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生死救援!第二例急診換肺人在高州醫院康復出院

“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有放棄的念頭了。是醫生護士的用心照顧使我堅信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是他們的不離不棄才使我活到今天,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歷經在高州市人民醫院120天的生死救援後,4月30日是急診“換肺人”馮伯康復出院的第三天。“回家真好,感謝醫院以及肺源捐獻者給予第二次生命。”

120天生死救援!第二例急诊换肺人在高州医院康复出院

來自高州市荷塘鎮的52歲馮伯和同村的37歲黎叔皆因迅速進展的不可逆的雙肺纖維化,瀕臨生命的盡頭,急診肺移植是唯一的根本救命方法。去年12月28日,兩人在當地同時接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肺移植團隊與高州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團隊聯手施行的“ECMO人工心肺”輔助下雙肺移植手術,這在全國縣級醫院尚屬首次。距今70天前,病友黎叔已康復出院,而有了新肺的馮伯卻兩出三進ICU。兩地團隊全力搏殺,歷時120多天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題,終於使遊離在生死邊緣的馮伯也轉危為安。

“第二例肺移植患者從幾乎看不到希望,到脫離生命危險直至康復出院。這是省縣接力大營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鍥而不捨的團隊精神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高州醫院肺移植團隊領軍人王茂生院長說。

死神纏繞 展開“持久戰”搏殺

肺移植在人類大器官移植中屬於最高難度之列。“與擇期器官移植手術相比,高州醫院兩例肺移植手術都屬於搶救性手術,更是加大了手術風險和難度。”有專家認為,馮伯術前身體狀態不佳,即使成功手術後也不甚樂觀。

正如專家擔心那樣,術後馮伯出現器官排斥與感染,先後兩出三進ICU。既有心、肝、腎、呼吸系統多臟器衰竭,又有高危感染,每一樣都能隨時要命。醫院團隊經常面臨兩難選擇:患者術後抗排異太強,不利於控制感染;感染控制不好,又會加重排異導致惡性循環。每一個治療決定,都是與死神在搶人。

120天生死救援!第二例急诊换肺人在高州医院康复出院

兩難選擇,卻不能二選一。“即使再難,我們都要迎難而上,都要攻克。”來自高州醫院重症醫學科、胸外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腎臟內科、呼吸內科、感染內科、輸血科、康復醫學科等專家組成的肺移植團隊,在省內外專家的強力支援下,精心調整每一次治療,同纏住馮伯的死神展開“持久戰”搏殺。

一天,兩天……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33天后,馮伯終於有了第一次排尿,這意味著他多臟器衰竭的狀況扭轉!“沒哪一泡尿能讓我如此高興,這是久旱逢甘露。”醫生的持久堅持終有了回報。

有了“第一泡尿”之後,馮伯恢復得越來越好,於3月26日轉回胸外科普通病房,這是他第三次轉出ICU。鑑於他之前病情一波三折像過山車一樣,醫護人員依然是如履薄冰,一步接一步地照護著他進行呼吸功能訓練、營養支持、運動療法等康復治療。

醫患一家親 眾志成城擊潰死神

“父親已經記不清多少次有放棄的念頭了。” 住院期間一直陪護馮伯的大女兒阿貴深有感觸,“我們身心俱疲。但醫生護士會比我們更累,他們硬生生地把我父親從死亡邊緣拉回來,他們付出了什麼是我們想象不到的,是他們給了我父親新的希望。”

120天生死救援!第二例急诊换肺人在高州医院康复出院

“心理治療非常重要,醫護人員要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將信心傳遞給你的患者。”王茂生院長一再為大家打氣鼓勁。

“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是醫生護士一次又一次地鼓勵我,給我希望,使我堅信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才能堅持到現在。”馮伯說。高州救治專家團隊裡,有“當父親的幾天顧不上發高燒的兒子”,有“大年初一放假時不在家陪家人,卻是跑醫院陪馮伯聊天和鍛鍊”,有“看見馮伯腳底長很多老繭,便貼心用溫水給他泡腳和擦洗”……

120天生死救援!第二例急诊换肺人在高州医院康复出院

為了無縫隙地群策群力跟進治療,該院還為馮伯組建5個專門微信群。“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群裡關於老馮的彙報。他能自己咳嗽咳痰了嗎?24小時的腸內營養如何?康復鍛鍊如何?”4個多月裡,工作和生活沒有界線,這成了救治團隊每一個醫護人的常態,就算是下班,也時不時緊張地打開微信,擔心自己會忽略什麼治療細節。眾志成城,馮伯一天接一天康復起來。

120多天的朝夕相處,醫患結下深厚感情。“要抽時間來看我,我家有魚塘,到時我們一起飲茶、一起釣魚!”出院時,馮伯提醒肺移植團隊的醫生護士不要忘了約定。

【記者】顧大煒

【通訊員】林巧文 李光建

【作者】 顧大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