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取暖:一汽再度注資,拜騰衝刺量產

在資本寒冬和車市寒冬的雙重困局下,新勢力造車企業——拜騰汽車C輪融資基本到位。

抱團取暖:一汽再度注資,拜騰衝刺量產

5月8日,拜騰汽車CEO戴雷在其南京工廠的一場公開活動中回應稱,一汽集團的投資已經進展到最後一個階段,本輪融資還有南京政府方面的支持,六月底前將會公佈C輪融資情況。據瞭解,一汽集團已經對拜騰啟動了新一輪投資盡調。

5月7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繼參與拜騰B輪融資後,一汽集團計劃再向拜騰注資約1億美元。融資完成後,拜騰的估值可能超過25億美元。其所得款項主要用於首款電動SUV的研發和量產。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拜騰汽車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分別是2016年4月完成的3000萬美元戰略投資、2017年8月完成的2億美元的A輪融資以及2018年6月完成的5億美元的B輪融資。這次C輪融資助推是一汽集團對拜騰汽車進行的第二次注資。此前,在拜騰汽車B輪5億美元的融資中,一汽集團作為領投,累計向拜騰汽車母公司FMC注入資金2.6億美元。

抱團取暖:一汽再度注資,拜騰衝刺量產

一個月後,一汽集團與拜騰汽車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將在平臺技術、投資入股、零部件採購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同時雙方也將加速在智能新能源車領域的佈局。在技術層面,一汽集團計劃將一汽的新能源車平臺與拜騰的電動車平臺進行共享和整合,共同開發新一代拜騰的電動汽車產品。

為達成雙方共同目的,一汽集團還幫助拜騰解決了造車資質問題。2018年9月,一汽夏利宣佈以1元價格將一汽華利100%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而南京知行旗下的汽車品牌正是拜騰。

截至目前,一汽集團已與拜騰汽車、新特汽車、清行汽車、博郡汽車、雲度新能源等五家新勢力造車企業展開了不同層面的合作。此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前景良好的態勢下,大量資金湧入造車領域。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也使各行各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已與新勢力造車企業展開合作的也並非都是汽車集團。相較而言,與賺錢能力和造車能力強大的傳統車企合作難免會有優勢。

抱團取暖:一汽再度注資,拜騰衝刺量產

從一汽集團的佈局縱深來看,對新能源造車公司的投資或為分散風險,提升盈利概率。在2019年車市未回暖的狀況下,一汽自主品牌的翻身機會小。某種程度來說,這是市場整體的反映,以往被廣泛依賴的紅利,傳統車企的優勢在逐漸消失。作為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享受了40年的市場紅利,各行各業大多如此,而現在,這個紅利接近了尾聲,我國汽車產業正進入新一輪科技變革中,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融合發展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但,誰能挺過市場最終的量產考驗、實現盈利才是最終被關注的關鍵。

據3月26日,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可悉,2019年補貼政策相比2018年大幅下調了補貼金額,整體退坡幅度超50%。在造車成本拔高、對外融資不易的形勢下,不少新勢力造車企業已經意識到,靠單槍匹馬很難在紅海中存活下來,相互捆綁是應對發展的需求。

在殘酷廝殺且不斷變化的車市環境中,如何緊跟趨勢踏準市場發展的節奏、催生增量市場才是一汽集團以及拜騰汽車勢必要關注的。不可置否,此次一汽集團的再度注資能助拜騰完成C輪融資,在2019年年底前實現正式量產。但也不排除其步入奇點、威馬等一些造車新勢力後塵,出現量產交付計劃延後的情況。

抱團取暖:一汽再度注資,拜騰衝刺量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