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写作?

曾許人間第一流


写作已经不仅仅是作家的事了,它也能体现一个人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写作内容非常广泛,一封信或邮件,一篇论文或是申请书都是写作。不难发现是,同样的主题,有些人能写的深入人心,有些却不知所云。这种写作能力的差别其实和天赋没多大关系,写不好也许是因为缺少方法。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就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写作方法,作者劳拉·布朗有三十年的写作教学经验,她的方法有多好用呢?正如她所说:各个年龄层和职位的人我都教过,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没遇到过任何一个写不出来的人。除了告诉你怎么写,《完全写作指南》中还总结了两百多个写作模板,可以应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种场合,是本名副其实的“完全写作指南”。



传统的写作流程是:明确目标、确定读者、头脑风暴总结中心思想、组织内容、写初稿以及修改。但这种过于死板的线性写作方法只能适用于少数人,劳拉布朗在这六个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环形写作流程,就是下面这张图: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的写作方式都是线性的,一味走流程反而会限制写作,所以在劳拉·布朗的写作转盘中,不需要遵守任何特定流程,可以从除了“修改”以外的任何一步开始,根据个人习惯转动转盘多次,直到写出满意的文章。接下来就总结一下这六个步骤的重点。

明确目标

即写作目的是什么。其实明确了这一点,你也就大概知道要说什么、怎么说,至少不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电影《绿皮书》中有个片段,Tony写信给妻子,但内容都是些流水账,今天吃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音乐家Don问他:你到底想说什么?Tony:不知道,类似“我想她了”之类的。

于是Don教Tony写了一封家信,把Tony的妻子感动的热泪盈眶:亲爱的Dolores,每当想起你,我脑海中浮现的是爱荷华州美丽的平原,你我之间的距离使我备受煎熬,没有你的陪伴,一切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知道么?爱上你是我做过最简单的事。

这封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收信的人“我想你、我爱你”,但Tony之前的信就不大可能让妻子感受到这六个字,因为他没搞清楚“写作目的”。

想清楚写作目的,能更好的传达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收到期待中的反馈。

了解读者

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思考,这里有两个方面:信息和态度。

将要传达给读者的内容就是信息,我们要考虑自己想传达什么,读者想看到什么,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比如销售某一项产品,你要说的内容取决于你的顾客是谁,需求是什么。

选择信息的黄金法则是:要用足量的有效信息,让你的读者行动起来。

除了信息,还要考虑到读者的态度,读者会怎么看待你写的内容?是接受还是抵触?

如果是一分请求拨款的提案,而你又很清楚对方打算削减预算,你就能预测对方的态度将会如何,沟通中也许会遇到什么问题,就可以未雨绸缪。在日常的沟通,我们会根据对方的态度来调节自己的语气,书面沟通也是如此。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可以避免漏掉重要信息,也能给你提供写作灵感,如果没东西可写,从这一步开始写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流程中,有几条“规则”:充分发挥想象力,想出的点子越多越好,无论这些想法有多么“不靠谱”,也不要质疑和评论,最后把相似的想法合并,就是你的写作素材了。如果你是在初稿完成之后再进行头脑风暴,就可以用此步骤检查一下,文章有没有漏掉什么关键信息。

组织文章

也就是写提纲,如何写,取决于你的文章类型,以及你想达到什么目的,说服某人和描述某件事就得用不同的方式,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这就体现了环形写作流程的好处,这个环是可以转动的,我们再回到前三个步骤,考虑一下“我的目的是什么?读者是谁?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怎样的组织方式更有说服力?”如此考虑一番,一定会找到适合的方式。

写初稿

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开始写作,也就是说,可以什么都不做直接写初稿,只是后期修改工作相对较多。就像有些小说家觉得提纲限制了想象力一样,有些人就是喜欢提笔就写,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当你写完或者写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转动转盘,检查一下问题在哪,写作目的是否明确?读者会不会感兴趣?有没有遗漏的信息?文章组织的是否合适?

修改

修改永远是最后一步,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最基本的是没有错别字,如果给上司或客户的邮件中有错字,你的形象也会变得不那么靠谱。除此之外,再次转动转盘,检查每个步骤。

最后一步的修改,最好等文章写完,放上一两天再进行,如果比较赶时间,放几个小时也可。因为写作时,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过段时间再看会比较”清醒”。

这就是《完全写作指南》中的六个步骤,环形写作没有固定的流程,重点是不断转动转盘,重复次数越多,文章越完善。写作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生活中,一封邀请函,一封道歉信是写作,工作中,一封邮件,一份年终总结也是写作。我们把它视为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也不要把它想的太难。

不断练习《完全写作指南》中的流程,再结合两百多套模板,写作将不再是难事,就像书中所说“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写的”。


北山麻雀


我喜欢写作,但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学术性的研究。只想谈谈个人写作经历。

我得承认,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喜欢上写作,是受朋友影响。兴许,朋友早已放弃,我却坚持至今。

刚接触写作时,也就20来岁。听作家说,想成为作家,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书。于是,上班也看,下班回家书依然不离手,且都是世界名著。光借书证,有3、4个。然后是拼命写,从早到晚不停地写。写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细细描述,只说一点,直写到握笔的右手中指磨出茧子,食指尖洼了下去。所写的草稿比我人髙。

为提高写作水平,参加了多年的函授写作班,积极参加当地文学创作活动,能拜的老师,低三下四,也不放过,前去拜访。

投出去的所谓"作品",一年不见发表一个字,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了能见到文字变成铅字,甚至给报社写读者来信,以此获得慰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总算有了起色,开始在报纸杂志发表东西了。从县级,到市级,最后成为省级作家。曾经,我最多时有四五十位文友,到现在全部放弃写作了。有的因为家庭,有的升了官,有的做生意去了,有的安不下心,坐不住。总而言之,都不干了。

有时,我挺佩服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庆幸自己没有退缩。在写作过程中苦中作乐,当把文字组成美妙的句子,用心读时,感觉就是一曲动听的乐章。不喜欢,不爱她,完全享受不到,感受不到。

现在,我已年愈60,家务缠身,带孙女,原本放下写作。不想,受当下自媒体吸引,又把放弃半年的写作捡了起来,一试身手。说到底,对写作难以割舍。

其实,现如今从小学开始,作文课少不了,提笔写篇东西,不费吹灰之力,人人都会,都有这个能力。但是要写出所谓的文学"作品",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可见,有文化,高学历,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或写手。没文化,水平低,不被周围环境所影响,潜下心,数十年如一日,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持之以恒,顽强努力,功在自然成,何愁写不出好作品,成为当代大作家,也不是不可能。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鲍炳山仲夏南窗风


很多人说写作是件简单的事,只要会写字都能写。但是我们却忽略一个常识,即我们总是过于乐观地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运气。


几个月前微博@和菜头 搞过一次在线批改作文大赛。从参赛作品来看,大部分人的写作能力真的是很惨不忍睹。于是很多人又把写作的难易程度从一个极端转移到另一个极端。


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观察就会发现,脑中的想法呈现发散性。经常是从一个想法突然蹦到另一个想法上,而写作就是按照 一定逻辑顺序输出的过程。


写的不好的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逻辑不清,那么接下来就先为你介绍两本书。


1、《一本小小的蓝色写作书》

美国高中生教材,通过浅显的语言向你介绍了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常见的逻辑漏洞,这本书可以为读下本书做准备。


2、《金字塔原理》

逻辑思维类科普书的巅峰之作,问世四十多年来重版无数次,现在仍然是畅销书。只要提到逻辑思维就一定躲不开的书,这本书还衍生出了无数关于逻辑思维的书和课程。


逻辑思维方面的书看这两本就差不多够了。下面给你开一个写作的书单

1、《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美国高中生的写作课本,也许你会说这是美国学生用的。国人用不上,但其实不然。虽然语言和文化不同,但是写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而且这本书特别薄,说的内容浅显易懂。所以首推你看这本。

2、《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写作最注重的就是逻辑,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凡是写的不好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逻辑不通。这本书的作者在麦肯锡工作多年,特别注重逻辑。而且书中例子详实且清晰,你可以仔细琢磨一下,少走弯路。

3、《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文案大师教你一步步写出销售力》

广告教父奥格威力荐的经典文案教材,让你快速全面提升文案水平。众多广告公司推荐的入门书籍,不多解释。


看了这三本,也许你想说自己写的是小说。别急,下面就是虚构类写作的推荐书目。

1、《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

相当作家,是不可能所涉及所有领域的。看了这本书,可以帮你确定自己的写作领域和类型。

2、《小说创作基本技巧:从计划到出版》

从基本写作技巧出发,剖析小说创作最核心的谜团。这本书涉及到主题、设定、视角、人物、情节、主要事件、关键场景、对话、线索等方方面面。

3、《小说的骨架:好提纲成就好故事》

写小说,就得先列提纲。这本书告诉你写小说列提纲时该考虑哪些。

4、《642件可写的事》

这本书最近比较火,是美国一群作家想出来的题材大合集。里面包含了642件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标题,你可以一件一件写,也可以把几个标题合成一个短篇大纲。锻炼文笔的同时,还很有趣。


其实不管是虚构类写作还是非虚构类写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凡是好文章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你很强的代入感。那么如何通过文字给读者带来代入感,就需要明白其中原理。那么接下来就为你推荐一本书。

《故事思维》

把这本书单列出来并不是它比前面推荐的哪些书有多高深,而是这本书告诉你一个道理。即事实无法形成信任,故事才可以。只有学会讲故事,人们才愿意听你说话,愿意看你写文章。

以上就这些。

<strong>


吃书青年


写作需要学吗?曾经有个文学大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会写字的人就可以写作。对于这个观点,我以前是相当不屑的,觉得写作是一件智力活,从构思到布局到文笔到修饰,肚子里没有货是很难写出文章来的。可是,随着自己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一段时间,我开始能理解这句话了。写出作品本身不难,可是写作这件事很难。

倍受写作者推崇的《成为作家》这本书里提到,写作所面临的困难中关于技术层面的(比如文采、构思、才华等)不到20%,其余超过80%的困难是来自写作之外的,比如怀疑自己具备写作的能力、始终没办法开始写等。


《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攻略》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很多关于写作小说的许多技巧,比如设置冲突,建立人物形象等,但在书中的最后,作者说到如果没有学会任何技巧,开始写就对了,跟随自己的感受和灵感,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



决定写作之初,我在网络上报过几个训练营。其中有老师说到,在写作之前,应该系统的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知识。我照做了一段时间,却发现效果差强人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阅读都不能自主进行,谈什么后续的输出;而文章本天成,写文本就是一件不拘一格的事情,框架太多反而束缚,有画蛇添足的嫌疑。

我读大师的作品,比如沈从文的《边城》,这是一部国民经典的作品,据说还差点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全书只有9万多字,人物情节也很简单,从头到尾也没有华丽的词句,可读后总能让人产生口齿留香的感觉。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在回忆老师时,他说沈从文从不引用别人的句子,不管看到什么写什么都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汪曾祺受老师的影响,作品里也都是很平和的语言,结构也很自然,绝对担得起“天然去雕饰”的说法。

还读者分析,鲁迅的作品里面,有不少话语句不通,深究起来,可以算是病句。可是,他却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伟大最优秀的作家之一,靠什么,靠的是他文章的风骨、文中的内容。

写作是对生活的表达,是倾诉交流愿望的体现。当你有话想说,有想法想要表达,就可以提起笔来。

如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一样,当你写得多了自然也就好了。可这个写并不是说胡乱写,要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去用心地去记录和表达。

著名二战作品《安妮日记》是一位小女生十二到十四岁时记录自己及家人朋友躲避战争迫害的故事,里面全是小姑娘的日记,从一开始的如流水账般的记录生活,表达感受。到后来,深刻地思索爱情、人生等大问题。当这本书被出版时,全世界都震惊小姑娘的记载,评价她是一位聪慧具有天赋的写作者。



刚开始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去写。在这条道路上,或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迷茫和困惑,但绝对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坚持下去,一直走下去,走向哪里,成功还是放弃,时间会告诉你的。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我所认可的学习写作方法:找到想要发展的领域,大量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借鉴名家经验,一直往下写!


李端流云


感谢这样你的提出这样的问题。

首先,你能提出写作问题,感觉你是一个上进的人,自己想通过写作来进行改变。

不管你是想作为业余写作,还是专业写作,或者是说成为单位的笔杆子,写作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你点右上角的按钮关注我,我的其他文章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回到你的问题来,怎么学习写作?

在我看来,写作也有标准的流程。

写作流程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提出过一个SIPOC模型,讲的是组织系统模型。

其中SIPOC分别代表:供应商(Supplier),输入(Input),流程(Process),输出(Output),顾客(Customer)。

这一套系统组成了业务的全景视图。

那么对于写作来说,这也一样:

供应商:书本,知识。

输入:阅读,学习。

流程:思考,构思。

输出:整合,写作。

客户:读者,粉丝。

管理也是相同的,读书也可以利用好你自己的SIPOC模型,这么看来,你的写作“全景视图”是不是也就清晰了?

看完整个写作流程,那么我们再一个个讲一下每一个环节。

供应商与输入

在这里,我们的供应商就是知识,就是书本,我们需要大量的进行输入。

书本就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谁天生就什么都会,我们都是学习来的,就看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量。

哪怕我们没有天赋,但我也相信笨鸟先飞。

我们用我们的努力,去多多的进行输入,多多的看书。

流程

很少有人在讲写作时说思考这个事,很多都会写输入,多看书,输出,多练笔。

我认为思考这个事很重要。

不管你看多少书,吸收多少知识,那都是死板的,都是教条的。

也都是别人的,只有经过你自己思考,你自己加工,转化成你自己的内容,也就是通过思考,这才能成为你的内容。

简单介绍几个思考工具给你:

Xmind 软件,思维导图的制图软件,你可以把你自己的想法,书本中的观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看到知识的整体脉络,也可以说,这是你具备直升机思维的最好工具。(直升机思维,在高处看全景的思维)

学习复盘,最近很流行复盘这个词语,其实,复盘就是以前我们上学那会说的复习。

怎么复盘呢?你需要掌握几点,学习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怎么去践行。

复盘看似简单,但是你需要长久的做下去,只有你做下去,你才能把问题思考清楚。

输出

其实输出,才是真正的开始动笔。

输出是最简单的,只需要你知道两个字,坚持。

坚持,这两个字好说,但是不好做。

对于那些没有写作的人来说,每天写200字都要命。

那么对于学习写作的你,我建议,初始阶段,每天500字。不管你写什么内容都可以,心情、读后感、观影感、哪怕是流水账都行。

对你最大的要求,就是坚持。

村上春树,我们都知道,这么大牛的作家,也不是靠什么灵感,他就是靠每天的输出,他每天输出4000字,不多也不少,就这样一直下去,他的身体也慢慢习惯了他每天输出4000字的节奏,久而久之,思绪自然而然就来了。

客户

很多人讲写作,也很少讲客户观。

我要给你说的,不管什么写作,客户观很重要,你要具有产品思维。

写文章不是给自己看的,写文章是需要给客户看的,你写的怎么样,只有客户最清楚。

他才是验证你文章好坏的最好标准。

你可以发给你的家人看,你可以发给你的朋友看。

如果可以,你也能发到各类网站上去看,看别人对你的评价,点赞或者转发。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我是姜哥,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赞转发。


姜哥成长说


“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才去跑步。”这是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这样写到,对跑步的人来说,最难的事情不在于跑5公里或10公里,最难的事情是,换上跑鞋、走出家门,迈出第一步。

写作这件事,最难的也不是写的文章好不好,而是要“写文章”这件事本身,要去有头有尾地做完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可能做得还不是十分漂亮,但却要公示天下,光是想想,就能吓退很多人。

现代人对于“成功”这件事太过急迫,个个把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当做了座右铭。写作和跑步一样,都是一件见效太过缓慢的事。跑一个月,不见得能练出一块肌肉瘦个三五斤,但却很有可能收获滑膜炎;文章写个三五个月,也不见得能积攒百八十个粉丝,肩周炎颈椎病倒是会不请自来。这样一看,跑步和写作确实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

村上春树却是一个同时在写作和跑步上都获益匪浅的人。决定以写小说为生和坚持长跑的时候,村上春树已经33岁了。38岁所写的畅销书《挪威的森林》,一度引起“村上现象”,47岁的时候,他参加了100公里的超长马拉松。


1、写作最大的障碍不是技巧,是妄念

说起写作,很多人都会以“我文笔不好,写不好”作为理由。“写不好”才是正常,要是一开始就能写好,这恐怕得是天才,早就已经名声斐然了,不必在此纠结是否要开始写作、如何开始写作。

和菜头这本《槽边往事》不是本写作教程,和菜头本人是一个写作践行者及受益者。他工科出身,99年开始接触网络,在BBS上灌水,后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写文章,在《得到》APP开通付费专栏,现在已经出书两本,这本《槽边往事》是他的第二本书。

书上有6篇文章涉及写作这件事,还有几篇文章涉及和菜头写作经历,不确定要不要开始写作这件事,可以看这本书破除心里的妄念,以及用和菜头写作20载方有小成,鼓励文笔并不上佳的自己乐在其中。


2、功利心不是坏事,有趣有利是最佳搭档

在叶圣陶和夏丏尊二位先生合作撰写的《文心》中说,“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写作场景,给上司汇报工作、给小孩的作业写评语、逢年过节发信息祝福亲朋好友。好好练习写作,不只是获得自己的自我肯定,更是一件让自己工作生活更得心应手、有实际好处的事。日久天长,就算不能像村上春树那样成为知名作家,或者像和菜头那样出书,现在各大平台开通的原创赞赏,也可以权充零花钱。



劳拉·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这本书里,将写作归纳为六个要素: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内容、写初稿以及修改,分析在各种写作需求下,要如何将这六个要素串联起来,写出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达成我们的实现的目的。

忘掉我们日常对辞藻华丽才是文笔好的定义,写出逻辑通畅、情真意切的文章,就是最大的胜利。


3、写文章也有方法和技巧,用对套路事半功倍

小学时候学习写作文,老师教我们的总分总结构,元代文人乔梦符也提出过凤头、猪肚、豹尾的经典写作结构,然而还是显得太过宽泛也不知从何下手。

布兰登·罗伊尔在这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总结提炼了20个涵盖写作四大支柱其中三个——结构、风格、可读性——的原则(其中一个原则语法,另行成书,也不是太适合中文写作者,略过)。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让其表达条理清楚,并用简练、准确、个人性的例证论证观点,并注意用各种排版工具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写完一篇文章后,可对着这本书中的20个原则,自查文章符合了几个原则,违反了几个原则。


4、写作是个脑力劳动,思路最重要

写作大概能有两项收获,一项是通过写作成名,另一项是通过写作梳理自己的思路,不论是哪种,既然是公开发表,总归还是要尽量写得能够吸引人一点。

虽然罗伯特·布莱《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是一本广告文案写作方法,但是书中所列8种标题的基本类型、创造有效标题的4大公式、38个常备标题的范例,这些范例的背后,有一整套读者心理分析。

看这本书最重要的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对人性的思考,有助于让我们思维更为广阔。


5、素材可以这样搜集和整理

除了灵感和套路,写作还有一件苦恼的事是,素材从哪里来?从某种意义来说,素材和灵感有时就是一回事,我们搜集足够多的素材,重新组合之后就是一个全新的灵感。

万维钢的付费专栏,能够做到日更,绝对不是靠自己没日没夜的闭门苦想。在他的《高手》中,专门讲了他如何管理信息,让自己能够做到高质量日更。

他用网络软件分门别类保存他日常看到的有用信息,这个网络软件可以多人共享、共同编辑信息,让他和他的助手、编辑之间可以节省大量沟通时间,而且这个网络软件还可以自动关联他笔记中相互之间有联系的信息,几乎可以自动形成一篇文章的参考资料。


株株儿


初学写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走出第一步最难。

写文章,其实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去写,坚持写就是了,仅此而已。

一定不能求急求快。

和菜头的文章里说过一段话:

如果你从零次点击开始写文章,写到一千次;或者从0字节开始,写到100篇文章,那么你会理解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什么,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流逝,事情才会前进一点点...别人在多短的时间,做成了多大的事,赚到了多少的钱,和你全无关系。你有你的时间,你有你的节奏,彻底从群体性的疯狂心念乱流里出来了。

千万别相信!一些所谓的写作“干货”文章所说,一篇爆款文只需要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就能写出来。

那是炮制!不是写,是洗稿或抄袭。

爆款文就像找对象谈恋爱,更多的时候,可遇不可求。

事实上,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曾经有记者问福克纳“写作的技术”是什么,福克纳说“作家不需要技术,要是你对技术那么感兴趣,就别当作家,去给人做手术或者砌砖都行”,至于他给出的方法,不过就是四个字:不停地写。

除了不停地写,写作到底有没有套路?

写作当然有套路。

这里所说套路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当你写得足够多的时候,你就会掌握到这些方法和技艺。

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看好文章,多拆解好文章,多思考别人怎么写。

拆解好文章,是个去肉存骨的过程,骨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我们要学习别人是如何搭建框架结构,如何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

我们初学写作时,可以拿范文来进行仿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千万不要以仿写别人的文章为耻!

试想,世上学东西的人,哪一个不是从模仿开始?

书法,美术,音乐,体育……甚至于做人,哪一种学习不是从模仿开始?每一个领域的大家,都是从模仿开始,最后才慢慢有自己的风格。

初学写文章,除了要经常解构好文外。还要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思考复盘。只有经常复盘总结,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看看你发在公众号里的文章,哪一篇阅读量高,哪一篇阅读量低。

它为什么高?是蹭了热点,还是文章确实写得好,好在哪里?

它为什么低?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后该怎么改?

好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六字之说。

顾名思义,就是要有凤凰的头部一样美丽,开头写得好,读者就会有往下看的冲动。文章主体是文章的中心,要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饱满的内容。豹尾,豹的尾巴非常有力,比喻文章的结尾表现力强、主题得到升华。

新媒体写作,又有区别于传统写作的特点。

一篇好的新媒体文章,必须具备几个要素:标题起得好,开头吸引人,中间有内容,结尾有引人转发的金句,排版清晰醒目。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作。

这些年来,断断续续写过一些随笔,诗歌、小说,有零星文字见诸报端。但我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练习,中间又因各种原因,多次较长时间停笔。

最近一年,又再次动笔(键盘有意见了),写今日头条、公众号。

重启公众号后,发了几篇文章,及时进行了复盘。

现在我就以前三篇文章为例,简单说一下复盘总结。

第一篇文章修改了很长时间,自我感觉不错,寄以愿望。文章发出后,就学着别人转发到各个群和朋友圈。一有空,就两眼发光地盯着阅读量数字。但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阅读量比想象中的低,只有100多。心酸过后,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原因是定位不精准,受众太少。


第二篇文章投稿过多次没有过稿,自我感觉不是很好。文章发出来后,阅读量反而出乎意料的高(当然比起大伽来,这点阅读量根本不值得一提),有3000多。我重新仔细看了文章,发现标题起得不错,特别是开头写得比较好,有代入感,有画面感。内容也戳中了痛点,文中有几个刺激点,文尾的金句也足够勾人转发。

第三篇文章本身感觉就不好,但已不知如何修改了,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就发了。标题改了N次没改好,主题太大,内容范围太宽泛,好象很高大上的样子。文章发出后,阅读量正如我所料的低迷。但收获还是有的,至少验证了我心里的感觉和想法。这也是我发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写作是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很多人认为只有输入、输出的过程,中间少了思考过程。读书笔记只会做摘抄,而不是通过思考,把底层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用自己的文字写出来。

输入并不仅限于阅读。

粥左罗的文章里说过,你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读过的书,都可以进行思考输出。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勤于思考的大脑,日常生活里的种种人事,都可以感知、思考、输出。

初学写作,坚持很重要。只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记住:高质量的写作者和文章,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最后,祝一直坚持认真写作的朋友,都守得云开日出!

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共勉。


我是静水


<strong>是:写作灵感常有,写作套路却不精美。从每天清晨醒来,辗转于浇花、吃饭、听一首歌、听鸟鸣啾啾。生活里的素材源源不断,灵感总在一瞬迸发。我记住了那一刹的美妙,却只能匆匆记下,变成个人日记的模板。

记下生活的美好瞬间,绝不是为了变成一则说说的模式。写作灵感总是在不经意触发,它的有趣、特别之处,应该得到妥善处理。倘若加入写作套路,让飘忽的灵感,更有领悟力度,可读性更强。从而达到让写作灵感,随时随地变成不同文本模式。这种灵感编排,趣味性也是很高滴。

一则生活灵感,倘若只是一篇日记,那么看它的概率也会随之降低。若是加入到艺术创作:以小说、词曲、或评论等写作模式出现,被观看的次数将会提高。别让有趣的事情,因为写作套路不同,而让人忽略它的美感。如何知道更多写作模式呢?你可以从《完全写作指南》一书了解到。

《完全写作指南》是由自劳拉· 布朗博士所著,她拥有三十年的写作辅导经验,曾在多家写作工坊及专家协会中担任顾问,为不同机构设计写作培训计划。全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来阐述写作模板,为大众量身打造了“只要想写就有模板”的枕边书。

一、灵感深加工,先从写作步骤开始了解

在《完全写作指南》书中,作者制作了一个写作步骤模板。确定你写作的目标 > 了解读者之所想 > 头脑风暴写作素材 > 组织文章 > 打初稿框架 > 修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闭环,当你不知道如何写,就用这个写作模式。

现在,你从文件夹里摘取一个随记灵感。把它拿来放到什么写作套路去呢?不如试试写一封情书。情书如何写?请翻开书籍查阅!

有趣的是,作者还会教你写情书的要点。有几个注意点:不要拘泥于高级词语,不要怕写傻话。写情书该写什么内容呢?想想你第一次遇见她,心动的瞬间。分享一次你梦见她的场景。记录下你对她的思念。

重要的是:情书的口吻要真诚!想想对方看到之后的反应,想想你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写作口吻。不要把用露骨的情话对方吓住了,要尊重自重且真诚。

以上写作步骤模板,并非死板的从一到六去执行,可根据自身写作情况,随意切换步骤。试试把写作灵感加工成情书或其他的模式吧。

二、有了写作步骤,还需写作技巧

写作步骤算是入门级了,就像一个人去练剑法,会先知道练功步骤,再知道如何使剑招式。而写作技巧类似于招式。日常的写作手法大部分以描写、记叙、说明为主。《完全写作指南》除了大篇幅整理写作模板之外,每一个模板都有写作技巧的要点。

而写作技巧最常见的是白描。白描是通过正面描写人物特征或对某个事件进行阐述与说明,语句简凝传神。

这是许多著名小说的表现手法,例如《三国演义》使用直白简洁的语句来描写人物。师太亦舒笔下的小说,大部分是以白描手法为主,三言两语间把一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我们也可以从书中学到更多写作技巧,至于如何正确使用,还需要时间去练习。

若你想把灵感素材转化为小说片段,多了解人物写作手法。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这时人物画像你需要了解到。

除此之外,书中大部头的写作模板,要以工作为主。从写简历到邮件、推广宣传、甚至报告与投标书,都罗列于书中。每一个模板都搭配了相应正确与错误对比的例子,完完全全让读者了解,写作中那些常犯的错误在哪里。

避免错误,才是学会写作最快的捷径。一个人文字功底再好,若是通篇雷点多,再好的语句也是没什么用。就像在工作上写报告,再情真意切,该写的漏写。返工多次,机会也会随之流失。

三、修修改改又是一篇好文章

修改文章是最痛苦的环节,篇幅小还好,若是涉及大数据与论文,改起来更是丧气腾腾。但修改真的特别重要,有时仅一字之差,人生便会不同。

有新闻报道,在某山村,某位村民因为名字与另外一人相同,人还在世却被登记死亡注销。这位村民是去买车票,身份证一刷却是注销的信息,才从中得知这个事情。追寻源因,才知登记的人没有及时核实信息,把另外一个人注销信息,错登成他了。

搞了一个大乌龙,若之前核实修改过来,就不会出现类似荒谬事件。

修改文章也有步骤,写完放两天,再来改就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文章篇幅大,分批修改。篇幅小,检查错别字,语言是否通顺。

从文章结构修改:整篇文章的结构从开头—正文—结尾,是否完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以这个为参照点,有意识的去修改文章。

从片段语句修改:文段要有短有长。通篇句子跟片段都很长,读者看了容易打瞌睡。最好语句以简洁凝练为主。

从修辞手法修改:删除赘语,加入适当修辞写法,可参考高手们的写法。

好文还需修修改改,用多少时间去写,就花多少时间修改。

看完《完全写作指南》,知晓婚礼请柬如何写,议论文的要点等等。以前对议论文很反感,现在清楚结构要点,忽然觉得蛮亲切。这本书,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在文章“这样做”之处,字体没有加粗或用颜色区别。

有了《完全写作指南》助力,让你的写作灵感,从单一的日记模式,演化为情书、情诗、书评、小说的模式。若加入写作技巧,从结构到主旨都能带来质量的飞升。手边备一本,在工作的关键时期,还能为你的报告与工作总结,带来一些有效性的指导。


黛德故事


随着知识变现、新媒体的兴起,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在互联网上付费学习,为知识买单。在这种趋势下,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成了一个知识ip,据传其估值已经达到几十亿。马东旗下的精品课程《好好说话》,日销售额就创下了555万元。


不光是名人尝到了甜头,就连普通人也在知识变现中分了一杯羹。据说,无论是投稿,还是出书,如今在各条战线上从事新媒体写作的人多达千万。这么多人,在没有行业规范,没有系统培训的背景下,如何持续写出优质的新媒体文章?一旦知识变现的风口褪去,这些人中又有多少能继续写下去?


说到底,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能坚持下来。只有坚持下来,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而说到写作,现在市面上关于写作的书、讲写作的课也不少,什么“7天学会新媒体写作”,“新媒体写作套路解密大全”、“21天让你成为写作高手”……写作竟然成了可以速成的技能了!


其实,就像推荐股票的专家肯定不是炒股高手一样,出写作书、讲写作课的人,也不会是什么写作大师。何况他们所写的、所讲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毕竟难以服众。


因此,与其跟着荐股专家买股票,不如直接学巴菲特的思路。写作也是一样,与其上各种老师的学习班,不如直接跟着伟大作家学,所谓“取法乎上”就是这个意思。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就是我们跟伟大作家学写作的窗口。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很有趣,它是一本用“数字”写成的,关于“文字”的书。它用大数据研究文学作品,让数据告诉我们,那些伟大作家是如何创作的,经典作品又是否有规律可循。当这些问题的答案揭晓以后,我们就将get写作的黄金法则。


除了用大数据研究文学作品,本书作者本·布拉特(Ben Blatt)还把这种有趣的方法应用于音乐、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可谓思路清奇、脑洞大开。

01 开篇:出人意料、令人难忘的文字,让开篇极具震撼力。

故事的开篇,是作者吸引读者的第一次机会,也是最后一次机会。读者能否一见钟情,全在开篇。


下面来看几个有名的开篇。


叫我以实玛利(Call me Ishmael)。——《白鲸》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双城记》


为了找到开篇的规律,Ben查阅了8份榜单,选出了至少出现在4份榜单上的20部作品。在这20部作品中,他发现,开篇的篇幅长短差异很大,虽然简洁的开篇的确令人难忘,但它并不是好开篇的唯一标准。


而好开篇的共性,是它们的独创性和震撼力。是出人意料、令人难忘的文字,让每个读过它们的人难以忘怀。


这些具有独创性和震撼力的开篇,是怎么写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这或许需要多年积淀后的灵光乍现。但是,本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知道糟糕的开头是什么样的。


1830年的小说《保罗·克利福德》,以“这是一个黑暗的暴风雨之夜……”开篇,将近200年后,它被评为史上最糟糕开篇,成了青年人嘲笑的对象。


以天气来开篇的手法的确陈旧,就好像两个尬聊者没什么可讲的,只能谈论天气一样。难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埃尔默·伦纳德,说关于写作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绝不要用天气来开头”。


不过一切事情并没绝对,在86部曾获普利策奖的作品中,其中有13部就是用天气开头的,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的开篇,还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开篇之一。

It was a bright cold day in Apirl,and the clocks were strking thirteen.(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

虽然开篇讲到了天气,但是它并没有只说天气,而是通过设置场景,挑起读者的期待。所以,这告诉我们,要回避简单的聊天气的套路,描述天气不是不可以,但是天气是要为场景服务的,目的是吸引读者读下去。


而如何吸引到读者呢?使用出人意料、令人难忘的文字!

02 用词:呈现出来,而不是说出来。

小说《搏击俱乐部》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反对使用英语中以ly结尾的副词。他说:

请不要用愚蠢的副词,比如‘困倦地’(sleepily),暴躁地(irritably),悲伤地(sadly)。”他认为,作品应该用更多线索让读者体会到一个角色有多么瞌睡、暴躁或悲伤,应该通过场景的设置厘清上下文的含义,而不是依靠使用以ly结尾的副词,去告诉读者他们应该如何联想。

诺贝尔和普利策奖得主,文学大师托妮·莫里森也说:

我从来不写‘她柔声地说’(She says softly)这种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没有体现出温柔,我绝对会花费时间和篇幅围绕温柔进行描写,直至让读者感觉出温柔。”

为什么这些作者都反对以ly结尾的副词?伟大的作品都很少使用这种副词吗?Ben分析了所有伟大作家的167部作品,他发现,作品的质量的确和副词的使用量有关,副词越少,作品越受欢迎。


当然,特例也是存在的。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使用副词的数量,比他另外8部英语小说多出很多。


不过,对于副词的反对,几乎成了作家们的共识。《夏洛特的网》的作者E.B.怀特,和康奈尔大学教授威廉·斯特伦克,也鼓励读者“用名词和动词写作,而不是形容词和副词”。不得不说,这个建议,对我们从事新媒体写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除此之外,怀特还告诉我们,读者不喜欢作者告诉自己“不是什么”,而希望作者告诉自己“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要表达否定的意思,作者也应该用肯定的表达方式。


举个例子。


应该用“欺诈”(dishonest),代替“不诚实”(not honest);

应该用“他经常迟到”(He usually came late),代替“他经常不守时”(He was not very often on time)


总的来说,文学创作是为了呈现,让读者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和性格。作者不应该犯懒,要给足读者想象的空间。通过你精准的描述,读者才会跟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你的工作是呈现给他看,而不是告诉给他听,这就是一个作者的专业精神。


因此,作为写作者,我们还是要多花时间,删除那些不必要的词语,努力让文本尽可能完美,这关乎我们的写作态度。

03 人物塑造:不从他人角度思考,会让作品走向失败。


伍尔夫说,任何作者,只要在写作时考虑自己的性别,就无药可救了。


我们读小说是为了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理解这世界中真实的人,他们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伟大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创作出令人信服的角色,这其中当然包括,和自己不同性别的人物。


那么,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里,他们是如何安排人物的举止和谈吐的呢,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会有很大区别吗?


通过对100部经典作品的统计,Ben发现,作家们更倾向于让女性角色“尖叫”,而男人不怎么尖叫,但喜欢“咧嘴笑”。


除了“尖叫”,女性比男性更经常“颤抖”、“哭泣”、“咕哝”,以及“和某人结婚”。而男性更经常“嘀咕”、“大喊”、“轻声笑”以及“杀死”。


所以,如果你正在写一个男性角色,你写道,他因恐惧而“尖叫”,那么恐怕广大的男性读者就要吐槽你了,“我们才不会‘尖叫’呢!这是谁写的垃圾,根本没法看!”


通过Ben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了作者是如何描绘笔下的人物的。无论写作者是什么性别,他都必须学会从异性的角度思考,让人物开口说他(她)们会说的话,否则你的虚构就站不住脚。


另外,如果你笔下的人物简单、刻板、过于偏平化,那你也不会吸引任何读者,你的作品注定走向失败。


因此,塑造人物时,我们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对人物进行合情合理的设定。Ben只不过给我们提了个醒,要想真正写活人物,还得靠我们自己。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当然,这也是创作的乐趣所在。

以上就是大数据告诉我们的,有关写作的黄金法则。


林静阳


写作是一项可以学习、可以打磨的技能。

01

我认为在着手写作之前,应当先弄清楚自己想写的方向是什么?是小说?还是评论性文章?还是散文?还是自媒体爆款文?


只有先搞清楚方向,才能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盲目、不纠结。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了,就可以着手学习了。


02 可以报一些写作大咖的课程,引领着你去学。


03读一些写作类的书籍,在这里推荐几本。

第一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这本书从文章的结构、风格、内容等非常基础的方面给我们明确的解析,让写作非常容易手。


第二本:《一年通往作家路》,这本书的十二堂课,分别从日记、散文、评论性文章、诗歌、小说等不同的体裁出发,给了不同的建议和实际的操作方法,非常实用。


第三本:《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提出了写作的6个步骤——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修改,你可以从这6个步骤的任何一步开始你的写作,只要确保6个步骤都全了就可以。


第四本:《文心》,文心这本书是我国教育大家叶圣陶、夏丐尊老先生写的,豆瓣评分达到了9.4,原本是写给中学生看得,但是我们成年人看了也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里面蕴含的读书写作的道理、自学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反复斟酌。


第五本书:《写作的禅机》。这本书是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雷·布雷德伯里的一本写作创作随笔集,不是一本专门教我们技术的书籍,而是充满了哲思的色彩。告诉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中,寻找灵感。


04 立即开始着手写

永远不要等到你准备好的时候再写,因为我们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立即写,用写作倒逼输入,写作会让我们更快地成长起来。


05 定期复盘 总结经验 持续写作 不要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