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郡、一汽夏利組建合資公司:一個草船借箭,一個藉此續命

車市寒冬中,又一家新造車公司和傳統車企走在了一起。

博郡、一汽夏利组建合资公司:一个草船借箭,一个借此续命

4月29日晚,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927)發佈公告稱,“為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市場,謀取更大的經濟收益,一汽夏利擬以整車相關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產負債出資,博郡汽車則以現金出資,在公司所在地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新能源車型。”

公告中指出,合資公司註冊在天津市西青區京福公路578號,即現在一汽夏利的所在地。合資公司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優先並儘量多地聘用一汽夏利員工。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組成,後續將經雙方友好協商確定。

博郡汽車保證,在未來新產品投放和發展規劃中,優先保證合資公司的產能得到充分利用。公告認為:建立合資公司,有利於一汽夏利現有產能的充分利用,可以充分發揮一汽夏利在整車生產製造方面的管理和技術經驗積累,利用南京博郡在新能源產品開發和機制方面的優勢,雙方實現優勢互補。

博郡選擇與一汽夏利結合在一起的舉動,被業內人士形容為“草船借箭”,與拜騰汽車此前收購一汽華利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有關博郡汽車與一汽夏利組建的合資公司出資情況、股權架構等如何分配,博郡汽車未對此做出回應。知情人士透露,博郡汽車持有合資公司絕對控股的股份,一汽夏利僅佔小股。《汽車公社》4月30日發文稱,博郡汽車目前已經安排人員入駐一汽夏利,進行生產線的調試等準備工作,而博郡汽車首款產品iV6將在一汽夏利二期工廠生產。

作為新勢力造車中的一名新成員,博郡汽車剛在2019上海車展期間公佈了自主正向研發的i-SP、i-MP、i-LP三大電動車平臺,同時旗下的兩款SUV車型——博郡iV6、博郡iV7也首次亮相。

但在與一汽夏利組建合資公司的消息公佈之前,博郡汽車尚未獲得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

作為造車新勢力公司普遍面對的第一道門檻,生產資質的解決路徑各不相同,蔚來、小鵬汽車分別通過代工形式解決了產品合法上路問題,威馬汽車、理想製造則先通過收購獲得生產資質,再新建工廠生產汽車。此次通過與一汽夏利成立合資公司後,博郡汽車可以獲得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以及成熟的製造體系,從而加快產品上市的節奏。

據公開資料顯示,博郡汽車成立於2016年,按照公司介紹,在與一汽夏利合資之前,其已在南京、上海、淮安分別進行了生產佈局。如今,再將夏利天津工廠納入囊中,不知道新車尚未上市的博郡汽車,未來如何能消化掉如此之多的產能佈局。

不同於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公司創始人所擁有的互聯網背景,博郡汽車創始人黃希鳴出身於傳統汽車行業,曾效力於美國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公司,是汽車界的一員“老兵”。黃希鳴此前曾對媒體表示,造車新勢力相比起傳統車企的優勢是研發能力,因為電動車不同於燃油車,各家公司的技術起跑線很接近;短板則是缺乏成熟的製造體系和生產規模。

作為最早與國際品牌進行合資的中國車企之一,一汽夏利是一家集整車製造、發動機、變速器生產、銷售以及科研開發於一體的上市公司。但近年來,一汽夏利倍受轉型之痛,連續虧損的它過上了靠賣資產維持生計的日子。資料顯示,2016年和2018年,一汽夏利曾分兩次將其持有的一汽豐田30%股權劃轉給一汽股份。在此之前,一汽夏利近年來先後轉讓了動力總成分公司、產品開發中心等資產。

4月29日,一汽夏利發佈了2019年一季度報。財報顯示,一季度一汽夏利營業收入約為13.49億元,同比下滑64.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約1.99億元,同比增長10.75%,此番聯手尚不知是否能幫助一汽夏利走出困境,但是一汽夏利必須要為“活下去”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