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一朵被遺忘的中國玫瑰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一朵朝露玫瑰盛開在杯中

4月底5月初,是花期將至的時候。我再次來到這座玫瑰山谷,靜候新花。

山東省平陰縣的翠屏山,這裡不通火車,沒有國道省道和工業,一條玉帶河穿流而過。東經116.26-117度,北緯36.16-37度。即將進入5月了,山裡晝夜溫差仍在15℃以上,一壟壟花田泥溼如膏。黎明,空氣中晨露沁潤著玫瑰花香,只是站在山裡,嘴唇、皮膚、頭髮,整個人已經在晨英瑰露中滋養。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鬱鬱蔥蔥的朝露玫瑰花田

丁明河今年70歲了,他是翠屏山村年紀最大的花農,他的父親、爺爺,還有更老的祖輩,在山裡種玫瑰、採玫瑰。現存的舊版《平陰縣誌》記載,明清時期,玫瑰已普遍種植於平陰縣翠屏山一帶,玉帶河流域種植面積達1300畝。清光緒三十三年記載,每年津商至此地購買玫瑰,約值五千兩。山東和玫瑰的緣分還不止於此。地質學家在山東古地層中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玫瑰化石,距今1200萬年前。中國是母本玫瑰的原生產地之一。秦漢以前種植玫瑰的歷史,《西京雜記》中已有記載。1959年,平陰縣玫瑰研究所在夏溝公社成立,這是全國最早的玫瑰花研究機構。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山東古地層中發現的玫瑰化石,距今1200萬年

老花農識花,只有母本的原生玫瑰才是“朝露玫瑰”的目標。它們的學名叫傳統重瓣紅玫瑰(Rose Rugosa),為世界花卉學界公認。花枝不如雜交的月季、薔薇那樣粗大,頸部有密集的尖刺,葉片尖銳而小,葉與葉間相互扶持。花瓣層次繁複,一朵上最多可以有200多片花瓣。

市場上各種雜交玫瑰越來越多。母本重瓣紅玫瑰,比雜交的個頭略小一點,花型緊緻、有力、富有彈性,花色、香型飽滿持久。雜交一畝出花1000多斤,母本1畝只產500-600斤。花瓣的顏色就是花的養分,母本玫瑰的花青素含量是綠茶的20倍。精油提取,1萬斤鮮花出4斤,而行業平均出油只有2斤。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朝露玫瑰”的花冠王,讓丁明河比他的父輩們更辛苦、更小心。每年採摘只有一季,雖然花一直開到七八月份,但花冠王只選用頭期開花的玫瑰,花期只有十多天。9月後,花田不會換種其他作物。修剪枝杈,等待立冬,澆灌入冬水。施肥只用豆餅一類的植物有機肥。澆灌玫瑰的水,採自地下100-200米之間。若是雨水大了,還要用純淨的深層地下水再次澆透花苗,洗去雨水,因為雨水已經不保潔淨。灌溉,修枝,人工除草。一季復一季。

摘花同樣熬人。老丁夫婦凌晨1點就要起身了,頂著頭燈和披上工作服,挎上花桶,走進自家花田。花農是徹夜無眠的,他們要搶摘頭期生長出來的玫瑰花,不是和人搶,是和太陽搶。時間卡在凌晨2點-6點半前。花苞已十分飽滿,只待太陽昇起,即將開放,沾帶晨露,亮黃色花芯深藏苞中。

要摘的花,早已心中有數,反覆掂量。折枝的手指那樣純熟、利索、準確,小心不碰到明天採摘的玫瑰。即便如此,“這樣的頭期花冠,一人一個早晨摘不到300斤。”老丁說。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夜裡採摘玫瑰

從老丁手裡接過來的“朝露玫瑰”是鮮活的,稱重,記錄,放入恆溫休眠運輸車。花田到工廠,只有十幾分鍾車程。生產車間,已經從食品級升級為醫藥級(十萬級淨化車間)。採用低溫蒸汽烘焙工藝,車間使用淨化後的無菌清潔蒸汽能源,箱內360度全方位均勻烘焙,全程分6個階段調控箱內狀態,旋轉入風,保持進風口、出風口的溫度、溼度、風力,始終一致。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分揀烘焙玫瑰花

烘焙完成後,“朝露玫瑰”依然是活性狀態,真空封存,進入休眠庫,全程沒有任何添加。休眠庫按照天然成分的保存規定建設,庫內全年溫度在0度以上,這是植物生存溫度以上。出庫後,為玫瑰喚醒熱身,再次分揀。玫瑰花冠王的生命力始終飽滿,可以做到5個不變——鮮花活性成分、天然營養、天然香氣、藥用價值、花朵顏色,5個不變。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烘焙玫瑰花冠

這樣完整流程下來,8斤鮮花冠挑不出2斤花冠王。烘乾後,1斤挑不出30克。

《神農本草經》記述,鮮花服之輕身耐老”。現代醫學證明,花青素的抗氧化性比維生素E高出50倍,比維生素C高20倍,對人體的生物有效性100%。而“朝露玫瑰”花冠王,含有比一般玫瑰花蕾、普通花冠更加豐富飽滿的天然玫瑰精油,包含舒適種天然芳香養分,如香茅醇、橙花醇、香葉醇等多種揮發性香氣成分。

這就是一朵“朝露玫瑰”的故事。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2019新花季朝露玫瑰全新禮盒包裝

一年的等待,辛苦和堅持蘊含花中。在這採摘的季節,特別送上“2019花季版”。打開包裝,取出玫瑰,放進透明玻璃杯中,衝入純淨開水。看她體內濃縮的春天,漸次展開。

一鍵下單「2019新花季·朝露玫瑰花冠王」

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花季,一朵被遗忘的中国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