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看現在許多朋友特別喜歡養狗狗,各種名貴犬類也都被精心打扮得呆萌誘人。更有甚者,這家的狗狗漸已享受到獨生子女的各種優越性,而那家的狗狗早已坐擁貴婦般的待遇。主人家要麼愛兒心切,視如己出;要麼就是千般寵愛集狗狗一身,看作人生另類伴侶。

社會由此所滋生的寵物店,寵物系列配套產品也大行其道,大放異彩。當然,也有普通的、隨便的、失意的、落魄的、流浪的、上桌的。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各色各式的狗狗和狗狗糞便。走路也要當心,行車更是留意。

說不上喜歡或是不喜歡。反正我沒有養狗的衝動。家裡有了孩子後,養過金魚,養過鸚鵡,養過白兔,養過小雞,烏龜,就是沒有貓或狗。

好多時候,突然被問起,為什麼沒養一隻狗呢?

我的第一句回話是:“養狗讓人傷感。”

隱回去的一句話是:“其實,以前,養過一條狗。”

是的,以前。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在小時候。在小站上。

童年生活的成昆小站,對面山上住著當地老鄉和彝胞,他們家家戶戶都養狗,看家護院。小夥伴們中,英英家有一條“小黑”,機靈著稱,是我們上山下水的好戰友。之後鄰居的鄰居家養了一條“賽虎”,神勇見長,在不慎被火車輾斷了右前腿後,仍以倔強的跛姿頑強的生存著。

哪怕是在物質稀缺的七十年代的成昆小站,童年,仍有著山裡孩子自己的樂趣。父親在當時當地,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對孩子們的成長關愛有加,總能揣測到我們的喜好。某一天,他叫老鄉從對面深遠的山上,帶出來一條狗。那個年代,在大涼山深處,你看到的,永遠是中華田園犬,就是那種平凡普通土得掉渣的土狗。

土狗來到我家,正是狗的童年時期。已有兩隻棉鞋那麼長,一隻棉鞋那麼高。首次走出山野下到站臺,儘管靦腆膽怯如孩童,瘦瘦小小,但對誰也不認同不示好。找根繩子將它拴在母親親手種植的白楊樹幹上,它不停的吼叫,亂竄,叫聲不停,讓人心煩,老是轉四分之一個圈,左轉右轉,極不老實,讓人頭暈,不肯停歇。嘴張著,牙呲著,鼻孔裡呼哧哧喘著不服的氣。本來有股要養小狗啦的喜悅,被它這一通折磨與不配合,氣得我這個小學生也懶心怠腸的,這是什麼狗呀!不聽話!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爸爸說:“可能是餓了,給它弄點吃的。會慢慢培養感情的。”

於是,我們用鋁飯盒,盛了半碗米飯,泡了些米湯,端到它面前。這小狗,先用鼻子低頭聞聞,再試著舔一下。興許真是餓了,畢竟是從幾座看不見的山峰之外,拖著走了這麼遠的路來到我家。它很快就安靜下來,馬上進入風捲殘雲狀態,才好幾下,就把飯盒內容掃蕩一空。然後,抬頭,用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求著我。咦,原來,你是可以溫柔的嘛!我哼哼著,以勝利者的愉悅,去給狗狗盛了第二個半碗。爸爸說,要適可而止,不能一下子吃撐著,對它不好。

看著狗狗服貼的進食,想到從此這就是我的寶貝了,心裡又一陣暗喜。取個名兒吧,看它周身純土黃的毛色,樸素一點,就叫小黃。

那時,放學後最大的喜好,就是盼著牽小黃,站臺上蹓狗。可是,當我拉著它第一次炫耀似的到站臺時,差點出了意外。

這小黃,來到站臺上,它的視力目光正前方,正好是它千辛萬苦來時的山路。它也突然間愣了,然後猛地立起,幸好我手上繩子拉得緊,只聽它一聲聲低吼,一竄一竄地往前衝,我嚇得更加用力,它叫得更加悽婉,就向著那遠山,又躥又吼,我把繩子死死拽住,儘管已把自己的小手勒得生疼,我可不能放跑了它,拉得更緊了,簡直是在和一條狗作拔河比賽!小黃彷彿想用力掙脫繩索,拼了命地想逃回山裡,它的家!我一邊大聲喝斥它,一邊趕緊的,使勁拉它轉回房屋後面,拴回樹下,不再讓它看見遠山,不再讓它有家的懷想。

狗傢伙的,還有記憶呢!這點點大!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從此,多個心眼。不急不急,現在不能讓它再去站臺玩了。先培養感情。

漸漸的,與我們朝夕相處,聞慣了家人身上的氣息,吃慣了我家的飯食味道。母親閒來無事養了許多雞,每週要吃兩次,母雞燉山菌,公雞燒土豆。平時逗雞是小黃的事,真個是雞飛狗跳場景壯觀;吃雞時節,那香豔的雞骨頭渣子又成了狗的美味佳餚。

我們把它當家裡最小的姊妹,在它單純的心中,對我們慢慢有了家的概念,對遠山深處的記憶,也淡淡遠去了。狗也長個了,肚也豐潤了,身上有了靈氣和神氣。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試著用繩牽它再去站臺時,悄悄觀察它的反應。遠方,已不再是它的嚮往了。家,就在身邊。我長舒一口氣,終於,可以解開繩索,象“小黑”和“賽虎”一樣,真正讓它成為我們的玩伴。無論是上山採映山紅,還是下河尋水蛇,小黃,吃苦耐勞,作風頑強,虎虎生威,在夥伴們心中,絕對是一道黃色的旋風。

父親巡道回來,在燈下燙腳看書時,它會靜臥一側,伴君苦讀;家裡生著爐火時,它會陪著我們,蜷在火爐旁,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我有時會惡作劇的,故意悄然把它的毛尾巴,揪到靠近鐵皮爐火的邊緣,燙一燙你個狗東西!小傢伙突然受到意外的刺激,一下子騰起,反身用那種可憐而柔婉的眼神掃我一眼,一言不發,徑直踱出門外。唉,我為什麼要傷害它呢。原諒這個調皮無聊的小學生吧。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好景不長。我要告別這裡的山水,到遠方去讀初中住校了。

遠方,就是離家有七個火車站的路程,火車的慢客需要一路走一路停的花兩個小時。只能星期天下午七點坐慢客去,星期六晚上十二點左右坐慢客回。

在遠方讀書時,我不是一個人。姐姐在這裡讀初三,爸爸也調到這個地方工作。因此,我們爺仨總是一起去,一起回。

經過一週的漫長學習,我的小黃一定也是經過一週的漫長等待。秋風漸涼,半夜十二點,慢車帶著深深的倦意與疲乏駛進車站時,一下車,會感到與亂哄哄熱騰騰的車廂內極其鮮明的涼爽秋意,渾身上下被這家鄉味的夜風一激,好個通體舒暢,睡意全無!當列車在身邊緩緩駛離的時候,才走了幾個小碎步,忽然發現一個龐然大物,急火火衝到面前,直撲胸襟,兩隻手搭在我的雙肩上,伸出大長舌,不容分說開始舔臉,真是的,矜持點,好不!差點把人家推倒,人家才是初一小女生呢!

我的小黃,不,大黃!可愛的狗狗呀!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瘋得實在不象話,撲了這個撲那個的,推擋不開,嚇得我和姐姐快樂的尖叫,又興奮又害怕,叫聲刺破了無盡的暗夜,也扯來了站臺上值班人員及深夜旅人的傾羨目光。

想死個人哩!這狗傢伙!

不知道這狗怎麼如此的通人性。誰也不曾告訴它,可它就是準確掌握了我們的作息時間。媽媽說,平時,週一至週五,它是絕對不會半夜十二點還不睡覺晃到站臺上去的。可一到週六,一到那個十二點火車要來的時分,它就是會心靈感應似的,自個兒屁顛屁顛,跑到站臺上,等著迎接小主人的歸來!直到把我們舔了個遍,然後蹦蹦跳跳的回家,一開門,有一盞為我們亮起的燈光,和媽媽親切的笑臉。

就這樣,快樂的迎接,黯然的分手。接送了整整四個月。直到,直到,歲末年底,父親突然的離開......

那真是一生中最煎熬的日子。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太太(即奶奶)臥病在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母親天天以淚以面,旁邊有許多鐵路家屬輪流來安慰關照,中年喪夫的痛;我們幾個孩子沒好好上學了,年少失父的疼。

沒有人去注意,那隻狗。

那隻狗,失魂落魄的,飲食不定。

常常看不到影子。看見了,也不把它當回事。我們心中的天大的事,就是,父親,走了。有一些日子,一去不回頭了。

後來聽人說,我家的小黃,每天都會躑躅著,獨自沿著長長的鐵路,去到鐵路隧道口新壘的大土包,小心翼翼圍著周圍,沒有頭緒的轉悠無數次。人們能夠清晰可見,它的眼角,溼潤的痕跡。到了夜裡,也能聽到,它嗚嗚的啼。

從此,它的性格,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易怒,緊張,挑剔,不通情理。常常莫名其妙對著過路的農夫和彝胞大叫,還邊吼邊往前撲,拉也拉不住。無奈,只有重新拾來繩子,把它拴在樹下,象小時候。

小黃,老是對人不友善,遲早會惹禍的。在一個沒有男人支撐的家庭,孩子們突然長大,懂事;媽媽突然變得小心,退縮,怕惹事。昔日的驕傲,紛紛的收起。縱是這樣,失了自由,小黃總是不祥的哀哭,撲嚇旁人,有一次,居然咬住了一個穿戴髒陋的路人的褲腿,蹭破了皮,差點受人訛詐......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於是,聽從別人建議,母親決定,請人把小黃處理了。

那個年代,對自家的狗,如同對自家的雞或豬,都是有生殺大權的。我知道,也理解,母親的痛苦決定。小黃也是家族一員了,他陪伴著我們的童年,滲透在孩子們的成長記憶中,他的眼裡記錄了我家的悲歡離合,興衰起伏。小黃的時光,何嘗不是人生的縮影。隱忍著所有的情感,小小的我,內心已十分強大。

告別了小黃,接著也告別了四川,去到更遠的遠方,異省他鄉(不對,貴州,明明是自己的故鄉),寄人籬下,開始了初一下學期的學習。

......

1984年後,再也不養狗狗。

好多時候,突然被問起,為什麼沒養一隻狗呢?

我的第一句回話是:“養狗讓人傷感。”

隱回去的一句話是:“其實,以前,養過一條狗。”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我不養狗,因為感傷



是的,以前。

以此記念,我心中,永遠的小黃。

也以此記念,回不去的童年,如風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