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導演、編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曾在電影《巍巍崑崙》,《大進軍——南線大追奸》中主演陳庚,在《上黨戰役》、《解放雲南》中兩次主演陳庚榮獲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在空政話劇團話劇《飛向延安》、《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朱德、賀龍角色榮立三等功。在《天網》中主演縣委書記秦裕民榮獲第一屆政府“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獎”……他是一個集諸多榮耀於一身的老黨員、老軍人、老藝術家。他還擔任著中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6所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

  他本可以北窗高臥,優遊歲月,可他不辭辛苦,選擇風雨兼程,一次次背起行囊,深入中太行山革命老區。他想要發揮餘熱,為革命老區的烈士,為老區中貧窮的百姓做點事情。可他明白僅憑一腔熱血沒法讓老區人民的生活瞬間有立竿見影的改變。於是他常常徒步百里,將自己置身於太行山中,與山裡的老百姓同吃同住,一心只想著用黨賦予他的文藝工作者的榮譽和一個文人的特長來謳歌中太行山區悲壯的革命歷史,為老區人民能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為了那些犧牲的先烈,孫老拖著病體,黃崖洞、寬嶂山、王家山、長寧軒、皇后嶺……他踏遍了中太行山紅色遺蹟的每一個角落。用他的話說,黎城,有原生態的山,原生態的水,原生態的村莊,原生態的百姓,原生態的黨員幹部,原生態的政府,當今社會不容易啊!黎城的山,黎城的溝,這裡大大小小的每一塊石頭,都能把他留住。留住的是情,留住的是義,留住的是革命傳統,它告訴你永遠都不要忘記過去。走不完的黎城山,喝不完的黎城水,轉不完的黎城古色古香的文化村莊,寫不完的黎城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初到黎城的他被徹底震撼!於是,在演繹界發展的黃金時代裡,他放棄所有商業藝演的機會,一頭扎進中太行山——黎城,邊走邊寫,這一寫就是八年。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又是一年清明日,綿綿陰雨中,他手捧黃花,肅拜墓前,望著終於為他們建起的“新家”,忍不住老淚縱橫。付出的一切,寬嶂山百姓看在眼裡,疼在心上,他們眼裡他早已不再是個外人。老書記為他送來自制的柺杖,村民們爭先恐後地講述起 1941年,為保衛冀南銀行印鈔廠,一百二十名八路軍戰士與敵人的頑強戰鬥,全部戰死在黎城寬嶂山上。如今,七十年過去了,曾經經歷了血腥洗禮的戰士們遺骸卻仍然裸露在山澗荒野,村民說每當看到了心裡都有無法言語的痛。第一次聽完,震驚和悲痛瞬間湧上心頭,他揮筆而作,寫下《寬嶂山的呼喚》和《寬嶂山的召喚》。

  之後,寬嶂山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在村委會建起了慈善宣傳室,村民們紛紛捐出珍藏的“傳家寶”。從此,寬嶂山的故事得到了社會的關注,“讓先烈七十年後長眠”的捐款活動一直不斷的進行,目前,寬嶂山無名烈士墓碑已修建。搜尋烈士遺骨正在進行中……

  “牽手了,終於牽手了!”當長治附屬和平醫院院長尚進平與黎城縣委常委、宣傳部張曉明兩手相握的那一刻,七十二歲的孫飛鵬兩眼一眯,竟然像個孩子一樣的笑了!“放心了,這樣我才算是放心了……”

  從早晨到下午,與和平醫院考察團一行一起爬山越嶺,若不是和平醫院接待時為他做的那個體檢,還沒有人知道他三年前做過八小時的手術,至於什麼手術就不言而喻了!術後半年,身體才剛剛恢復,他便安撫過擔驚受怕的家人,再一次坐上通往寬嶂山的客車……這些年來,像個健康的壯年,無數次穿梭在家和革命老區之間,至於自己在醫院裡的那次死裡逃生,成了心中的隱痛再不願意提起。而此時,這個身患重症的老人倒比大家顯得更精神抖擻,累的汗流滿面,氣喘吁吁也絲毫沒有休息的意思。春日的微風拂過,暖陽灑滿院子裡每個臉龐,大家圍圈而坐,像極了當初那場決定生死的革命會議。那一天,孫老認真的傾聽著關於在黎城寬嶂山農民家中無意間發現和平醫院的前身,抗戰時期晉冀魯豫軍區何穆醫院舊址和如今合力發展建設舊址的討論。

  從發現何穆院規到如今的勝利牽手,他無數次坐著大客車,無數次輾轉千里進行調研考證,挑燈伏案,付出了多少艱辛與困苦,這樣的場景曾無數次在他的腦海裡浮現,心裡感慨著這一天的來之不易!順勢,我多拍了幾張他與大家在一起討論的鏡頭。希望能為他、為我們留下一些難忘的留念,留下這位心繫老區的老黨員內心深處最為神聖的一刻。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初春的嫩綠點綴著王家山的淒涼,農家田裡嗒嗒耕地的機器聲響徹山谷,似乎在用鏗鏘有力的節奏對小號兵訴說安息的寄語。仰望山巔,直立陡峭,三面環山,如屏如障。山前深灰色的樹木棵棵聳立,猶如一場莊嚴的儀式正在舉行。我們在林子前的草坪上席地而坐,聽孫老講述山頂峭壁中小號兵浪漫的愛情故事:

  在山西省黎城縣黃崖洞鎮有個看後村,村子背靠一座山,叫王家山。山頂的崖臺上靠著一口棺材,棺材裡有一把衝鋒的小號……

(一)

你是誰?

誰都沒有見過你,

號聲告訴我,你是天亮和天黑。

起床號那麼清脆,

熄燈號讓人陶醉,

我更想聽衝鋒號,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

你是誰,誰是你。

太陽出,月亮歸,

小號兵數著月亮鼓勇氣。

牧羊妹盼著牛郎牽織女。

……

報告來不及,

村子已包圍。

吹氣衝鋒號,

鬼子亂陣腳。

鳩山拔出刀,

老七掉腦袋。

(十一)

衝鋒號吹起,

八路迅速出擊。

老鄉平安撤退,

八路迅速轉移。

(十二)

號聲引著敵人,

前面就到陽坡底。

楊坡底,楊坡底,

小號兵不忘牧羊女,

大聲喊出我愛你,

抱著鳩山踩地雷。

(十三)

火光沖天照,

愛的激情,

在峽谷中燃燒。

風在吼,羊在叫。

牧羊女哭倒在地抱著號。

為了愛的奉獻,

牧羊女吹響了和平的號角

(十四)

東方紅,太陽昇,

看後村聽不到槍聲。

桃花開,杏花香,

王家山傳來婚禮的喜訊。

(十五)

鑼鼓響,喇叭吹。

要問新人都是誰?

你是誰,她是誰。

看後村的女婿。

八路軍的妻。

  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牧羊女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她要保衛這塊土地,她要守護著小號兵的墓地。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懷著哀思,我們繞過樹林往山頂攀登。山路崎嶇,陡峭,加之初日暖陽的眷顧,不一會兒便大汗淋漓,衣服一件接一件的脫著,長長的藤條一不小心便彈打到臉上,爬行讓愛美的女士都來不及遮擋臉龐,大呼小叫聲不時傳來。孫老則一邊為我們介紹著山下子彈廠的由來,一邊為我們指著前進的方向。兩個多小時的攀爬眼看著就要到山頂了。“您這是怎麼了?”走在孫老身後的小郭突然緊張地喊道。大家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看向孫老,只見他臉色發黃,大汗淋漓,渾身發抖。我們一再追問才明白,原來是孫老的糖尿病出現了低血糖,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大家都緊張起來,這樣的狀況後果不堪設想,我們不能再任由他執拗的繼續爬山了。再者山上沒有信號,救護信號發不出去,大家不知所措的恐慌起來。為了不讓大家擔心,孫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依著一塊大石頭緩緩的坐下來,他告訴大家:“沒事,不用擔心,讓我歇一會兒就好了。其實這不是啥大事,比起三年前那場八小時的手術,這不算什麼……。”話未說完卻嘎然截止。

  我們愕然,急忙詢問。沉默片刻,孫老抬起頭,告訴大家:“就在往返黎城的第五個年頭,也就是三年前,東文院長為我做了一臺腫瘤切除手術,都說這個病五年是個坎兒。轉念一想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活一天,與其擔驚受怕的度日如年倒不如索性把它拋在腦後,不去理會。如今過去三年半時間眼看著寬嶂山有了進展,我說啥也不能半途而廢,一名文藝工作者,宣傳革命老區是可我畢生的職責,更何況我還是個老黨員。當我舉拳宣誓,就已註定只要活著我就得為人民服務。等你們看到小號手,就能感受到我的這種情懷。我還想為老區創作更多的詩歌來教育年輕一代,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奉獻我們的革命老區。”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許是老一輩革命家的言傳身教,也許是孫老演藝生涯中淋漓盡致的親身體驗,無論什麼理由,都讓我不由得感慨在當今社會這份革命精神的傳承和無私奉獻的偉大。

  若非此次歷盡艱辛的隨行採訪,幾十年的成長經歷告訴我,這樣的無私只可能是影視劇中的情景。而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卻實實在在折射在了這位老黨員、老軍人、老藝術家的身上。人的一生,錢是賺不夠的,可生命是有限的,特別是在病魔面前,活著就顯得更為重要了。這些年來能從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摒棄已有的演藝事業,不計名利,不計得失,大病初癒不到半年就毅然決然的繼續為革命老區奔波遊走,不言碩果,其精神已難能可貴。

   默然,看著孫老,再看看陡峭的王家山,心中只剩下滿滿的感動。

  我們繼續前行,爬過快到山頭往右的一條枝條隱匿的小路往右爬上崖邊,這裡停放著一口風化發白的小型棺槨,棺材裡孤零零的小號手似乎仍在守望,不遠的地方黃山花搖曳著……我們都徹底的震驚了,心中流下了酸澀的淚水。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一年年走過,寬嶂山的英靈已安家;戰地建成了旅遊區;東陽關大捷留名千古;牧羊女依然相守著小號兵…… 無數次艱辛往返,多少次苦心呢喃。九泉之下,老院長何穆笑了,老將軍笑了。黨的政策送新風,寬嶂山在召喚、英雄的小寨人還是硬骨頭……一句勿忘國恥、勿忘烈士、勿忘老兵,在您一首又一首動人的詩歌中,從小就耳濡目染卻只能用淳樸守候的老區人民流下感動的熱淚。每一次離別村口相送時,您那步履蹣跚的身影早已深深印在了中太行山革命老區人民的心中。(路燕)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記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飛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