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语文老师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怎么看?

丁辉观点



我是语文老师,我也叫我们班上的孩子进行摘抄,而且是每天坚持,我们班的孩子从三年级我接手开始摘抄到现在六年级,我觉得还是挺有效果的。

1、在强制中培养了阅读的习惯。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义务制学校。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不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就算不错了。靠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太可能的,于是从三年级接手开始,我就让孩子每天坚持阅读进行摘抄。

刚开始时,我会教他们阅读的方法,会陪着他们一起阅读,会教他们怎样摘抄。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记得做摘抄,我会 让班干部督促检查,定期在班上交流摘抄情况,后来孩子门慢慢的就形成了习惯。

作为小学生,习惯的养成,完全依靠他们的喜好是不行的,有的时候还是得有强制措施。在班干部的监督下,孩子们大多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

2、在摘抄中发现阅读的乐趣。

当然,班上的孩子很多,不排除有少数人是因为完成任务而做摘抄,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从摘抄中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他们都愿意去阅读,爱上了阅读。

有部分孩子即使不完成摘抄任务,他们也会每天坚持阅读。


3、在摘抄中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

我读书的时候也会进行摘抄,厚厚的摘抄本,让我很有成就感,在摘抄中不知不觉的爱上了文字,在阅读中培养的语感,在摘抄中积累了语言。

很多家长谈到了孩子积累了语言不会用,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读得太少,写得太少的原因。 我们不仅仅让孩子做摘抄,还可以适当地让他们进行练笔,比如每周写一个周记。 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使用积累的语言了。

4、在摘抄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在指导孩子们在超市,我会给孩子们讲解摘抄的方法,其中就包括要认真阅读,看看 作者是怎样确立中心,怎样选材, 怎样谋篇布局的。

我还教孩子们在阅读中培养想象能力,假如是你去写这篇文章,你会怎样入手,文章当中的故事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可能是这样的。经过这样的阅读思考,孩子们的阅读就变成了有效阅读,就不仅仅是为了摘抄而摘抄。

当然,孩子的摘抄是少不了家长与老师的监督的。只要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摘抄,并坚持下去,那么这将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很好!

作为一名从小学就开始摘抄“好词好句”的孩子,我想我还是有充足的发言权的:

为啥要让摘抄好词好句?一是在与积累,二是在于修养。

小学的时候,因为不会写作文,便去咨询老师,作文的秘诀关键在于积累,于是我便开始了每日的积累生涯。

那会儿的积累是这样的,晚上的时候,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有的时候甚至是文章,积累完后慢慢的过一到两遍,然后再回想一下。早上早早起床,将积累的内容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和爸妈说一遍今天背诵的内容,最后父母签字。那会儿觉得真的是好累呀!到最后更是产生了不想写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克服了惰性,有父母的帮助,有老师的帮助,还有自己的辛苦付出,这些都慢慢的转化成了一种修养,一种富有诗书气自华的修养。

我坚持了三年,整整三年,从未间断,我成为那个班里面坚持最久的人!到现在我依然为自己所做到的这一点自豪。

慢慢的,我学会了写文章,学会了写一篇好的文章,懂得写人、写事、写景要言之有物的道理。我写文再也不愁,且常常背作为范文朗读,我是自豪而欣慰的!

最后,我想说一点,除了输入外,输出也很关键,养成一个写日记的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各位提供借鉴。

<strong>


少年步步高


如何看待语文老师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

我小时候,也摘抄过好文章里的好词好句。大概也写了两本笔记。
曾经的摘抄,密密麻麻

只是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我们那时候流行的抄“歌词”了。好词好句说句实话,抄了一遍基本就忘了,拿出来密密麻麻的笔记来看两眼,基本没有过。而歌词本却时不时拿出来,看两眼,唱几句,久而久知,就记住了很多歌词。记得那时候写作文,我比较偏向写抒情散文,很多句子写着写着,也比较押韵,读起来往往也比较流畅。我不知道是不是抄了大量歌词的缘故,最大的成就估计就是中考时写了一篇关于妈妈的满分抒情散文,后来还登上了那时候中学生比较流行的《青少年文汇》。



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摘抄,对学生的语言积累,作文素材累计都是有好处的,但关键还是看学生能够内化吸收多少。如果和抄歌词时一样处于主动、喜悦的心理,效果会更好吧。

现在的学习生活中,信息量巨大,而干扰因素也变多了,我们的大脑往往也比较偏好图片和色彩丰富一点的内容。摘抄其实也可以变得丰富多彩一点。比如现在流行的手账记录。在摘抄好词好句底下,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当时摘抄的心情,以及好的句子对你的感触等等,然后画一些简笔画或者贴一贴小贴片等等,都能增加摘抄的可读性,同时让它变得不那么乏味!


网友手账

『一手养娃,一手记录,我是守衡笔记,感谢阅读点赞评论,欢迎交流经验』

六衡妈妈


这操作其实真可以有,不但没毛病,实是相当好的习惯,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加想象力、丰富素材等大有裨益!

这么说吧:从初中起,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强迫”我们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优美词句必须摘下来:一句名言、一个好标题、一个好比喻……每学期至少摘抄一本(作业本),有专人检查。

多年来,我们获益匪浅。与我初中同一班毕业的同学,写作能力一个比一个厉害。

直到现在,我仍有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不过是电子稿形式多点了,那样存取方便——看过的文章,我至少会摘抄好标题。

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虽然夸张了一点,但确实如此: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语文都是基础。以前的有经验的老语文老师,我观察,他们都有一大本剪报——把各种报纸上的美文剪下来,贴成厚厚的一本。

想想看,经验丰富的老语文教师都这么做,学生呢?


种金易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喜欢阅读,遇到好的句子也喜欢摘抄。小学、初中、师范每个学段我都有几个摘抄本,上面抄满了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哲理名句等等,有时还会设计画上一些花边,漂亮的图画,简直就是一页页的手抄报。

那时候摘抄这些句子并不是为了有什么用,只是单纯的觉得句子好,自己喜欢就抄了下来,有空的时候就翻开看看,也没刻意的去背诵。

但我觉得阅读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这应该是得益于我广泛的阅读,以及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我的童年时期并不快乐,心里的苦闷,困惑都是因为阅读而得到开解,所以我的摘抄本上大部分是一些富含哲理的,情感丰富的句子。至于说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而阅读积累好词好句,那时真的没想过这些。

现在出来教书了,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心中有话不能诉之笔端,好久才挤出几句干瘪瘪的口水话。这都是因为阅读面狭窄,心中的词汇量匮乏导致的。所有我倒是希望他们多阅读,多摘抄,多背诵好词好句。

总的来说,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终究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连汐0258


导读:对于语文老师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怎么看?我想大部分的过来人在读书的时候都被老师要求拿一本本子摘抄好词好句。我记得我那会非常的喜欢摘抄好词好句,直到现在看到好的词句我依然会抄下来。

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摘抄好词好句,反正我是非常的喜欢的。现在在我家里还有好几十本摘抄的好词好句。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虽然现在也会摘抄,但是相对以前是少很多了。



现在大家大都在用手机看书,觉得好的话可以收藏。但是说实话,谁真的还会经常去看手机里的收藏呢?可能时间久了,又出了好的看书软件,又把之前的软件“抛弃”了。我一直都觉得老话说的特别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美丽的句子在笔尖划过,细细的回味,别有滋味。



我喜欢把美丽、精致的句子摘抄在精心挑选的本子上,而且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摘抄。有时还会设计好格式、形状,就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对于摘抄好词好句我是认真的。



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摘抄好词好句是非常正确的做法,而且值得推崇。当然,这不仅仅是老师交给我们的作业,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我记得小时候有些不喜欢学习的同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五百字任务,胡乱抄写一通。这样没有任何的效果。其实老师的真正用意不是要我们每天摘抄多少,而是让我们养成一个摘抄的好习惯。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已经把基本的本领教会了我们,就看我们能不能好好养成习惯。


《中国诗词大会》开播这么多季,每一季的收视率都非常高,我记得有一个小学生,他的妈妈说每天晚上会抄写一首古诗,然后教孩子背诵。我觉得非常的好。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所有的文字都隔着手机屏幕,冷冰冰的,没有温度。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我们还是要拿起笔书写、摘抄吧!


西瓜妈妈520


我觉得经常摘抄好词好句的做法是对的。

1、可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成语和名言警句,丰富词汇。现在的课标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比较高,小学三年级语文卷子上已经有成语接龙题了。很多学生的卷子这一题是一片空白。

2、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水平。现在七年级的学生写个作文还是通篇叙述,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抓不住重点,读着让老师打瞌睡。但是一个人用词遣句的习惯很难改变,我就经常鼓励学生摘抄好的句段文章然后仿写。

当然单纯的为了作业而摘抄效果不会很好,有些学生在写文章时喜欢把平时的摘抄生搬硬套的堆在一起文章是乱七八糟,学生在摘抄的同时,应该合理的运用摘抄内容。比如平时要多阅读摘抄的好词好句,尤其是可以仿写好的句子段落,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



风雨过后处处见彩虹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语文教师。让孩子摘抄,养成摘抄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摘抄不限于好词好句,到了高中,除了文辞优美之外,学生也可以摘抄一些有深度,有哲思性的句子。

摘抄有哪些好处呢?

1.以抄促读。抄写是一个完成式的行为,抄之前要读书,读书之后要筛选。抄的是精华,以抄促读很重要。

2.养成习惯,让孩子成为有毅力有恒心的人。摘抄的作业并不多,一周检查一次,但每次都能完成好的学生,一定是非常自律的学生,有毅力有狠心,把摘抄这件事做好,也会让孩子有自信把其他事做好。

3.积累习作素材。包括议论文的论据,引用的名人名言,通过模仿语言表达,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4.练字。

5.放松。学生时代,很多人都喜欢抄歌词,抄歌词其实也算是一种摘抄,阅读后摘抄好词好句,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应该怎么摘抄?

给大家展示一张最近学生的摘抄作业。要对自己的摘抄的内容再一次归纳和提炼,才能形成知识网络,考试时才能想起来,用得上。


HFLZ陈老师


我觉得这做法很好,通过好词好句摘录,可起到如下作用:

1、增加语文积累。

语文学习绝非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在课外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汇集在一起,可以经常读读写写,增加了语文积累。如下图:



2、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坚持中养成。每天每周抄写一些好词好句,能够形成一种学习的好习惯。

3、丰富作文语言。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主要原因是读得少,记得少。通过好词好句摘录,能够丰富语言。


孙老师讲堂


大量的摘抄对孩子们的语文学习真的有效吗?

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摘抄,对学生的语言积累,作文素材累计都是有好处的,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主要原因是读得少,记得少。但关键还是看学生能够内化吸收多少。

语文老师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的好处

1、增加语文积累。

语文学习绝非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在课外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汇集在一起,可以经常读读写写,增加了语文积累。如下图:

2、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坚持中养成。每天每周抄写一些好词好句,能够形成一种学习的好习惯。

3、丰富作文语言。

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主要原因是读得少,记得少。通过好词好句摘录,能够丰富语言。

摘抄词语句式,至少能起到知道有这么词的作用,而真正懂得这个词的运用,还是要结合多读多写,从读上,学会这个词的意思和运用;从写上,把这个词运用灵活,把语境掌握准确。好的句子也是一样的。一些好句,把它放到一篇文章中,就体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单独仅它拿出来,却不见色彩,不见特别之处,就是句子也要用到该用的地方,才能彰显出它在特殊语境中的色彩。

<strong>摘抄的基本要求:

1、用硬皮本。

采用硬皮本,显得重视,有仪式感,方便查找,便于长期保存。

2、认真书写。

摘抄本上的文字要认真书写,认真排版,不仅仅是抄写,还是练字的过程,更是美化版面的过程。融文字、图案、色彩、版式为一体,把摘抄本当做一件艺术作品。

3、内容精美。

抄写内容不在多而在精,要经得起时间检验,文质兼美,情感真诚,内容真实。摘抄本与日记本一样,可以珍藏一辈子。

4、做好标记。

摘抄本上的文字,每一段都有出处,都有作者,都有抄写日期。有时候,还可以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者相关材料。这样的摘抄,不仅方便检索,而且在再次阅读时能够回忆起抄写时的情景,有助于记住抄写内容的核心要义。

5、允许剪贴。

有些可以裁剪下来的文字,可以全文剪贴下来,粘贴在摘抄本上。

6、分门别类。

指导学生将抄写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分类,还可以分成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