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_陌陌
有啊,豬艦上的主炮就是155mm的。豬艦指的是美軍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新一代多用途對地打擊宙斯盾艦。豬艦的艦體設計、電機動力、指管通情、網絡通信、偵測導航、武器系統等,無一不是超越當代、全新研發的尖端科技結晶,展現了美國海軍的科技實力、財力的雄厚以及設計思想上的前瞻,是美國海軍的新世代主力水面艦艇。該艦研發於1997年,2013年定型,2016年服役,滿載排水量14500噸,主炮就是由兩門155mm組成的先進艦炮系統。下圖為美軍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由英國BAE系統公司主導研發的海軍艦載155毫米垂直艦炮系統,最遠射程可達185公里,且採用模塊化供彈系統與自動化彈庫,相較於美國海軍現役的MK-45 Mod4艦炮,AGS的裝藥量是其3倍,持續發射能力為2.5倍,齊射壓制能力為4.5倍。自從進入航空與導彈時代之後,海軍朝陸地投送武力的主要工作落在可以長距離精準打擊敵方目標的飛機以及導彈身上,傳統的艦炮轟擊由於戰鬥艦的式微而被束之高閣。不過在若干對地投送武力的場合,使用昂貴而數量相對稀少的導彈並不能滿足需求,或者不符合成本效益;例如碰上敵方陸上部隊的大面積工事設施,往往就不適合使用以“點穴” (攻擊特定高價值定點)見長的導彈,反倒是能在短時間內於一個區域內傾倒大量彈藥的大口徑艦炮更符合任務特性與成本效益。此外,炮彈的體積較小,火力密度比導彈高,艦上可存放更多的火力。下圖為正在開火的155mm艦炮
現代戰爭中大艦巨炮最後一次發威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密蘇里號巡洋艦使用9門403mm主炮轟擊伊拉克陣地,僅兩輪齊射就摧毀了伊軍陣地上所有的半永久工事。密蘇里號退役以後美軍發現現役艦艇的主炮都難以像大艦巨炮那樣有效對地打擊和火力支援,倘若使用飛機或者導彈來打擊這些低價值目標的話效費比又太低,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所以大口徑艦炮又被重新重視起來。下圖為密蘇里號戰列艦的巨炮
155毫米垂直艦炮系統使用具備高度隱身設計的多角型炮塔,整座炮塔全重87噸,炮塔構型經過多次修改,原本炮管採用裸露在外的設計,並於炮管外部加裝隱身外罩;後來考慮到隱身外罩會增加不少重量,對炮管的舉升與維護造成不少困擾,遂改成可折收式,平時炮管折收於炮塔前方的整流罩內,此種設計類似瑞典維斯比級護衛艦的MK-3 SAK隱身艦炮。155毫米垂直艦炮系統的155mm炮管長度為62倍徑(各國陸軍新一代155mm自行炮也只使用52倍徑炮管),炮膛藥室容量29.5公升,炮管俯仰範圍-5~+71度,最大射速約10~12發/分,相當於六門陸軍155mm火炮(每門炮每分鐘只能發射3·5發)的火力,具有多發炮彈同時彈著能力,通過不同的發射參數(仰角、炮彈彈道設定等),每門火炮可讓4~6枚先後發射的炮彈在75海里的距離外同時擊中目標,如此一艘豬艦便具有同時讓8~12發炮彈同時擊中目標的能力, 一艘豬艦上安裝兩門155毫米垂直艦炮的火力便抵得上一個由六門M-777 155mm榴彈炮組成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炮兵營。下圖為大仰角展開的豬艦155mm主炮
該型艦炮主要使用GPS制導的長程對地彈藥,彈頭、藥筒分離,兩者結合後全長2.23m,重113kg(炮彈重102kg,裝藥重11kg),彈頭由戰鬥部、GPS/INS制導段、火箭助推發動機與控制翼面組成,彈頭前部設有四面滑翔翼面,彈頭尾部設有八片控制面,一開始最大射程指標為83海里(150km),爾後增至100海里(185km),圓周誤差僅20m。作戰時現將目標的座標輸入GPS系統,然後以大仰角將炮彈射至30000米高空,隨後炮彈調整飛行姿態朝目標轉向,展開彈翼以最節省力學能的方式滑翔, 並啟動GPS接收衛星定位訊號,藉助INS慣性導航系統產生彈翼的控制信號,接近目標後開始俯衝。炮彈的戰鬥部有多種選擇,包括採用近發與碰撞引信的高爆戰鬥部,或在目標上空釋放的EX-1子彈頭(改良自陸軍155mm自行炮的M-80 DPICM),或者美國陸軍新發展的精靈反裝甲子母彈, 而在使用雙效傳統灑布彈藥時也有41km的射程。由於LRLAP的單價高昂(美國海軍規定的成本是一枚3..5萬美元),因此AGS還將搭配其他彈種,包括用來對付水面目標的毫米波雷達制導火箭助推彈(射程56km),以及無制導的普通炮彈(射程41km)等等。下圖為試射中的“155先進艦炮系統”
目前我軍尚無類似美軍155毫米垂直艦炮系統這樣的先進艦炮,最大的主炮口徑為130mm,如現代級的雙聯130mm主炮和055大驅上的單管130mm主炮,海軍堅持使用130mm口徑火炮的原因是仍然要求主炮擔負一定的防空任務,而且適合使用大口徑主炮的大噸位軍艦太少,所以裝備射速較高的中小口徑火炮作為主炮使用。下圖為裝備130mm艦炮的055型驅逐艦
兵器知識譜
隨著各國海軍武器裝備的發展,各國海軍似乎都開始朝著一兩個方向發展,比如這幾年越來越重要的艦載相控陣雷達和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基本已經成了新出現的軍艦的標準配置,從四千噸的護衛艦到萬噸級的驅逐艦都是這樣的電子武備配置。其次除了神盾雷達和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外,各國軍艦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地方就是艦炮的口徑,基本都是以中小口徑為主,目前也就只有美國最新的DDG1000驅逐艦採用了2門155毫米艦炮,那為何艦炮口徑都沒有朝著155毫米發展呢?
在曾經大艦裝甲巨炮時代,我們看到的戰列艦全身都是大口徑艦炮,口徑也基本都是以203---380毫米口徑為主,而且還會裝備數十門小口徑的高射炮和速射炮。但是隨著二戰後水面艦艇導彈化趨勢的不可逆轉後,大口徑的巨炮無論是在射程還是攻防能力上和導彈的差距越來越大,比如一枚反艦導彈的破壞力已經完全不亞於曾經的380毫米炮彈威力,而且相比巨炮導彈的射程更遠速度更快,以至於一段時間內艦炮差點成為歷史,所以現在主戰艦艇上都只保留一門中小口徑艦炮作為對海/近岸攻擊和防空使用。
所以限制大口徑艦炮的主要原因還是需求問題,畢竟現代軍艦上裝備有各種防空、反艦、反潛、陸攻導彈,艦炮平時也就是用於以一種更為經濟的方式去實現反艦、防空需求,所以更沒有必要發展大口徑艦炮了。而美國的DDG100之所以裝備有兩門155毫米艦炮的主要原因是美軍自二戰結束後,一直缺乏一種大口徑的對陸攻擊武器,長期以戰斧巡航導彈代替,所以美軍希望尋求一種能夠從海上攻擊且更為經濟的打擊方式,這也是為什麼DDG1000這樣的未來戰艦要裝備2門大口徑艦炮的原因。而其他國家的海軍現階段主要還是以海戰為主,所以只保留了具備防空、反艦能力的中小口徑艦炮。
其次除了需求問題外,還有技術上的問題,以DDG1000裝備的155毫米艦炮為例,和陸軍裝備的155毫米榴彈炮相比,無論是從使用環境還是作戰要求來說二者差別都很大,比如陸軍的155毫米榴彈炮質量最輕可以做到4.2噸,但是一門155毫米的艦炮算上自動裝彈機質量將達到250噸,就是單純一個炮塔質量也達到了80噸左右,所以重量上的差異同樣會直接影響到艦炮的性能。而且這兩門艦炮佔據了前甲板大部分位置,所以其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只得被迫挪到艦艏兩側。
而艦炮之所以重量如此之高是因為現代艦炮因為要滿足火力打擊能力所以對射速的要求很高,比如美國伯克艦裝備的MK45 127mm艦炮最大射速達到了25發/分鐘,著名的奧托76毫米速射炮的最大射速更是達到了120發/分鐘,而高射速對於平臺的要求很高,首先是要裝備自動裝彈機和大容量彈倉,再加上高射速下持續後坐力也需要更大的噸位重量來保證可持續射擊能力,所以從重量來說在一艘以導彈為主的軍艦上裝備大口徑艦炮也是極不明智的選擇。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現代軍艦之所以不發展155毫米艦炮的主要原因還是需求和技術的原因,畢竟從需求來說,除了美國有對陸遠程攻擊能力的需求外,其他國家還是以對海作戰為主,而對海作戰中,反艦導彈才是核心,艦炮只是輔助的,所以也就沒有發展大口徑艦炮的需求了;再一個從技術來說,155毫米的艦炮在技術層面上需要解決過大的重量/體積和射速/炮管冷卻的綜合選擇問題,畢竟現代軍艦講究的是各方面都能幹的多用途綜合戰艦,不可能因為裝艦炮而影響了其他武器/電子裝備的正常使用和需求,當然不排除未來電磁炮/激光炮上艦後口徑增大的變化。
魑魅涅槃
隨著現代海戰武器已經普遍實現導彈化,曾經的海戰武器之王–艦炮的功能已經慢慢被邊緣化,在這種趨勢下,艦炮逐漸淪為以對陸支援為主,而艦炮的口徑也普遍被限定在130毫米以下。
以世界第一的美國海軍為例,其主力作戰艦艇“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採用的都是127毫米艦炮,
而美國海軍唯一的一款155毫米艦炮也只裝備在新銳隱身戰艦“朱姆沃爾特”級萬噸大驅上 。
俄羅斯和我國的
艦炮都沒有突破130毫米,即便是我國剛剛服役的055萬噸大驅,裝備的仍然是130毫米艦炮,而不是外界早前猜測的155毫米艦炮,這充分說明目前世界主流艦炮還是130毫米以下的口徑,至於155毫米艦炮則屬於標新立異,目前只有美國海軍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實際裝備。
155毫米大口徑艦炮之所以不被重視,一方面是155艦炮技術複雜,適裝性差,對平臺有諸多限制,從而導致上艦困難。另一方面155艦炮火力過剩,費效比低,在130毫米艦炮已經能夠輕鬆勝任的今天,155毫米艦炮不受待見就順理成章了,畢竟現在已經是導彈的天下,以艦炮為主的海戰環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艦炮的口徑也就不是越大越好了。
那年那月那兵說
主要是平臺不夠大,要試裝150左右的主炮至少排水量在13000噸以上吧
快樂的哼哼
155不好做成定裝彈,不方便海上保存和快速裝填。艦炮都是速射炮,只適合定裝彈。
Jerryli63267726
當前的船都是皮薄餡大輕刀快馬,艦炮都是近防,一般都是導彈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