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地區首家省級標準版胸痛中心落戶高州

茂名地區首家省級標準版胸痛中心落戶高州

立體式急救體系火速救援

  日前,廣東省胸痛中心授牌儀式在廣州舉行,高州市人民醫院成為全省2019年第一批通過省級標準版胸痛中心認證的5家醫院之一,也是茂名地區首家省級標準版胸痛中心,這標誌著茂名各縣域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和肺動脈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在該院在最短時間內將獲得強有力的救治。據悉,省級胸痛中心認證標準有標準版和基層版,標準版認證的醫院具備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能力。

  今年3月,受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委託,廣東省胸痛中心協會通過該院胸痛中心的省級驗收,並推薦其參加國家胸痛中心認證。

  綠色通道聯動體系救治

  胸痛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臨床症狀,分級建立胸痛中心對於就近挽救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高州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成立於2016年12月,利用“互聯網+醫療”的現代信息化網絡,以心內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導管室、院前急救系統為核心,採取“繞行急診科”“繞行重症監護室”“先診療後付費”等一系列措施,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一條有效挽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該院與縣域內的荷塘、祥山、馬貴、長坡、分界、金山社區、新垌、大井、石鼓等9家鄉鎮衛生院簽約建立急性胸痛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通過遠程醫療中心示教和專家不定時下基層講學指導等方式,加強鄉鎮醫護人員的相關培訓,逐步建立區域性急性胸痛現代救治新模式,如今已實現“120”一鍵啟動的急性胸痛聯動體系救治。

  “村醫通”聯通救治“高速路”

  現實中,鄉村的很多群眾不把胸痛當一回事,病發時在家裡往往找點藥吃一吃甚至拖一拖就算了,不少錯失早期黃金救治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為了提高村民對急性胸痛等急危重症的認識水平,高州市人民醫院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進村,帶領23個黨支部712名黨員分片負責在全市23個鎮的439個村委會創新建立“村醫通”微信健康群。“醫院黨員醫生+鄉村醫生”是每個村醫通的標配,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惠民政策同時,進行急性胸痛等醫療健康知識的宣教普及,免費為村民提供健康諮詢服務,村民問診不出村。至今,高州已有約15萬戶的鄉村家庭代表加入“村醫通”微信群。

  “村醫通這個措施在全國都是很少見的,這是一種接地氣的向基層群眾宣傳普及胸痛知識的新網絡方式,很好。”廣東省胸痛中心協會核查專家組組長、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秦偉毅教授對“村醫通”微信群印象十分深刻,如此評價。

  村醫通猶如一條高速公路,聯通了村民和高州市人民醫院。受益於“村醫通”,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命懸一線的高州市荷塘鎮荷塘村村民阿偉得到高州市人民醫院的及時救治而挽回了一命。那是去年5月在阿偉病發時,妻子黎姨因為參加村醫通微信群學到關於心梗的健康宣教知識,迅速冷靜下來,沒有“忍、等、拖”,而是緊急將丈夫送往醫院救治。當救護車載著阿偉返程時,車上的醫護人員利用互聯網和遠程信息傳輸系統,把心電圖等檢查結果實時傳送回醫院。醫院第一時間做好手術準備,開通綠色通道。阿偉從進入醫院到心臟閉塞的血管獲得開通,僅用了36分鐘,心臟重新奏響“健康音”,轉危為安。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5月到2018年12月,該院胸痛中心及時為347名急性心梗患者成功施行了急診介入手術。

  “我們重塑與構建了一個新的急救體系,既迅速服務於急性胸痛病人,也保障了腦卒中、嚴重創傷和高危急產婦等急危重症病人的高效救治。”高州市人民醫院專家表示。如今,該院隨著“以診療為中心”向健康預防並重轉變,打造與高州縣域百姓需求側相適應的“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並向疾病預防轉變,讓百姓少生病”的健康服務體系已漸具成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